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鄉

西溪鄉

永嘉縣西溪鄉位於浙江省永嘉縣西南部西溪流域,東毗徐岙鄉、昆陽鄉,南通橋下鎮,西鄰橋頭鎮、青田縣,北至巽宅鎮、茗岙鄉。1992年,由原六龍鄉、甌渠鄉、荊源鄉合併而成,因西溪溪流貫穿全境而得名。

基本信息

永嘉縣西溪鄉

西溪鄉西溪鄉
西溪人傑地靈,歷來崇文尚武,名人輩出。曾出尚書一,狀元一,進士五,武舉人二。西溪甌渠是浙南地區著名的武術之鄉,系中國南拳發源地之一,現每年舉辦一屆甌渠武術節,弘揚中華武術。甌渠武功名噪一時,清末名家吳承球,武功高強,行俠仗義,人稱“球相”,至今浙南仍有事跡流傳。西溪也是現任國家教育部副部長,首屆中國十大女傑、全國首位民選高校校長——原同濟大學女校長吳啟迪的家鄉。

2005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1.0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3597元,分別比2004年增長4.58%和8.00%,財政收入80萬元。現形成以稻田養魚、水果、藥材、生態農業等特色農業為主,工業基地和山水旅遊為輔的經濟模式。

西溪鄉地形西北高東南低,西溪自西北流向東南,兩岸高山竣嶺,中間狹長谷地。境內全部為西溪流域,西溪為甌江下游北岸支流,為永嘉的四大溪流之一,流域面積166.05平方公里。主流長度32.5公里,自然落差972米,平均比降19.9‰,呈樹枝形水系,河道蜿蜒曲折。

行政區劃

西溪鄉西溪鄉
鄉政府駐吳宅村(現暫住六龍村),郵政編碼325106。轄38個行政村(吳宅、六龍、章一、下莊、羅徐、呈岙、朱坑垟、潘宅、坦頭垟、龍頭、下徐、龍口、墩頭、山根、富垟、湖鍾、周山平、濟根、黃村、雙聯、上朱山、茶一、茶二、朱山、阮山、里村:黃山、陳岙、甌渠、雙進、前山、嶺-、金園、婁川、垟觀、向陽、徐山、甌山)。

歷史沿革

清時三鄉均屬仙桂鄉三十都,民國後期六龍、甌渠、荊源稱永臨區荊源鄉。1949年解放後分別建政為六龍鄉、甌渠鄉、荊源鄉,後相繼改為管理區、公社,1984年恢復原稱。1992年撤區擴鎮並鄉而建立西溪鄉至今。全鄉區域面積86.3平方公里,轄38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地六龍村,人口3.8萬,是永嘉縣第一大鄉。

氣候條件

西溪鄉西溪鄉
境內多年平均氣溫18.3℃,年平均最高氣溫23℃,年平均最低氣溫14.8℃。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616.2毫米,受季風氣候影響顯著,降水量不僅年際變化大,且年內分配極不均勻,10月至次年4月占全年降水量較小,5-9月份降水量占了全年的絕大部分。境內植被較好,森林覆蓋率為65%。
西溪鄉地處華南褶皺系,浙東南褶帶的溫州—臨海拗陷,泰順—溫州斷拗的北西側,位於梅溪—永嘉北西向斷裂和溪心—山下北北西向斷裂的交匯點,境內構造節理髮育,局部風化嚴重,由於降雨強度大,溪流切割很深,兩岸陡竣,在強降雨下,極易發生土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

農業概況

西溪鄉西溪鄉
西溪是全國稻田養魚的發源地之一。現西溪稻田養魚面積總約8000畝,年產田魚150噸,2005年在陳岙、下徐兩村建立280畝的無公害稻田養魚示範基地,並將在全鄉範圍內推廣無公害稻田養魚6000畝。上吳枇杷是西溪的另一特產。西溪種植枇杷已有四十多年歷史,以上吳村為集中,故名上吳枇杷。近年來,針對樹種老化的問題,引進優質品種“白荔枝”枇杷,對原有的六龍、吳宅枇杷進行舊園改造,初顯成效,今年全鄉枇杷產量預計2000多噸。

