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民村

建民村

建民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古城鄉,該村國土面積51.50平方公里,海拔1,100.00米,年平均氣溫19.80℃,年降水量1,415.00毫米,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采松脂、種植糧食作物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建民村建民村

建民村隸屬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古城鄉,地處古城鄉西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8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和油路路,交通不方便,距縣55公里。東鄰墨江新撫,南鄰普洱梅子鄉,西鄰古城河西村,北鄰古城村。轄那悶、優落、黃莊等1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60戶,有鄉村人口1568人,其中農業人口1568人,勞動力83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32人。

全村國土面積51.50平方公里,海拔1,100.00米,年平均氣溫19.80℃,年降水量1,415.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稻穀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060.00畝,人均耕地1.8畝,林地面積共72,395.00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47.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67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采松脂、種植糧食作物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60.00畝(其中:田771.00畝,地2,289.00畝),人均耕地1.80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72,395.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2.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7畝,主要種植桔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15.00畝,其他面積1,680.00畝。有石膏資源。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7.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2.00萬元,占總收入的33%;畜牧業收入54.50萬元,占總收入的2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40頭,肉牛100頭);漁業收入4.50萬元;林業收入83.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4.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6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糧食作物和采脂等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5人在省內務工101人。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4,700.00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在校學生152人,距離鄉中學18.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0人,其中小學生152人,中學生58人。

黑龍江建民村

建民村建民村

建民村是北安市舊村改造的重點村,被列為新農村建設省級重點村。近年來,在省市各級幫扶幫建單位的支持和幫助下,該村按照重點示範村建設的“六化”目標,以建設“生態、文化、文明、富裕、和諧新村”為切入點,走出一條以“生態為本,文化為基,致富為先”的健康發展之路。

基本信息

建民村現有8個自然屯,有人口3118人,全村耕地面積16170畝。為了促進村級經濟發展,農民增收,依託各專業合作社,以發展“兩高”大豆種植、奶牛標準化飼養、蔬菜無公害生產、勞務經濟為重點,不斷拓寬農民增收主渠道。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6800元。

現村里已建成占地面積22400平方米、建築面積2391平方米的曙游標準化奶牛養殖小區。目前總投資338萬元的奶牛小區擴建項目已於去年10月動工,建設標準化牛舍6棟,預計今年7月投入使用,屆時奶牛存欄可達600頭。為了擴大土地規模經營,該村於2007年,籌資140萬元,組建了農機合作社,去年全村耕地規模經營面積已達8600畝。促進了農民離土、進鎮、進城,為撤併周邊村屯,集中建設中心村鎮創造了先決條件。

建民村的發展

為滿足村民對文化的需求,該村2008年投資30餘萬元,建成了總占地4100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動中心。文化活動室占地300平方米,休閒廣場占地3800平方米,安裝健身器材20套。利用文化活動陣地,該村開展了“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去年共評出“十星級文明戶”815戶,占全村總戶數的92%。現在,建民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國小和國中入學率、有線電視入戶率均達到100%。

為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兩年來,該村共改造泥草房40間,其中去年新建10棟20戶節能環保樣板房。投資124萬元建設10棟節能保溫房,投資51萬元,建築面積180平方米的超市及建築面積100平方米的浴池也將在近期開工,力爭於7月投入使用。目前,建民村村民住房磚瓦化率已達80%,中心屯達100%,主街和通屯道路全部實現硬化;主要街道全部亮化。

按照建民村新農村建設十年規劃,該村將吸納周圍10個村屯向建民新區整體搬遷,使建民新區人口達5000人,發展成為新型小城鎮,劃分5個社區,實行社區管理。一個文明和諧、繁榮發展的建民村,正成為北安市新農村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讓我們看到城鄉一體化的美好未來。

廣東省興寧市寧中鎮建民村

建民村位於寧中鎮東北面,距離鎮政府駐地10公里,行政區域共有自然村3個,村民組6個,村兩委幹部職數3個,設村黨支部1個,現有黨員人數12人,全村農戶總數101戶,總人口425人。區域內有學校1間,小二型水庫1座。村集體經濟薄弱,年收入僅344元,人均年純收入3670元。全村耕地總面積264畝,其中水田面積202畝,山林地總面積4576.5畝。經濟來源主要靠農業和林業。村內共有五保戶1戶,分散供養,困難人群140人,困難黨員3人,交通狀況較差,3個自然村仍未實現鄉村道路硬底化。

