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友

王益友

北方昆、弋演員,崑曲教師,工武生。字子英。河北省玉田縣人。幼年在益和科班學藝,出科後隨師徐廷璧到北京搭昆、弋班演出。功夫深厚,技藝精熟,能戲甚多,昆、弋兩腔中生、旦、淨、醜各行腳色無不精通。

基本信息

北方昆、弋演員,崑曲教師,工武生。字子英。河北省玉田縣人。幼年在益和科班學藝,出科後隨師徐廷璧到北京搭昆、弋班演出。功夫深厚,技藝精熟,能戲甚多,昆、弋兩腔中生、旦、淨、醜各行腳色無不精通。擅演《夜奔》、《夜巡》、《打虎》、《探莊》、《蜈蚣嶺》等劇,兼擅《蘆花盪》《通天犀》等武淨戲。演《夜奔》的林沖,著厚底靴,唱北曲〔新水令〕,邊歌邊舞,一氣呵成,為京劇著名武生楊小樓所欽佩。中年以後在河北高陽、安新一帶教戲授徒,北昆著名演員韓世昌、白雲生、候永奎等都受過他的教益。1917年集合昆、弋老藝人陶顯庭、郝振基、侯益隆等,組成榮慶社在北京演出,影響很大。晚年在京、津各曲社教授崑曲。

崑曲演員(三)

崑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或崑劇,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吸取海鹽腔、戈陽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創造聞名的“水磨腔”,使崑曲音樂獲得很大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