城市建設

西溪鄉西溪鄉
鄉黨委、政府以長遠的目光提出了“一道三區”發展思路。“一道”即西溪大道。全長7.65km,寬12米,預計總投資2000萬。該工程的建成將成為西溪兩岸的交通大動脈,極大地改善西溪流域的交通現狀。為此鄉黨委、政府把建設西溪大道擺重要議事日程上,2004年納入省交通廳重要縣建項目,由於國家巨觀調控,土地嚴格控制審批,用地指標成為制約工程動工上馬的最大障礙,2005年鄉黨委、政府花大力氣使西溪大道項目順利接轉納入省交通廳2006年重要縣建項目,被列為縣“十一五”規劃中的重要工程項目,目前西溪大道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土地等政策處理已經基本落實,力爭在2006年動工上馬。“三區”指的是建城區、工業區、旅遊區。建城區,以“一道”建設為依託,完成平原片六龍、龍頭、坦頭垟、吳宅、潘宅等五村為中心的中心區發展規劃,加快全鄉城鎮化建設步伐:2005年開展龍頭、徐山、潘宅、吳宅等整治村環境治理工作,雙進村潘宅村成為第三批市級村莊環境整治合格村;2005年6月修編完成西溪河道整治規劃,並在2006年啟動甌渠溪溪流整治工程,總長度為2035米,預計資金投入500萬元,首期工程長度為1000米,投資100多萬元;康莊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快,多條通村公路建成通車或在建,帶動了山區脫貧致富,並對無條件建設通村公路的村實施下山移民工程;加大水利建設,2005年興建防洪降和攔水壩7處,新建鄉村供水工程5處。工業區,積極接受橋下、橋頭等區域經濟輻射,精心打造工業基地。目前在已經有紡織、閥門等多家企業進駐,全鄉2005年工業總產值0.396億元。風景區,西溪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已經建成婁坑漈、吊坦漈、紅岩漈、古柱岩和甌渠民俗博物館為中心的甌渠農村民俗文化景區等五大景區,未來幾年將加強以治理西溪溪流兩岸環境為主的西溪生態旅遊風景區的編制規劃工作,加快西溪旅遊開發進程。

新農村建設

西溪鄉西溪鄉
西溪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圍繞鄉“一道三區”發展思路,深化“平安西溪”建設,努力實現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文明進步的新跨越。一是加快西溪大道工程建設,以解決西溪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儘快發揮經濟效益。二是爭取垟下線(橋下垟灣至下嵊山下)立項建設,該項目總長25km,造價8000萬元,對溝通小楠溪與西溪的交通,促進兩地經濟發展,意義重大。三是加快上馬西溪流域溪流治理工程,需治理溪流長度11km,預計投資5000萬。四是整合教育資源,全面完成國中段校網撤併計畫,建設占地面積50畝,總投資2500萬的新西溪中學。五是加快墩頭—山根工業園區建設,占地面積規模為500畝,進一步發展壯大西溪的工業。六是努力抓好綜治、信訪、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禁毒工作以及影響社會穩定突出問題和突出領域的專項整治,進一步加強森林防火、食品安全、安全生產、青山白化治理、計畫生育等工作,促進和諧西溪發展。

遂川縣西溪鄉

西溪鄉遂川縣西溪鄉
西溪鄉位於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中西部山區,距縣城40公里。東鄰堆子前鎮及草林鎮、西連大汾鎮、南鄰黃坑鄉、北與井岡山接壤,鄉政府駐地千秋村。所轄8個行政村,156個村民小組,全鄉總人口14430人,總面積為64.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658畝,林地面積6800畝。2004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3000萬元,財政總收入92.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18元,村村實現了通電、通路、通電話,久營公路和西黃公路呈“十”字型貫穿全境,並開通了“廖坊——縣城”的客運線路。
西溪鄉傳統經濟以林農為主,金桔、油茶、養殖是主導產業。全鄉金桔種植面積達6002畝,年產量1500噸,現正在實施金桔低改工程和薄膜保鮮技術套用的推廣;全年出欄生豬6000多頭,年產出商品鵝鴨13萬多羽,養兔是新興的產業,現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近兩年,通過招商引資的帶動,豆漿衣、陶瓷等傳統手工業以及油、茶等農業產品深加工的工業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工業經濟發展迅速。
圩鎮建設欣欣向榮。近兩年,己在圩鎮集中安置深山區地質災害移民89戶382人,供銷社老街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有線電視系統己完善且覆蓋面迅速擴大,教育、衛生、娛樂等公共設施日臻完善。