上海建民村

建民村地塊位於中山北路內環線、光新路和滬寧鐵路圍成的“大三角”地區。長期以來火車“未到上海站,先看棚戶區”,該地塊也因此成為普陀區迎世博重點整治區域和舊區改造的頭號工程。2003年10月,該地塊動遷工作開始啟動,但隨後一度擱淺,長期懸而未決。去年以來,普陀區調動各方力量發起“攻堅戰”,宜川街道更是全力投入,用心打造規模宏大的“暖心工程”。街道、居委機關幹部150餘人組成24個動遷疏導責任小組,“包產到戶”認真做好動遷居民的疏導工作,提高了陽光動遷的公信力,不到一年時間完成了等同於前五年的動遷任務量。整個地塊共動遷居民約5140戶、單位約87家,其中去年一年就簽約2496戶。

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洋口鎮建民村

建民村位於富屯溪畔,鷹廈鐵路、洋嵐公路穿境而過,水陸交通便捷。

基本信息

東鄰麻溪村,西鄰解建村,南鄰富屯溪——沙墩村,北鄰際會鄉謝屯村接壤。距離縣城15.5公里。

全村土地面積5891畝,其中耕地面積607畝,林地面積3212畝。全村共有3個村民小組,即上坑壠、下坑壠、下陸墩。總戶數202戶,總人口736人,黨員23人,現役軍人家屬3戶12人,退伍軍人28人。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501元。

村名來歷

建民村原名建鋒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洋口公社所在地區劃設四個大隊之一,因村名與沙墩建鋒農業合作社同名和人民公社成立分別以帶有政治色彩命名為建民大隊。

村落形狀

村民居住宅地形似低山丘陵為主,四山夾山壠,地形分布呈瓜字形。

該村主要特色:四山夾三壠,山間泉眼水20多處,清流見底,甘甜可口,為轄區內的洋口採購站、調撥站、轉運站、火車站、鐵路工區以及村民提供飲水之源。境內下坑壠、石壁壠、蘊藏著豐富的高嶺土和白崗岩石礦。

有勞動力的村民多數在火車站裝卸車,以帶動運輸業、發展商貿業、服務業和種養業的發展。

名勝古蹟

天后宮(原福州會館),位於本村西側鐵路北面,1916年(民國五年)農曆三月建築落成,前後三殿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建築規模較大,屬洋口各會館之首。內有珍貴的歷史文物,至今大門上方還保留著由福州前清賜進士出身翰林編修陳寶琛所書“天后宮”三個字鐫刻的石碑和其所書鐫刻在中殿兩側壁板上的“天上聖母傳文”,總計1026字。1991年間洋口信奉媽祖的人士,通過民間自發集資捐獻,重建神像,內奉媽祖娘娘雕像,兩旁有“千里眼,順風耳”兩尊守護神。左右兩壁顏體天上聖母傳文三千言,宮內系順昌縣道教協會和洋口閩劇團辦公地點,目前準備申報第四屆順昌文物保護重點單位。

烈士墓:位於村部對面義山坡上,於1967年5月1日建成,安葬著1949年7月19日劉吳鈿等十七位烈士遺骸,他們在洋口解放前夕為護送軍糧而英勇犧牲的。1993年春洋口各界民眾捐款三千餘元,對烈士墓進行修繕、並用金粉重新粉刷“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使其耀眼奪目,碑頂五星煥發光彩。墓園四周植有松柏樹,福建杉,每逢清明時節機關、學校憑弔人群絡繹不絕。

革命鬥爭簡史

1933年8月25日東方軍司令員彭德懷率領東方軍政治部隊及四師十、十一、十二等三個團南渡富屯溪,進入洋口發動民眾打土豪、斗劣紳,建民民眾積極參加蘇維埃革命,幫助紅軍籌款、籌糧。協助物資運往中央蘇區等各項工作,根據縣人民政府1953年的初步評定,於1983年重新認定建民村屬於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老區村。

清遠行政區劃百科

清遠市是一座年輕而充滿魅力的城市。中國廣東省轄地級市。廣東省地域最大的地級市和廣東省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地。1988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清遠地級市,同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