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連環鼎

四連環鼎

四連環鼎,戰國時期青銅烹飪器。四鼎相同,腹部相連,共有4足和6個附耳,造型新巧別致。蓋為圓拱形,子母口,縫合嚴實。蓋面飾二圈凸弦紋和三個犧紐,犧紐略高於正中小紐,因此取蓋仰放時,三犧紐便成三足,還可盛放食物。

四連環鼎

四連環鼎
四連環鼎

公元前475—前221年的戰國時期長江黃河流域廣大地區形成七個諸侯國,各國之間相互競爭激烈,用於戰爭的青銅兵器增多。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純粹用於生活的青銅器皿,如安徽出土的楚國四連環鼎。

四連環鼎,戰國時期青銅烹飪器。四鼎相同,腹部相連,共有4足和6個附耳,造型新巧別致。蓋為圓拱形,子母口,縫合嚴實。蓋面飾二圈凸弦紋和三個犧紐,犧紐略高於正中小紐,因此取蓋仰放時,三犧紐便成三足,還可盛放食物。

鼎,一般都有二耳,此四連環鼎的四鼎只有6耳,但是前後、左右看來,每個鼎還是有二耳。四鼎只有4個高蹄足,足根部作獸面紋,足中部作活頁狀,可以向內摺疊。內折射鼎底著地,撐起來,鼎底凌空。升高放低,活動自如。這種罕見的戰國銅鼎,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專家認定,它是戰國時楚國之器,表現了楚人的審美情趣,也是楚人奢侈豪華生活的見證。

戰國時期,楚國由湖北省遷往安徽建都長達19年,歷經4個王。因此,楚國遺物包括青銅器,在安徽出土的較多。民國22年(1933年),在安徽壽縣楚王墓中出土了數以千計的青銅器,其中有很多銅鼎的造型、紋飾與四連環鼎形式酷肖。

安徽古代青銅器,和黃河流域青銅器一樣,發展很早,無論是澆鑄、造型、紋飾,與中原文化有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但又呈現出地區性的特色。它們不像北方諸國青銅器多雄渾凝重,而是只圖效用,不尚雕飾,因此少典雅、威嚴,多簡樸靈巧。

四連環鼎,就如同現代的分隔火鍋,同時可以燒煮四樣不同的食物。出土這件四連環鼎的地方,還發現一件楚國的青銅蒸炊器,名字叫“甗“(音演)。上體盛食物,下體盛水燒煮,中間有通氣的箅(音必)。銅甗,相當於現代的蒸鍋。 戰國時“火鍋”與“蒸鍋”的發現,向我們展示出2000多年前人們的享樂生活,也使我們從一個側面看到了中華古老飲食文化的豐富多彩。四連環鼎在安徽地區出土,安徽地區的青銅器以它豐富的內涵、多彩的文化、精湛的工藝以及鮮明的特色而聞名全國,時空跨越千餘年,與青銅器的興衰相始終。中原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群舒文化在這裡互相交流、影響、滲透與吸收,促進了本地區的發展;吳越器的精巧細膩,楚器的氣勢恢弘,蔡器的兼容並蓄,群舒器的清新別致,無一不顯現出上述文化交融的痕跡。透過這些器物,不但能看到安徽古代先民的卓越智慧和創造能力,而且可以從中體會到中國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是了解中國古代歷史和中華民族大融合的重要實物資料。

鼎與古代青銅器

自從發現了青銅材質,人類文化從原始社會躍入一個新的文明階段,青銅遂成為一個時代鮮明的標誌。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有一半是由熠熠生輝的青銅器鑄造出來的。從公元前二千年之前,由黃河流域中原二里頭文化(即十三朝古都洛陽東郊)和其上游齊家文化為代表的最早面世的青銅器來看,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成為延續二千多年的青銅器時代,在中華文明史冊上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在青銅器早期為新石器時代,散見的只有陶器製品,而青銅器時代後期,則被瓷器和鐵器製品所代替。所以在二千多年的青銅器歷史長河中,其製品五光十色,其工藝流光異彩。既有權力象徵的各種銅鼎重器,也有尊、壺、鬲、等各種宮廷禮器、祭器、酒器、盛器和生活用品、陳設品、工藝品,其造型也遍及鹿等各種形態和飾物,僅紋飾就有獸面紋、乳行紋、蚊紋、風紋雷紋、龍形紋、龜魚紋、曲折紋、雲雷紋、蟠螭紋、幾何紋、竹節紋、菱形紋、直紋、斜紋、六山紋、葉紋等幾十種。從生活用品到樂器,從飾品到戰爭武器。可以說如繁星滿天,品種之多,不勝枚舉,充分記錄了中華文明史的輝煌時代,也是歷代王室、宮廷、候門、伯爵們生前陳設豪華璀璨耀目,死後追求不朽,陪葬昂貴富麗和考究的佐證。