蓮都區西溪鄉

西溪鄉蓮都區西溪鄉
西溪鄉位於蓮都區西北部,東北同縉雲縣接壤,南鄰雙溪鎮,西連武義縣,北界泄川鄉。金麗溫高速公路橫貫全鄉三個行政村,洪渡出口處距離鄉政府僅4公里。鄉政府駐地西溪村,距麗水市區35千米。
全鄉總面積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9.4公頃,山林面積5933.3公頃。轄13個村,38個自然村,2005年底全鄉總戶數3147戶,8775人口。2005年實現全鄉經濟總收入8807萬元,人均收入達3323元。
西溪鄉境內層巒環抱,溪流迴繞,綠水青山,谷地相間。海撥823米的棋盤寨山屹立於西北,西溪和庫川兩條溪流從西北向東南蜿延,注入小安溪。較大的谷地平川在西溪和潘百村一帶。耕地大部分布於三溪沿岸的沖積淤地上,林業用地主要分布在群山環繞的山坡地。全鄉年平均氣溫17.4℃,最高七月平均氣溫29.3℃,最低一月氣溫平均4.6℃,年降雨量1397.3毫米。境內山塘、水庫5處,其中最大的為雅一水庫,水庫集雨面積184平方公里,正常庫容2300萬立方。
西溪鄉是典型的山區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林業面積占總面積的78%,油茶、毛竹、松、杉等林木長勢茂盛。同時,海撥在200—500米之間的低山緩坡多,立地條件好,光照又足,適宜發展水果、茶葉等經濟作物。近幾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全鄉乾水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水果總面積133公頃,其中柑桔面積112公頃,占水果總面積的84.3%,柑桔產量453噸。另外還新發展了一批板粟、黑李、桃子基地。全鄉茶葉種植總面積有77.4公頃,年產量2400多公斤,產值達50多萬元,建有7公頃的西溪鄉茶場、金竹村7公頃茶葉基地,其中雅里村11.3公頃金山嶺茶園,已獲得蓮都區“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稱號。
西溪鄉蓮都區西溪鄉
1992年,西溪鄉引進香菇種植生產技術,成為麗水市最早發展香菇生產的鄉之一,2003年西溪村被命名為蓮都區百萬段香菇無公害基地。同時,遍布全國各地的菇農還使西溪鄉成為了一個勞務輸出大鄉,2005年全鄉有外出人口3375人,占到總人口的近40%,每年能創造1266萬元的經濟收入,外出人口中有60%以上從事的是香菇生產。
西溪鄉現有鄉屬國小1所,下設西溪與雅里兩個中心國小,共設6個班級,教職工25名,國小生301名。西溪中學於1998年教育布局調整後併入雅溪中學。西溪第一中心國小於1998年通過多方籌資並得到了香港杏范教育基金會的贊助,投資110萬元對學校進行遷建。1999年8月,學校搬入新校舍。現在的西溪國小占地面積3700平方米,人均建築面積達10.3平方米。教學儀器、電教、音體等設備完備,國小生人均圖書達13冊。2000年,由於高速公路建設的需要,雅里國小遷址至新的綜合教學樓。2003年9月,里東、上陳、金竹三所村小併入雅里國小,雅里國小開始擔負起西溪鄉東部5個行政村的學齡兒童的教育任務,成為西溪鄉第二中心國小。2004年5月,西溪鄉順利通過麗水市“教育強鄉”的考核驗收。

寧海縣西溪鄉

西溪鄉寧海縣西溪鄉
1949年10月前,西溪屬雙峰鄉,後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八五團領導組織農會,建立人民政權。1950年建立西溪鄉人民政府,轄西溪、留橫二鄉(盈坑鄉土改時單獨一鄉)。西溪鄉(1950年6月——1956年2月)隸屬黃壇區,留橫鄉(1951年6——1956年2月)隸屬黃壇區,盈坑鄉(1951年6月——1956年2月)隸屬黃壇區。1956年2月建立西溪區,轄區白溪、雙峰、西溪、馬岙四鄉。同年8月間被撤。西溪鄉、留橫鄉、盈坑鄉三鄉合一,復建西溪鄉,西溪鄉之班竹園村劃歸黃壇鄉(1954年劃入)1958年11月撤西溪鄉稱生產大隊管理區。西溪生產大隊管理區(1952年11月——1961年7月)隸屬黃壇公社,留橫,盈坑二片劃入雙峰公社。
1961年恢復西溪鄉,改稱西溪人民公社。1965年12月,西溪人民公社納入深圳特區,西溪公社管理委員(1961年7月——1968年9月)隸屬寧海區,1968年9月稱西溪公社革命委員會,西溪公社革命委員會(1968年9月——1981年4月)隸屬黃壇區,這期間1965年12月至1973年3月屬深圳特區。1981年復稱西溪人民公社,西溪公社管理委員會(1981年4月——1983年4月)隸屬黃壇區,1983年6月政社分設稱西溪鄉人民政府,隸屬黃壇區至今。直到1992年5月撤鄉併入黃壇鎮。

