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趙家樓胡同

前趙家樓胡同

位於東城區東南部,東起北總布胡同,西至寶珠子胡同,南鄰小羊宜賓胡同,北靠後趙家樓胡同,屬建國門街道辦事處管轄。前趙家樓胡同,清朝屬鑲白旗,據《京師坊巷志稿》記載,因胡同內有一趙家三層小樓而得名。前趙家樓胡同之北還有後趙家樓胡同,兩條胡同很蒼老,依稀以想像過去的歲月,只是它們之間的趙家樓早已沒了蹤影。前趙家樓胡同1號院是賣國賊曹汝霖的住宅,1919年5月4日,憤怒的北京學生為抗議簽訂《巴黎和約》,在天安門前集會,要求懲辦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集會以後,學生們來到了趙家樓胡同,並在這裡火燒了曹宅,痛打躲藏在裡面的章宗祥,這就是著名的“火燒趙家樓”事件,並由此拉開了“五四運動”的序幕。

歷史

前趙家樓胡同前趙家樓胡同
前趙家樓胡同,傳說明隆慶朝文淵閣大學士趙貞吉在此居住。清代與後趙家樓胡同統稱趙家樓胡同。光緒時稱趙家樓。民國八年(1919)五月四日,三千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廣場集會,要求取消賣國的“二十一條”,示威民眾一致要求懲辦賣國賊曹汝霖(訂“二十一條”時任外交次長)、陸宗輿(訂“二十一條”時任駐日公使)、章宗祥(繼陸宗輿任駐日公使)。集會以後,憤怒的學生決定到趙家樓胡同找曹汝霖算賬。當天中午,徐世昌總統在總統府為剛從日本歸國的章宗祥洗塵,曹汝霖、陸宗輿也應邀出席。聞知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示威,曹等不敢回家,暫時躲在一間辦公室內,後看到有軍警保護,曹汝霖、章宗祥就回到曹宅。他們剛回來不久,遊行的學生就來到門前。聽到學生的吶喊聲,曹汝霖嚇得膽
前趙家樓胡同前趙家樓胡同
戰心驚,慌忙鑽進又髒又亂的儲藏室,章宗祥則由僕人拉進又黑又小的鍋爐房。學生來到曹宅前,見大門緊閉。北京高師的學生匡互生首先越牆跳入院內,打開大門。學生衝進院內,找不到曹汝霖,更加憤怒,有人就點火燒了曹臥室內的羅帳,還有的學生把從汽車房內找到的汽油潑在小火爐上,高喊“放火”。躲在鍋爐房的章宗祥聽到“放火”,慌忙出逃。學生看到他穿黑色西裝,把他當成曹汝霖,便一涌而上,將他打倒在地。而曹汝霖則嚇得始終不敢出來。痛打章宗祥、火燒曹宅,成為“五四”運動的最高潮,人稱“火燒趙家樓”。曹宅被燒後,曹汝霖就搬到佟福夾道,其後曹宅幾易其主。先為莫德惠居住,後為張學良所有,張學良將此院送給其部下劉多荃。解放後,原曹宅與周圍的房子歸某單位所有,大興土木,蓋起高樓。

簡介

前趙家樓胡同在東城東總布胡同迤北,其北有後趙家樓胡同。《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和《京師坊巷志稿》兩書中均無此胡同名,疑為命名較晚的普通胡同。命名意義不詳。但在20年代卻是一個聞名全國——痛打賣國賊,火燒趙家樓的地方。

如今曹宅早已蕩然無存,但前趙家樓胡同,依然存在。曹宅舊址另築新房。奉軍人關後,其宅為張作霖所有,後由張學良轉贈給其師長劉多荃。現為某單位招待所。

兩幅貶斥賣國賊的對聯: 一、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在天安門集會時,會場上豎一大白旗,旗上墨書對聯:賣國求榮,早知曹瞞遺種碑無字;傾心媚外,不期章悖餘孽死有頭。上聯說曹汝霖是曹操(阿瞞)的後代,死後因缺德而碑無字。下聯是說宋代和蔡京勾結作壞事的章悖不料又在他的後代章宗祥身上出現了。二、“五四”期間,上海商人罷市,支持學生運動,一個賣動物的小商店,上前貼一幅對聯:三鳥害人,鴉、鴿、鴇;一群賣國,鹿、獐、螬。鹿、獐、螬是用諧音指陸宗輿、章宗祥、曹汝霖三人。

火燒趙家樓

前趙家樓胡同火燒趙家樓的匡互生
趙家樓是條小胡同名,因明代隆慶朝的文淵閣大學士趙文清宅院裡有一座非常醒目的樓閣而稱作趙家樓,位置在東城趙堂子胡同以東。這條名不見經傳的小胡同因“五四”運動的“火燒趙家樓”而聞名。

1919 年,外國列強們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二十一條”首先激起了北京愛國學生的義憤,5 月4 日,3000名大學生高喊著“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二十一條”等口號,在天安門前集會。會後遊行隊伍到了趙家樓,痛打了章宗祥,火燒曹汝林的家,這次行動就是“五四”運動中有名的“火燒趙家樓”事件。事發當日上午,已卸掉外交次長職、又任交通總長兼交通銀行總理兼財政總長的曹汝霖已經得知學生要“鬧事”的訊息,早早地從任上回到了家。為了對付學生,警察總監吳炳湘、章宗祥和一個叫中江醜吉的日本人一起匯集到曹家,幾人正在商量對策時,如潮水般的學生們就湧進趙家樓胡同,圍住了曹宅。

