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鐵》[音樂劇]

《地下鐵》[音樂劇]
《地下鐵》[音樂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幾米的《地下鐵》講述的是一個15歲少女在一天清晨走進地下鐵,從對地下鐵的冒險之旅演變為探尋未知的生命歷程的故事,繪本畫面呈現的是淡淡的哀愁和傷感的情緒。音樂劇從幾米《地下鐵》扉頁柔柔的畫像開始,也結束於這張畫。超大型的投影燈將幾米的畫作投射到舞台背景上。地下鐵的入口、天橋階梯,在視覺上也保留了很多幾米作品的特徵。

簡介

音樂劇《地下鐵》音樂劇《地下鐵》

幾米的《地下鐵》講述的是一個15歲少女在一天清晨走進地下鐵,從對地下鐵的冒險之旅演變為探尋未知的生命歷程的故事,繪本畫面呈現的是淡淡的哀愁和傷感的情緒。

音樂劇從幾米《地下鐵》扉頁柔柔的畫像開始,也結束於這張畫。超大型的投影燈將幾米的畫作投射到舞台背景上。地下鐵的入口、天橋階梯,在視覺上也保留了很多幾米作品的特徵。

但是音樂劇《地下鐵》又不僅僅是幾米的。“幾米的原著就像是一本遊戲書,怎么串都可以成為不同的故事。”黎煥雄這樣說道。曾經在EMI擔任宣傳企劃、詩人出身的黎煥雄按照他的方式,固執地將荒謬、冷酷的因素加入了音樂劇之中:“幾米的作品不是否極泰來的這樣一個邏輯,它是最好的和最壞的,全都安排在同一個時空裡頭。”

作為幾米作品中人物造型的補充,音樂劇進行了不小的再創作,改編和添加了很多內容,加上適度的變形,出現了黑衣人、園丁、鐵道測量員。“生命就是一個月台,場景、人物和故事在其中不斷變化。”《地下鐵》中的演員分飾多個角色,在角色之間多次變換身份。

在台北演出的時候,年輕的幾米迷們是抱著和偶像共鳴的心態進入劇場的,但是,他們很快發現情形並非如此。他們喜歡的人物開始講一些奇怪的台詞,他們必須面對的還有奇怪的書名和人名。此外,他們還要接受音樂段落之間巨大的反差,在一首清淡的吟唱之後,可能就是一段非常高亢的接近歌劇里女高音的唱腔。黎煥雄觀察到的觀眾反應首先是焦慮,為了跨越焦慮,他們作出了一些幾乎是共同的反應,當戲裡的角色說一些笑話的時候,他們就會笑得特別大聲,因為他們惟恐這個笑話過完之後,又會等待很長一段時間。他們並不明白台上的演員在說什麼,所以一逮到看得懂的場面或聽得懂的笑話的時候,他們就會反應得特彆強烈。  

主創群體

幾米(原著、視覺總監)

音樂舞台劇《地下鐵》圖片-幾米《地下鐵》原畫音樂舞台劇《地下鐵》圖片-幾米《地下鐵》原畫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曾在廣告公司工作十二年,後來為報紙、雜誌等各種出版品畫插畫,1998年首度在台灣出版個人的繪本創作《森林裡的秘密》、《微笑的魚》,1999年至2001年陸續以《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記了》、《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地下鐵》等多部作品,展現出驚人的創作力和多變的敘事風格,在出版市場興起了一陣持續至今熱力不減的繪本創作風潮,2002年《我只能為你畫一張小卡片》、《布瓜的世界》持續令人充滿驚喜,廣受兩岸三地讀者的喜愛,2003年最新長篇作品《幸運兒》,一本悲憫與傳奇之書,突破以往的創作手法,帶領我們進入幾米創作的另一個境界。幾米讓“圖像”成為另一種清新舒潔的文學語言,在他的作品裡營造出流暢詩意的畫面,散發出深情迷人的風采。目前擁有15本廣受大家喜愛的作品,並賣出美、德、法、希臘、韓、日、泰等多國著作權。

黎煥雄(導演、編劇、音樂監督、歌詞)

河左岸劇團、創作社劇團創始成員。2002年台北詩歌節副總策劃兼節目總監。資深音樂企劃工作者,曾任EMI唱片國外處資深經理,製作專輯包括胡乃元《純真年代》《無伴奏風景》、幾米《地下鐵》《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記了》音樂專輯等。近年主要劇場編導作品-河左岸劇團:《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2003)、《妻夢狗》(2000)、《星之暗涌2000》(2000,中時娛樂周報表演藝術類年度十大)、《虛構飛行》(1998),創作社劇團:《烏托邦Ltd.》(2001)、《一張床四人睡》(1999)、《夜夜夜麻》(1997)。詩、散文等文字創作散見中時人間副刊、聯合副刊、聯合文學等處。出版劇本《星之暗涌》、《賴和》,詩集《寂寞之城》等。

