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蓼

兩棲蓼

兩棲蓼(拉丁名:Polygonum amphibium L.),是蓼科蓼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橫走。總狀花序呈穗狀,頂生或腋生。瘦果近圓形,雙凸鏡狀,黑色,有光澤,包於宿存花被內。花期7-8月,果期8-9月。兩棲蓼普遍分布於亞洲、歐洲和北美。生於湖泊邊緣的淺水中、溝邊及田邊濕地,海拔50-3700米。兩棲蓼的全草可用於痢疾和疔瘡。此外,兩棲蓼的葉大,花穗大,粉紅色花序惹人喜愛,是園林水景頗佳的觀賞植物。

基本信息

兩棲蓼

兩棲蓼兩棲蓼

出處:《貴州草藥》

拼音名:LiǎnɡQīLiǎo

別名

小黃藥(《貴州草藥》)。

來源

為蓼科植物兩棲蓼的全草。夏、秋採收。

原形態

兩棲蓼兩棲蓼

多年生草本,有根狀莖。生於水中者:莖橫走,節部生根;葉有長柄,柄由托葉鞘中部以上伸出;葉片矩圓形,浮於水面,長5~12厘米,寬2.5~4厘米,先端鈍,基部通常為心形。生於陸地者:莖直立,不分枝;葉有短柄;葉片寬披針形,密生短硬毛,長6~14厘米,寬1.5~2厘米,頂端急尖,基部近圓形;托葉鞘筒狀,頂端截形。花序穗狀,頂生或腋生;苞片三角形;花淡紅色或白色;花被5深裂;雄蕊5;花柱2,伸出於花被之外。瘦果近圓形,兩面凸出,黑色,有光澤。

生境分布

生於湖泊、河流淺水中和水邊濕地。分布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山東、陝西、湖北、雲南、貴州等地。

性狀

性狀鑑別橫走莖技,長圓柱形而微扁,節部略膨大,並生多數黑色細須狀不定根;表面褐色至棕褐色,有細密縱走肋線,無毛。葉多捲曲,展平後,水牛葉,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2cm,寬2.5-4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心形或圓形,無毛;陸生或伸出水面葉,長圓狀披針形,長4-8cm,寬l-1.5cm,先端漸尖,兩面被短伏毛;托葉鞘筒狀,先端截形;葉柄由托葉鞘中部以上伸出。花序穗狀;花被褐色,雄蕊5枚,花柱2。氣微,味微澀。

化學成份

兩棲蓼全草含(艹扁)甙(avicularin),金絲桃甙(hyperoside),槲皮黃甙(quercimerimert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芸香甙(rutin)[1],酒石酸(tartaricacid),蘋果酸(malicacid),檸檬酸(citricacid),咖啡酸(caffeicacid),綠原酸(chlorogenicacid)[2],還含有13種胺基酸[3]。此外,含生物鹼。生長在水中時,含痕量生物鹼,花期增加到0.017%,然後消失。如生長在陸上,花期開始時含0.04%,盛開時達0.29%。如再移植於水中,則生物鹼含量又下降。

藥理作用

木犀草素的作用參見忍冬藤條。

性味

《貴州草藥》: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

《貴州草藥》:清熱利濕。治痢疾,腳浮腫,疔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附方

治疔瘡:小黃藥、野煙各三錢。搗絨外敷。(《貴州草藥》)

形態特徵

成株生於水中的莖橫走,無毛,節上生不定根。葉浮於水面,有長柄,無毛,有光澤,葉片長橢圓形或披針形,先端鈍或微尖,基部心形;生於岸邊的莖直立,不分枝,葉有短柄,葉片寬披針形,長6—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密生短硬毛。

花和子實花序穗狀,頂生或腋生;苞片三角形;花淡紅色或白色,花被5深裂,雄蕊5個,花柱2裂,伸出於花被外。瘦果近圓形,兩面凸起,黑色,有光澤。

綜合治理策略

防除應採取農藝措施和化學除草相結合的方法。

(1)農藝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溝暢、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產環境;二是結合種子處理清除雜草的種子,並結合耕翻、整地,消滅土表的雜草種子;三是實行定期的水旱輪作,減少雜草的發生;四是提高播種的質量,一播全苗,以苗壓草。

(2)化學除草,目前多數地方採用一次性封殺,就是在播種(催芽)後1-3天內,畝用40%“直播青”可濕性粉劑60克,兌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施藥時田板保持濕潤。3天后恢復正常灌水和田間管理。通過化除後,如果後期仍有一定量的雜草,可採取針對法進行補除。

如以稗草、千金子為主的田塊,在雜草3-5葉期,可用10%千金乳劑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針對法進行莖葉噴霧。用藥前一天田間必須放乾水,藥後2天再恢復正常管理。

如以莎草、闊葉雜草為主的田塊,在播後30天左右,畝用10%水星可濕性粉劑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毫升混用,兌水30公斤針對法噴霧。水漿管理同上。

如田間各種雜草共生,可用48%苯達松水劑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毫升混用,採用針對法噴霧。

地理分布

全國各地均有發生

相關文獻

郭書普.水田常見雜草識別與防治原色圖鑑.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蓼科·蓼屬植物

蓼屬(Polygonum L.),蓼科、蓼族植物,約230種,廣布於全世界,主要分布於北溫帶。我國有113種26變種,南北各省(區)均有。有些學者曾將本屬分為11個獨立的屬,但因彼此間的區別不明顯,有些學者仍主張歸為1屬,我們除將蕎麥屬Fagopyrum.金線草屬Antenoron.虎杖屬Reynoutria和蔓寥屬Fallopia作為獨立的屬外,其他各屬仍歸併為1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