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園林

中國古代園林

中國古代園林是對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總稱。

中國古代園林

正文

從有文字記載的殷周算起,中國園林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隨著社會的進步,中國園林逐漸形成獨特的民族形式,自成體系。
西周素樸的囿 中國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園林,是《詩經·靈台》篇中記述的靈囿。靈囿是在植被茂盛、鳥獸孳繁的地段,掘沼築台(靈沼靈台),作為遊憩、生活的境域。
秦漢建築宮苑和“一池三山”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營造宮室,規模宏偉壯麗。這些宮室建設活動中也有園林建設如“引渭水為池,築為”。代,在囿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園林形式──,其中分布著宮室建築。苑中養百獸,供帝王射獵取樂,保存了囿的傳統。苑中有、有,成為以建築組群為主體的建築宮苑。漢武帝劉徹擴建上林苑,地跨五縣,周圍三百里,“中有苑二十六,宮二十,觀三十五。”建章宮是其中最大宮城,“其北治大池,漸台高二十餘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之屬。”這種“一池三山”的形式,成為後世宮苑中池山之築的範例。
西漢山水建築園 西漢時已有貴族富豪的私園,規模比宮苑小,內容仍不脫囿和苑的傳統,以建築組群結合自然山水,如梁孝王劉武的梁園。茂陵富人袁廣漢北邙山下築園,構石為山,反映當時已用人工構築石山。園中有大量建築組群,園中景色大體還是比較粗放的,這種園林形式一直延續到東漢末期。
南北朝自然山水園 魏晉南北朝長期動亂,是思想、文化、藝術上有重大變化的時代。這些變化引起園林創作的變革。早在東漢桓帝時大將軍梁冀大起第舍,“又廣開園囿,采土築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深林絕澗,有若自然,奇禽馴獸,飛走其間”。這已開山水園的先河。十六國時期,後燕帝慕容熙平城(今大同)築龍騰苑,廣袤十餘里,起景雲山於苑內,基廣五百步,峰高十七丈。這時期的築山以仿真山為主,所以山必求其宏大,峰必求其高峻。
西晉時已出現山水詩和遊記。當初,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只是用山水形象來談玄論道。到了東晉,例如在陶淵明的筆下,自然景物的描繪已是用來抒發內心的情感和志趣。反映在園林創作上,則追求再現山水,有若自然。
南朝地處江南,由於氣候溫和,風景優美,山水園別具一格。南齊文惠太子蕭長懋)開拓元圃園,多聚奇石,妙極山水。湘東王(梁元帝蕭繹未登位前封號)造湘東苑,穿池構山,跨水有。齋前有高山,山有石洞,蜿蜒潛行二百餘步。山上有陽雲樓,樓極高峻,遠近皆見。這個時期的園林穿池構山而有山有水,結合地形進行植物造景,因景而設園林建築。在北朝,北魏官吏張倫在宅園中模仿自然造景陽山。這個時期對於植物、建築的布局也發生了變化。如北魏官吏茹皓營華林園,“經構樓館,列於上下。樹草栽木,頗有野致。”從這些例子可看出南北朝時期園林形式和內容的轉變。園林形式由粗略地模仿真山真水轉到用寫實手法再現山水;園林植物由欣賞奇花異木轉到種,追求野致;園林建築不再徘徊連屬,而是結合山水,列於上下,點綴成景。南北朝時期園林是山水植物和建築相互結合組成山水園。這時期的園林可稱作自然(主義)山水園或寫實山水園。
佛寺叢林和遊覽勝地 南北朝時佛教興盛,廣建佛寺。佛寺建築可用宮殿形式,宏偉壯麗並附有庭園。尤其是不少貴族官僚舍宅為寺,原有宅園成為寺廟的園林部分。很多寺廟建於郊外,或選山水勝地建設。這些寺廟不僅是信徒朝拜進香的聖地,而且逐步成為風景遊覽的勝區。此外,一些風景優美的勝區,逐漸地有了山居、別業、莊園和聚徒講學的精舍。這樣,自然風景中就滲入了人文景觀,逐步發展成為今天具有中國特色的風景名勝區。
代山水建築宮苑 隋煬帝楊廣即位後,在東京洛陽大力建設宮殿苑囿。別苑中以西苑最著名,西苑的風格明顯受到南北朝自然山水園的影響,採取了以、渠水係為主體,將宮苑建築融于山水之中(見隋西苑)。這是中國園林從建築宮苑演變到山水建築宮苑的轉折點。
唐代宮苑和遊樂地 朝國力強盛,長安城宮苑壯麗。大明宮北有太液池,池中蓬萊山獨踞,池周建迴廊四百多間。興慶宮以龍池為中心,圍有多組院落。大內三苑以西苑為最優美。苑中有假山,有湖池,渠流連環。長安城東南隅有芙蓉園、曲江池,一定時間內向公眾開放,實為古代一種公共遊樂地。