漢源縣西溪鄉

西溪鄉漢源縣西溪鄉
位於漢源縣西北45公里,為大相嶺西脈泥巴山--打馬崗南麓的高山河谷區。東靠建黎鄉,南連富莊鎮,西與宜東鎮和大堰鄉為鄰,北同榮經縣交界。二郎河上、中游縱貫南北,猛虎崗、涼風崗屏豎東西。地理位置在北緯29°36′,東經102°32′。面積44.6平方公里,轄平河、松江、合江、陳河、民安、新立6個村民委員會,33個村民小組,25個自然村,1247戶,4307人。鄉政府駐二郎溪,海拔1512米。
清嘉慶初以二郎河縱貫境內,置二郎鄉,民國時入牛市鄉(今建黎鄉),1952年以二郎溪位於古黎州之西,更名西溪鄉,1957年撤西溪併入富莊鄉,1961年析置西溪公社,1984年改置西溪鄉至今。
西溪地勢東南低,西北高,海拔在1500--2500米,氣候冬春嚴寒,夏秋涼爽。有耕地8672畝,地多田少,產玉米、洋芋、小麥、水稻、雜糧,糧食總產量1942噸,農民人均糧食459公斤。土特產有花椒、葵瓜子、大白豆、水果,年產花椒40噸,水果2500噸,蔬菜754噸。
境北洞子溝有石灰岩溶洞,深約2.5公里,高6--15米,洞內潭水凜列。石壁有明代年間題字"大渡河將軍到此一游"、"同行三百人"之詞句。民安村蒿子坪,有大小溶洞若干,其中有一響水洞,曲折遞進五層,鐘乳石琳琅滿目,地下水滲入洞內,響聲如雷,四季不絕,為二郎河水源之一。

