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鄉

龍潭鄉

此詞條為歧義詞條,1、台灣省桃園縣龍潭鄉;2、雲南省思茅區龍潭鄉;3、四川省利州區龍潭鄉;4、貴州省石柱縣龍潭鄉;5、雲南省墨江縣龍潭鄉;6、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龍潭鄉;7.湖南省株洲縣龍潭鄉。湖南省株洲縣龍潭鄉位於湖南省株洲縣東南端,距縣城淥口46公里,屬典型的山區鄉,轄11個行政村,l1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835人。龍譚鄉東鄰攸縣,西接黃龍鎮、龍風鄉,南界衡東縣,北連磚橋鄉,總面積78.6平方公里,有水田7269畝,耕地9690畝。

基本信息

湖南省株洲縣龍潭鄉

龍潭鄉鄉鎮風光
鄉境內山巒連綿起伏,有山地87765畝,高山有蓬源山(646 米)、鳳凰山(599.5米)、龍形山(558米),老虎壁(548.7米)等,均為縣內高峰。境內山高谷狹,溪水長流,怪石嶙峋,曲徑通幽,林木蒼翠,風景優美。山林中棲息著30多種野獸,40多種飛禽。山地土層深厚,宜竹木生產,經多年人工造林,林地面積達65820畝,為縣內杉木林基地之一。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礦產,有黃金石灰石等。龍譚水庫水域面積達13630多畝,周邊綠樹成萌,風景如畫,是旅遊休閒垂釣娛樂的理想之地。

200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5032萬元,比上年增加11%,其中,二、三產業總值2312萬元,比上年增加13%,農業總產值2720萬元,比上年增加9%。人民民眾走出鄉村闖市場的意識不斷增強,收入來源渠道不斷拓寬,人平可支配收入2750元,比上年增長120元。文教、科技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得到同步發展。全鄉的各項工作得到上級政府的充分肯定,分別獲市、縣雙方明建設先進單位和雙文明建設紅旗單位的光榮稱號。

命名由來

龍潭鄉以水命名。據傳,離毛家坪3千米溪水曲處有一,有於潭內戲水,故名龍潭。

下轄村

農業生產

龍潭鄉龍潭鄉
農業生產連年豐收。2000年全鄉糧食總產5040噸,比上年增產680噸,平均畝產增加40公斤豆類、瓜類等經濟作 物播種面積比上年有所增加,牲飼養量在去年降到最低谷的基礎上有所回升。黑山羊的飼養形成較大規模,被市政府授予“黑山羊之鄉”。鮮等水產品產量一直穩步增長。

農業生產取得新成績。林業是龍潭的支柱產業,是鄉黨委、政府一貫主張堅持的發展經濟的重心。龍潭開發在山,致富在山,龍潭必須因地制宜,立足長遠,念好“山”字經,這是1999年市委辦點領導肖雅瑜代市長通出八次來龍譚考察後在現場分公會議上的一番意味深長的話語。2000年全鄉通過各種渠道籌資投入累計30餘萬元,完成新造林1290畝,撫育中幼林5000畝,撫育油茶2000畝,尤其是在集體林場的鞏固發展方面,村村都有項目,村村都完成了新造任務。從事竹木如工、貿易、販運、山蒼籽油治煉等行業的個私業發展迅速,市場不斷擴大,業務遠達陝西貴州等地。以龍潭集市為依託的第三產業發展活躍,邊貿市場的輻射作用日益加強。

經濟建設

基礎設施日起完善1999年在市、縣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全鄉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籌資300多萬元完成了龍潭至磚橋公路的砂改油工程,沿省道1815線從株洲市到龍譚只需一個半小時。京珠高速公路出口離潭權18公里,沿京珠高速從株洲市到龍譚僅需一個半小時,縮短了龍潭與外界的距離。2000年又籌資100多萬元在全鄉11個村架通了程控電話,交通、通訊更趨完善,為龍潭經濟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台灣省桃園縣龍潭鄉

