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國》

《猶太國》

《猶太國》這本書可以說是為以色列國奠基的書籍,給了流浪的猶太人一個家園,同時,它也是一本當代青年不可不讀的經典名著。

基本信息

名書簡介

作者:(匈牙利西奧多·赫茨爾(1860-1904年)
類型: 社會科學論著
成書時間:1896年

背景搜尋

《猶太國》《猶太國》書影
1860年赫茨爾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父親是匈牙利銀行經理。赫茨爾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學習法律,1884年當律師,以後改行為駐巴黎新聞記者。他作為一個猶太人,在法國目睹了猶太同胞的艱難處境,並接觸到在法國的猶太人著名人士,逐漸他由猶太人的“同情者”變為“當事人”,投身於猶太人復國的事業。1896年,他寫的《猶太國》一書出版,書中號召世界上的猶太人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民族國家。在赫茨爾的組織下,1897年8月29日,第一屆世界猶太人代表大會在瑞士巴塞爾召開,正式成立“世界猶太復國組織”。赫茨爾因積勞成疾,於1904年7月3日在維也納病逝,終年44歲。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年即1949年他的遺骸移葬到耶路撒冷最高的山頂上,即今天的赫茨爾山。
推薦閱讀版本:肖憲譯,商務印書館出版。

內容精要

《猶太國》西奧多·赫茨爾
他認定,猶太人問題不是一個宗教問題民族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國際政治問題。怎么辦?1896年,他出版了反映其新的政治信念的《猶太國》。針對到處可以聽到的“猶太人滾出去”的口號,他這樣寫道:“我現在要以最簡單的形式提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要‘出去’嗎?到哪裡去呢?”他於是鄭重提出:“把地球的某一部分主權授予我們,其面積足以滿足一個民族的正常需要;其餘的事情將由我們自己設法來做。”《猶太國》不是一部文學作品,更多的是一部政治小冊子,以及帶有實踐意義的行動書。在書中,赫茨爾詳細設計了一個建國的方案,或者說計畫
從根本上來說,整個計畫是極為簡單的,因為如果要人人都能理解它,它就必須非常簡單。這一計畫制定起來簡單,但實施起來很複雜,它將由兩個機構來執行:猶太人協會猶太公司。猶太人協會將在科學政治領域進行準備工作,然後由猶太公司付諸實施。猶太公司將作為外移猶太人在商務方面的清算代理機構,並且將組織和建立新國家中的商業貿易
《猶太國》古代猶太教堂的壁畫
他構想猶太人的外移不是一種突然的離去,而是逐漸的持續不斷的,將要用數十年的時間。最窮的人們將首先離開,去開墾土地。按照事先訂好的計畫,他們將修築道路橋樑鐵道電報設施;他們將整修河道,並建蓋他們自己的住宅。他們的勞動將會創造出貿易,貿易將創造出市場,市場又將會吸引新的定居者;因為每個人都是自願去的,自己負擔費用,自己承擔風險。在土地上付出的勞動將使得它的價值升高,猶太人很快就會感覺到,這裡正在出現一種可以發揮他們開拓精神的永久的新環境,而他們的這種開拓精神從前遇到的卻只是仇視和咒罵。
赫茨爾提到如果今天人們希望建立一個國家,那么將不採用那種1000年以前惟一可能採取的辦法。要返回文明的過去階段是愚蠢的,許多猶太復國主義者卻還想這樣做。必須運用這個時代的方法來完成,就好像現在的人們如果驅除野獸,必定是組織一支龐大的、活躍的狩獵隊,把炸彈投到它們中間。而不是像5世紀歐洲人的方式,拿著梭標長矛,單槍匹馬去追逐野熊。正如他們想要進行建築活動,他們不會在某個湖的岸邊打下許許多多的木樁子,而是按照現在人們的建築方式去建造。而且,他們還會建造得比過去任何時候所建造的更具有特色和宏偉,因為他們現在已經掌握了前人所不曾掌握的方法。
《猶太國》年輕的大衛
經濟上處於最底層的人們外移以後,隨之慢慢離開的將是經濟狀況稍好一些的人們。此刻生活在絕望之中的那些人將先走,首先是他們當中那些才智平庸的人,我們中間產生出了大量這樣的人,他們在到處受到迫害。
國家土地問題上,他也考慮得非常仔細。如果大國宣布它們願意承認猶太人對一塊適當的土地的主權,那么,猶太人協會將進一步對擁有這塊土地進行談判。這裡有兩個地區可以考慮:巴勒斯坦阿根廷。在這兩個地方都進行過重要的移民墾殖試驗。猶太人協會將與土地當前的主人進行商談;如果歐洲大國證明它們對此計畫持友好態度協會還將取得它們的保護。赫茨爾主張他們可以向土地目前的擁有者提供巨大的好處,承擔一部分公共債務,修建新的交通道路,以及做其他許多事情。建立我們的國家對相鄰的國家也有好處,因為開墾一片狹長的土地會在許多方面使其周圍地區的價值提高。
赫茨爾的計畫是如此詳細,以至於他連商業住宅勞動救濟土地購買、籌集資金的辦法等等細節都一一考慮了。
這本小冊子要引導對猶太人問題開展一次全面的討論,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對這個問題進行投票表決。那樣的結果將會從一開始就毀掉事業。赫茨爾沒有樂觀地認為所有的人都會同意他的看法,他告訴那些持有不同意見的人,忠於和反對都完全是自覺自愿的。不願意跟他們走的人就應當留下來。贊成他們建立一個國家的猶太人都要加入猶太人協會,協會將因此被授權代表我們的人民與各國政府會談和簽訂條約。這樣,在與各國政府的關係中,猶太人協會將被承認為一個籌建國家的權力機構。這種承認實際上將創造出我們的國家。
“讓所有願意加入我們的人都集合到我們的旗幟下,用聲音、用、用行動來為我們的事業戰鬥。”

