李益仲

李益仲河北省豐潤縣人是一位崑曲演員

基本信息

北方昆弋班名淨、藝師。河北省豐潤縣人。十一歲入玉田縣益合科班學戲,出科後隨班演於京東各地。1900年庚子之亂,與王益友、侯益才、侯益太等散走京南,先後搭慶長班、北京肅王府復出安慶班、德慶合班及京東各班。約於1916年,集合昆弋藝人成立同和班,並於1917年率班入京,演於廣興園,曾轟動一時。益仲戲路寬廣,以袍帶花臉為長,其他生旦淨醜各行及文武場無不兼能。所演《嫁妹》、《火判》、《山門》、《五台山》、《雅觀樓》均為傑作。尤以《嫁妹》最拿手。據北昆名淨侯玉山說,清末民初鄉間昆弋班進京演此戲者,以李最早。李中年後在冀中一帶專事教戲,有弟子多人。京東昆弋晚輩,亦大多曾受其教。約於1936年前後病故於鄉里。

崑曲演員(三)

崑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或崑劇,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吸取海鹽腔、戈陽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創造聞名的“水磨腔”,使崑曲音樂獲得很大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