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君[唐山華盛鑄鋼廠廠長]

李淑君[唐山華盛鑄鋼廠廠長]

李淑君,唐山市華盛鑄鋼廠廠長,唐山市丰南區政協委員。她以超人的膽識和人性化的管理,把企業在夾縫中做大,在強手如林男性一統天下的鋼鐵行業爭取了一席之地,為丰南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她的企業是個沒有業務員的企業,但產品卻銷往全國各地,且供不應求。企業擁有固定資產2000萬元,年創利稅300萬元。企業先後成為丰南區的納稅先進企業、河北省優秀會員企業,她本人成為丰南區政協委員,先後被評為河北省首屆鄉鎮企業十大女傑,唐山市巾幗建功明星、“三八紅旗手”、“勞動模範”。 2001年她投資300萬元,在205國道旁建起占地21畝的新廠。

基本信息

人物成就

李淑君[唐山華盛鑄鋼廠廠長] 李淑君[唐山華盛鑄鋼廠廠長]

2005年她投資800萬元對工廠進行改造,又承包了偉達模板鑄鋼機械加工廠。經過幾年的發展,企業規模日益壯大。目前固定資產達到2000萬元,擁有員工210人,其中外聘技術人員6人。為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她堅持不斷開發研究新產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大研發投入,高薪聘請了5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根據幾百家用戶不同要求生產25噸以下的各種鑄件,形成了4大系列、300多個品種的優質產品,進入了除航天以外的眾多領域。2002年,曾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主樓建設中創造混凝土單機泵送406米高程的“三一重工”集團,訂做採掘機、搖臂鑄件,先後在國內找了6家鑄鋼企業,因其鑄造工藝複雜,需超過德國的同類技術,這6家企業的產品均告失敗,集團為此損失100多萬元。為此,集團多方尋找能夠製造此產品的企業,在客戶的介紹下他們找到了李淑君,在多次派人來廠考察後,與華盛簽訂了生產契約。產品成功後,該集團老總高興地說:“沒想到!真沒想到,生產出這種高精產品的竟是唐山的一家民營企業。”如今華盛的產品已行銷全國各地並打入了美國等國際市場。在準備進軍美國市場時,她曾遇到巨大的阻力。當時,華盛的產品已在國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美國QM國際公司在南方考察幾個鑄鋼企業後都不滿意,便慕名來到華盛,誠意要求合作,但美方對產品質量的要求非常苛刻,合作意味著投入大,風險高,許多和她一起創業的元老都讓她慎重考慮,有的甚至直接反對,認為能夠滿足國內市場就足夠了,愈難愈進的李淑君再一次做出大膽的選擇----與美國合作,生產他們需求的新產品。在研製的日子裡,她親臨生產一線,幾天幾夜不合眼,終於生產出了合格的產品。美國QM國際公司副總裁馬定能先生來廠考察,並使用產品後說:“OK,我們要的就是這樣高標準的產品,出乎意料這是我們看到的非常優秀的“中國製造”,你們這個企業簡直就是專治鑄鋼疑難雜症的“醫院”。她堅持嚴把產品質量關,不合格的產品絕不出廠,使華盛的品牌贏得了用戶的信賴。她推行人性化的管理,她說,我不能輕易言輸,我是大家的主心骨,我有責任讓大家過上好日子。為此她十分重視企業和自身的形象、信譽。她把員工當做自己的親人一樣關心和愛護,從不拖欠工人工資,即使在最困難的時期,找朋友借也不拖欠工人的工資。員工的各種福利按時高標準發放到位,食堂提供免費的午餐,每年的春節、中秋節、廠慶都會隆重招待工人。工廠的車輛及時接送員工上下班。她用真誠贏得了員工的信任和尊重,使員工們更加愛崗敬業,自動自發維護企業的利益,生產任務日日超額完成,消耗不斷下降。作為企業家,她始終恪守著一種原則:以真誠感人,以產品贏人。因而她所經營的企業既沒有貸款也沒有欠款,而且現在仍像建廠初期那樣,沒有一個業務員。 2006年她和開發區達成了投資意向,成立投資5000萬元,占150畝的東方華盛鑄造有限公司,為美國、日本、歐盟生產精密鑄件產品,並製造大型礦山設備,計畫今年十月投產。 富而思源,奉獻社會。李淑君致富後不忘困難中曾給予她無私幫助的人們,不忘那些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在自身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她熱心公益,回報社會,主動幫扶弱勢群體。她對10名殘疾人、4名特困戶、12對困難夫妻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在企業安排適當的崗位,使他們的年收入達到2萬多元,實現了徹底脫貧。在企業安排了60名下崗職工,既解決了這些人的生活困難,又減輕了政府就業壓力,緩解了社會矛盾。幾年來,她先後出資12萬元為家鄉敬老院和中國小校添置文體器材、修繕房屋、校舍、平整操場。為當地特因戶送溫暖,捐款捐物3萬餘元。她捐資助教,每年為安機寨國小捐款6000元,資助貧困生。她還救助了四名北大和清華的特困大學生,每年為她們擔負5000元的生活費。幾年來,她先後為各項公益事業和扶貧基金捐款捐物20萬元,實現了回報社會的願望。 李淑君,這位丰南鋼鐵行業唯一的女老闆,面對生活的坎坷和命運的磨難,她沒有怨天尤人,只是憑著內心的那股氣和不服輸的拼搏精神挑戰自己,挑戰命運,成為眾人仰慕的鋼鐵女能人。

崑曲演員(三)

崑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或崑劇,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吸取海鹽腔、戈陽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創造聞名的“水磨腔”,使崑曲音樂獲得很大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