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樹

李仲樹

李仲樹,1949年出生於福建南安,1968年在廈門同安成為一名鄉村醫生,1972年隻身赴港闖蕩。1986年創建香港金日集團,現為香港金日集團董事長、總裁。中國和平統一基金會榮譽會長。廈門市政協常委,廈門市僑聯副主席。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86年創建香港金日集團,1992年創建廈門金日製藥有限公司

童年、少年時代

李仲樹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課餘時,他喜歡讀《西遊記》、《水滸傳》等古典書籍,對中藥也有特別的興趣。“那時,我的理想是長大後做一名醫生,因為醫生可以幫助很多人。還打算中學畢業後考醫科大學。”

他1歲時,父親便到菲律賓做工,等父親回來時,他已經18歲了。1個月後,父親因積勞成疾,拋下他們母子去了。此事,更加堅定了他將來從事醫藥事業的信心。讀高一時,文革開始了,他成了回鄉知青,大學夢也破滅了。回鄉後,鄉親們送他參加鄉村醫生培訓。此後,他便在鄉村診所當了3年“鄉村醫生”。

兒時一夢數十年

在李仲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的一生似乎就確立了明確的軌跡。十幾歲的時候,他對醫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僅熟讀大量醫書,還立志在上大學時選讀醫科,將來做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那時候,好幾百頁的醫書我都能倒背如流”,談起醫藥話題,這位飽經滄桑的中年人竟像個孩子一般,迫不及待地給在場的人們背出一段段中醫藥理和一串串藥材名稱,然後還不忘笑著補充:“這還是幾十年前記的呢!”

相信每個人在孩提時都曾有過這樣那樣色彩斑斕的夢想,對很多人來說,這些夢想最終都隨著成長的經歷化作了遙遠的記憶。李仲樹的夢卻一做就是幾十年,且越做越大,不論遇到怎樣的困難,他都不曾放棄過。

然而,該上大學時,學習成績優異的李仲樹陰差陽錯地失去了讀大學、進而學習醫科的機會。夢想的大門似乎就要對他關閉,但他卻沒讓夢想離他而去。經過努力,19歲的他在鄉村診所當起了一名鄉村醫生,一乾就是3年。3年裡,他穿梭於鄉間小路,用自己潛心所學造福一方。談起這些往事,李仲樹的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他說自己一生中曾失去過很多機會,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挫折,但人生就像是因緣際會的舞台,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一扇門關閉時,總會有另一扇門向你打開。”

3.5港元孵出大金蛋

1972年,李仲樹得到了赴香港打拚的機會。這一年,23歲的他懷揣區區5港元隻身闖蕩香港,在買完一張火車票後,渾身上下只剩下3.5港元。南下的火車轟隆作響,將故鄉和過往一起拋在身後,對前途的迷茫和對未來的憧憬交織在李仲樹的內心。抵港時,他已經一天沒有吃東西了,看著繁華的大街,摸摸自己的口袋,李仲樹咬咬牙對自己說:再餓一頓!

李仲樹初到香港的日子十分清苦,他先是進了一家紗廠打工,白天干著又髒又累的活兒,晚上打地鋪睡覺,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4年。似乎李仲樹宿命中與醫藥行業有著化不開的緣分,命運還是將他拉回了早已確定的軌跡———在紗廠工作4年後,他在一家藥鋪當起了售貨員。從此,他每天接觸藥材、醫生和病人,耳濡目染的都是醫藥行業上游和下游的點點滴滴,不但早年積累的醫藥底子派上了用場,而且對整個醫藥行業和市場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了解。

1977年,在港打拚了5年的李仲樹拿出全部積蓄,與朋友合資辦起了一家小診所,他整天忙裡忙外,不僅要做中藥零售和批發生意,還得坐診給病人看病。憑著對市場的苦心研究與敏銳觀察,李仲樹很快就發現了蘊藏著滾滾財源的商機。上世紀70年代後期的香港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富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健康和保健問題,市場上對保健品的需求一下子多了起來,原來少人問津的營養品、保健品成為暢銷貨。在這樣的背景下,1979年,李仲樹成立了一家專門從事人參、鹿茸等高級保健品貿易的公司———香港華益貿易有限公司,專門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台灣、東南亞地區之間開展保健品貿易。到1982年,也就是李仲樹到香港後的第10個年頭,他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100萬港元。

轉戰大陸打響金日

李仲樹一再強調,做生意要有靈活的頭腦,他常常笑稱自己的腦子比較好使。市場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用敏銳的目光洞察一切細微的變化,並用靈活的頭腦進行分析,是一個成功商人不可或缺的本領。