王孟超(舞台設計,製作人)

幾米《地下鐵》音樂劇幾米《地下鐵》音樂劇

雲門舞集技術顧問。美國南加州大學舞台/燈光設計碩士。
他為雲門所做的舞台設計,包括“?”,“竹夢”,“水月”,“流浪者之歌”,“悲歌交響曲”等多出舞作。他的舞台與張贊桃的燈光,堪稱雲門的黃金組合。法蘭克福匯報稱讚他們的設計“創造出一處奇幻空間,為舞蹈營造了詩意的境界”。他也是雲門“九歌”首演的舞台監督。
在美期間,曾任美國紐約茱麗亞音樂學院舞台助理設計,為愛麗絲杜麗廳的“向台灣致敬”及茱麗亞戲劇廳之“三姊妹”擔任設計。返台後,台北國家劇院舞台監督,技術監督,文化大學戲劇系講師。他也受邀擔任文化大學戲劇系,以及當代傳奇劇場,屏風表演班等劇團的舞台設計。
王孟超也是明華園“濟公活佛”在北京,當代傳奇劇場的“欲望城國”在韓國,法國演出的舞台技術,燈光指導。其它燈光設計作品包括:陶馥蘭,羅曼菲,蕭渥廷,游好彥等舞展,當代傳奇劇場,以及太古踏舞團“無盡胎藏”歐洲演出,“大神祭”等。
王孟超同時也是“創作社”核心團員,陸續為其設計“夜夜夜麻”,“一張床四人睡”,“天亮以前我要你”,“無可奉告”,“記憶相簿”,以及“瘋狂場景”。

陳建騏(音樂統籌、作曲、製作)

淡江大學會計系畢業,
劇場作品: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自己的房間』、『666著魔』、『依波拉』、『2000』、『蒙馬特遺書』、『艾蜜莉』;創作社劇團『KiKi漫遊世界』、『天亮之前我要你』、『無可奉告』、『記憶相簿』、『瘋狂場景』;四度空間劇團『我是一朵花』;互動蹲跳劇團『愛他的女人和男人』;皇冠藝術節『旅行生活』;小劇場聯盟『三三兩兩』、『一夜節』、『我的光頭校園』;L209劇團『女人家』;外表坊時驗團『舞李爾』、『風景III』;那個劇團『安蒂崗妮』;南風劇團甜美生活』、『時間之書1905』、『致波赫士』;親愛的劇團『收信快樂2001』、『收信快樂2002』;如果兒童劇團『e世代恐龍秀』;春禾劇團『春禾十八招』。電影作品:陳俊志『美麗少年』;中影『深深太平洋』;中影『自由鬥神』;中影『二月十四』。

姚淑芬(舞蹈設計)

幾米《地下鐵》音樂劇幾米《地下鐵》音樂劇

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師,教授即興、創作、現代舞蹈、身體療法。
現為【世紀當代舞團】團長及主要編舞家。
曾任【漢聲舞集】及【台北藝苑】主要舞者。留美期間,美國舞蹈《態度》雜誌評論為“許多學習之處,不可多得的舞者……”。1999年獲選教育部赴巴黎藝術村一年,並在當地發表作品。曾於國內外發表舞蹈作品:《Nature’sAnxiety》、《Time.Space.Matter.》、《自然界、女人的單獨遊戲》、《她們》、《白色的天》、《墮落天使》,以及【世紀當代舞團】《走出、出走》、《PUB,怕不怕》以及《孵夢》。並多次擔任【河左岸劇團】的編舞及肢體訓練。

李琬玲(燈光設計)

東吳哲學學士.TempleUniversity,Philadelphia,USA劇場藝術碩士,主修燈光設計.
1991-1996年任職雲門舞集技術組,曾擔任國外團體如BejartBalletLausanne,L'AUTREETMOIDUO,TRITON(2ter)燈光技術指導.2001年台北燈節裝置技術總監.第一屆總統文化獎晚會及台北當代藝術館開幕助理設計.於1999年至2000年任職TheLightingPracticeUSA,為專職建築照明設計師,以太設計顧問公司項目設計師,現職新舞台舞台監督.
劇場燈光設計作品:屏風表演班《我妹妹真情版》《北極之光》《徵婚啟事幸福版》,金枝演社《羅密歐與茱麗葉》《觀音山恩仇記》《可愛冤仇人》,復興劇團《少帝福臨》,神色舞形《原因只是原因的一部份》?河左岸《妻夢狗》,TempleTheatre《TRANSLATIONS》《TARTUFFE:BORNAGAIN》,ConwellDance《LOVEPACKPACKLOVE》,《MAYTEA》,台灣渥克《速克達瑪麗-你為什麼不愛我》,環墟《暴力之風》.

