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坪鄉

洲坪鄉

洲坪鄉位於株洲縣城南10公里,全鄉土地總面積80.3平方公里,人口2·3萬。境內地勢中間稍高,南北兩端略低,高崗遍布,丘、田、壠相間,湘江沿岸多小塊平原。

基本信息

簡介

株洲縣城株洲縣城

洲坪鄉位於株洲縣城南10公里,鄉機關駐清水塘村。全鄉土地總面積80.3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1個居委,249個村民小組,2.3萬人口。境內地勢中間稍高,南北兩端略低,高崗遍布,丘、田、壠相間,湘江沿岸多小塊平原。境內物華地寶,歷史悠久,明代昭陵設有繹站,歷代沿襲發展成為各個時期物資集散之地。湘江河道昭陵灘地段、灘險水急潭深,航行困難,解放後整治。昭陵潭出產鯿魚,肉鮮味美,享有盛名。

發展優勢

洲坪鄉鄉村風光
洲坪鄉具有得天獨厚的經濟發展優勢。其一,交通便利。能通 航4000噸級以上船舶的湘江和連通長沙、株洲和衡東縣的繁忙的1815省道縱貫全境,與縣鄉公路形成支幹相連、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京廣鐵路貫穿全境,置昭陵、三門兩站,乘坐火車到株洲僅幾十分鐘,坐汽車、輪船也不過一個多小時。其二,通訊快捷方便;全鄉20個村,村村開通程控電話,裝機2000餘門,在沈家灣、許家灣建立了移動通信基站,發展行動電話300多台。其三,具有城郊優勢。鄉距株洲市區僅30公里,且公路、鐵路、水運都可直達,每天車輛船隻火車川流不息,以株洲為依託,以株洲為服務中心,適合發展近郊型產業。
洲坪鄉洲坪鄉

改革開放以來,洲坪鄉黨委政府依據本地優勢,按照“跳出‘農’字抓農業,跳出農業抓農村”的新思路。使全鄉經濟和社會等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鄉黨委政府認真組織農民調整農業產業和產品結構,堅持走“農業基地產業化”新路子,促進經濟成長,農民增收,在全鄉形成六大產業基地:優質稻生產基地、優質稻制種基地、蔬菜基地、優培油茶基地、黃花梨水果基地,生豬水產養殖基地,基地產品暢銷市場,成為新的財源增長點。

下轄村

特色產業

洲坪鄉水稻種植
增產增收說豐年,糧農笑開顏。從株洲縣萬畝優質稻基地洲坪鄉傳來喜訊,該鄉4000餘畝晚稻高檔優質稻全部獲得豐收,畝產達420餘公斤,由於該鄉農戶已與糧食加工企業簽訂訂單,收購價格較普通晚稻高25%,其中1000畝推廣稻田養鴨技術的生態優質稻更是較普通晚稻收購價高30%,因此,預計2008年種植優質稻較上年畝平可增收350多元。

該鄉通過大力引進實施農業項目,推廣稻田養鴨、頻振式殺蟲燈等新型無公害農業技術,引進糧食加工龍頭企業簽訂糧食收購訂單,優質稻生產取得了良好效益,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特別是2008年以來,在中央1號檔案和糧食直補優惠政策的激勵下,基地農民種植優質稻積極性更高,該鄉優質稻種植面積已達12000畝,其中晚稻高檔優質稻湘晚秈13號面積達4200畝,較去年增加900畝,該鄉晚稻優質稻總產可達1800餘噸,較上年增產380噸,僅此一項,可為該鄉農民增收150萬元。

“稻香魚肥水果美”,是鄉里的三大特色產業。該鄉共有水田面積1261.7公頃,年產糧16000多噸,占農業總產值的30%以上,近幾年,每年開發優質稻面積8000——10000畝,糧食生產連年獲得豐收;該鄉農民利用水域遼闊的優勢,發展魚池精養、網箱養魚、水庫放養等漁業生產,全鄉年產鮮魚20多萬公斤。如今,農民根據市場需求,又搞起了深水養魚;全鄉共有水果栽種面積3000多畝,黃花梨一項就達800畝。各村都有村組集體果園,每個村落的路邊坡上,每戶農家的房前屋後,成片的果園,零散的果樹,隨處可見。柑桔、奈李、葡萄、黃花梨,一年四季水果飄香。

