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銀行集團

德意志銀行集團是德是最大的銀行和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機構之一,總部設在萊茵河畔的法蘭克福。它是一家私人擁有的股份公司,其股份在德國所有交易所進行買賣,並在巴黎、維也納、日內瓦、巴斯萊、阿姆斯特丹、倫敦、盧森堡、安特衛普和布魯塞爾等地掛牌上市。1995年底,擁有德意志銀行股本的股東為28.6萬,,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目前,德意志銀行集團總人數74000人,為約800萬顧客工作,包括世界各國的個人、商業和政府機構客戶、銀行和公共機關。德意志銀行擁有資產超過9960億馬克。

基本信息

簡介

德意志銀行集團德意志銀行集團

德意志銀行集團是一家全能銀行為主導的集團公司,同時,它也是德國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集團,總部設在萊茵河畔的法蘭克福。
1870年,德意志銀行成立於德國柏林。到1873年,德意志銀行已在不萊梅、漢堡、上海、橫濱及倫敦建立了分行。1876年,德意志銀行收購了德意志聯合銀行和柏林銀行協會,成為當時德國最大的銀行。

歷史背景

德意志銀行1870年成立於德國柏林, 不久便在不萊梅和漢堡建立分行;1872年,其上海橫濱分行開業,接著又在1873 年設立了倫敦分行。1876年, 德意志銀行收購德意志聯合銀行柏林銀行協會,成為德國最大的銀行。從一建立, 德意志銀行便從事世界大型項目的融資,在德國及海外工業化的融資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早在1914年,德意志銀行就被公認為世界上首要的金融機構之一。 一個多世紀以來,它一直保持在金融行業中的這種地位。
作為國際性大銀行, 德意志銀行保持著龐大的遍布全球的分支和附屬機構網路,截至1996年6月30日,它在德國設有1662個分支機構,海外設有780個。在盧森堡、莫斯科、馬德里、倫敦悉尼東京巴黎、布魯塞爾、安特衛普、斯德拉斯堡、 紐約和香港設有分行或代表處,在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荷蘭、 葡萄牙、波蘭、匈牙利、西班牙、日本、美國、馬來西亞、 印度等國都設有分支機構或附屬機構。特別是1995年, 德意志銀行獲得了重大發展:創建了一種新型銀行(24銀行); 德意志銀行股票面值變為5馬克,發起了德意志銀行在美股票的“美國一級預托證券計畫”;收購聖路易斯ITT商業金融公司(密蘇里),與德意志信貸公司合併,組建了德意志金融服務公司。此外, 還組建了一家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公司--德意志摩根建富;收購金融和期貨有限公司-- 義大利第五大資金管理公司; 建立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德意志銀行紐約信託公司。
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德意志銀行系分支機構最多的歐洲銀行。截至1996年6月底,與其投資銀行分支機構德意志摩根建富一起,德意志銀行集團在亞太地區擁有4900名員工,服務於70多個營業處, 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到日本,從中國到澳大利亞的18個國家。 1988年成立的新加坡地區總部使德意志銀行能更密切地按照亞太地區客戶的要求制訂亞太地區的業務戰略。

