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推銷員》

《快樂推銷員》

音樂劇《快樂推銷員》講述了一段平凡而又離奇的故事。舞蹈學校女學生常慧,因遭意外,被汽車撞傷了腿,坐在輪椅上終日憂鬱。常母為某市的城建開發總經理,為尋求女兒“快樂”在報上刊登廣告。推銷員老羅為達到推銷產品的目的,指派小羅接近常慧“推銷快樂”,但兩顆年輕的心接觸、碰撞、閃爍出青春的火花,由此發生了一系列的戲劇性變化。

簡介

充滿青春活力和時代氣息的音樂劇《快樂推銷員》以“推銷快樂,呼喚真誠”為主線,極富感染力的舞曲與感人至深的唱段貫穿始終,並結合演員精湛到位的表演和豐富貼切的舞蹈語彙,將真情傳播開去。整台節目舞美設計前衛大氣,服裝絢爛華麗,“快樂樂隊”的激情演奏更為演出錦上添花。該劇由來自全國多個文藝團體的藝術家們精心打造而成,融合了國家一級編劇、一級作曲和一級導演的集體智慧,是音樂劇創作實踐的一部佳作。

淺析

音樂劇《快樂推銷員》音樂劇《快樂推銷員》

金秋,意味著豐收,碩果纍纍!江蘇省鎮江市藝術劇院創作演出的大型音樂劇《快樂推銷員》給文藝舞台送來了金果,著實令人興奮激動,可喜可賀!音樂劇在中國文藝舞台上為數不多,在江蘇更是少有,音樂劇《快樂推銷員》以的新的形式帶來新的創造,新的水平,新的面貌,給人以全新的感受。

該劇堪稱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俱佳之作,無論從劇本的構架、人物的塑造、導演的運籌、表演、音樂、舞蹈、舞美、燈光、服裝等方面均在力求完美。尤其是強烈的時代感,濃烈的生活氣息,讓人感到自然、親切,洋溢著青春和活力,時代需要這樣的佳作,我深信定會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
音樂劇屬綜合藝術。她的主題是以音樂貫穿,推進劇情,塑造人物,完成劇本的使命,音樂在確定劇本的前提下,起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成敗的作用,而其中舞蹈則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且不同於歌劇,那裡的舞蹈只是其間的插段,《快樂推銷員》中的舞蹈與音樂不可分割,互為依存,她起到強化豐滿、美化潤色、增強觀賞性的作用。本文著重就《快》劇的舞蹈談一點感想,其他方面,就留給別的專家們。

特點

音樂劇《快樂推銷員》音樂劇《快樂推銷員》

舞蹈隨音樂貫穿全劇,充分發揮了她的功能,編導信洪海、徐國富、朱元淦都是年輕的舞蹈家,經他們的創造和努力,使該劇的舞蹈呈現了幾個特點:

(一)現代生活與時尚的結合

全劇的舞蹈風格統一,沒有採用哪個民族、哪個地區的舞蹈為素材,而是根據劇情與人物的不同,選用現代舞蹈和芭蕾舞的素材,結合現代生活創造出特有的語彙,編導智慧地以恰當的舞蹈語彙表現了劇情與音樂。如第一段歌《我們是推銷員》,編導沒有照歌詞去表演,而緊緊抓住推銷員年輕、熱情、帥氣、奔放的特點去組織舞蹈,每個人手拿一個公文夾,隨情緒而變化,形象鮮明,富有特點和個性,現代生活與時尚的氣息撲面而來,歌與舞和諧統一,水乳交融。

(二)簡潔、清晰、相得益彰

舞蹈具有詩的簡潔之特性,簡潔的脈絡與線條的清晰。有的編導喜歡堆砌動作,似乎要把自己掌握的東西,全部的家當,一股腦兒和盤托出,其結果必然使作品臃腫、雜亂、模糊,就象一個人嘴裡含了一堆食物在說話,難以說清。音樂劇的編導們掌握了簡潔的特性,在整部音樂劇舞段中的每一段舞蹈,都展示了他們思維的清晰,因此,觀眾就能更直接地、強烈地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與寓意,感情上獲得共鳴,那段《我們就是將來》的集體舞,是一群女孩在主人公常慧失去了行走的自由,象一支籠中受傷的孤鳥在輪椅上時,姑娘們友好地前來為她表演舞蹈,以此安慰與鼓勵同伴,舞不長,色彩鮮艷,僅有幾個動作與畫面的變化,卻頓時讓人感受到一種青春的女性的美,感受到顆顆火熱的心!