蔣文慈(服裝設計)

現任“蔣文慈服飾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及設計師。曾任職高京紡織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台灣Lee牛仔休閒服飾設計師,蔣文慈在1992年獲得紡拓會“紡織工業設計人服培訓計畫”國外長期進修獎學金,隨即前往法國進修。短短三年間,蔣文慈的驚人才華,讓她從服裝設計名校ESMOD學校及STUDIOBERCOT學校畢業,並插班考入法國巴黎製衣公會學校(EcoleChambreSyndicaledelaCoutureParisienne,Paris)立裁課程結業。蔣文慈於1995年回國後,應聘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兼任講師,同時成立成立蔣文慈服裝工作室。隔年,成立“蔣文慈服飾事業有限公司”創設“WEN-CHICHIANG”設計師成衣品牌。

李格弟(歌詞)

筆名夏宇,為“告別”、“城市英雄”、“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痛並快樂著”等約百首流行歌曲作詞者,以及“備忘錄”、“腹語術”、“摩擦,無可名狀”、“Salsa”四本詩集作者,另譯有“夏之戀”(JulesetJim),劇本“國王的新衣”、“三個乖張女人所撰寫之詞不達意的女性主義論文”,英譯詩集“FusionKitsch”(SteveBradbury譯,ZEPHYRPRESS)

演員

陳綺貞/飾演盲女

《地下鐵》主演《地下鐵》主演

歌手。
生於台北AB型雙子座
發行三張唱片及DEMO,出版一本書兩次個人演唱會。
范植偉/飾演黑衣人、魔術師

演出作品:
電影【鹹豆漿】(2002南特三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美麗時光】(2003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晴天娃娃】、【黑暗之光】
電視:<孽子>、<來我家吧>、<車正在追>、<浮光掠影的剎那:圖書館篇>
音樂錄像帶:<我不難過>(我不難過-華納音樂)、<我不是天使>(那英-華納音樂)、<戀>(李心潔-滾石唱片)、<紀念>(蔡健雅-環球唱片)
電視廣告:麥當勞品牌形象代言與和風飯食代言

黃心心(飾演夢裡的女兒,尋找出路的愛麗思,盲女幻影,野兔)
台北醫學大學畢,現為專職表演藝人,1997年與兄長合組“IPIS兄妹組合”出道至今,出過四張專輯”IPIS第一蟑”、”IPIS第二蟑”、”IPIS第三蟑”、”IPIS第四蟑”。從小熱情奔放,喜歡嘗試跨領域挑戰,除歌手及多項活動與電視及平面廣告代言人外,尚有主持人、演員、作家及翻譯員等多重身份。  

舞台劇演出作品計有:《這兒是香格里拉》《張愛玲,請留言》(表演工作坊);《人間條件》《領帶與高跟鞋》《小王子》(綠光劇團);《白蛇傳》(紙風車劇團)等。

吳恩琪Niki(飾演天使,天使折翼後的寂寞女人,盲女幻影)