組織結構

德意志銀行集團德意志銀行集團

德國,集團公司的最高領導機構中有三個組織實體,即股東大會、監事會和理事會,後兩者被稱為德國特有的"雙層董事會"。依照德國的公司法,在股份公司中必須設立這種"雙層董事會",而有限責任公司則沒有這方面的限制。
德國的公司法規定,監事會的主席要由股東代表擔任,同時還規定總經理、副總經理等理事會的成員不得參加監事會。監事會成員由股東大會和雇員委員會各半選舉產生,因而形成了監事會中資產方代表和雇員代表各占一半的局面。這種董事會與經理會相分離、職工代表直接參與公司決策管理的制度,是德國股份公司所特有的。這種嚴格限制監事會與理事會成員間交叉兼任的制度,在某種程度上遏制了家族關係網對股份公司管理控制機制的影響。同時,雇員代表在監事會中與股權代表相對應,可為爭取雇員的利益對理事會的經營決策發表意見,施加影響。
德意志銀行集團的日常業務由理事會直接領導,並設有監事會和股東代表大會履行其職能。理事會的12個成員由監事會任命,理事會有責任就集團戰略方針的制訂和貫徹執行等業務活動直接向監事會報告,並執行股東代表大會的決議。監事會的20個成員中10人由股東代表選舉產生,其餘的10名來自銀行的員工。它的任務包括對年度賬目進行審計,並批准理事會的利潤分配方案。德意志銀行集團沒有董事長或行長,但有一個發言人,由他負責解釋理事會的決議。
作為國際性的金融集團,德意志銀行集團保持著龐大的遍布全球的分支和附屬網路機構。根據其業務性質有4個管理部門:
1. 私人銀行業務/零售銀行業務部:私人資產管理、國際私人銀行等業務;
2. 機構及商業銀行業務部:中小企業、金融機構、多國公司、商業房地產的融資業務;
3. 投資銀行業務部:環球市場、新興市場、投資銀行、國際資產管理,證券發行與交易等業務;
4. 集團服務部/參謀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技術業務,信息技術諮詢業務等。
每個業務部都設有自己的管理層,由兩個高級管理人員處理日常業務,還有至少兩個集團一級的高級主管擔任領導。德意志銀行集團集團設立一個"集團執行委員會"作為最高行政管理機構,由集團理事會成員、各業務部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高級執行官員組成,以便更有效地駕馭這4個業務部

全球化戰略

50年代末以來,德意志銀行逐步由一家以國內業務為主的全能銀行發展成為全球性的多元化金融集團。其具體戰略發展階段為:
第一階段(1957~1967年):發展海外擁有少量股權的控股公司;
第二階段(1967~1976年):發展海外合資銀行;
第三階段(1976~90年代):發展海外分行及控股子公司
在經濟全球化的20世紀90年代,跨國間的資金在加速流動。德意志銀行集團在穩定歐洲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全球化戰略。其具體步驟為:
1. 通過在德國境外設立子公司和附屬公司擴展整個集團公司的經營網路機構;
2. 通過收購其它國家的銀行拓展現有的海外分行機構;
3. 與歐共體國家的銀行合作實現歐元業務的一體化。
1998年11月30日,德意志銀行集團宣布動用102億美元,以每股93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第8大銀行棗信孚銀行的全部股權。美國信孚銀行總部設在紐約,總資產約176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證券託管銀行之一,在衍生交易和高收益債券方面的業務實力很強。由於受亞洲、拉美、俄國等國家和地區金融危機的影響,信孚銀行在1998年第3季度有4.8億美元的虧損,信貸評級也被評級機構降低,因而很難應付國際投資銀行業務的激烈競爭。德意志銀行集團希望通過收購信孚銀行加強它在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中的地位,獲得在資產管理、私人銀行等業務方面更大的發展空間。