上世紀80年代,隨著競爭者的不斷進入和出口渠道的減少,香港的保健品生意開始不那么好做了。這時,頭腦靈活的李仲樹敏銳地發現,自己幾年前在香港市場發現的商機此時又出現在大陸市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大陸居民的生活條件有了極大的改善,一個前所未有的廣闊市場展現在他的面前。於是,李仲樹先後在深圳和順德創辦了兩家公司,將保健品貿易引入大陸。1992年,他回到廈門同安,首期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興建了廈門金日製藥有限公司,並以“金日”為品牌開拓大陸市場。對消費群體的準確把握和對市場的良好認知,使得李仲樹的事業很快便迎來了又一個高峰,以金日洋參、金日心源素為代表的產品令“金日”迅速成長為響噹噹的保健品品牌。

直到今天,從中國乃至全球的市場環境來看,保健品行業仍然是一個朝陽行業。李仲樹對這個行業和自己的企業都充滿信心,他說金日集團的保健品王國還要開疆擴土,越做越大。

打造多元化集團

李仲樹的視野不僅僅局限在保健品領域,隨著生意越做越大,他對企業發展方向的思考也逐漸多了起來,他不僅要將“金日”打造成保健品業界的常青樹,還要憑藉自己在醫藥方面的知識積累和公司經年累月積累的品牌與網路優勢,從保健品領域逐漸向現代製藥領域拓展。如今,廈門金日製藥有限公司經過多次擴建,已成為福建省最具規模的現代化藥品和保健品生產企業,年產值達到5億元人民幣,主打產品躋身全國同類產品前3名的行列。

在整個採訪過程中,李仲樹大多數時候都是溫和地微笑著,讓人看不出他的鋒芒。然而在被問及金日集團未來的發展方向時,李仲樹突然顯露出一種傲視一切的王者之勢。他抬起手,目光朝向遠方,似乎在自言自語:“我希望它能成為一個多元化發展的、極具競爭力的企業集團。”然後,他的眼神又轉了回來,像是從夢想中回過神來一樣。而事實上,如今的金日集團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集製藥、醫療、保健、貿易、房地產開發於一體的多元化實業集團公司。

“李仲樹天生就是做生意的好手”———這似乎已經成為行內人對李仲樹的普遍評價,由他獨創的許多經營和銷售理念,看似簡單卻寓意深刻,在業內廣為流傳。

對於狠抓產品質量,李仲樹說:“沒有二等品和三等品,要做就做一等品”,並一再指出,保健品和醫藥產品的質量不能有絲毫馬虎,合格的產品賣,不合格的要馬上銷毀;對於把握市場動向,他提出:“雨季造車,旱季造船”,提倡用發展的眼光和長遠的視角,在市場還在轉角的時候就用敏銳的目光加以捕捉,並事先做好準備;面對劣質產品的惡性競爭,他堅持誠信經營,因為“紙紮的花吸引不了蜜蜂”,市場要的永遠是真材實料,虛的假的最終會被人唾棄。

很多人羨慕李仲樹運氣好,總是能夠在別人還沒回過味兒來的時候,就把賺錢的機會牢牢抓在手裡,也有很多人津津樂道他3.5港元起家、最終坐擁數十億資產的創業神話,感慨他從鄉村醫生到保健品大鱷的傳奇經歷,卻不曾深入探究他成功背後的艱辛和看似簡單的決策中所蘊藏的非凡智慧。

李仲樹總是評價自己有點小聰明,他舉例說:你看,金日這個品牌是我自己起的,商標的設計我也參與了,“金日在手中,萬事好成功”的廣告語也是我親自想出來的,許多事情都是我親歷親為,我的點子比較多。在香港打工、開診所的時候,我的腦子都一直在市場上,市場一動,我就能靈活地把握住。

如今,李仲樹打造的廈門金日製藥二廠已經建成,明年將正式投入使用。這一次,李仲樹瞄上的是目前醫藥領域最頂尖的、包括現代生物製藥和基因工程等在內的高科技項目。我們常說,企業的擴張和發展要不斷緊跟時代和市場的步伐,李仲樹做到了這一點,在他每一個決策的背後,每一個“小聰明”的背後,都蘊藏著企業家非凡的智慧,而正是這些智慧成就了他的成功。

擔任職務

香港金日集團董事長、總裁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榮譽理事

中國和平統一基金會榮譽會長

廈門市政協常委

廈門市僑聯副主席

廈門市外商投資協會副會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