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詞語釋義]

原指草廬。後來文化人也常謙稱自己的書齋樓堂為草堂。

基本信息

讀音

cǎo táng

釋義

草堂。

①草廬。常指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如: 閱微草堂和杜甫草堂.。

先生請入草堂少坐,吾父即至矣。——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

②文人雅士書齋、宮樓。

③北宋佛教禪宗雲門宗僧人。越南草堂禪宗派的創始人。生卒年和姓氏不詳。11世紀中葉至占婆(今越南中部),弘傳佛教。1009年越南李朝國王李聖宗征伐占婆,草堂被俘至升龍(今河內)。李聖宗發現他為中國禪師,精通佛學,應對如流,備加重視,封為國師,賜居升龍開國寺。後卒於當地。

草堂為雲門宗名僧雪竇重顯的弟子,承襲重顯法統,創草堂禪宗派,亦稱雪竇明覺派,主要傳《雪竇百則》,倡禪淨一致,即實行禪宗的修禪與淨土宗的念佛相結合。草堂禪師深受李朝皇室、大臣的支持,李聖宗、英宗、高宗三個國王和太傅杜武、杜常等為草堂禪師的歷代傳承弟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