昊炳湘當時就要打電話調軍警鎮壓,還是曹汝霖說:“就讓他們鬧一鬧吧,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但到底還是畏懼學生鬧事,曹汝霖三十六計走為上,他拋下三人進了廚房,不顧骯髒,把打雜的灰大褂套在身上,撿了一頂骯髒不堪的帽子扣在頭上,壓住眉毛,從旁門逃出自己家,開著小汽車跑到東交民巷的法國醫院躲起來。

家裡另三人不知曹氏已施展金蟬脫殼計溜之大吉也,還在傻等曹汝霖回來呢。這時學生已砸開窗戶進了院,學生不認得曹汝霖,以為章宗祥是曹汝霖,把他痛打一頓。日本人中江醜吉忙用自己身子“護駕”,這才保住了章氏的性命。

學生們怒不可遏,砸了曹家並且放了一把火,燒了七八間房。這就是火燒趙家樓的大致過程。

迫於民眾的憤怒,徐世昌的北洋政府於6 月10 日罷免了曹汝霖、章宗祥(時任印製局總裁)的職。

這期間還發生一件小插曲,大總統徐世昌為減弱“五四”運動影響,否認學生燒了曹家。這使曹汝霖很不高興,跑去質問徐:你說沒燒沒砸,你可以去現場看。大有指責總統靠著牆說話不嫌腰痛之意。

遺憾的是,具有歷史意義的趙家樓的宅院現在已無蹤跡可尋,胡同原址也已成樓區,僅有共青團東城區委和市青聯所立一塊介紹“火燒趙家樓”碑尚在,可令人回味和追憶。

相關知識

前趙家樓胡同前趙家樓胡同
編印於1986年8月的《北京市街巷名稱錄彙編》,收集了北京市東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門頭溝、燕山十個區的街、巷、胡同、自然村的名稱,並依據1982年各區《地名錄》和近兩年來各區街巷實際變化情況編寫而成。它公布的數字是北京共有街、巷、胡同、村約6104條(個),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有1316條。但近年來,北京舊城區的折遷改造工程使得這一數字應該有所改變。

北京胡同之最 

最長的胡同是東、西交民巷。 

最窄的胡同,幾年來有不斷的新發現。較早說崇文區東珠市口北的高筱胡同南口最窄,僅65厘米。有人曾踏勘天橋西永安路北邊的小喇叭胡同,發現北口向西拐彎處僅58厘米,大胖子過這個胡同口還得側著身走。

最古老的街巷胡同在現今宣武區長椿街國華商場後身的三廟街一帶。這裡遼代叫檀州街,比金代的廣安門大街還要早呢,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

“北京”比“胡同”晚了一個世紀 

《明成祖實錄》載,禮部尚書李至剛等在永樂元年正月給朱棣上書說:“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人承大統。而肇跡之地,皆有升崇,竊見北平布政司實皇上承運興化之地,宜尊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為京師。”這不正說出了朱棣的心裡話嗎?他當然照準了。於是在永樂元年正月辛卯日(公元1403年2月4日)將北平改稱為北京。從此中國的歷史上就有了“北京”這個名稱,那么公元1403年2月4日就成了“北京”名稱的誕生日。可見“北京”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明朝,到今年,已叫了588年,但卻比“胡同”這個名稱晚出現了100多年。

北京胡同的名稱

北京胡同的名稱看上去包羅萬象,既有江(大江胡同)河(河泊廠胡同)湖(團結湖)海(海濱胡同)、山(圖樣山胡同)川(川店胡同)日(日升胡同)月(月光胡同)、人物(張自忠路)姓氏(賈家胡同)、官府(帥府胡同)衙署(大興縣胡同)、寺(柏林寺胡同)廟(娘娘廟胡同)庵(觀音庵胡同)堂(老君堂胡同),又有市場(菜市口)、商品(銀碗胡同)、第宅(趙府胡同)倉庫(海運倉胡同)、工廠(打磨廠街)、地形(高坡胡同)、標誌(麒麟碑胡同)、花(花枝胡同)草(草園胡同)魚(金魚胡同)蟲(養蜂夾道),還有雲(雲居胡同)、雨(雨兒胡同)、星(大星胡同)、空(空廠)、水(水道子胡同)、井(井兒胡同)、港(港溝)、灣(灣子)、風(風發胡同)、雷(雷震口)、電(電報局街)、火(火藥局胡同)、樹木(棗樹胡同)瓜果(果子胡同)、雞(雞爪胡同)鴨(鴨子店)魚(鮮魚口)肉(肉市街)等等。

北京的胡同情節

北京的胡同訴說著歷史,演繹著歷史。倘若胡同生命,它會替仁人志士的壯舉高呼,它會為百姓的苦難垂淚,它會對歷史罪人側目。歷史是七彩的,人生是七彩的,北京的胡同更是七彩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