世界各文明古國都經歷過青銅時代,唯有古代中國賦予青銅器以重要的社會意義、深厚的精神內涵,以及高度完美的藝術形式。中國古代青銅藝術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三個朝代,前後延續了2,000多年。近代以來,青銅器大量出土,使長久處於朦朧的中國古代史面貌逐漸清晰起來。

中國從夏代開始進入階級社會,而象徵國家政治權勢和軍權、神權的青銅製造業,完全為貴族所壟斷,這些青銅器的製造均是以貴族的意志、需要和審美意願為依歸。中國青銅器歷經20多個世紀的發展衍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發展時期

時間分野

初期

夏代

商代風格盛行期

商代遷都(今河南安陽)以後至西周前期,約為商王武丁到西周穆王時期。

西周風格成熟期

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

東周風格盛行期

春秋中期至戰國時期

青銅器中的鼎,原是上古時候極為普遍的烹飪器,其後實用意義逐漸減弱,成為權勢的象徵物。夏鑄九鼎的傳說,表明了青銅器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發生於春秋時代的“問鼎中原”事件,是這種觀念的延續。而現今已發現的中國古代體量最大的青銅器──商代司母戊鼎,則可讓我們感受到鼎予人的精神震撼。

鼎文化介紹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直到現在,中國人仍然有一種鼎崇拜的意識,“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旌表功績,記載盛況。

被賦予神聖的色彩,起源於鑄九鼎的傳說。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b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京。

歷史上有“問鼎”典故,語出《左傳宣公三年》,大意是:楚莊王為討伐外族入侵者來到洛陽,在周天子境內檢閱軍隊。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結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孫滿的嚴詞斥責。後來就把圖謀篡奪王位叫做“問鼎”。

鼎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根據禹鑄九鼎的傳說,可以推想,我國遠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從 地下發掘的商代大銅鼎,確鑿證明我國商代已是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銅鼎,長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35公斤,是現存最大的商代青銅器。鼎腹內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頌鼎等都是西周時期的著名青銅器。鼎和其他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商周時代的典章制度和冊封、祭祀、征伐等史實,而且把西周時期的大篆文字傳給了後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金文書法藝術,鼎也因此更加身價不凡,成為比其他青銅器更為重要的歷史文物。美學家李澤厚認為,中國青銅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實,紋飾獰厲神秘,刻鏤深重凸出”,是我國青銅藝術成熟期最具審美價值的青銅藝術品。

現代漢字中的“鼎”字雖然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多次變化,但仍然保留著“鼎”這一事物的風範和形體特點,其物其字幾乎融為一體,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戰國青銅鼎

戰國時期鼎的青銅器很發達,除了上文介紹的四連環鼎外還有很多著名鼎:

一、大鑄客鼎

大鑄客鼎,一名大侶鼎,戰國時期楚國青銅炊器。圓口,方唇,鼓腹,圜底,三蹄足。通高113 厘米,口徑87 厘米,耳高36.5 厘米,腹深52 厘米,腹圍290 厘米,足高67 厘米。頸側附雙耳,耳的上部外侈。腹飾一周突起的圓箍。箍上飾模印花紋,雙耳和頸部外壁模印菱形幾何紋,足根部飾浮雕鏇渦紋。圜底外壁有煙痕。鼎口平沿刻銘文12字,內中有數字,諸家擬釋不一。前足膝部和左腹下外壁各有刻銘2 字,文相同。左腹外壁近底處還有極細的刻文2 字。出土時因口部銘文中有“侶”字,有釋為侶字,因此有人稱為“大侶鼎”,此字現諸家擬釋不一,或付之闕如。但此鼎口部刻銘開頭即是“鑄客”二字,大約“鑄客”是從當時其他諸侯國聘請來的工匠,身份較為自由。李三孤堆楚王墓中銅器上刻銘此類字樣甚多,故依慣例以開始二字名之,又因此鼎在數千件楚器中最為雄偉,堪稱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

二、熊肯鼎

熊肯鼎,戰國時期楚國青銅炊器。鼎有外伸流口,方耳外折,圓腹直壁,平底,三蹄足。通高38.5 厘米,口徑67.5 厘米,流長12 厘米,腹深14 厘米,腹圍174 厘米,足高30 厘米。腹飾一周凸弦紋,足根作獸首狀。口沿外壁鐫刻12 字,文曰:“王肯作鑄鼎,以共歲嘗”。楚字上半從木不從林。楚王肯,諸家異議不一,然多以徙都壽春後的楚王當之,有考烈王元、哀王猶諸說。此鼎如置流,故自銘為“鼎”,銅器中的自銘一般作“也”或“嘗”。“歲嘗”的“嘗”字,《爾雅·釋天》:“秋祭曰嘗”。證明此鼎亦是楚王的重要的禮器。

