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蝴蝶》

《三蝴蝶》

《三蝴蝶》是由黎錦暉導演的一部作品,描寫三隻美麗的蝴蝶,同甘共苦,同心協力與惡劣的天氣作鬥爭,最後烏雲散盡,太陽普照大地。

基本信息

創作背景

黎錦暉的兒童歌舞劇及歌舞黎錦暉的兒童歌舞劇及歌舞

1917年至1919年的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使我國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使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藝術走向了新高潮。這一時期舞蹈藝術具有新文化的思想內涵和特徵,在新文化思想的影響下,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教育為學校教育的主導思想,這對學校的歌舞藝術發展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在學校的教育思想體系不斷改革和更新的情況下,各中、國小校出現了新型的兒童歌舞劇和歌舞,以真、善、美和自由、平等、博愛為教育的核心,以嶄新的思想內容來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當時歌舞劇、兒童歌舞的創始人黎錦暉先生,為兒童歌舞藝術,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作者簡歷

黎錦暉是我國兒童歌舞劇的創始人,他受五四運動和新文化的影響,創作了12部兒童歌舞劇和24部歌舞節目,其影響遍及全國各個城鄉和中國小校,乃至東南亞各國。
黎錦暉是湖南湘潭人,青少年時代廣泛接觸戲曲音樂和民間音樂,1916年開始學習西洋音樂,五四運動之後,致力於改革音樂教育和推廣國語,專門從事兒童歌舞劇和兒童歌舞音樂的創作。

黎錦暉的代表作有歌舞劇《麻雀與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三蝴蝶》、《小小畫家》、《春天的快樂》、《最後的勝利》,以及歌舞《可憐的秋香》等。

劇作內容

黎錦暉的兒童歌舞劇及歌舞黎錦暉的兒童歌舞劇及歌舞

《三蝴蝶》描寫三隻美麗的蝴蝶,在菊花叢中飛舞,她們沐浴著陽光的溫暖。突然空中起了烏雲,開始颳風、下雨、閃電,蝴蝶要求菊花保護,可是一朵花不能容納三隻蝴蝶在一起,三隻蝴蝶如同同甘共苦的好友,不忍分離,她們同心協力與惡劣的天氣作鬥爭,結果太陽出來了,陽光普照大地。蝴蝶、菊花歡歌樂舞。

作品評價

黎錦暉的歌舞劇和兒童歌舞直接描寫現實生活的作品為數不多,大多數採用童話體,使花草蟲獸人格化,把美麗的大自然社會化。作品主題思想鮮明,歌曲流暢,淺顯易懂,抓住兒童特點,以舞蹈形象表達感情。
黎錦暉先生是位多產的兒童歌舞劇作家,同時,他的早期作品,具有時代性、進步性、廣泛性,推動了社會和學校歌舞藝術的發展,為我國早期兒童歌舞劇奠定了基礎。

中國近現代音樂劇

回溯中國音樂劇在上世紀末最後二十年里走過的歷程,發現這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草創時期。雖然這一時期的發展模式,基本與日本、韓國的發展模式趨於一致,但還是獨具中國特色,並且發展的步伐很大、速度很快。中國音樂劇在草創時期取得的成就,已為進入新世紀的發展階段,作好了基本的理論準備、表演創作人才的準備、觀眾的準備,因此可以斷言中國音樂劇在新世紀的發展過程中會有長足的進步,有可能創作出一批優秀的音樂劇劇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