龍潭鄉為桃園縣的一個鄉,人口約十一萬人(2005年5月),面積約75.24平方公里,因市中心的一口大潭而得名,當地人稱之為“龍潭大池”。

教育:私立泉僑高中 、國立龍潭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旅遊:龍潭大池 、石門水庫南天宮小人國 、活魚街 、石門山 、龍潭運動公園。

雲南省思茅區龍潭鄉

龍潭鄉龍潭鄉
地理位置

龍潭鄉位於思茅區西南部,因地下暗河從山腳湧出,形成天然湖泊龍潭湖)而得名。東南與六順鄉相連,西與思茅港鎮接壤,北與景谷縣、雲仙鄉隔江相望,土地面積為325.65平方公里。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大部分屬石灰岩地帶,最高海拔2143米,最低海拔665米,平均海拔1403.5米,氣候溫度適中,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最低溫度3℃,年平均降雨量為1524毫米,屬乾旱少雨地區,全鄉森林面積11933.7公頃,森林覆蓋率為56%。

龍潭鄉成立於1988年12月,居住著漢、彝、傣、拉祜、佤、白、回、哈尼8種少數民族,1993年改設為龍潭彝族傣族鄉,1995年被列為雲南省506個扶貧攻堅鄉之一。全鄉轄龍潭、老魯寨、平掌寨、黃草壩、麻栗坪、大沙壩6個村委會,56個村民小組,2003年有農業戶1788戶、9774人,有耕地面積24581.3畝,人均耕地面積2.5畝,全年糧食總產量443.1萬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1201.4萬元,農民人均有糧412公斤,人均經濟純收入708元,工農業總產值2057.9萬元,鄉財政收入68.03萬元。

主要優勢

(一)區位優勢。

龍潭鄉距思茅66公里,距糯扎渡電站30公里,思瀾公路從龍潭鄉境內穿過,思瀾公路經濟帶的開發和南本“三縣一區“旅遊景點開發建設,給龍潭鄉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特別是糯扎渡電站建設將促進龍潭鄉柑桔、蔬菜、畜牧業、漁業產業的大發展。

(二)土地資源優勢。

龍潭鄉有著豐富的土地資源優勢,全鄉有各類土地面積30126公頃,據規劃調查適宜發展烤菸種植面積達10000畝,適宜發展綠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5000畝,為龍潭鄉的產業開發提供了保障。

(三)水資源優勢。

龍潭鄉有天然“龍潭湖”,湖面積280畝,有滿子田、黑竹林兩個小一型水庫,總庫容為54萬立方米,有9個天然壩塘,鄉境內有龍潭河、泡貓河、竜山河、那糯河4條河流,並且流量很大,為龍潭的產業開發提供了條件。結合自身區位優勢,龍潭鄉將圍繞糯扎渡電站建設促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這一目標,突出綠色生態特色和民族特色,打造龍潭黑山羊、龍潭柑桔、龍潭魚三個品牌,建設以黑山羊為主的肉類食品供應基地,以龍潭柑桔為主的蔬菜水果供應基地,以龍南公路沿線石廠為主的石料生產供應基地的發展思路,使全鄉各族人民逐步向小康水平邁進。

四川省利州區龍潭鄉

龍潭鄉龍潭鄉的核桃
龍潭鄉位於廣元市利州區南部,大南山南麓。北靠東壩辦事處和南河辦事處,東、西、南與大石鎮、元壩區的元壩鎮、梅樹鄉、紫雲鄉射箭鄉和利州區的盤龍鎮相連。面積138.9平方公里。轄區17個村,113個組,4437戶,17007人。除回族102戶,410人外,其餘均為漢族。鄉駐地龍潭場,距廣元市區19公里,以場東跳蹬河與驛地河水所沖之深潭,傳為有龍得名。明清時曾設定驛站,亦稱龍潭驛。鄉以駐地取名。

