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家沃斯》

《探險家沃斯》

《探險家沃斯》原名《沃斯》,是一九七三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澳大利亞作家派屈克•懷特的第五部長篇小說,出版於一九五七年。本書與一九五五年出版的《人樹》均為作者的成名作。儘管澳大利亞評論界對於懷特的作品有過爭論,人們對《探險家沃斯》的評價卻是一致的。一九八六年三月,經澳大利亞詩人與小說家馬魯夫改編的歌劇《沃斯》在阿得雷德藝術節上演出,深受好評,被譽為澳大利亞第一出真正的民族歌劇。

《探險家沃斯》《探險家沃斯》
《探險家沃斯》原名《沃斯》,是一九七三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澳大利亞作家派屈克•懷特的第五部長篇小說,出版於一九五七年。本書與一九五五年出版的《人樹》均為作者的成名作。儘管澳大利亞評論界對於懷特的作品有過爭論,人們對《探險家沃斯》的評價卻是一致的。一九八六年三月,經澳大利亞詩人與小說家馬魯夫改編的歌劇《沃斯》在阿得雷德藝術節上演出,深受好評,被譽為澳大利亞第一出真正的民族歌劇

作品簡介

澳大利亞作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帕特里克•懷特的長篇名作。本書以十九世紀中葉一支探險隊深入澳洲內陸、神秘失蹤為藍本,展現了人與自然、靈魂與肉體之間的漫長鬥爭,是一部新的“天路歷程”。作者還生動地描繪了上個世紀澳洲殖民地的風土人情。

作者簡介

《探險家沃斯》派屈克•懷特
派屈克•懷特(PatrickVictorMartindaleWhite,1912-1990)澳大利亞小說家、劇作家。生於英國。懷特自幼喜愛文學,9歲就能讀懂莎士比亞戲劇。1932年,懷特赴英國劍橋皇家學院研讀現代語言,畢業後留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服役於英國皇家空軍情報部門,赴中東工作五年。1948年回澳大利亞定居,先經營農牧場,後專門從事寫作。

懷特的第一部小說是《快樂的山谷》(1939)、成名作是《人之樹》(1955),這部長篇巨著獲“澳大利亞的創世紀”之稱,給作家帶來國際聲譽。此後又發表了《伏斯》(1957)、《可靠的曼陀羅》(1966)、《活體解剖者》(1970)等長篇小說和《燒傷者》(1964)、《白鸚鵡集》等短篇小說集,以及劇本《在沙薩帕里拉的季節里》(1961)、《快樂的靈魂》(1962)、《禿山之夜》(1962)等。1973年,懷特發表了他最著名的長篇小說《風暴眼》,同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他那史詩般氣概和刻畫人物心理的敘事藝術,把一個新大陸介紹到文學領域中來”。懷特將這筆獎金捐出,設立了“懷特文學獎”。

作品背景

二次大戰後,西方社會人們在精神上與經濟上經歷的種種動盪,產生了嚴重的信仰危機。由於戰後經濟的繁榮與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們追求奢華財富,享樂,崇尚金錢,甚至以支配物質的多少來衡量人的價值。雖然19世紀40年代的澳洲仍然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澳大利亞的實用主義傾向也越來越突出。五十年代開始,澳大利亞一些作家與社會觀察家紛紛撰文批判澳洲大陸出現的物質實用主義現象。懷特有著“社會批評家”的美譽,上述所發生的重大發展與變革,不可避免地在他的文學創作中得到再現。

人物形象

《探險家沃斯》《探險家沃斯》封面
沃斯是小說《探險家沃斯》中的主人公,國內外學術界對這個人物的評論眾說紛紜。有的評論家從哲學的角度分析沃斯,認為他是“尼采式的英雄”,也有的評論家從神秘主義的角度分析沃斯,認為他是“由一個神話般的英雄,變為尼采式的‘超人’,進而發展為為了認識真理,通過犧牲愛與善,使救贖成為可能的人”;國內還有的評論者分析沃斯這個人物形象時,認為沃斯不是“尼采式的英雄”或“超人”,而是一個“善惡並存、動態發展的人”;吳寶康博士從小說的悲劇意義透視沃斯,認為沃斯是一個失敗者,但又是一個具有悲劇色彩的英雄,他的失敗是人性衝突的必然。上述分析不無道理,但筆者認為,後者的分析更讓人信服。沃斯的身上集中體現了人性的弱點與衝突,他不是一個簡單意義上的尼采式的“超人”,而是一個以積極的方式認識自我,挑戰世俗傳統價值觀,試圖重構新的價值觀的人。沙漠腹地的探險只是一個隱喻,暗示著作者懷特對現代人精神世界的探索。