專家點評

《猶太國》英雄摩西
提起猶太民族,人們自然會想到它對人類文明的突出貢獻。據專家統計,在諾貝爾獎各項得主中,1000多萬人口的猶太民族竟占17%。它近代以來向世界貢獻的眾多智者中,人們熟知的有馬克思弗洛伊德愛因斯坦普魯斯特卡夫卡等。這個智慧的民族卻是人類歷史上遭受苦難最深重的民族之一。
猶太人,又稱希伯萊人,他們和迦南人阿拉伯人等都是西亞古代閃族後裔,曾一起共同生息在巴勒斯坦土地上。他們的歷史約始於4000年前,祖先是亞伯拉罕及他的兒子以撒和孫子雅各《創世紀》記述了亞伯拉罕如何奉召從迦勒底的烏爾來到迦南去造就一個只信仰上帝的民族。公元前1025年,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統一的希伯萊王國,以後分裂為兩個國家,北部稱以色列王國,南部稱猶太王國。公元前722年,亞述亞帝國消滅了以色列王國。公元前586年,東方新崛起的巴比倫王國占領猶太王國,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把數萬名猶太人作為俘虜押回巴比倫,開始了猶太歷史上的“巴比倫之囚”時代。公元70年,古羅馬大軍占領耶路撒冷,摧毀猶太教聖殿。公元135年,猶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散落於各地。到公元6世紀後,由於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興起,由於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的歧異,更由於經濟上的原因,客居異國的猶太人逐漸不受歡迎。歧視、奴役,進而迫害殘殺的事件不斷發生。英王獅心理查舉行加冕禮時,猶太人被大批屠殺。據說有1500名狂熱的猶太人殺了自己的妻子、兒女之後,縱火自焚,被集體埋於約克城的宮廷附近。到了近代,猶太人仍然不為世界主流民族所接受,從13世紀到15世紀,歐洲出現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猶運動”。世界上的猶太人已成為被歧視、被趕逐的、不受公眾歡迎的種族。每逢猶太人的居留國發生經濟危機或其他社會動亂的時候,猶太人都首先成為衝擊的對象與替罪的羔羊
《猶太國》猶太教的聖跡哭牆
在長達2000多年的漂泊歲月中,猶太人流離失所、遭遇悲慘。從被逐出故土那天起,猶太人就沒有忘記過重返故園。與反猶運動相對立的,是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興起。
猶太復國主義,是猶太人的民族解放運動,其名源於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故土的傳統象徵“錫安”一詞。猶太復國主義思想就是猶太人在其祖先的家園為猶太人贖罪,其根源是對以色列故土的持續的渴望和深深的依戀,這是千百年來流散在外的猶太人身上所固有的情感
赫茨爾是第一個把猶太問題作為一個國際問題提出來的猶太人,是第一次用現代語言公開表達了全新的觀念。促使猶太人記憶中存在了2000年的希望得以實現。
赫茨爾投身猶太復國事業的主要動因,還是他作為一個猶太人的親身經歷和感受。起初他並不贊同猶太復國主義,相信民族同化是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最佳途徑。可是當他親眼目睹了許多同胞遭受不公平的待遇,特別是1894年發生在法國的德雷菲斯事件,他就徹底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猶太國》猶太人使用的聖具
在赫茨爾生活的時代,猶太人雖已獲得公民權,卻仍然受到各主體民族的歧視、排斥和迫害,連流行的諺語故事都是敵視猶太人的。反猶成了人們宣洩不滿情緒的渠道和政客們爭權奪利的手段。德雷菲斯,一個猶太上尉,就因為他的民族身份,被軍方捕風捉影陷害通敵,製造偽證送上法庭。在《人權宣言》發表了100年後的巴黎,他的同胞卻仍然被剝奪了公民的權利。這使赫茨爾清楚地意識到,猶太人必須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園。
