輞川別業

輞川別業

輞川別業建設在具山林湖水之勝的天然山谷區,因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題名,使山貌水態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突出地表現出來,僅在可歇處、可觀處、可借景處,相地面築宇屋亭館,創作成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詩情畫意的自然園林。

描述

詩人畫家王維(701~761)在輞川山谷蘭田縣西南10餘公里處)在宋之問輞川山莊的基礎上建設的園林,今已湮沒。根據傳世的《輞川集》王維和同代詩人裴迪所賦絕句,對照後人所摹的《輞川圖》,可以把輞川別業大致描述如下:

從山口進,迎面是“孟城坳”,山谷低地殘存古城,坳背山岡叫“華子崗”,山勢高峻,林木森森,多青松和秋色樹,因而有“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和“落日松風起”句。背岡面谷,隱處可居,建有輞口莊,於是有“新家孟城口”和“結廬古城下”句。

輞川別業輞川別業

越過山岡,到了“南嶺與北湖,前看復回顧”的背嶺面湖的勝處,有文杏館,“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大概是山野茅廬。館後崇嶺高起,嶺上多大竹,題名“斤竹嶺”。這裡“一徑通山路”,沿溪而築,有“明流紆且直,綠篠密復深”句,狀其景色。

緣溪通往另一區,題名“木蘭柴”(木蘭花),這裡景致幽深,有詩說“蒼蒼落日時,鳥聲亂溪水,緣溪路轉深,幽興何時已。”溪流之源的山岡,跟斤竹嶺對峙,叫“茱萸沜”,大概因山岡多“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的山茱萸而題名。翻過茱萸沜,為一谷地,有“仄徑蔭宮槐”句,題名“宮槐陌”,“是向欹湖道”。

輞川別業輞川別業

岡嶺,至人跡稀少的山中深處,題名“鹿柴”,那裡“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山岡下為“北垞”,一面臨欹湖,蓋有屋宇,所謂“南山北垞下,結宇臨欹湖”。北垞的山岡盡處,峭壁陡立,壁下就是湖。從這裡到南垞、竹里館等處,因有水隔,必須舟渡,所以“輕舟南垞去,北垞渺難即”。

欹湖的景色是,“空闊湖水廣,青熒天色同,艤舟一長嘯,四面來清風”。如泛舟湖上時,“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雲”。為了充分欣賞湖光山色,建有“臨湖亭”,有詩這樣描述:“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沿湖堤岸上種植了柳樹,“分行接綺樹,倒影入清綺”,“映池同一色,逐吹散如絲”,因此題名“柳浪”。“柳浪”往下,有水流湍急的“欒家瀨”,這裡是“淺淺石溜瀉”,“波跳自相濺”,“汛汛鳧鷗渡,時時欲近人”,不僅描寫了急流,也寫出了水禽之景。

離水南行復入山,有泉名“金屑泉”,據稱“瀠帒澹不流,金碧如可拾”。山下谷地就是南垞,從南垞緣溪下行到入湖口處,有“白石濰”,這裡“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跋石復臨水,弄波情未極”。沿山溪上行到“竹里館”,得以“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此外,還有“辛夷塢”、“漆園”、“椒園”等勝處,因多辛夷(即紫玉蘭)、漆樹花椒而命名。

景色

輞川別業建設在具山林湖水之勝的天然山谷區,因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題名,使山貌水態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突出地表現出來,僅在可歇處、可觀處、可借景處,相地面築宇屋亭館,創作成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詩情畫意的自然園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