內容分析

《探險家沃斯》探險家沃斯
《探險家沃斯》是澳大利亞著名作家懷特的代表作。儘管澳大利亞文學在中國是一新興的研究領域,這部小說已備受矚目並引發各種文學評論。通過梳理國內外學術界對這部小說的主要評論觀點,筆者發現學者們對這部小說的悲劇意義都有不同程度的忽視。基於此,筆者運用西方悲劇理論對這部小說進行系統的評述和剖析,旨在揭示這部小說所蘊涵的獨特卻廣泛的悲劇意義。

這部小說的悲劇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愛情,人生和信仰。首先,本文分析了小說所表達的愛情悲劇,即探險家沃斯與其女友蘿拉的“柏拉圖”之戀。小說的愛情悲劇主要源自三個方面:首先,他們的愛情是靈魂與肉體的分離的“柏拉圖”之戀。在沃斯深入澳大利亞內陸探險的過程中,他們精神上相互理解,但時空上相互隔離,相愛既給他們帶來慰藉,又使他們備嘗痛苦。另外,他們的愛情磨難源自“女性意向”與“男性意向”的衝突。從榮格心理分析理論看,沃斯拒絕他人性中的蘿拉所代表的“女性意向”。同樣地,蘿拉也忽視了自己人性中的沃斯所代表的“男性意向”。

接著本文分析了小說所敘述的人生悲劇,即探險家沃斯不可避免的失敗命運。主要表現在:一是探險隊員之間不同人性的衝突。沃斯帶領的探險隊員,性格各異,展示了人性的各個方面。探險隊員不同價值觀的碰撞和衝突,導致了探險隊的分裂。這是哲學家叔本華所稱的人性的悲劇。二是探險隊與土著黑人之間的衝突。探險隊與土著黑人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的種族衝突,這些衝突因黑人嚮導的背叛而激化,最終導致了沃斯的悲劇之死和探險失敗。隨後本文分析了小說所揭示的信仰悲劇,即沃斯神性的幻滅。主要表現在:一是人性與神性的衝突。沃斯試圖證明,人可以通過肉體和靈魂的苦難轉化為神,他的探險就是一次從人上升為神的努力。

最後,本文聯繫澳大利亞的特殊背景和作家懷特本人的悲劇人生,對小說悲劇主題的象徵意義作進一步探討。認為,十九世紀中期澳大利亞未知的內陸沙漠、特殊的殖民文化歷史上無數探險家的悲劇故事,以及懷特自己的悲劇人生、和他在創作《探險家沃斯》時所經歷的痛苦,是該作品悲劇藝術靈感的來源。同時,小說的悲劇主題由於有了廣泛的現實代表性而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總之,這部小說塑造了沃斯這位史詩般的悲劇英雄,他的探險精神及小說獨有的悲劇精神,激勵著澳大利亞人進一步探索這一古老大陸的未知領域。同時,沃斯代表了澳大利亞的“文化英雄”,懷特通過這一悲劇的“文化英雄”形象展示了他對澳大利亞文化的獨特感知和對人生價值的深刻感悟。

作品評價

《探險家沃斯》《探險家沃斯》
《探險家沃斯》取材於澳洲開發早期一支德國探險隊到沙漠內陸尋找寶藏的真實故事,但懷特在創作上又融進了許多藝術想像,進行了藝術加工。例如,為了襯托沃斯這個人物形象,作品中添加了沃斯的精神戀人蘿拉,還在小說中描寫了沃斯與蘿拉之間產生的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所以嚴格說來,這部小說並不象許多評論家所說的那樣是一部歷史小說。

關於沃斯是否是“尼采式的英雄”,其實依據很明顯。首先,瑞典學者英格瑪•布約斯頓認為小說的創作背景集中體現了19世紀的德國哲學思潮,特別是沃斯這一人物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尼采的“超人”意識以及男性道德觀中的權利意志。懷特也曾於1973年在給友人的信中提到他在劍橋學習期間,閱讀過尼采的《查拉斯圖拉如是說》。儘管懷特聲稱對尼采的書了解不多,但是不可否認,青年懷特的思想上留有尼采哲學的影響痕跡。在談到《探險家沃斯》的創作意圖時,懷特曾經坦言,是出於對二戰時期戰爭狂人希特勒肆虐的屠戮行徑感到憤慨而萌發寫作念頭的。小說中沃斯的狂妄與自負,相信“萬事依賴於自由意志”,僅憑個人的意志出發到澳洲沙漠深處探險,妄圖憑藉個人意志征服世界,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查拉斯圖拉的教誨:“意志解放一切,因為意志具有創造性。”沃斯最終慘遭失敗,這不僅讓人聯想到“尼采式的超人”發瘋而死的毀滅性的結局,因此沃斯不是“尼采式”的人物,那又是什麼呢?