(三)詩情與浪漫的翅膀

舞蹈應該是音樂劇內涵詩情與浪漫的翅膀。導演方紅林、信洪海、周文明的浪漫構思、豐富的想像力,給舞蹈編導提供了馳騁的廣闊空間,在《來吧,跟我去登山》的歌聲中,編導安排了常慧的一段獨舞,表現了她受過傷的腿,不僅能站立,能舞蹈,且象鳥一樣飛翔,當小羅牽著常慧的手向上飛奔的瞬間,立即出現了崇山峻岭,他們雙雙升騰,在空中盡情舞蹈,腳下滾動著層層白雲,舞美的渲染大氣磅礴,劇情猛烈推進,人物形象升華,不禁讓人讚嘆“精彩”。

(四)輕鬆、活潑、格調清新

劇所有的舞段,沒有矯揉造作,沒有生硬沉重,舞蹈根據劇本的要求和音樂提供的鏇律、感情節奏去編舞,處處洋溢著輕鬆、活潑。透過舞蹈清新的格調,觀眾走近了劇情,接近了人物,舞蹈演化了“快樂”,渲染了“快樂”,演繹了“快樂”!在《老羅是個老供銷》的唱段中,推銷員的快樂富於強烈的感染力,編導借鑑雜技甩帽的手段,使推銷員的形象更活潑、生動。

值得特別稱讚和欣賞的是鎮江市藝術劇院擁有一支優秀的演員隊伍,藝術素養較高。他們既能唱,又能舞,聲情並茂,載歌載舞,頗具舞感!雖是歌唱演員,但專業舞蹈訓練有素。兩個主角的舞蹈,具有專業舞蹈演員的水平,比一般的歌劇演員更高一籌,他們表演投入,情緒飽滿,使人感到歌與舞融為一體,從心中流出來。有這樣一支隊伍,實在難能可貴。

十分欽佩鎮江市各級領導的遠見卓識,有膽量,有氣魄,支持與組織音樂劇《快樂推銷員》的創作與演出,敢於引進技術力量,特邀了方紅林、信洪海、張健這些專家,卻又不是完全替代,在鎮江市藝術劇院上下共同努力下,幾易其稿,精雕細刻,從而保證了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一個市級院團,能獻出如此佳作,進軍第七屆中國藝術節,充分證明了領導們強烈的精品意識,惟獨精品,才能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任何藝術作品、佳作、力作,都可能由於種種原因,留下一些遺憾,也正是這些遺憾會促使編導進一步總結思考,使之更加完美。象《快》劇中的那一段表演舞《我們就是將來》一樣,希望能再錘鍊好一段形象獨特的華彩片段。衷心祝願成功!獲勝!!!讓快樂之聲處處迴蕩,飛翔!!!

精華

聲:流行與美聲交相呼應

在一個多小時的演出過程中,這部《快樂推銷員》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便是音樂元素多樣,民歌、爵士、流行、美聲……各種音樂元素都融合在一起,當然,從現場觀眾的反映中,也不難發現這樣的嘗試不乏神來之筆。
電子琴伴奏合成的舞曲在這部音樂劇中出現的次數最多,往往配合雙人或是多人的出場,節奏明快、輕鬆、甚至還帶有一點童趣,這與許多兒童劇目中的配樂十分相似,而這樣的選曲也引來了孩子們的陣陣掌聲,現場的一些小觀眾甚至走到了舞台下面,和著音樂拍手呼應。
《快樂推銷員》的演員沒有一個所謂的“大腕”,但從整場演出來看,他們的表現依然是可圈可點,特別是男、女主人公的雙人合唱,堪稱現場的一個小高潮。細心的觀眾能從中聽出百老匯“詠嘆調”的感覺,而女主人公在唱法上更是採用了美聲的女高音,洋氣十足,就連現場的老外們也對此表現出強烈興趣。
這部音樂劇中出現了數十種的樂器,長號、小號、笛子、鋼琴、小提琴……各種樂器在使用上也是煞費苦心,比如當推銷公司老總出現的場景,小號低沉的聲音便會出現,顯出了人物的圓滑、老練,而男女主人公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會有鋼琴、笛子等伴奏,配合人物的獨白,一大段悠揚的小提琴伴奏在兩人出外郊遊的時候響起,令觀眾也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對於美好青春時光的暢想。

