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地鄉

七地鄉

七地鄉隸屬於湖南省茶陵縣,面積105平方公里,轄10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水電、林場、冶煉、造紙。農業主產水稻、茶葉。縣屬企業長嶺茶場在境內。

基本信息

命名由來

七地鄉因鄉由當地七個地方組成而得名。

下轄村

發展思路

七地鄉(圖)經濟建設

1、強化鄉村班子

。鄉領導班子以創“五好”鄉鎮黨委為目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民主集中制為根本組織原則,分工協作,團結一致,增強戰鬥力。機關幹部實行雙向選擇、目標崗位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益

2、強化陣地建設。全鄉各村村部建設完善,2004年新建了紅橋村部和機關、深塘、紅橋3個遠程教育點。

3、強化黨員隊伍建設。按黨員發展16字方針,2005年新發展黨員11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1名。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農村實用技術和兩個“條例”,錘鍊黨性,按期召開民主生活會,認真搞好黨員民主評議,表彰一批優秀黨員,處理個別不合格黨員,弘揚了正氣。

水稻種植

2007年七地鄉農業局以實施“種苗工程”為契機,加大農作物品種改良力度,努力提高農業種植業效益。年初,

七地鄉水稻種植
從省農科院引進超級雜交稻“兩優培九”,在全鄉試種1000餘畝。經各地測產和實產驗收統計,平均畝產達到620公斤,比普通雜交稻高116公斤。

“兩優培九”是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與江蘇省農科院合作選育的兩系超高產雜交中稻組合。該組合是在雜交稻高產、優質的基礎上,產量又有新的突破。該品種具有田間抗性好、莖植粗壯、耐肥抗倒、後期不早衰、米質優、產量高的特徵,是適合該鎮一季稻種植的最佳品種(組合)。2001年,七地鄉芙沖村連片種植50畝,平均畝產達635公斤,其中,村民朱新華種植6.2畝,4月22日播種,5月21日播秧,9月7日成熟,全生育期139天,有效穗117.724穗/畝,株高139厘米,穗長26厘米,穗平總粒237.4粒,實粒215.8粒,結實率90.9%,畝產量達660.5公斤。古石村九組段德生種植4.0畝,採取拋秧移栽,畝平產量達641.2公斤。

通過試種,初步摸索了一套該組合在該縣高產栽培的技術措施:(一)適時播種。作中稻栽培以4月中旬播種為宜,作一季稻易稻栽培以5月上中旬播種為宜。每畝大田用種1.2-1.5公斤,採取清水選種和強氯精消毒烯效唑拌種。秧

七地鄉七地鄉

齡以30天為宜,最長不超過35天,最好採取兩段育秧方式。(二)合理密植。密度以6×7寸、每畝1.5萬蔸為好,基本苗8萬左右。(三)該組合須在高肥水平下栽培,要求畝施純氮在15公斤以上,基中基櫱肥占90%以上,基肥以農家肥為主,在重施基肥和分櫱肥的基礎上適當增施保花保穗肥。(四)嚴控最高苗數,當每畝總苗數達到22萬時,就應曬田,並且要多次曬田,在孕穗到灌漿期,原則上不能斷水,後期切不可斷水過早以免影響產量和米質。(五)加強病蟲害的防治,生育後期特別注意防止稻曲病的發生,在始穗期和齊穗期噴施粉繡寧2次,每次每畝150ml,在整個生育期中要注意對稻瘟病、紋枯病、螟蟲、飛虱等病蟲害的防治。特別是中後期要加
強對二、三代十化螟的防治。在單、雙季混栽的地區,要注意好早稻收割後害蟲集中危害的現象,在搞好農業防治的同時抓好藥劑防治。

野生柑橘

野生柑橘種群分布在茶陵縣七地鄉左江村的王子山上,是該縣農業局一名技術幹部2003年8月中旬下鄉時發現的。王子山海拔約500米,山上植物茂盛,人跡罕至。整個野生柑橘種群面積約3.3萬平方米,柑橘樹中伴生有其他灌木。經觀測,這種野生柑橘為常綠灌木,葉披針形,葉長4至10厘米、寬1.6至4厘米,無翼葉,兩面光滑無毛;枝圓形,刺短;花系完全花,花小,有簇生現象;果實直徑8毫米左右,一年可多次掛果。

新農村建設

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離不開婦女的參與、婦女的智慧和婦女

七地鄉農村建設
的創新。

一、培育新女性,激發婦女在農村發展的致富熱情

發揮農村婦女作用,增加她們的收入水平,是“致富農村,致富農民”的重點所在,也是婦聯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倡導新風尚,強化婦女在鄉風文明建設上的主導地位

三、建設新農村,鞏固婦女在構築和諧農村上的基礎性作用

和諧社會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和諧家庭又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婦女作為和諧家庭創建的主要承擔者,縣婦聯著重做好三個層面的工作推進新農村建設。

計畫生育

七地鄉開展了“五個一”活動:即一次宣傳活動,一次諮詢活動,一次座談會,一次黨政領導電視講話,一次關愛女孩活動。各鄉鎮協會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

七地鄉組織協會會員進行了烤菸種植技術培訓,請專家講課,同烤菸專業戶幫扶結對。棗市、O舫計生協把計生村民自治章程用掛曆的形式印發到家家戶戶;為協會會員開展集體投保;桃坑計生協用流動板報組成“宣傳一座橋”;免費為育齡婦女治病;發起“關愛女孩,拯救受傷父親”的行動,組織各村計生協會會員為因公受傷的協會會員陳冬珠募捐善款2萬元;此外一些鄉鎮還開展了送戲下鄉、為外出打工育齡婦女送溫暖等活動。

撤鄉並鎮

2007年2月,在新一輪撤鄉並鎮中,七地鄉正式併入腰陂鎮(還包括此前撤銷的堯水鄉橫屋村),七地鄉這一級政府將撤銷,一同被撤併的還有堯水鄉

相關詞條

湖南省鄉鎮導航

湖南省,簡稱“湘”,位於長江中游,因大部位處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貫穿全境而簡稱“湘”(別稱:楚、湘楚,三湘四水),為中國國家一級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