但是,沃斯又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尼采式的超人”。文中展示的沃斯是一個遠比尼采的理想“超人”複雜的個體。沃斯放棄在德國的舒適生活,來到澳大利亞沙漠腹地探險,為的是磨練自己的意志,嘗試由無所不能的“超人”升華到主宰世界的“神”的探索。精神上的孤傲使得他鄙視現實世界的傳統價值觀,本能地排斥影響人的意志力的一切世俗的東西,包括人的感情,人的理性,甚至對謙卑等人類的美好品質表現出極大的厭惡“認為它(謙卑)比罪惡更醜惡”。沃斯與“平庸的社會與平庸的人”之間保持著距離,因為他相信,安逸的環境不能使人完成精神上的超越。他可以用個人意志重構一個新的精神信仰,來填補世俗社會日益沒落的精神信仰的空白。沃斯認為工業時代下的物質富足足以摧毀一個人的精神追求,這一點如果站在物質和精神二元對立的角度來看,那么他的探險無疑又是積極的。

出於對現實社會文明的挑戰,沃斯認為澳洲內陸荒蕪人煙的沙漠才是他嚮往的地方,因為在那裡他可以經受磨難,突破人的局限,實現個人意志,最終完成精神上的升華。然而,具有反諷意味的是,隨著探險隊在沙漠腹地不斷遭受缺糧、疾病、惡劣氣候的打擊,以及黑人土著的跟蹤偷襲,沃斯自以為不同常人、無所不能的意志與力量不僅沒有幫助他化解困難,反而處處促使其做出錯誤決斷。這不僅導致整個探險隊陷入絕境,而且也激化了他與探險隊員之間的矛盾,致使探險隊分崩離析。最終,沃斯這個“尼采式的超人”,也未能擺脫被黑人土著俘獲後殺害的命運。

沃斯之死,不無諷刺地說明了個人意志的無限膨脹只會將人帶向毀滅。然而,不同於“尼采式的超人”的瘋狂結局,沃斯之死,不是消極地等待與歇斯底里地一意孤行,而是在痛苦中反省,積極地尋求拯救靈魂的方法。沃斯在生命行將結束之時,最終醒悟了自己不是什麼“超人”,僅憑個人意志並不能使自己成為所謂的“神”。這時的沃斯,真正地還原為一個謙卑的人,反而以大無畏的勇氣接受死亡。雖然死亡將沃斯帶回到生命的起點,卻意味著沃斯通過死亡得到了生命的升華。

《探險家沃斯》《探險家沃斯》
自相矛盾的多重性格又勾勒出沃斯極其複雜的人性特點。沃斯探險的失敗則是他人性內在的善與惡衝突的必然結果。正如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沃斯的精神伴侶蘿拉所說的那樣:“沃斯是一個善惡並存的人”沃斯身上的惡,首當其衝便是他的狂妄與自負。而產生這一思想的根源,就在於他對權利意志的頂禮膜拜。沃斯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欲在大沙漠中自由地馳騁,實現自己的超人夢。同時,也試圖憑藉著這股力量駕馭探險隊,征服每個探險隊員的心靈。然而結果又怎樣呢?一次次不合乎理性的判斷,導致他犯下一個又一個錯誤:例如,指揮失誤,耽誤行程;強行過河,導致麵粉全部落水,加劇了糧荒;射殺自己的愛犬,向同伴證明自己的堅強等。所有這些瘋狂的舉動促使他快速走向自我毀滅之路。

在痛苦地等待死亡的降臨的過程中,沃斯幡然醒悟,明白了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他意識到與上帝抗衡,挑戰自然大道、違背客觀規律的不可能性。惟有謙卑與信仰上帝才能在精神上挽救自己。沃斯在死亡中,完成了精神上的超越。

文學作品中人物、人物關係、事件以及相關的價值觀點,都是當時社會生活在作家筆下的反映。因此,懷特筆下的沃斯表現出的精神上的衝突,是跟他們那個時代分不開的。

不言而喻,小說中的沃斯形象之所以呈現出如此鮮明的、善與惡衝突的性格特點,實則反映了作家懷特本人對現代人面臨的生存狀況的關注,以及對現代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懷特在《懷特說》一書中聲稱,“我感興趣的是容易犯錯的人類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沃斯的探險的背後,隱含著作者懷特對現代人生存困境的思考。通過對沃斯這個狂妄、自負的形象的刻畫,懷特表達了對“個人權利意志”的否定,也表達了對建立精神信仰的強烈呼籲。

一方面,沃斯探險的失敗,是其人性內在矛盾與衝突的必然;但是另一方面,沃斯試圖打破崇尚物質享樂世界中的傳統價值觀,積極嘗試重構新的價值觀的精神探索;並且在事實面前幡然悔過,勇敢地面對死亡,在某種意義上又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英雄”。畢竟他經過死亡的洗禮,從一個不可一世的狂人,回歸到一個閃耀人性光輝的真正的人。

相關詞條

世界名著2

世界名著可以是我們認識不同的人生,遇到不同的靈魂,看清人類的優點和弱點,品味優美的文字,感受頂級文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