龍潭鄉在清代屬柏龍里轄柏龍堡。民國初屬金帽鄉、第十四(王家)團區。1935年設龍潭聯保處。1950年在境內建龍潭、柏佛兩鄉,屬新場區(現元壩區新場鄉)。1951年建大壩區劃屬大壩區(現元壩區元壩鎮大壩村)。1953年撤銷柏佛鄉,分別併入龍潭、梅樹鄉。1955年撤銷大壩區後,劃屬河西區;撤銷界牌椏鄉併入。同年撤銷河西區,為廣元縣直屬鄉。1957年恢復河西區,又劃屬河西區。同年分出原界牌埡鄉境另置界牌埡鄉。1958年將界牌埡鄉併入。同年撤銷萬緣鄉將新農6村併入。1961年又分出原界牌埡鄉境建立界牌埡鄉。1989年劃屬東壩街道辦事處。1992年將界牌埡鄉併入。

鄉境屬中區山,地勢東高西低,最高點境東鷹王岩海拔1108.9米,最低點境西黑水塘海拔490.4米,鄉駐地海拔528.5米。境內主要有石板河等大小溪溝三十餘條,總流長約58公里,其中龍爪溝較長,支溝較多,長達6.5。耕地多分布於溝槽地帶,多系梯田坡地。年均氣溫15.2℃,降水量972毫米,以夏秋兩季偏多,地霜期240—280天。

全鄉耕地面積14243畝,其中田9888畝,地4355畝,人均占有耕地0.84畝。糧食作物主產水稻、小麥和玉米。現有山坪塘1216口,河堰70條,總蓄水量260萬立方米,有效灌面10538畝。2005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萬噸,人均產糧588公斤。油料產量3萬公斤。造林累計保存面積38767畝(其中飛播林11400畝),森林植被覆蓋率達64%。年林產品收入達 62 萬元,主產核桃棕片板栗

龍潭鄉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著力發展五大產業。先後栽種梨樹冬棗桃樹等果樹 29 萬株,年產果品3000噸,龍潭水果以其綠色無公害和味甘、汁多深受城區消費者的喜愛;全鄉常年種植蔬菜6000餘畝,產各類反季節蔬菜1.7萬噸,已成廣元城區重要的二線商品蔬菜生產基地之一;龍潭年出欄生豬3.8萬頭,出欄仔豬20萬頭,龍潭仔豬遠銷內蒙、河南、陝西、南部、巴中等省市,是遠近聞名的“仔豬之鄉”;勞務輸出是龍潭的又一大產業,全鄉每年有近6000餘人常年在省內外務工,大量的外出務工人員每年要帶回2000多萬元的資金支援家鄉的建設;隨著南河濕地公園的開發,農家樂、農業觀光游等一些新的經濟成長點正在飛速發展。如今,水果、蔬菜、仔豬、勞務和鄉村旅遊已成為全鄉人民致富小康路上的五朵亮麗“金花”。 2005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達4265萬元,人均純收入1975 元。

龍潭鄉現有1所初級中學,1所民族國小,1所中心國小,村小5所,在校學生1890 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 99 %。鄉有衛生院,17個村有醫療站。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以內。鄉建有標準化有線電視網路,五個村開通了村村通工程,鄉境內有四座無線通訊發射塔,無線通訊覆蓋全90%的地區,2005年又開通了有線電話,全鄉有60%的農戶都用上了電話。鄉建有中心文化站一個,五個村建起了村文化室,10個村建有圖書室。

境內有廣元至元壩區白果鄉的縣級公路,由北至南橫穿境內,長22公里。公路通村、通組率達100%,入戶率達95%。

為加快和諧龍潭構建步伐,龍潭鄉根據全鄉實際制定了“農業立鄉、交通活鄉、特色興鄉、生態富鄉”發展思路,並圍繞思路制定了“抓重點、抓特色、抓示範、抓亮點”工作方法,組建了三個重點工作組,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分類指導,狠抓落實,促進了全鄉經濟社會的快速協調發展。

貴州省石柱縣龍潭鄉

位於石柱縣東南部,坐落於七躍山脈腹地,山高坡多,地形複雜。全鄉面積136平方公里,下轄 5個村29個組1317戶4570人。海拔在610米—1900米之間,年均氣溫14℃,年降雨量1400毫米,屬典型的高寒山區。2001年機構改革,原木坪鄉都會鄉萬寶鄉於三合一為木坪鄉,龍潭鄉由木坪鄉2002年8月更名而來。