1999年5月20日,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以 6:0的投票通過了這項跨國收購案。德意志銀行集團與信孚銀行合併後,其總資產將高達8340億美元,超過了瑞士聯合銀行和新組建的美國花旗集團,成為世界上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集團。合併後,其基金管理業務世界排名第3,證券託管業務世界排名第4。這是迄今為止海外金融機構收購美國金融機構金額最高的案例。此次收購使德意志銀行集團實現了進軍美國資本市場的願望。
德意志銀行集團收購信孚銀行的主要動機是:
1. 擴大規模。作為依賴公眾信心而生存的銀行業,規模的大小對其在本行業的競爭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德意志銀行集團收購信孚銀行後規模成倍增長,跨國銀行的國際信用等級大幅提高。有利於在美國市場擴展,使得銀行的專營服務、經營實力增強,確保了其在國際金融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另外,由於信孚銀行在1997年購買了英國西敏寺銀行的歐洲證券業務,也有助於德意志銀行集團強化其在歐洲股票市場的業務。還有,由兼併帶來的客戶多樣化及由此產生的規模經濟效益將會有效抵禦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
2. 優勢互補。德意志銀行集團與信孚銀行合併後,雙方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一是業務互補。德意志銀行集團經營業務範圍十分廣泛,而信孚銀行擅長股票、債券等業務。為了提高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銀證進一步融合。合業經營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後不可抗拒的趨勢,這種經營方式有利於達到經濟資源的最佳配置和最佳經濟效益。因此可以相得益彰,開展更全面的金融服務;二是地區性互補。德意志銀行集團的業務主要集中於歐洲,而美國信孚銀行的業務主要集中於美國,合併後的業務則遍及歐美,信孚銀行將成為德意志銀行集團在美國投資銀行業的核心,從而保證新集團整體盈利的穩定增長;三是擴大了客戶網路。合併後的銀行可以互相利用對方的客戶基礎、經營渠道,通過交叉經營來擴大各自的客戶網路。
3. 降低經營成本。德意志銀行集團計畫收購信孚銀行後,將裁員約5500人,從2001年起每年能為銀行節省約17億馬克(約10億美元)的人工成本,在2001年每股利潤可增加10~15%。
德意志銀行集團的發言人布呂爾在1999年3月18日的年度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德意志銀行集團計畫,通過完成與美國信孚銀行的合併,到2001年銀行的營業額將會提高到120億馬克,比原來所計畫的目標高出30億馬克。德意志銀行集團1999年的經營戰略將是在鞏固歐洲市場的同時開拓世界市場。他強調,完成與信孚銀行的合併,並不意味著德意志銀行集團擴張的結束,一旦時機成熟,德意志銀行集團願意在任何時候與其它銀行、企業開展各種形式合作。合作的方式可以是多樣化的,從鬆散的協作到固定的聯盟,以及購買、合併等都可以考慮。
德意志銀行集團發言人布呂爾在1999年5月17日召開的銀行年度大會上宣布,該銀行運作的地理中心仍是歐洲地區,主要服務對象將是企業,即包括大型企業,也面向中小型企業及私人企業。德意志銀行集團的經營活動重心將是通過兼併歐洲其它國家的銀行,或通過參股收購的方式增強自己,開拓國際金融市場。這一做法正好與歐洲其它國家的商業銀行積極兼併國內私營銀行,以求擴大自己實力的作法相反。布呂爾強調,德意志銀行集團兼併活動的重點已經不再是國內了。在這方面,德意志銀行集團在1998經營年度中已經進行的工作有:
--獲得了比利時的里昂信貸比利時銀行(Credit Lyonnais Belgium )的參股權,並進行了業務整合;
--在西班牙,與西班牙郵政公司合作,開展了廣泛的零售銀行業務;
--與合作夥伴EFG歐洲銀行共同在希臘成立合資銀行,雖然希臘暫時還不是歐元國,但它不久將會成為歐元國的成員,因此德意志銀行走出這一步意義重大;
--著眼開拓未來的波蘭市場,現已經在波蘭第5大銀行BIG Bank Gdanski S.A 中占有9.9%的股份;
--在捷克,德意志銀行集團已經為接手正在私有化的Bank CSOB 提出了報價,為收購這家銀行或取得參股權進行積極準備。
--在法國,德意志銀行集團支持法國巴黎國家銀行(BNP)推出的公開定價收購興業銀行和巴黎巴銀行的股票的計畫。 德意志銀行集團計畫幫助巴黎國家銀行發行新股票,因為巴黎國家銀行急需籌集資金增加資本。因此德意志銀行甚至打算在公開定價兌換股票行動中支持巴黎國家銀行股票的市價。如果這項股票兌換行動成功,德意志銀行就可以在巴黎國家銀行的新集團內獲得一定的股份。

布呂爾強調,德意志銀行集團的目標是要通過這種國際性的兼併活動在歐洲建立巨大的網路,進一步達到歐洲乃至世界第一大銀行的目標。
在亞洲,德意志銀行集團認為,亞洲經濟危機的探低已過,將會出現一些開始實現經濟成長的國家。在日本,由於政府採取了穩定金融體系措施及一些特殊的財政政策,至少已經使日本的經濟能力不再猛烈下降了,所以德意志銀行集團在亞洲的經營將會以日本作為重點和基地。