《地下鐵》《地下鐵》

吳恩琪在梁朝偉“花樣年華”音樂錄像帶中神秘而迷人的演出曾經獲得廣大的迴響、並令觀眾矚目期待。Niki迷人的清新感與充滿個性的形象,讓她在眾多新人當中顯得極為突出,並成為最具潛力的明日之星。
已發行個人音樂專輯:(環球唱片)
電視廣告演出:黛安芬產品代言、
梁小衛(飾演母親,遲到的公主,黑暗城堡的女人)(背景)香港人,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畢業,主修聲樂表演。1995年開始參加現代劇場演出,經常於香港導演何應豐的“瘋祭舞台”中擔任歌唱演員,並多次到日本、台灣及北京等地方演出。也擔任不同劇團的合唱指導及工作坊導師。常與港台及歐洲的舞者、電影工作者、音樂創作人及詩人合作。2000年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到紐約三個月,跟MeredithMonk及其它美國藝術家交流。前年,德國PinaBausch在作品《Aqua》中採用了兩首她的歌曲。近期演出包括十月底的大型音樂劇場《七重天》,及明年香港藝術節,將與法國舞團“Eolipie”合作演出的《林沖夜奔》現代版─《驀然回首》。
Fa(飾演父親,導演,鐵道員,土地測量員,旅行者)
國立台灣大學工學士。1986年開始接觸劇場,1991年勵志要做劇場演員,2002年開始想編舞,現為專職表演者。曾與魏瑛娟、戴君芳、王嘉明、陸愛玲、黎煥雄、紀蔚然、傅裕惠、陳品秀、姚淑芬、石佩玉、廖俊逞、郭文泰等創作者合作過。演過3部電影,編過1支舞,1995年至今演過33個劇場作品。《幾米“地下鐵”─一個音樂的旅程》是第34個。
徐堰鈴(飾演詩人的使者,玩具兵,企鵝)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院劇場藝術研究所碩士,2003年獲“世安文教基金會藝術創作贊助”及ACC受獎人。
近年劇場演出有《愛蜜莉?狄金生》、《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瘋狂場景─莎士比亞悲劇簡餐》、《你正百無聊賴我正美麗》、《Zodiac》、《蒙馬特遺書》、《記憶相簿》、《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動作》、《之間》、《如夢之夢》、《仲夏夜夢》、《KIKI漫遊世界》、《98酒吧?惹內的妹子》、《行走的人》等等。
馬照琪(飾演“有光”旅店女店主,盲女幻影,貓)

幾米《地下鐵》音樂劇劇照幾米《地下鐵》音樂劇劇照

巴黎賈克樂寇(JacquesLecoq)國際戲劇學校兩年畢,紐約大學教育劇場碩士,台灣大學經濟系學士。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講師。台灣演出經驗:2003年,致波赫士(南風劇團)。2002年,瘋狂場景─莎士比亞悲劇簡餐(創作社),歐風晚餐(密獵者劇團)。2001年,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動作(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2000年,蒙馬特遺書─女朋友作品2號(莎妹劇團)。法國演出經驗:2002年,L'OmbreFertile非洲巡迴(ImibalaTheatre)。2002年,Executeur14(TheatreMartinGrissen)。
黃俊銘(飾演詩人)
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畢。目前任職聯合報文化組記者。
鍾莉美(飾演乘客,遠方的女人,陪審員)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舞蹈系畢業,現任世紀當代舞團舞者。演出經歷《失憶邊境》《井》《看誰在看誰》《孵夢》《PUP怕不怕?》世紀當代舞團、《逐浪》《紅摟夢》《生命花園》《高感性檔案》《2000異世界》彙編語言舞團、《紅樓夢》蓮華普門、2002年代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赴美參加舞蹈節、2000年隨吳佩倩舞極舞團赴日本琉球演出。
藍貝芝(飾演乘客,森林少女,旅店店員,陪審員,盲女幻影)
美國德州西南大學戲劇與女性研究學士,曾參與演出大直婦女中心社區媽媽劇團;寰宇家庭《Hungry,Hungry》、《What'sWrongwithZap?》;差事劇團《直腸MTV》、《阿拉的天空》;即將發表的有差事劇團《逐漸暗弱下去的候車室》及同黨劇團《不想一個人寂寞》。除了表演之外,亦從事社會運動、藝術行政及英語教學,譯有紐約拉子五兄弟劇團《蕾絲新生活寶典》一書。
戴輝(飾演乘客,遠方的男人,侍者,陪審員)
醫學系轉戲劇系畢業主修表演
習現代舞接觸即興技巧、阿根廷探戈及國際標準舞
曾任樂團主唱,演出陳亦迅MV、茶里王廣告、衛視
演出英文舞台劇:、新舞台、台泥士敏廳
演出中文舞台劇:、藝術教育館、新舞台、畢制
於明倫高中任表演指導、獲選為春禾歌舞劇演員
葉文豪(飾演乘客,遠方的男人,侍者,陪審員)
民國67年出生,在家排行老二,90年畢業於文化大學生物系,同年8月進入白雪藝工隊,服役期間跑遍台、彭、金、馬,更於90~91農曆年期間赴新加坡演出,曾擔任藝工隊主唱、舞者;92年4月從藝工隊退伍。
陳貝瑜(飾演乘客,遠方的女人,陪審員)
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四年級學生。2003年校內舞蹈創作比賽“獨舞”第二名。2002年參【太初有舞】年度公演。2001年參加學校“美國學術交流訪問團”、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展演【舞彩繽紛】、師生聯展【影像逆流】。
陳建衡(飾演乘客,遠方的男人,侍者,陪審員)
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於學生時代考入而接觸表演,除音樂劇坊歷年多場演出外,陸續參與”睡美人”與”胡桃鉗”演出,其後並加入,;畢業後專職於表演,參與多次與…等團體之出;.
黃紹雯(飾演乘客,盲女分身,森林少女,旅店店員,陪審員)
台大戲劇系公演(演員)、(演員)、(演員),(舞監助理),
獨立呈現(演員)。
魏沁如(飾演乘客,遠方的女人,陪審員)
即將於2004年從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畢業
特別介紹
王雁盟(現場手風琴演奏)
1996年旅行東歐,受街頭音樂啟發,開始手風琴的探索,1997年師事巴黎手風琴手DominiqueBodin,學習Musette、Tango等歐洲傳統手風琴音樂,1998年開始從事街頭、劇場、電影、唱片等音樂演出,演奏風格溫潤且極富感情。
你可能在這些地方聽過他的琴聲:《三橘之戀》、《臉頰貼緊月球》、《蝴蝶》、《給世界陌生人的666轉》、《第33個街角轉彎》《人間喜劇》、《空中花園》以及各式街頭、劇場、電影…等,個人手風琴創作專輯將於2003年8月風潮唱片發行。

