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1000年》

《企業1000年》

《企業1000年:企業形態的歷史演變》內容簡介:企業是什麼?企業如何發展演變?企業將向何處去?中國企業處於哪一階段,又該如何發展?在歷史的滄桑巨變中。“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林林總總的企業,千年以來生生滅滅不息。演繹了無數鮮活複雜的故事。

基本信息

1

內容簡介

企業的發展演變是一部龐大而又系統的史詩。
諾斯、錢德勒、納爾遜、溫特……這些前輩大師的研究為後世學者留下了前進的路標。《企業1000年:企業形態的歷史演變》作者綜合了經濟史和企業史的眾多成果。對企業發展的歷程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既有按時間順序進行的縱向梳理。也有橫向上針對市場、技術和制度等進行的比對分析。此外,還穿插有案例評述、知識連結等內容。
全書體例完備、資料翔實,文筆流暢清新,是相關領域難得的學術佳作,值得廣大讀者閱讀收藏。

媒體推薦

從絕對意義上說,企業無模式,經營無定式,管理無程式,社會的發展和變遷則是企業模式、經營、管理的演繹之根源。《企業1000年——企業形態的歷史演變》的價值就在於通過對紛雜的企業演化進行研究,讓我們從歷史中獲得啟迪,獲得對相對規律的感悟,從而以新的視角分析現實中的企業,並為企業的未來提供方向性選擇
——十屆全國人大財終委委員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原總經理王文澤
制度是變化的,但制度變化的方向是什麼?內在依據何在?《企業1000年——企業形態的歷史演變》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闡釋。企業改革和發展需要理論指導,希望有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到企業理論的探討中來。
——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何家成
乍一看,《企業1000年——企業形態的歷史演變》是一部歷史書,講述企業經濟組織產生、發展、演變視為市場、技術和制度的函式,認為企業的發展演變是一個外部環境與企業想互作用,企業內部諸要素相互作用的時間動態過程。具有較強的創新意義,豐富和充實了現有企業理論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上生導師鄧榮霖
《企業1000年——企業形態的歷史演變》對企業這種經濟組織演變歷史進行梳理,將企業的發展演變視為市場、技術和制度的函式,認為企業的發展演變是一個外部環境與企業相互作用、企業內部諸要素相互作用的時間動態過程。具有較強的創新意義,豐富和充實了現有企業理論。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企業改革局改革處處長張貞民
我喜歡這樣一類論著,它們將抽象的概念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使理論走出學術的象牙塔,讓讀者更容易接受和領悟。我感覺《企業1000年——企業形態的歷史演變》做到了。
——《中國企業家》雜誌社社長劉爾華
《企業1000年——企業形態的歷史演變》結合了企業史學、企業管理學、經濟學的理論和實際案例的論證,是•本兼顧學術和實操的管理學著作,為我們從事管理諮詢的人員研究企業制度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德勤人力資本諮詢中國區合伙人王大威

作者簡介

馮蘇京,20世紀60年代生於江蘇高郵,管理學博士,高級經濟師。先後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和商學院。大學畢業即赴造船廠從事基層管理工作,後轉戰民營軟體公司,現供職於某大型央企人力資源部,兼任中央企業和上市公司董事,同時擔任首都企業改革研究會常務理事。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主編、參與編寫幹部人事管理、領導學、行政管理學等學術著作多部。個人興趣愛好介於傳統現代之間,均無建樹。熱愛戲曲但非票友。喜歡戶外尚不專業,建有部落格卻少維護。