代的離宮別苑,比較著名的有麟遊縣天台山九成宮,是避暑夏宮臨潼驪山之麓的華清宮,是避寒的冬宮。
唐代自然園林式別業山居 盛唐時期,中國山水畫已有很大發展,出現了寄興寫情的畫風。園林方面也開始有體現山水之情的創作。盛唐詩人畫家王維藍田縣天然勝區,利用自然景物,略施建築點綴,經營了輞川別業,形成既富有自然之趣,又有詩情畫意的自然園林。中詩人白居易廬山,見香爐峰下雲山泉石勝絕,因置草堂,建築樸素,不施朱漆粉刷。草堂旁,春有繡谷花(映山紅),夏有石門雲,秋有虎溪月,冬有爐峰雪,四時佳景,收之不盡。代文學家柳宗元在柳州城南門外沿江處,發現一塊棄地,斬除荊叢,種植等樹,臨江配置亭堂。這些園林創作反映了唐代自然園林式別業山居,是在充分認識自然美的基礎上,運用藝術和技術手段來造景借景而構成優美的園林境域。
唐宋寫意山水園 從中晚唐到,士大夫們要求身居市井也能鬧處尋幽,於是在宅旁葺園地,在近郊置別業,蔚為風氣。唐長安洛陽和宋開封都建有大量第宅園池。洛陽的第宅園池多半就隋唐之舊。從《洛陽名園記》一書中可知唐宋宅園大都是在面積不大的宅旁地里,因高就低,掇山理水,表現山壑溪池之勝。點景起亭,攬勝築台,茂林蔽天,繁花覆地,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巧得自然之趣。這些名園各具特色(見洛陽名園)。這種根據造園者對山水的藝術認識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地表現山水真情和詩情畫意的園,稱為寫意山水園。
北宋山水宮苑 北宋時建築技術和繪畫都有發展,出版了《營造法式》,興起了界畫。宋徽宗趙佶先後修建的諸宮,都有苑囿。政和七年(1117)始築萬歲山,後更名艮岳。艮岳主山壽山,崗連阜屬,西延為平夷之嶺;有瀑布溪澗池沼形成的水系。在這樣一個山水兼勝的境域中,樹木花草群植成景,亭台樓閣因勢布列。這種全景式地表現山水、植物和建築之勝的園林,稱為山水宮苑。
元明清宮苑 三代建都北京,大力營造宮苑,歷經建設,完成了西苑三海(見北海、中海、南海)、故宮御花園圓明園清漪園(今頤和園),靜宜園香山)、靜明園玉泉山),及承德避暑山莊等著名宮苑。
這些宮苑或以人工挖湖堆山(如三海圓明園),或利用自然山水加以改造(如避暑山莊頤和園)。宮苑中以山水、地形、植物來組景,因勢因景點綴園林建築。這些宮苑中仍可明顯地看到“一池三山”傳統的影響。清乾隆以後,宮苑中建築的比重又大為增加。
這些宮苑是歷代朝廷集中大量財力物力,並調集全國能工巧匠精心設計施工的,總結了幾千年來中國傳統的造園經驗,融匯了南北各地主要的園林流派風格,在藝術上達到了完美的境地,是中國園林的寶貴遺產。大型宮苑多採用集錦的方式,集全國名園之大成。承德避暑山莊的“芝徑雲堤”,仿自杭州西湖蘇堤,煙雨樓仿自嘉興南湖,金山仿自鎮江,萬樹園模擬蒙古草原風光。圓明園的一百多處景區中,有仿照杭州的“斷橋殘雪”、“柳浪聞鶯”、“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曲院風荷”,有仿照寧波“天一閣”的“文源閣”,有仿照蘇州“獅子林”的假山等。這種集錦式園林,成為中國園林藝術的一種傳統。
這時期的宮苑還吸收了維吾爾少數民族的建築風格,如北京頤和園後山建築群、承德外八廟等。清代中國同國外的交往增多,西方建築藝術傳入中國,首先在宮苑中被採用。如圓明園中俗稱“西洋樓”的一組西式建築,包括遠瀛觀海晏堂方外觀觀水法線法山、諧奇趣等就是當時西方盛行的建築風格以及石雕噴泉、整形樹木、綠叢植壇等園林形式。這些宮苑後來被帝國主義侵略者焚毀了。
明清北京宅園 元建大都後,城內外漸有私園構築,明清時興建日盛,參見北京宅園
江浙文人山水園 明清時期,江浙一帶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南京湖州杭州揚州無錫蘇州太倉常熟等城市,宅園興築盛極一時(見江南園林揚州名園蘇州名園太倉園林)。這些園林都是在唐宋寫意山水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強調主觀的意興與心緒表達,重視掇山、疊石、理水等創作技巧;突出山水之美,注重園林的文學趣味。
進入近代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園林的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參見中國近代公園中國現代公園

配圖

中國古代園林中國古代園林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