色:背景光配合人物心情

這部音樂劇的燈光效果可以說是做到了華麗、出色。在舞台道具相對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燈光的不斷變化是一種很好的互補,配合人物光鮮亮麗的造型,視覺上不會感到過於單調。
紅光和藍光大多出現在集體舞的場合,這時候背景音樂也是活潑、跳躍的,一大群都市推銷員穿著西裝出現在觀眾面前,大都會人來人往的景象是一片熱鬧的氣氛,在變幻的五彩燈光映襯下,這種浮華世界的感覺變得令人神往。
舞台中也有單獨的白光出現,往往是人物失落、陷入低潮的情況,周圍的背景一片黑暗,單獨的白光也暗示著一種無助和沮喪。
而燈光和色彩交融最佳的莫過於男女主人公陷入遐想,神遊天外的一段戲,用燈光和漫天飛舞的彩帶來營造人物的想像可以說是一大創舉,而在燈光的配合下,兩人雙雙飛天,更是天衣無縫。

藝:小道具大奧妙

相對於話劇,音樂劇的舞台表演更加誇張,這也給編導出了一個難題,如何令觀眾不覺得過於做作。
在這點上,《快樂推銷員》的編導可以說耍了些小“聰明”,表演中出現的凳子、帽子、扇子在演員手中猶如活起來一般,這也使觀眾不知不覺開懷大笑。
其中“帽子舞”的使用似乎也是取自傳統故事《過猴山》中猴子耍帽子的橋段,十幾個舞蹈演員排成一排,各自傳送著頭上的禮帽,配合舞步做了一個輪迴,台下立刻掌聲一片。
這些小道具的使用往往都出現在群舞中,可能十幾個人的舞蹈難免重複,也因此編導要求演員利用手中的道具做些新穎的動作,這對演員的基本功也是一種考驗。

借鑑

《快樂推銷員》是江蘇省第一部原創音樂劇,自1999年創排以來已經三易其稿,並在全國公演110餘場。2002年8月,這部作品在哈爾濱舉行的第三屆全國歌劇(音樂劇)觀摩演出中,以總分第二的成績獲得劇目、劇本、導演、主角、配角和舞美等單項獎。和參演七藝節的其他音樂劇相比,這部作品中卻蘊涵了很多“上海元素”——該劇的導演方紅林、作曲陸建華、編舞信洪海、舞美周本義和兩位女主演嚴聞與江燕燕都來自上海,可以說是50%“上海製造”。
海歌舞團的作曲家陸建華告訴記者:“中國音樂劇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比其他舞台表演形式晚。音樂是音樂劇成功的關鍵,我們根據文學前提的需要從整體上設定了青春、快樂的主基調,而作為另一亮點的舞蹈與劇情銜接非常緊密,讓肢體語言為劇情說話。”
推銷員主打“青春牌”
與七藝節中另外兩部參評的歌舞作品《我心飛翔》與《五姑娘》相比,《快樂推銷員》的藝術總監馬家俊坦言《快樂推銷員》是在打“青春牌”:“總政歌劇團的《我心飛翔》打的是‘明星牌’,嘉興市的《五姑娘》是‘歷史牌’,我們鎮江藝術劇院沒有明星大腕和豐富的經驗,所以選擇了反映青年人生活的角度,因為這個題材最貼近人們的生活,也更容易受到觀眾的歡迎。”他向記者介紹,作為江蘇省首部原創音樂劇,《快樂推銷員》在創作中也曾走過一些彎路,但這也正為探索下一部音樂劇做了有益的嘗試。“現在我們正在計畫創作第二部音樂劇,我們會以市場和觀眾要求的角度來推敲劇本和進行創作,而《快樂推銷員》的一些經驗很值得我們再次借鑑。”

中國近現代音樂劇

回溯中國音樂劇在上世紀末最後二十年里走過的歷程,發現這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草創時期。雖然這一時期的發展模式,基本與日本、韓國的發展模式趨於一致,但還是獨具中國特色,並且發展的步伐很大、速度很快。中國音樂劇在草創時期取得的成就,已為進入新世紀的發展階段,作好了基本的理論準備、表演創作人才的準備、觀眾的準備,因此可以斷言中國音樂劇在新世紀的發展過程中會有長足的進步,有可能創作出一批優秀的音樂劇劇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