在《猶太國》中,赫茨爾提出的思想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思想:這就是重建猶太國家。世界上迴響著反對猶太人的叫喊,這些叫喊喚醒了這一沉睡的思想。他完整地提出了猶太復國主義的思想。針對當時歐洲到處可以聽到的“猶太人滾出去”的口號,他這樣寫道:“我現在要以最簡單的形式提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要‘出去’嗎?到哪裡去呢?”“應該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權授予我們,其面積足以滿足一個民族的正常需要;其餘的事情將由我們自己來做。”
這本書奇異的題目激發了當時的知識分子廣泛的興趣,同時它也把猶太人帶出了思想的隔離區,使他們意識到了他們過去的起源和未來的命運。通過赫茨爾,猶太人懂得了無須害怕一個爭取他們民族自由的國際運動所帶來的後果,在此以後他們開始自由地談論起猶太復國主義代表大會,民族基金民族學校國旗國歌,以及贖買他們的土地。他們的精神獲得了解放,只要他們願意, 《猶太國》中所描繪的一切就不會是夢想,而是現實。
《猶太國》猶太會堂圖片
赫茨爾的著作在猶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儘管他的主張沒有得到猶太富翁們的重視,甚至遭到過他們的反對。但對於猶太民眾來說,《猶太國》一書如同“來自晴空的閃電”。起初,他寄希望於歐洲的國王大公,曾幾次面見德國皇帝土耳其蘇丹,但並未得到他們的支持。他曾想依靠猶太慈善家,但他們拒絕合作。他最終認識到,必須組織起猶太下層民眾,從而把猶太復國主義發展成一場民眾運動。至於這個民族家園建在何處,猶太人內部也有過分歧,赫茨爾本人起初也不明確。他們構想過南非阿根廷,認真考慮過烏干達,並為之投過票。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爾召開的第一次世界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提出建立“一個得到公眾承認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園(或祖國)”,最終選定以色列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與此同時,“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成立並開始活動。他們組織猶太人向許多世紀以來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移民,並成立了“猶太國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開發公司”等相應機構。這次大會召開的1897年,被認為是猶太人將自己的家園夢想開始付諸實踐的一年,也被認為是巴以爭端的開始之年。
赫茨爾在維也納向世人宣布:“我在巴塞爾締造了這個猶太國。大家也許在5年內,無論如何在50年內將會看到它。”這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論斷。果然,51年後, 即1948年5月14日, 根據聯合國分治方案(1947年)以色列國宣布成立。國土面積為14942平方公里。人口中阿拉伯人為49.7萬人,猶太人為59.8萬人。
一個漂流多年的民族終於有了自己的家園,赫茨爾由於他的傑出貢獻,被稱為猶太復國運動的奠基人,以色列首任總統魏茨曼稱讚赫茨爾是“大衛王死裡逃生的子孫”。

妙語佳句

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權授予我們,其面積足以滿足一個民族的正常需要;其餘的事情將由我們自己設法來做。
讓所有願意加入我們的人都集合到我們的旗幟下,用聲音、用筆、用行動來為我們的事業戰鬥。

相關詞條

西奧多·赫茨爾;匈牙利;以色列;社會科學

相關資料

西奧多·赫茨爾評傳》;《西奧多·赫茨爾傳》;《西奧多·赫茨爾文集》

詞條分類

西奧多·赫茨爾;匈牙利;以色列;社會科學;學術;文學;世界歷史名書;傳世經典文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