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

借景

借景是古典園林建築中常用的構景手段之一。在視力所及的範圍內,將好的景色組織到園林視線中的手法。借景內容包括:借山水、動植物、建築等景物;借人為景物;借天文氣象景物等。借景分近借、遠借、鄰借、互借、仰借、俯借、應時借7類。借景是中國 園林藝術的傳統手法。由於靜止的水面能夠反射物體的形象而產生倒影,鏡面或光亮的反射性材料能映射出相對空間的景物,所以,這種景物借構方式能使景物視感格外深遠,有助於豐富自身表象以及四周景色,構成絢麗動人的景觀。

簡介

借景view borrowing

園林中的借景有收無限於有限之中的妙用。借景分近借、遠借、鄰借、互借、仰借、俯借、應時借7類。其方法通常有開闢賞景透視線,去除障礙物;提升視景點的高度,突破園林的界限;借虛景等。借景內容包括:借山水、動植物、建築等景物;借人為景物;借天文氣象景物等。如 北京頤和園的“湖山真意”遠借 西山為背景,近借 玉泉山,在 夕陽西下、落霞滿天時賞景,景象曼妙。

有意識地把園外的景物“借”到園內視景範圍中來。借景是中國 園林藝術的傳統手法。一座園林的面積和空間是有限的,為了擴大景物的深度和廣度,豐富游賞的內容,除了運用多樣統一、迂迴曲折等造園手法外,造園者還常常運用借景的手法,收無限於有限之中。

古代情況

實踐和理論

中國古代早就運用 借景的手法。唐代所建的滕王閣,借 贛江之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岳陽樓近借 洞庭湖水,遠借 君山,構成氣象萬千的山水畫面。 杭州西湖,在“明湖一碧,青山四圍,六橋鎖煙水”的較大境域中,“ 西湖十景”互借,各個“景”又自成一體,形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借景”作為一種理論概念提出來,則始見於明末著名造園家計成所著《 園冶》一書。 計成在“興造論”里提出了“園林巧於因借,精在體宜”;“泉流石注,互相藉資”;“俗則屏之,嘉則收之”;“借者園雖別內外,得景則無拘遠近”等基本原則。

借景種類

借景因距離、視角、時間、地點等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可分為直接借景和間接借景

直接借景

①近借。在園中欣賞園外近處的景物。②遠借。在不封閉的園林中看遠處的 景物,例如靠水的園林,在水邊眺望開闊的水面和遠處的島嶼。③鄰借。在園中欣賞相鄰園林的景物。④互借。兩座園林或兩個景點之間彼此藉資對方的景物。⑤仰借。在園中仰視園外的峰巒、峭壁或鄰寺的高塔。⑥俯借。在園中的高視點,俯瞰園外的景物。⑦應時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節或一天中某一時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觀、氣象景觀、植物季相變化景觀和即時的動態景觀。

間接借景

間接借景是一種藉助水面、鏡面映射與反射物體形象的構景方式。由於靜止的水面能夠反射物體的形象而產生倒影,鏡面或光亮的反射性材料能映射出相對空間的景物,所以,這種景物借構方式能使景物視感格外深遠,有助於豐富自身表象以及四周景色,構成絢麗動人的景觀。

借景方法

大體有三種:①開闢賞景透視線,對於賞景的障礙物進行整理或去除,譬如修剪掉遮擋視線的樹木枝葉等。在園中建軒、榭、亭、台,作為視景點,仰視或平視景物,納煙水之悠悠,收 雲山之聳翠,看梵宇之凌空,賞平 林之漠漠。②提升視景點的高度,使視景線突破園林的界限,取俯視或平視遠景的效果。在園中堆山,築台,建造樓、閣、亭等,讓游者放眼遠望,以窮千里目。③借虛景,如 朱熹的“半畝方塘”, 圓明園四十景中的“上下天光”,都俯借了“天光雲影”; 上海豫園中的花牆下的月洞,透露了隔院的水榭。

借景內容

有以下幾類:①借山、水、動物、植物、建築等景物。如遠岫屏列、 平湖翻銀、水村山郭、晴嵐塔影、飛閣流丹、樓出霄漢、堞雉斜飛、長橋臥波、 田疇縱橫、竹樹參差、雞犬桑麻、雁陣鷺行、丹楓如醉、繁花爛漫、綠草如茵。②借人為景物。如尋芳水濱、踏青原上、吟詩松蔭、彈琴竹里、遠浦歸帆、漁舟唱晚、古寺鐘聲、梵音誦唱、酒旗高飄、社日簫鼓。③借天文氣象景物。如日出、日落、朝暉、晚霞、圓月、彎月、藍天、星斗、雲霧、彩虹、雨景、雪景、春風、朝露等。此外還可以通過聲音來充實借景內容,如鳥唱蟬鳴、雞啼犬吠、松海濤聲、殘荷夜雨。

借景實例

頤和園“湖山真意”

在中國的現有園林和 風景區中,運用借景手法的實例很多。北京頤和園的“湖山真意”遠借西山為背景,近借玉泉山,在夕陽西下、落霞滿天的時候賞景,景象曼妙。 承德避暑山莊,借磬錘峰一帶山巒的景色。 蘇州園林各有其獨具匠心的借景手法。 拙政園西部原為清末張氏補園,與拙政園中部分別為兩座園林。西部假山上設 宜兩亭,鄰借拙政園中部之景,一亭盡收兩家春色。 留園西部舒嘯亭 土山一帶,近借 西園,遠借虎丘山景色。 滄浪亭的看山樓,遠借 上方山的嵐光塔影。 山塘街的塔影園,近借 虎丘塔,在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虎丘塔的倒影。

園林基本術語標準

園林不只是作為遊憩之用,且具有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功能。本任務是盤點園林相關的一些基本術語,讓大家在休閒娛樂之餘了解園林相關的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