龍潭礦產資源豐富,富集等多種有色金屬;森林覆蓋率達78.2%,林副產品種類奇多,萬畝竹海蒼翠連綿,萬頃草甸牛羊成群。在境內分布有4000多畝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

雲南省墨江縣龍潭鄉

龍潭鄉位於縣境西南部,地處東經101。28'-101。40'、北緯22。56'-23。01',海拔在684~2149米之間,面積228平方千米。清代屬他郎善政里,民國21年(1932)屬墨江縣第五區,民國28年(1939)稱龍潭鄉。1949年改稱龍潭區,1958年稱龍潭公社,1966年劃出魚塘、文武兩公社,1984年稱龍潭區,1988年改為龍潭鄉,系哈尼族、漢族、彝族等雜居。

龍潭鄉是墨江紫膠主產區之一。鄉人民政府駐地龍潭街,自民國以來一直是區(鄉)公所及公社、鄉政府駐地,距縣城125千米。

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龍潭鄉

龍潭鄉龍潭鄉
龍潭鄉位於潛山縣中部,全國4A級風景名勝區天柱山後山,皖水的上游。面積93平方公里,山場68平方公里,耕地6180畝。轄9個行政村,228個村民組,5292戶,20610人。現有黨支部17個,黨員483名(其中女黨員79人)。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

龍潭鄉處於潛山縣中心地帶,皖河兩岸分布,距縣城僅15公里,距安慶機場和長江港口66公里。縣城至天柱山的柏油路從中穿過,合安、滬蓉高速、合九鐵路以及正在修建的東香高速等交通幹線依旁而過。全鄉村村通油路(公路),95%的村民組通公路。

氣候宜人,風景秀麗

龍潭鄉屬亞熱帶北緣季風氣候,雨水充沛,日光充足,四季分明,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6.4℃,7月份平均氣溫27℃,年平均日照1937.7小時,無霜期215天,年平均降雨量1370.1mm,年平均降水137天,地表、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無染污,礦物質微量元素含量豐富。森林履蓋率71%,居全縣第一。境內有天柱山後山的自然風光。萬畝竹海,千年古樹,龍潭飛瀑,奇松異石,風景秀麗。尤其是修復後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家祠堂,及寺、廟、庵、亭、寨等人文景觀,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匯一起,相得益彰。天然景點有:蜓蚰石、千丈崖、天柱山東關、關門井、貓頭石、雙河口、七里碉、仙女曬鞋、蛤蟆石、對牛石、鑼鼓石、百崖寨、鑼鼓沖(該處的千人洞江氏宗譜已有記載)、仙人橋等,美不勝收,每一個景點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傳說。雷公井電站的建成,使深山出平湖。境內的皖河,“九曲十八彎,彎彎有險灘,灘灘有美景,景景都迷人”。

資源豐富,特產富饒

龍潭鄉擁有豐富的木竹資源。木材蓄積量達35萬立方米,毛竹達600萬根,是全省的“毛竹之鄉”。藥材、野茶、桑、石榴油茶等有一定的規模。境內的茶葉霧罩時間長,品質好,曾出產朱嶺貢茶。板栗近萬畝,有“板栗之鄉”美譽。

龍潭鄉的礦產資源豐富。花崗岩白瓷土黃砂鵝卵石等蘊藏量大。尤其是花崗岩、白瓷土品種多,品位高,開發前景看好,受到多家外地客商青睞。現已落戶的有香港佳廉石礦有限公司,南京邁四通建材有限公司等。

龍潭鄉的水力資源豐富。境內有大小河流近50條,皖河從中穿過。現已建成大小電站5座,總裝機容量達5成千瓦,其中最大電站裝機2萬千瓦,水力發電梯級開發前景看好。

公用設施齊全

境內有3條10萬伏高壓輸變電線路,華東電網全面覆蓋,電力供應充足。鄉內建有供水能力達1000噸/日的供水設施,農戶95%以上用上自來水。全鄉全面實現電話系統程控化,傳輸數位化,信息業務寬頻網,建有移動基站3座,聯通基站2座,行動電話網路全面覆蓋。建有衛星電視終端設施7座。擁有初級中學2所,國小10所,衛生院2所,設施齊全,診療服務水平居全縣同類先進位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