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銀行》

《德意志銀行》

曾經被認為是堅不可摧的德意志銀行堡壘如今還剩下多少斷壁殘垣?德意志銀行還是一家德國銀行嗎?這家金融機構是怎樣陷入危機之中的,又將有著怎樣的前景呢?《德意志銀行》將為讀者撥開重重迷霧,還原一個真實的德意志銀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德意志銀行》深入德意志銀行的幕後,客觀而帶有批評性地為讀者展示了德意志銀行的歷史演變與現狀、其運作方式及其所追尋的目標和對經濟與社會產生的影響。《德意志銀行》有如這樣一家銀行的畫像:這家德國最大的銀行,曾被認為是德國最有權勢的公司,它似乎對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社會後果毫不關心,並因其在經營管理上所犯的驚人錯誤而深陷泥淖。 德意志銀行已非昔日之德意志銀行,然而它依然是整個德國的象徵,一如從前。

作者簡介

弗里德赫爾姆·施瓦茨,作家、集權問題專家,研究範圍既包括經濟領域內的集權問題.也包括政治領域內的集權問題。主要著作有《肯定是你:雀巢締造者的經營理念》、《借別人的想法使自己變得更聰明》以及《被收買的議會》。

目錄

第1章風中之旗
第2章我們的一切皆與眾不同
第3章何人執掌德意志銀行
第4章麻煩不斷
第6章先下倫敦,再取紐約
第7章文化衝突
第8章銀行
第9章中國式木偶戲

第10章擴張的壓力
第11章泥足巨人
後記
好光附錄
德意志銀行大事記
名詞解釋
引用文獻
參考書目
譯後記

前言

德意志銀行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它自身。因為它無法做到向雇員、向顧客解釋清楚--歸根結底,它無法向全社會解釋清楚--它是誰,它又代表了什麼。德意志銀行的形象並不是渾然一體的,它由無數要素組成,而其中大部分差異巨大。這些要素既彼此融合又相互排斥;它們獨立地發展,按照自身的原則運行,遵循自身的價值體系。所有這一切都是不相容的。因此,德意志銀行也無法做到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對自身下一個整體的定義,或是向公眾展示這一點。
猶如屹立數百年而尚未完全竣工的大主教教堂,德意志銀行也是一個遠未完結的工程。如今的德意志銀行究竟是什麼,這既無法從對其歷史的研究中得出,也無法通過抓拍的影像持久保存下來。唯一不變的,正是變化本身。

精彩書摘

第1章 風中之旗
——歷史,無關傳統
1870年成立之後不久,德意志銀行便成了工業化的重要工具之一。大型工業需要大型銀行,以便獲取支持他們項目所需的足夠資金。德國、歐洲乃至海外的鐵路、煉油廠、發電廠以及煉鋼廠都需要資金。這種情形即使在一戰後也並未中斷,只是在納粹上台後發生了方向性的轉變。
德意志銀行對工業領域的投資大部分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完成的。在1957年重組後,它又一次實際上完全回歸舊途。而這原本在1945年由於同盟國的壓力而一度被迫中斷。直到1959年,也就是在其成立89年之後,德意志銀行也開展了小額私人金融服務。當然,工業領域的投資以及對工業企業發放的貸款直至20世紀90年代依然是德意志銀行收入的主要來源。
生產型企業歷經百餘年,時至今日依然受益於企業創立者的想法。這些創立者帶來了改變世界的發明,推動了企業的進步,開創了品牌,熬過了戰爭,贏得了國際知名度。與這些生產型企業不同,德意志銀行總是扮演著為他人的想法開拓道路的角色。作為同盟國政策強有力的執行者,德意志銀行信奉的原則只有一條:金錢的力量。至少在其創立之初的百年問如此。

關於企業人物及歷史的書籍

《蘇寧》
《怡和洋行》
《本土雄心》
《看得見的手》
《黃光裕傳奇》
《小企業也能活100年》
《人生大敗局》
《沒有不可能》
《公司政治局》
《跨國風雲》
《解讀順馳》
《家得寶傳奇》
《解讀花旗銀行》
《再造宏碁》
《科龍變局》
《企業1000年》
《海信史》
《美國銀行》
《跨越柯達在中國》
《塞氏企業傳奇》
《迪斯尼戰爭》
《績效之鹿》
《製藥世家默克》
《激盪人生:一起走過三十年》
《革命與生意:辛亥革命中的商業與商人命運》
《沃爾瑪王朝》
《沉浮》
《中國的大企業》
《誰為晚餐買單》
《汽車和我》
《非常行銷》
《豐田傳》
《聯想局》
《雙劍合璧》
《四國演義》
《狼性管理在華為》
《夢想金山》
《索尼的私人生活》
《走出華為》
《德意志銀行》
《移民企業家:上海工業家在香港》
《解構德隆》
《規模與範圍》
《洋務運動史》
《任正非談國際化經營》
《國美與蘇寧》
《解讀中關村一號IT賣場得秘密》
《大敗局》
《聯想風雲》
《壹百度2:人生可以走直線》
《艱難的輝煌》
《廣信廣匯》
《華為真相》
《蘋果風暴》
《管理的歷史與現狀》
《宗慶後與娃哈哈》
《黃光裕如是說》
《蒙牛內幕》
《蘇寧成長的真諦》
《希望永行》
《海底撈你學不會》
《巨人不死密碼》
《微軟內幕》
《華為的世界》
《背水一戰》
《鐵三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