永定縣西溪鄉

西溪鄉永定縣西溪鄉
位於永定縣西北部,東與城郊鄉相連,南與鳳城鎮交界,西與金砂鄉接壤,北與合溪鄉毗鄰。面積35.3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富家村,距縣城7公里。全鄉轄5個行政村,1個農場,36個村民小組,32個自然村(其中25個革命基點村)。2000年,全鄉有823戶3390人。漢族,講客家方言。
明、清時期屬溪南里,民國時稱西溪聯保,屬第一區,後又屬城廂鎮、金勝鄉。建國後屬金砂區,1957年成立西溪鄉,1961年為西溪公社。1963年,經省政府批准,建立國營西溪農場。1965年公社併入農場。1970年歸屬先鋒(城關)公社。1972年恢復農場。1984年復稱西溪鄉。
境內資源豐富,盛產茶葉、青白梅、竹、木、松脂等,已探明的礦產資源主要有花崗岩、輝綠岩、優質飲用礦泉水、鐵礦、稀土等。
交通便利,全鄉已實現與縣道永杭線(永定—上杭)相連的鄉道為主幹線,村道為支線,村村通公路。2000年,全鄉有機動車627輛,其中汽車9輛,拖拉機58輛,機車560輛。
1988~2000年,全鄉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2000年,全鄉實現社會總產值3655萬元,比1988年270.39萬元增長12.5倍,其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62萬元,比1988年171.79萬元增長近8.7倍;工業總產值452萬元,比1988年98.6萬元增長3.6倍。農民人均純收入2956元,比1988年410元增長6.2倍。
1988年以來,該鄉始終把農業和農村工作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戰略措施來抓,通過不斷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做活“山水”文章,增加農民收入。山地綜合開發、立體化種養的農業新模式蓬勃發展,已建立兩個年產3萬株梅苗的苗圃基地和年產量128噸的羅坑新塘水產養殖示範村;建立了離城最近的禮田城郊型農業示範村,成為縣城“菜籃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業生產堅持大力開展民眾性植樹造林、封山育林、普及營林技術、嚴防山林火災。2000年,森林覆蓋率達78.6%,比1988年增加16.6個百分點,林木蓄積量13.2萬立方米,比1988年增加1倍。2000年,全鄉耕地面積3222畝,比1988增加115畝,糧食總產量2073噸,比1988年增加335噸;生豬出欄4640頭,比1988年增長232%,生豬存欄3230頭,比1988年增加1568頭;肉類總產量363噸,比1988年增加231噸,增長175%;茶葉種植面積136畝,總產量13噸,比1988年增加8噸;水果總產量279噸,比1988年增長55倍,其中青梅總產量90噸,占全縣青梅總量的五分之一。
西溪鄉西溪鄉
鄉鎮企業發展堅持“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從實際出發,營造良好環境,吸納境外人士前來投資”的宗旨,制訂一系列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成功引資興辦了園頭山機磚廠、木製工藝品廠、飲品有限公司、秀山玉工藝品有限公司、羅坑木材加工廠、羅坑鐵礦場、七橋電站、橋子頭電站、茶葉公司等。形成木材加工、茶葉加工、食品開發、工藝品製造、礦產採掘、建材生產、造紙等工業體系。
村鎮建設日新月異。1995年編制《西溪鄉村鎮規劃》,1996年,禮田村進行試點建設後,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建設規劃包括1箇中心集鎮,1個鎮域中心村和4個農村中心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籌集15萬元資金進行禮田文明村路、電、廁的改造及羅坑村、肖地村的人飲工程;投入5萬元完善肖地、七橋造福工程。1999~2000年,投入近百萬元資金用於村道路面硬化、鄉道“黑色化”、機關綠化、公廁改建等建設。
1988年以來,堅持“科教興鄉”戰略,認真抓好九年制義務教育,加大科教普及力度。成立“農技學校”,培養一大批懂科學、有技術的新型農民技術員。教育經費投入逐年增加,全鄉兩所完小的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教學質量逐步提高。2000年,在校國小生349人,教職員工53人。全鄉基本實現電視聯網、完成農電改造。有549部固定電話和427部行動電話,平均每戶擁有電話1.19部。醫療衛生條件有了明顯的提高,有1所衛生院,醫務人員9人,病床5張,實行“視窗行業服務承諾制”,全天候便民服務,並在各村建立掛鈎聯繫衛生服務診所,民眾就醫方便。
西溪是永定著名的革命老根據地。1928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35年,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在四聯村的赤寨成立。1937年閩粵邊區黨委、黨校、兵工廠、醫院等設在肖地村的芹菜洋。該鄉也是張鼎丞、譚震林、鄧子恢、伍洪祥、劉永生等老一輩革命家長期活動的地方。全鄉有86%的自然村是革命基點村,革命烈士有286人。
文化古蹟有雷公庵華靈寺絲竹庵馬石庵等。勝景有馬石山。

西昌市西溪鄉

西溪鄉西溪鄉
西溪鄉位於西昌市城南20多公里,四周毗鄰海南鄉、經久鄉、洛古坡鄉、黃聯關鎮,全鄉總面積50平方公里,有耕地10744畝,農業人口9993人,主要以漢、回、等多種民族雜居。
西溪鄉下轄:上鄉、西溪、新雲、營盤、牛郎5個行政村,46個村民小組。鄉境內主要鄉鎮企業有西溪集團股份公司、鵬程塑化廠等,主要產品是造紙、紙箱、水電及各類塑膠包裝製品等。農業生產較傳統,主要農產品有水稻、玉米、蠶豆等,養殖業發展迅速,全鄉生豬出欄12237頭,大牲畜出欄289頭,值得一提的是奶牛養殖發展相當迅速,已由原來的60多頭,增加到200多頭。
全鄉社會經濟發展較平穩,企業以西溪集團股份公司、鵬程塑化廠等鄉鎮企業為主。有衛生院1所,全鄉共有醫務工作人員34人;中心國小1所,4所村小;農貿市場1個,2003年元月開通了光纖電視,結束了農民單調的文化生活歷史。水利資源豐富,西溪河上游建有三座小型水電站。林產品豐富。2003年GDP達到19266萬元,其中第二、三產業15299萬元,農業產值2391萬元,畜牧產值151.5萬元,農民純收入2503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