目錄

窮盡歷史一千年追根溯源話企業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企業演變?當然有歷史
第二節矛盾是主導力量
第三節熟悉幾個重要概念
滄桑巨變有跡循提綱挈領看模型
第二章企業發展演變的基本規律
第一節企業、企業形態
企業的內涵
企業的形態
第二節企業演變
市場、技術和制度是企業演變的三要素
企業演變的動力機制
第三節企業演變的基本規律
企業演變的決定機制是一定市場容量下生產性收益和交易成本的比較
企業形態的演變和經濟發展進程相適應,表現為從古典企業到近代企業、現代企業,繼而向後現代企業的更迭
企業發展和演變的歷史是一個多元利益衝突與調整的過程:
某一歷史時期主導的企業形態往往和其他形態並存、共生
企業演變是客觀必然性和主觀能動性的結合
古典企業初登場商人業主奔波忙
第三章古典企業
第一節古典企業的環境
市場環境
制度環境
技術條件
第二節古典企業演變的過程分析
古典工商企業的發展狀況
古典企業演變的主要類型
第三節古典企業形態的主要特徵
技術形態
制度形態
第四節案例——佛蘭德斯的紡織工業
第五節案例——胡潤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業榜
近代企業是過渡起步英國東印度
第四章近代企業
第一節近代企業的環境研究
市場的擴張
技術積累和工業革命
制度環境
第二節近代企業演變的過程分析
包買商企業的衰落
集中的手工工場
工廠制度
近代公司
中國近代企業
第三節近代企業的主要特徵
近代企業的技術形態
近代企業的制度形態
第四節案例——英國東印度公司
東印度公司的發展歷程
產權制度
公司治理和內部管理
企業演變到如今現代企業是重心
第五章現代企業
第一節現代性與現代企業
現代性
現代企業的一般特徵
第二節現代企業的環境研究,
市場需求急劇增長
生產進入電氣化、自動化
制度性變革與交易成本的降低
第三節現代企業演變的過程分析
第一批現代企業的出現
企業的擴張和合併
對生產、分配和管理進行投資
大型多單位企業的形成
現代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的現代企業
第四節現代企業形態的主要特徵
現代企業的技術形態
現代企業的制度形態
第五節案例——通用汽車公司的成長曆程
杜蘭特的早期創業
杜蘭特時代的通用汽車公司
斯隆模式下的通用汽車公司
步入“恐龍”時代的通用汽車公司
規模過猶不經濟現代企業被揚棄
第六章後現代企業
第一節什麼是後現代企業?
對現代企業的再認識
後現代企業的形成和發展
關於後現代企業的理論研究
第二節後現代企業的環境研究
市場背景
技術背景
制度背景
第三節後現代企業的主要特徵
後現代企業與現代企業的主要差別
後現代企業的技術形態
後現代企業的制度形態
第四節案例——虛擬經營的典範:耐克公司
耐克公司的成長曆程
超常發展的秘訣:虛擬經營
創新策略
市場策略
追尋西方企業軌跡開拓中國企業未來
第七章當代中國企業的變革之道
第一節正確認識企業的外部環境
市場環境
生產力環境
制度環境
第二節正確認識企業的發展階段和危機
一次創業
二次創業
三次創業
第三節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
啟示之一:合理確定企業的產權邊界
啟示之二:建立企業間功能耦合關係
啟示之三:不斷進行企業管理變革
啟示之四:家族經營者社會化
第四節發掘傳統工藝,重振家庭工業
附錄企業演變理論綜述
第一節對企業性質的研究
第二節對企業起源的研究
第三節對企業演變動力機制的研究
第四節對企業演變環境的研究
第五節對企業演變內容的研究
參考文獻
致謝

序言

本書是作者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補充完成的。作為作者的導師,我深知馮蘇京博士為本書所付出的心智和汗水。研究企業的歷史演變很有意義,但這個題目又相當宏大,不好駕馭。要把企業演變這樣一種現象說清楚,並探索其發展規律性,絕非易事。而且也因為缺少模型工具和數據分析,很容易失之空泛。但作者選擇了迎難而上,希望在博士學習期間能夠將個人興趣和學習研究結合起來,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能夠把朦朧的企業歷史理出大致的脈絡。
“世事洞明皆學問”,面對學生的執著和自信,作為導師自然高興並因勢利導之。歷時六年,持之以恆,作者終於圓滿完成了他在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論文。在中國人民大學組織的專家匿名評審中獲得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相關專家的好評。這篇來之不易的論文經過整理加工後,最終成果就是讀者見到的這本《企業1000年——企業形態的歷史演變》了。
顯然,企業發展演變是一部歷史,是企業這種經濟組織發展演變的歷史,而不是某一種企業理論或經濟理論所能解釋涵蓋的;同時,這個歷史又不能是簡單的史料堆砌,也不能是若干單個企業歷史的匯總。在歷史的滄桑巨變中,“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企業林林總總,生生滅滅,演繹了無數鮮活複雜的故事。2006年6月,胡潤發布了《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業榜》,其中位列第一的日本大阪寺廟建築企業金剛組,成立於公元57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胡潤百富榜上的100家古老企業,每一家的歷史都值得寫成一本書。

關於企業人物及歷史的書籍

《蘇寧》
《怡和洋行》
《本土雄心》
《看得見的手》
《黃光裕傳奇》
《小企業也能活100年》
《人生大敗局》
《沒有不可能》
《公司政治局》
《跨國風雲》
《解讀順馳》
《家得寶傳奇》
《解讀花旗銀行》
《再造宏碁》
《科龍變局》
《企業1000年》
《海信史》
《美國銀行》
《跨越柯達在中國》
《塞氏企業傳奇》
《迪斯尼戰爭》
《績效之鹿》
《製藥世家默克》
《激盪人生:一起走過三十年》
《革命與生意:辛亥革命中的商業與商人命運》
《沃爾瑪王朝》
《沉浮》
《中國的大企業》
《誰為晚餐買單》
《汽車和我》
《非常行銷》
《豐田傳》
《聯想局》
《雙劍合璧》
《四國演義》
《狼性管理在華為》
《夢想金山》
《索尼的私人生活》
《走出華為》
《德意志銀行》
《移民企業家:上海工業家在香港》
《解構德隆》
《規模與範圍》
《洋務運動史》
《任正非談國際化經營》
《國美與蘇寧》
《解讀中關村一號IT賣場得秘密》
《大敗局》
《聯想風雲》
《壹百度2:人生可以走直線》
《艱難的輝煌》
《廣信廣匯》
《華為真相》
《蘋果風暴》
《管理的歷史與現狀》
《宗慶後與娃哈哈》
《黃光裕如是說》
《蒙牛內幕》
《蘇寧成長的真諦》
《希望永行》
《海底撈你學不會》
《巨人不死密碼》
《微軟內幕》
《華為的世界》
《背水一戰》
《鐵三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