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趙家樓紀念碑

火燒趙家樓紀念碑

火燒趙家樓紀念碑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前趙家樓胡同與寶珠子胡同交叉口西北50米處, 於1992年5月建立。基座上有一處碑文,是由著名書法家沈鵬親筆書寫。這個占地六平方米的紀念碑,高約四米左右,用一人高的鐵柵欄圍著,碑的主體是赭石色仿花崗岩材料,底座為水磨石貼面材質。

基本信息

事件回顧

飯店飯店
火燒趙家樓是五四運動中的一個插曲。五四運動的發起者是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學生接受了胡適從美國帶來的民主思想,用結社、集會、遊行、示威、請願的方式表達愛國熱情。北京大學組織學生會,計畫是去天安門遊行、示威,去中南海向總統請願。
火燒趙家樓不是北京大學學生會計畫之內的。是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北京師範大學)匡互生等一些學生所為。5月3日晚,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學校飯廳旁的一間小屋裡,一些學生召開了秘密會議。有人認為對反動軍閥的暴力統治,不能靠示威運動,只能以暴抗暴,發動突襲性的暴力行動。並決定以參與簽定契約的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為目標。當夜,大家各自行動,有的去聯絡各校志同道合者;有的去調查曹、章、陸的住宅地址及門牌號碼;有的設法從大柵欄一帶的照相館裡搞到三賊的照片,以便臨時有所對證;有的去準備火柴、汽油等點火器具。
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在天安門集會時,打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收回山東權利”“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籤字”“廢除二十一條”“外爭主權,內懲國賊”等口號,並且要求懲辦交通總長曹汝霖、幣制局總裁陸宗輿、駐日公使章宗祥。天安門集會後,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生帶領部分遊行學生移至曹宅,曹宅的大門早已緊閉,由於房屋圍牆太高,無法翻入,盛怒之下的學生將旗子擲向院內,高喊“賣國賊曹汝霖快出來!”學生們的情緒越來越激昂,但無法衝進門去。匡互生心急如焚,這時,他猛然發現大門右側有一個窗戶縱身躍上窗台,一拳將窗戶玻璃擊碎,兩手用力一瓣,把窗戶上的小鋼筋拉彎,然後一躍而入,接著又有四五個同學爬了進去。
沒有找到曹汝霖,匡互生拿出火柴,將屋內易燃的帳子、掛畫、信件集中起來,準備點火。這一舉動被擔任遊行大會主席、北京學生聯合會會長的段錫朋所發現,他阻止匡互生說:“我負不了責任”,匡互生毅然回答:“誰要你負責,你也確實負不了責任!”四點半左右,曹宅突然起火,躲在鍋爐間的章宗祥幾個人慌忙竄出,由於章宗祥穿著禮服,一下就被人認出,結果被堵在後門被學生痛毆(學生以為他是曹汝霖),有個學生拿個了鐵桿敲了章宗祥的腦袋,章宗祥順勢倒地,學生們以為他被打死了,一些人便嚷著“曹汝霖”被打死了,一邊逃跑了。
很多人以為曹汝霖在大門被打破的時候逃出去了,事實上並非如此。據曹汝霖的回憶,他在學生闖進大門後,倉促間躲進了其婦及其女臥室中間的一個箱子間,但學生們卻並未細細搜查,他們進屋之後只是噼噼啪啪砸門窗玻璃,然後扔擲屋內的瓷器,在亂嚷亂砸了一陣後,他們又出去了。
帶著汽油、火柴參加遊行示威,顯然不符合西方的民主觀念。五四運動當日,北京大學學生領袖傅斯年任總指揮。運動中突然出現的火燒趙家樓事件,使傅斯年感到不滿,此時學生中又有人對傅斯年的做法提出異議,脾氣火爆的傅斯年與學生發生爭吵,憤而在第二天退出了學生運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