舞台視覺設計

走進劇院就坐,我們仿佛置身在地下鐵的入口,往下探視,只見層層階梯,神秘地不透露任何信息。我們在這關口,只需一直往前進,往下走…
幕起,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身為在觀眾席的旅行者,同時看到劇中女孩深處的環境,也透過巧妙的視覺設計,我們亦從女孩的視覺角度看待這世界。從未知的疑惑,黑白的無色彩的真實,到開啟心中的繽紛世界。
舞台視覺呈現真實地下鐵的月台場景,層次起伏的月台,藏匿著想像澎湃的奇幻大象、企鵝等角色。讓我們深刻體驗這段旅程。劇中利用多媒體影像轉換時空場景,漸讓灰白的場景,逐漸轉變為彩色的地下鐵之旅。  

演出團體

創作社成立於1997年五月,是由一群包括台灣資深劇場編導以及戲劇學者等,從事現代以及前衛劇場創作或教育、研究工作多年之成員組成。八位核心成員在過去十年間,分別以編劇、導演、設計、學術研究、藝術行政等角色,密切參與劇場工作,準扣社會動脈與劇場形式的發展。現匯集創作,意圖凝聚成一股整體力量,以新的組合方式激發創造力,為彼此的戲劇生涯邁向另一個階段而努力,並為華人創作盡一份心力。

創作靈感

《地下鐵》原作的創作靈感源自於幾米多次旅行經驗,旅途中無數次進出捷運站,看見不斷轉換的風景,總是帶給他許多驚喜。故事中那位看不見的小女孩無法欣賞現實世界的景致,但“想像”讓她視野更遼闊,讓生命更自由。

評價

舞台劇《地下鐵》從視覺形式到故事內容上,均是對幾米繪本原作的立體化演繹:一個盲女在十五歲生日的清晨,走入地下鐵,尋找一片遺落的金色葉子,一個紅色的蘋果,一個回復視力的奇蹟。一路上,一個個預期外的角色紛紛出現:企鵝、大象、死神、長翅膀的男人、玩具兵、微笑的魚與捧著魚缸的男人、《向左走向右走》里的小提琴手、月亮汽球……他們引導著盲眼少女前往下一個起點。故事的主題是當面臨“失去”(或者“不足”)的時候,人們各自開始的旅程。通過一場充滿想像、色彩與聲音的追尋旅程,舞台劇《地下鐵》告訴我們一個關於“真相”的寓言:是想像,讓生命豐富……
舞台劇的容量與表現力是驚人的,即使是幾米原作里一些“龍套”角色,諸如鐵道員、測量員、小白兔、天使、地下鐵車窗里的潛水艦等,也都經由本劇編導黎煥雄詩化的演繹,躍然台上,變成了活生生的人物,使兩岸的幾米迷們得以首次和幾米異想世界中的人物面對面。黎煥雄還在劇中加入了幾米原作中沒有的新角色黑衣人、園丁、鐵道測量員等,使劇情多線交錯發展。黎煥雄表示,“全劇不但具有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焦慮感,又有卡夫卡的黑色調性”。
在改編幾米作品的風潮中,舞台劇《地下鐵》是獨一無二的幸運兒,因為幾米本人對這部改編作品青睞有加,不僅親自參與本劇的創作,還多次去排練室探班,甚至讓自己的小女兒在本劇首輪公演中客串了一個角色,關注之情溢於言表。幾米與本劇編劇導演黎煥雄多年的好友。兩人共同發想《地下鐵》舞台劇的構想,共同參與編劇的架構。對於舞台劇的呈現,幾米以獨到的眼光,參與到戲劇及設計的視覺藝術層面,親自擔任本劇的視覺總監。在本劇公演前夕,幾米就像書中主角盲女對未知之旅的熱切期待,以“幾米風格”的語言,興奮地說:“我多么想天天去參與他們排練的過程,直到開出那朵花為止。”本劇公演後的一次記者會上,幾米則將這部舞台劇形容為“一個夢,令一個平面的作品得以立體化”,說通過導演和陳綺貞的演繹,這個夢得以實現。

