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

金竹

金竹,又稱灰金竹、白夾竹(四川)、粉金竹等,禾本科剛竹屬,喜溫涼氣候,原產我國,黃河至長江流域及福建均有分布,生於山坡林地中。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金竹金竹

種中文名:金竹
種拉丁名:Phyllostachyssulphurea(Carr.)A.etC.Riv
種別名:黃皮剛竹、黃皮綠筋竹、黃金竹、黃竹、黃皮竹、黃竿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剛竹屬
屬拉丁名:Phyllostachys
國內分布:原產我國,江浙一帶庭園中栽培觀賞
國外分布:日本歐洲北美也有引種。
中國植物志:9(1):251
形態特徵:喬木狀竹
最高海拔:1200米
生境:山坡林中
是否栽培:栽培
湖北分布:鶴峰,利川,巴東

形態特徵

金竹金竹

竿高6-15米,直徑4-10厘米,幼時無毛,微被白粉,綠色,成長的竿呈綠色或黃綠色,在10倍放大鏡下可見豬皮狀小凹穴或白色晶體狀小點;中部節間長20-45厘米,壁厚約5毫米;竿環在較粗大的竿中於不分枝的各節上不明顯;籜環微隆起。籜鞘背面呈乳黃色或綠黃褐色又多少帶灰色,有綠色脈紋,無毛,微被白粉,有淡褐色或褐色略呈圓形的斑點及斑塊;籜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籜舌綠黃色,拱形或截形,邊緣生淡綠色或白色纖毛;籜片狹三角形至帶狀,外翻,微皺曲,綠色,但具桔黃色邊緣。末級小枝有2-5葉;葉鞘幾無毛或僅上部有細柔毛;葉耳及鞘口繸毛均發達;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6-13厘米,寬1.1-2.2厘米。花枝未見。筍期5月中旬。

生態特徵

金竹金竹

金竹林均系人工經營,因此都是單層純林。立地條件的差異,經營水平的不同,竹林的密度和生長狀況都不相同。荒蕪的竹林,很少採伐利用,密度很大,枯立竹多,生長較差;亂砍的竹林,立竹稀疏,所留竹稈較細,林內雜草灌木叢生,竹林生長亦較差;在集約經營的情況下,竹林平均高可達15m或更高,粗5~10cm。金竹林林分平均胸徑在6.0cm左右,最粗12cm,但密度偏低,每公頃很少超過1萬根。在同一林分中,各植株間的高度變化幅度低於直徑變化,最大和最小的高差通常不超過兩倍,林內立竹較林緣為高,同一齡級內最低和最高植株的高差則小於林分內不同齡級間的差異。由此可見,林分平均高愈高,立竹高度變化幅度也愈小,枝下高也愈大。同時,稈的粗度和質量也是伴隨高度的增加而加大,因此竹林經營的好壞,只要就各齡級間平均高加以比較就判斷出來。例如當年新竹較過去各齡級的平均高為高,則說明經營好,竹林正處在生長旺盛期,否則應在經營管理上找原因。

金竹林產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乾新竹的數量和質量,因此竹林的年齡結構也是經營上要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金竹林在無人管理的狀況下,林內也常出現一些喬木樹種,有的高出竹林冠層之上,呈“島狀”分布。喬木種類因地區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例如昆明溫泉附近的竹林伴生樹種有滇青崗(Cyclobalanopsisglaucoides)、滇石櫟(Lithocarpusdealbatus)、野櫻桃(Prunussp.)、棕櫚(Trachycarpusfortunei)、沿階草(Ophiopogonbodinieri)、菝葜何首烏(Polygonummultiflonum)、葛藤(Puerariasp)及多種厥類植物。

分布及生境

原產我國,黃河長江流域及福建均有分布,西南地區亦廣為栽培。1840年由上海引至法國栽培,1928年由法國引至美國。模式標本采自美國。

金竹金竹

金竹喜溫涼氣候,在滇中地區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100m的壩區和半山區。

金竹金竹

用途

竿可作小型建築用材和各種農具柄;筍供食用,惟味微苦。

參考文獻

Phyllostachyssulphurea(Carr.)A.etC.Riv.inBull.Soc.Acclim.III.5:773.1878;Mitford.Bamb.Gard.122.1896;C.S.ChaoetS.A.RenvoizeinKewBull.43(3):418.1988;中國竹譜81頁.1988.——BambusasulfureaCarr.inRev.Hort.1873:379.1873.——Phyllostachyscastillonivar.holochrysaPfitz.inDeut.Dendr.Ges.Mitt.14:60.1905.——P.quilioiA.etC.Riv.var.castillonis-holochrysaRegelexH.deLeh.,Bamb.1:118.1906.——P.mitisA.etC.Riv.var.sulphurea(Carr.)H.deLeh.in1.c.2:214.pl.8.1907.——P.bambusoidesSieb.etZucc.var.castilloni-holochrysa(Pfitz.)H.deLeh.inAct.Congr.Int.Bot.Brux.2:228.1910——P.reticulata(Rupr.)C.Koch.var.sulphurea(Carr.)MakinoinBot.Mag.Tokyo26:24.1912.——P.bambusoidesvar.sulphureaMakinoexTsuboi,Illus.Jap.Sp.Bamb.ed.2:7.pl.5.1916.——P.reticulatavar.holochrysa(Pfitz.)NakaiinJourn.Jap.Bot.9:341.1933.——P.bambusoidescv.AllgoldMcClureinJourn.Arn.Arb.37:193.1956.etinAgr.Handb.USDANo.114:23.1957.——P.viridis(Young)McClure,f.youngiiC.D.ChuetC.S.ChaoinAct.Phytotax.Sin.18(2):169.1980,nonP.viridiscv.RobertYoungMcClure1956.

本種提示

根據我們對生活竹叢觀察,本種的非正常出筍期所發的筍,其籜鞘上常無斑點而呈綠色,被柔毛,在鞘的底部柔毛尤為明顯,並可有籜耳及鞘口繸毛。因此,這類標本常易誤定為不同的種名,如黃鞍竹PhyllostachyschlorinaWen及黃蠟竹P.villosaWen等。
根據生物學的觀點,本栽培型應為原型,但因其命名晚於金竹Phyllostachyssulphurea(Carr.)A.etC.Riv.故只能作為金竹下的栽培型處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