三、太后脰官鼎

   太后脰官鼎,戰國時期楚國青銅炊器。鼎口有流,附方耳,圓腹直壁,平底,三蹄足。高48 厘米,口徑44.5 厘米,流口經9 厘米,腹深15.5 厘米,腹圍146 厘米,足高33 厘米。底外壁有圓形鑄痕;足嵌鑄,外中有鑄縫。腹飾一道凸弦紋,足根作獸首狀,靠近流口左側的口沿上刻銘:“鑄客為太后脰官為之”9 字。“太后”為帝王之母的尊稱。史稱“太后”之稱,始自秦昭王,然楚之有“太后”之稱,是楚自有之,抑來自秦?錄此以俟識者。“脰”《廣雅·釋言》:脰、饌也,與廚字意義相關,脰官應是廚官,知此鼎是為太后御膳廚專作的器物。

四、四獸平底鼎

   四獸平底鼎,戰國時期楚國青銅炊器。鼎口沿豎一對外曲方耳。圓口,方唇,直壁束腰,圓腹平底,三蹄足。高51 厘米,口徑48 厘米,腹深18 厘米,腹圍145 厘米,底徑45.5 厘米,足高33.5 厘米。腰置四獸,攀援而上,探首於沿。兩耳根下延處的內壁各嵌鑄獸面紋飾,在腹內遙遙相對。腹飾羽紋,足根作獸首狀。口沿刻銘9 字:“鑄客為王后七為之。”“王后”一詞在上古有君王和王嫡(正夫人)兩種含義。“”為府從貝,即府庫之府。“七”字橫劃不連,疑是“小”字,小府即少府,傳世銅器有大府、中府、小府之名。少府為秦官,屬皇帝的私府,漢沿置,掌管宮中服御諸物、衣服、寶貨、珍膳等等。這種形制的鼎,蔡侯墓自銘為,列鼎名升鼎,有升進之意。

五、“鑄客”鼎

“鑄客”鼎,戰國晚期青銅炊器。通高52 厘米,口徑42.5 厘米,腹深24 厘米,腹圍149 厘米,重32.26 公斤。子口,孤腹,圜底,粗蹄足,附耳,缺蓋。腹飾一周凸弦紋,足根作獸首狀,一足將脫。腹部近口處陰刻一行銘文“鑄客為集脰”5 字,一耳頂刻銘“集脰”兩字。諸字對“集脰”釋法不一,或為負責楚王、王后及太子飲食膳羞的機構,或為管理王室的有司,楚王室的廚官等。

六、“客鑄”鼎

“客鑄”鼎,戰國晚期青銅炊器。通高33 厘米,口徑29.5 厘米,腹深17.5 厘米,腹圍105.5 厘米,足高21.5 厘米,重11.12 公斤。子口,附耳,鼓腹,圜底,瘦高蹄足。圓拱形蓋,蓋頂內外兩周凸弦紋,內圈正中為一鼻鈕銜環,外圈上分立三環鈕。腹飾一周凸弦紋,足根作獸面狀。蓋、腹近口處各陰刻相同銘文:“客鑄鼎”三字。“客鑄”即“鑄客”,當是主鑄造之官,也有認為是監造官員或鑄工。民國22 年(1933 年)在壽縣朱家集李三孤堆出土,定為一級乙等文物,現藏安徽省博物館

七、韓氏□鼎

高22.5、口徑17厘米,上海博物館
此鼎與常見的戰國晚期的附耳、蹄足、扁球體素麵鼎相同,但它卻多高了一條活鏈提梁。提梁的一端套鑄於一附耳上,另一端作彎鉤形,可與蓋鈕上一活鏈相接後鉤住另一附耳。這一設計使提梁既可用於提拎,又便於脫鉤後開啟鼎蓋,簡單實用,巧具匠心。器、蓋刻銘:[韓氏□],當屬韓國之器。

八、升鼎

春秋中期,各諸侯國開始大量鑄造帶有明顯地方特色的青銅器,使中國古代青銅鑄造業進入了繼商代之後的又一個高峰。此時的楚國迅速崛起,楚器的風格也開始形成。其中尤以升鼎最具地域特色,並反映了楚人標新立異的精神。鼎居銅禮器之首,周代任何一種地域文化的銅禮器的風格,無不集中體現在銅鼎上。楚式鼎中尤以升鼎最有代表性。升鼎因為這種鼎上的銘文“升鼎”而得名,其特徵是侈口,立耳外撇,頸內收,束腰,平底。有的還在器身滿飾文飾,腹壁等距離裝飾4或者6隻爬獸。這是楚人新創的一種鼎式。“楚王好細腰,國中多餓人”,楚人把對人體審美的喜好,結合到了青銅禮器的鑄造上,並充分體現了楚國高超的青銅冶煉技術和裝飾工藝水平。圖中此鼎出土於曾侯乙墓,做工精良,腹壁等距裝飾的4隻爬獸即是使用鑄鑲法製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