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坳鄉

湖南坳鄉

位於湖南省攸縣。位於縣境中北部,距縣城45公里,面積105平方公里,人口2.6萬。

基本信息

簡介

湖南坳鄉蔬菜種植
湖南坳鄉鄰黃豐橋鎮,南連酒埠江、網嶺兩鎮,西接坪陽廟鄉,北與皇圖嶺鎮相毗鄰,總面積109.94平方公里。該鄉19個行政村,283個村民小組,6402戶,總人口2.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4萬人。農村勞動力1.62萬人。總耕地面積25325畝,其中水田23344畝。2006年,該鄉工農業總產值達到6.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10元,財政總收入1482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1.2‰。

湖南坳鄉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鄉,主要農產品有糧食、油菜籽、蔬菜花生等。2006年,該鄉糧食播種面積41400畝,總產量2.05萬噸,油料播種面積7500畝,總產量626噸,其中油菜料5850畝,總產量339噸,蔬菜播種面積6100畝,總產量1.46萬噸。鄉黨委、政府積極調優農業產業結構,培育高效農業,發展制種面積達到2400畝,種植良種西瓜300畝。實

湖南坳鄉湖南坳鄉

現了農業增產增效。2003年以來,養殖業迅猛發展。該鄉形成了以自村、下壠為主的牲豬養殖基地,養殖大戶日益增加,年出欄在5000頭以的養殖大戶1戶,1000頭以上的5戶,100頭以上的達100多戶。在2006年末,該鄉生豬出欄達到4.55萬頭,存欄達到2.4萬頭。

湖南坳鄉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該鄉總林地面積達到9.82萬畝,木材總蓄積量達到5萬立方米。湖南坳鄉林場是全省最大的鄉級林場,擁有林地面積1.2萬畝,木材儲量2萬立方米.有11個村級林場,村級林場是村集體經濟的主要支柱。2004年以來,該鄉落實退耕還林和荒山造林6000餘畝。鄉黨委、政府調整思路,進行林業二次創業,積極培育周期短,見效快的林木品種,同時還對楠竹進行深度開發,完成楠竹低產改造達到5500畝。

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至2006年,該鄉完成村組道路水泥硬化110公里,投資達到2000萬元。新修山塘10口,新修橋樑5座,完成山塘加固防滲45口,渠道防滲23萬米。完成冷浸田改造500多畝。2005年,投資100萬元,興建了一個高標準,高質量的花園式敬老院,安置老人30餘人。沙洲村成為市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湖南坳鄉企業1825家,其中工業企業350家,建築業65家,交通運輸業820家,批發零售業450家。企業人員6100人。2006年末,全鄉企業總產值達到5.2億元。鄉內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2006末,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903萬元。主要工業產品有水泥、煤炭、紅磚、皮鞋、純淨水以及化工產品。全鄉有水泥企業2家,年生產水泥12萬噸,煤炭企業8家,年生產煤炭30萬噸,紅磚企業3家,年生產紅磚5000萬塊。鄉黨委、政府實施“興工強鄉”戰略,進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資步伐,引進磚廠2家,純淨水廠1家,木材加工廠3家。

湖南坳鄉有中學1所,中心完小1所,教學點4個。教職工156人,在校學生2984人,其中中學生1421人,小學生1563人。辦成市級園林式學校1所,縣級園林式學校1所。鄉中學被評為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鄉完小被評為市級規範學校。有中心醫院1所,醫療點5個,村級衛生室19個,醫技人員62人。

下轄村

農村幫扶

湖南坳鄉農村建設
湖南坳鄉沙洲里村位於攸縣東部山區,東接黃豐橋,南連酒埠江,是三鎮交界的黃金地段,交通十分便利。該村是市委市政府制定的36個黨建幫扶村鎮社區之一。幫扶工作聯絡隊由市紀委牽頭,南方公司、市科技局、市知識產權局為成員單位。聯繫點領導、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王群同志曾於2008年3月率有關單位負責人赴該村開展調研活動,並就村鎮建設等12個方面的問題分別制定具體措施和幫扶單位,要求幫扶單位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給予強有力的支援。市科技局、市知識產權局克服困難,安排了幫扶資金,兩名聯絡隊員已下鄉多次。

晏首先局長一行在聽取了村支書兼村長陳玉芬詳細匯報以後,晏局長代表市科技局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 1、要建設一支富有戰鬥力的村支兩委班子; 2、要大力發展經濟,富民強村,按照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將沙洲里村建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示範村; 3、要落實規劃,一張藍圖畫到底。同時表示今天是來交新朋友,看望隊員和落實任務的。隨後晏局長一行走訪了農戶、礦山、考察了正在建設中的治污工程,並對村級文化站的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

新農村建設

湖南坳鄉新農村建設
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王群同志來到他的先進性教育活動聯繫點湖南坳鄉沙洲里村調研考察工作,實地考察了村容村貌、環境資源、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情況,並走村入戶與村民親切交談。

在調研考察座談會上,王群同志指出:市委開展的“雙建雙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7年要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開展“十百千”新農村示範建設工程。各級領導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中央一號檔案提出加強新農村建設,城市支援農村,工業反哺農業,是黨中央的一個重大戰略部署。農業不發達,現代化建設就不能全面實現;農民不富裕,就不是全民共同富裕;農村不小康,小康社會就是一句空話。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作好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工作要一步一步地做。

針對該村反映的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遇到的難點問題,王群同志集思廣益,在徵求同去的部門負責人的意見後,確定了聯繫點新農村建設要開展的10項工作:抓好先進性教育,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將該村作為地域中心村的定位拿出建設規劃;開發6000畝竹林,培育一個新興產業;改造8.1公里道路,解決出行難的問題;啟動村煤礦、小溪的污染治理;完善村國小設施建設;關閉污染該村環境的小水泥廠;加強村級文化站建設,改善外來礦工的文化生活;建設一個小型垃圾填埋場,著手村容村貌整治;改造廣播電視接收設施,解決村民廣播電視接收效果差的問題。為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王群同志還逐項逐個落實了資金、技術和項目責任人,並要求縣、鄉、村三級全力配合做好各項工作,確保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和新農村建設取得實效。

相關詞條

湖南省鄉鎮導航

湖南省,簡稱“湘”,位於長江中游,因大部位處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貫穿全境而簡稱“湘”(別稱:楚、湘楚,三湘四水),為中國國家一級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