幾米作品集錦

作品美圖 作品列表
漫畫
漫畫

漫畫作品

2013:1.真的假的啊? 2.乖乖小惡魔
2012:1.如果我可以許一個願望 2.擁抱
2011:1.時光電影院 2.不睡覺世界冠軍 3.我會做任何事! 4.世界別為我擔心
5.星空 青春電影紀念冊
2010:1.我不是完美小孩 2.鏡子裡的小孩 3.走向春天的下午
2009:1. 《星空》[幾米漫畫]
2008:1.吃掉黑暗的怪獸 2.躲進世界的角落
2007:1.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2. 《戀之風景》[幾米漫畫]
2006:1.謝謝你毛毛兔,這個下午真好玩 2.藍石頭
2005:1.失樂園[幾米漫畫] 2.小蝴蝶小披風
2004:1.遺失了一隻貓 2.履歷表 3.又寂寞又美好
2003:1. 《你們我們他們》 2. 《幸運兒》[幾米漫畫]
2002:1.布瓜的世界 2.我只能為你畫一張小卡片
2001:1.《1.2.3.木頭人》 2.照相本子 3.我夢遊你夢遊 4.地下鐵[幾米漫畫]
2000:1.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 2.森林唱遊 3.黑白異境
1999:1.月亮忘記了 2.聽幾米唱歌 3. 《向左走向右走》[幾米漫畫]
1998:1.微笑的魚 2.森林裡的秘密
筆記書

筆記書

2013:1.吹泡泡
2012:1.小擁抱
2011:1.星空仰望
2010:1.小完美
2004:1. 《開始》[幾米漫畫]
其他

其他

2012:1.並不很久很久以前
2009:1.幾米畫冊創作精選
2008:1.幾米創作十年精選 2.幾米故事的開始

音樂

2002:胡乃元無風景伴奏
2001:地下鐵的二十個音樂場景
插畫和授權產品

插畫和授權品

1.2013中華航空“擁抱機”
2.2013翰品花蓮
3.2013宜蘭新亮點-幾米主題公園與未來轉運站
4.宜蘭車站南方幾米廣場
5.台北捷運南港站公共藝術
6.政治正確童話插圖
7.2010《向左走向右走》《星空》兩種系列保溫杯
8.2004《開始》筆記本
9.2001《地下鐵》音樂CD
10.以幾米繪本作為設計的台北捷運單程票磁卡
11.台北捷運單程票磁卡

衍生作品

衍生作品

電視劇 2006:地下鐵
2004:向左走,向右走
電影 2011: 《星空》[電影]
2003: 《向左走向右走》[電影]
2003: 《地下鐵》[電影]
音樂劇 2013:向左走,向右走
2012:地下鐵
2010: 《向左走向右走》[劇場版]
2008:向左走,向右走
2005: 《幸運兒》[音樂劇]
2003:《地下鐵》[音樂劇]

中國近現代音樂劇

回溯中國音樂劇在上世紀末最後二十年里走過的歷程,發現這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草創時期。雖然這一時期的發展模式,基本與日本、韓國的發展模式趨於一致,但還是獨具中國特色,並且發展的步伐很大、速度很快。中國音樂劇在草創時期取得的成就,已為進入新世紀的發展階段,作好了基本的理論準備、表演創作人才的準備、觀眾的準備,因此可以斷言中國音樂劇在新世紀的發展過程中會有長足的進步,有可能創作出一批優秀的音樂劇劇目。

亞洲著名音樂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