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吳枇杷

上吳枇杷

上吳枇杷是省枇杷早熟品種,比塘棲枇杷上市要提早半個月左右時間,具有個大核小、皮薄色黃、肉質細嫩、味甘鮮醇、香氣濃郁等特點。

基本信息

上吳枇杷簡介

上吳枇杷 上吳枇杷

“浙南五月碧蒼蒼,蠶老枇杷黃”。浙南有名的批杷生產基地--永嘉縣六龍鄉上吳村,吳宅村的上吳枇杷因土壤、區域性小氣候、水質等優勢,使得出產的枇杷柔軟多汁,風味甘甜細膩,香氣濃郁。有枇杷樹46,67多公頃,10多個品種。種植最多的“大紅袍”、“青碧”,都是枇杷中的珍品,皮薄色黃,果晶柔軟,味甜如蜜,食之滿口生津。還有“紅毛丫頭”,紅紅果子,大如雞蛋,25~26顆便有1公斤重。80年代全市枇杷的種植面積已發展到266.67餘公頃。

西溪上吳枇杷

枇杷,是初夏時節人喜歡的佳果。枇杷別名甚多,古稱“盧桔”。古詩有“客來茶擺空無有,盧桔微黃尚帶酸”。枇杷又是我國傳統名果,栽培歷史距今已有二千餘年,溫州栽培枇杷至少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據清孫詒讓:<<永嘉聞見錄>>記載:“邑產枇杷,肉薄而核多,惟巡道署及諭署所植,肉厚有獨核者,風味不減家鄉。”

枇杷,屬薔薇科常綠喬木,一年四季,蒼翠綠。葉厚、呈橢圓形,邊緣有鋸齒狀,表面皺縮,背面密被茸毛。圓錐花序,密被銹色絨毛,花冠淡黃色,有芳香。果球形或橢圓形,橙黃或淡黃色。性喜溫暖濕潤,宜於蔭處生長。

枇杷果肉柔軟多汁,甜酸適度,風味甚佳。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甲種維生素和糖、鈣、鎂等元素,營養價值很高。楷杷既可生食,又可制罐頭食品,還可以制果汁、果膏和果醬等,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枇杷還有藥用價值,中醫以葉入藥,性平、味苦,有清肺、舒氣和止吐逆等功效。枇杷花不僅能熬湯可治頭痛、傷風,而且是珍貴的蜜源,其蜜為高級滋補品。枇杷核,還可作釀酒的原料。枇杷樹幹,木質細韌,可供雕刻。由此可見,枇杷渾身是寶。

永嘉枇杷各地均有人分布,主要產區為龍、黃田、烏牛及上塘等地,尤以六龍上吳枇杷最為出名。

上吳百度地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