該鄉林業以油茶為主,素有油茶之鄉譽稱,油茶生產是鄉里的一項重大產業。年產茶油120萬公斤,為株洲縣之首。

基礎設施

投資138萬元的株洲縣洲坪鄉烏石公路順利通車。地處偏遠的烏石壠村有1700多口人,過去進出該村的是一條寬3.2米、僅能通過小四輪的村道,影響了村民致富奔小康步伐。2008年初,該村被定為市領導程紹光的“黨建幫扶”聯繫點,市委宣傳部、市房產局、市農發行、市質檢處等部門為該村幫扶後盾單位。為改變該村行路難問題,市縣“黨建幫扶”單位多方籌資138萬元,對該村公路進行整體拓寬硬化。2.6公里公路主道已達6米寬,3.1公里次村道達3.5至4.5米寬,該村95%以上農戶通上水泥公路。

企業發展

鄉黨委、政府致力於發展鄉辦企業,先後辦起了化工、建材、陶瓷、機械加工、印刷等16家有一定規模的鄉屬企

洲坪鄉洲坪鄉
業,年創工業產值1.4億元,實現利潤1000多萬元。鄉黨委、政府從1998年開始,對全鄉企業,相繼採取股份制合作、租賃、承包、買斷等形式,全面轉換經營機制。同時,鄉政府還積極為企業排擾解難,協調關係,推銷產品,使企業潛力得到了充分發揮。株洲鑫惠電力線路金具廠,投產才10個月就實現產值780萬元,完成稅收14.33萬元,進入縣民營企業十強,受到縣政府的獎勵。該鄉以小城鎮建設為龍頭,加大對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不斷最佳化投資環境。打通了兩條路,搞活了兩個市場。即修好了殷洲路,搞活了鄉政府門前的農貿市場;搞好了醴昭線砂改油,搞活了昭陵農民街市場;全鄉各村搞好了農網改造,並通過驗收;新架80KW變壓器2台,解決了全鄉電力增容及企業用電問題。同時,政府還制定了發展個體私營企業和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取消不合理收費項目,不斷最佳化了投資環境,全鄉引進企業5家,新增企業產值1200萬元,新增稅源30多萬元。

鄉黨委政府竭盡全力搞活商業,發展第二、三產業。全鄉商業網點遍布各地,從業人員逐步增多。鄉政府先後投資30萬元,建起了以清水塘、沈家灣、昭陵為主體的農貿集市。每逢趕集,茶葉、水果、蔬菜、水產、生豬等土特產品竟相上市,年零售總額300萬元以上。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全鄉文化、衛生、教育、科技等事業的振興。鄉投資200多萬元,興建了融培訓,教育、服務於一體的農科教中心;興建了一所高規格的鄉中學;建立了一個達省標的萬冊圖書庫;建立了鄉有線電視站;整治和完善了鄉衛生院管理體系,各村設立了村衛生所。

送戲下鄉

洲坪鄉是2008年“春節送戲下鄉”的第四站。此次演出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市文化局組織。

演員們為大家表演了花鼓戲、小品、歌舞等節目。趙湘珍、程紹光肯定送戲下鄉活動,要求文藝工作者多為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作貢獻,大力開展“三貼近”活動。據悉,“春節送戲下鄉”活動還有6場,文藝工作者將於近期赴攸縣醴陵等地慰問演出。

 交通指南

交通有“中環到坪洲航線”和“中環到梅窩航線”兩種交通選擇。
“中環到坪洲航線”

票價:

周一至周六慢船(需航行50分鐘)普通位11.3元,豪華位17.8元,快船(需航行25分鐘)21元;
周日及假日慢船普通位16.7元,豪華位26元,快船31元。

運營時間:

中環六號碼頭—坪洲:每天凌晨03:00到次日凌晨00:30。
坪洲—中環六號碼頭:每天凌晨03:25到當晚23:30(周日及假日到23:35)。其中平日早上06:15、07:00、08:10及周日、假日早上07:00的航班由梅窩開出,中間經停坪洲。
“中環到梅窩航線”

 運營時間:

中環六號碼頭—梅窩:每天凌晨03:00的航班經停坪洲。
梅窩—中環六號碼頭:平日早上05:55、06:35、07:50及周日、假日早上06:35的航班經停坪洲。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