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穗蓼

圓穗蓼

圓穗蓼,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狀莖肥厚,莖直立,不分枝,通常2~3自根狀莖生出。分布於中國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青海、甘肅、陝西等省區;印度也有。可做飼料,也可做藥物。

基本信息

名稱

學名:PolygonummacrophyllumD.Don=P.SphaerostachumMeisn.

圓穗蓼圓穗蓼

英文名:LargeleafKnotweed,RoundspikeKnotweed,MacrophyllousKnotwe

中文名稱:圓穗蓼

中文別名:猴子七,拉岡,拉崗,頭花蓼,迷麗

拉丁異名:

Bistortasphaerostachya(Meisn.)Greene

Bistortamacrophyllum(D.Don)Sajdak.

BistortayunnanensisH.Gross

Polygonummacrophyllumf.

tomentosumKitam.

PolygonumsphaerostachyumMeissn.

科學分類系統

生物Vitae[三域系統]真核域Eukarya[三域系統]

圓穗蓼圓穗蓼

植物界Plantae[三域系統]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傳統系統]

木蘭綱Magnoliopsida[Cronquist系統]

石竹亞綱Caryophyllidae[Cronquist系統]

蓼目Polygonales[Cronquist系統]

蓼科Polygonaceae[Cronquist系統]

蓼亞科SubFam.Polygonoideae[Hutchinson系統的蓼科Polygonaceae]

蓼族Trib.Polygoneae[Hutchinson系統的蓼科Polygonaceae]

蓼屬Polygonum[Hutchinson系統的蓼科Polygonaceae]

拳參組PolygonumSect.Bistorta[Hutchinson系統的蓼科Polygonaceae]

圓穗蓼Polygonummacrophyllum[Hutchinson系統的蓼科Polygonaceae]

地理分布

分布於中國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青海、甘肅、陝西等省區;印度也有。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

圓穗蓼圓穗蓼

高15~35厘米,根狀莖肥厚,莖直立,不分枝,通常2~3自根狀莖生出。基生葉具長柄,莖生葉近無柄;葉矩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9厘米,寬1~2厘米,先端銳尖,基部近圓形,邊緣微向下反卷,無毛或下面被柔毛;托葉鞘筒狀,膜質。穗狀花序緊密,頂生,近圓形;花白色或粉紅色;花被五深裂;雄蕊8;花柱3。瘦果卵形,具三棱,黃褐色,有光澤。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

圓穗蓼為典型的多年生高寒草甸種,廣泛分布在青藏高原東緣及其毗鄰地區的高山、亞高山草甸中。在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的高山、亞高山草甸中也有大量分布。

圓穗蓼圓穗蓼

常與羊茅(Festucaovina)或翦股穎(Agrostissp.)、早熟禾(Poaspp.)、雙叉細柄茅(Ptilagrostisdichotorna)、委陵菜(Potentillasp.)、高山嵩草(Kobresiapygmaea)等組成優勢種。草群茂密,種類豐富,構成絢麗多彩的“五花草甸”。在貢嘎山海拔4000~4600米的杜鵑一嵩草、雜類草灌叢草甸中為優勢種之一,在白芒雪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杜鵑一嵩草、雜類草灌叢草甸中為優勢種,在川西、滇西北地區海拔3900米左右的亞高山灌叢草甸中,常以優勢種或伴生種出現。圓穗蓼是高山草甸和亞高山草甸的主要組成成分,是主要的伴生種,有時也可成為優勢種。

飼用價值

圓穗蓼一般生長在高海拔地區,氣候寒冷,牧草生育期短(120天以內),優良的禾本科、豆科牧草分布很少,因此圓穗蓼為這些地區不可多得的良好飼用植物。在高山和亞高山地區,牛、馬、綿羊、山羊等各種家畜均喜食,尤其在花果期,花序甘甜可口,氂牛、綿羊更為喜食,具適口性好、蛋白質含量較高的特點。據分析,胺基酸含量是珠芽蓼的1.5倍,具有抓膘催肥作用,是高寒地區優良牧草。

藥用價值

性味:苦澀、涼

圓穗蓼圓穗蓼

功用主治:止血、活血、止瀉,治吐血、血崩、白帶、痢疾、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

外敷:研末撒

相關文獻

圓穗蓼化學成分研究

王嗣雷王定海封士蘭

摘要:從圓穗蓼全草的70%丙酮提取物中分得6個化合物,確定結構分別為表兒茶素50βD吡喃葡萄糖苷(Ⅰ),(+)兒茶素70βD吡喃葡萄糖苷(Ⅱ),1(30βD吡喃葡萄糖基4,5二羥基苯基)乙酮(Ⅲ),表兒茶素(Ⅳ),綠原酸(Ⅴ),沒食子酸(Ⅵ)。Ⅰ~Ⅵ均為首次從該植物中分得。

蓼科·蓼屬植物

蓼屬(Polygonum L.),蓼科、蓼族植物,約230種,廣布於全世界,主要分布於北溫帶。我國有113種26變種,南北各省(區)均有。有些學者曾將本屬分為11個獨立的屬,但因彼此間的區別不明顯,有些學者仍主張歸為1屬,我們除將蕎麥屬Fagopyrum.金線草屬Antenoron.虎杖屬Reynoutria和蔓寥屬Fallopia作為獨立的屬外,其他各屬仍歸併為1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