主要業務

德意志銀行集團德意志銀行集團

它在世界範圍內從事各種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其中包括吸收存款、借款、公司融資、銀團貸款、證券交易、外匯買賣及衍生金融工具等。其主要客戶是個人、公司、政府和公共機構。國際貿易融資也是德意志銀行集團的重要業務之一,集團的信貸部門經常單獨或與其它銀團及特殊金融機構聯合提供短期及中長期的商業、貿易信貸。
德意志銀行集團還開展結算、發行證券、辦理信用證、保函、投標和履約保函等業務。德意志銀行集團的證券業務十分發達,已成為當今世界最主要的證券商之一,經常作為主承銷商,參與德國和世界證券市場上的債券和股票的發行業務。
90年代以來,德意志銀行集團的經營規模進一步擴張,並進行了一連串的收購與兼併活動。其中主要有:收購了ITT金融集團,與德意志信貸公司合併,組建了德意志金融服務公司;重組了一家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公司棗 德意志摩根建富公司;收購了義大利的第5大資金管理公司棗 金融和期貨有限公司。德意志銀行集團還在美國建立了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德意志銀行集團紐約信託公司。
德意志銀行集團也是一家上市的集團股份公司,其股票可在德國的所有交易所進行交易,並同時在巴黎、維也納日內瓦、巴斯萊、阿姆斯特丹、倫敦、盧森堡、安特衛普及布魯塞爾等多國的證交所掛牌上市。
1998年,德意志銀行集團的資產總額為12 255.3億馬克(約6456.96億美元);稅前利潤達78.85億馬克,比1997年的20.43億馬克增長3倍多;淨利潤為20.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1.3%。

中國業務

德意志銀行集團早於1872 年在上海設立首間辦事處,並於2008年1月1日在北京正式註冊成立法人銀行 ——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德銀中國”﹞,把原德意志銀行北京廣州分行改制為德銀中國分行,新設上海分行,並保留原德意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從事外匯批發業務。
德銀中國在中國法律法規和監管部門允許的範圍內開展企業銀行業務、個人銀行業務和其它類型的業務。德銀中國現於國內經營的業務包括私人和工商企業銀行、私人投資管理、環球市場、企業銀行及環球交易銀行、商業房地產融資等。此外,德意志銀行母公司還通過其它實體在中國涉足環球銀行和資產管理等領域。
德意志銀行現持有華夏銀行13.7% 股份,並於2007年6月聯手推出華夏銀行信用卡。德意志銀行旗下資產管理業務是嘉實基金的戰略投資人,兩者在業務發展上有密切合作。

所獲獎項

在業界獨樹一幟的德意志銀行集團,多年來憑藉獨到的市場見解、創新的投資理念以及妥善的財務方案,屢創佳績,成就非凡,在世界範圍內廣受認可。而這一座座獎項和豐碑,更成為德意志銀行激情演繹的動力,期待贏取更多客戶的滿意和讚許。

亞洲貨幣

最佳上市案例: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222億美元A股和H股同期首次公開發行(2006)
最佳槓桿型融資案例:GUM控股1.81億美元5年期高級抵押槓桿收購(LBO)融資(2006)

亞洲風險

銀行間交易員調查(2006)
最佳衍生產品交易行
最佳證券衍生產品行-亞洲(日本除外)
最佳信用衍生產品行-亞洲區、日本和澳大利亞

財資雜誌

AAA級殊榮(2006)
最佳新興市場債券行
最佳次級市場G3債券行
最佳證券、最佳首次公開發行:中國工商銀行$222億美元首次公開發行

歐洲貨幣

外匯交易調查 (Fox Poll) (05/2006)
亞洲和全球最大份額外匯交易行(2006)

金融亞洲

成就獎 (2006)
最佳國際債券行 (2006)
最佳股票關聯行(2006)
年度最佳交易、最佳證券交易、最佳首次公開發行、最佳私有化交易、最佳交易(中國):中國工商銀行$222億美元A股和H股同期首次公開發行

國際金融評論亞洲版

國際金融評論亞洲版2006年度回顧
最佳衍生產品行(2006)
最佳債券行(2006連續兩年獲此殊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