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八國聯軍談判時,李鴻章說完這句話,他們馬上就放棄了占領中國

李鴻章是慈禧時代最受爭議的一位大臣,有人認為他是清朝貢獻最大的一位大臣,有人說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賣國賊。總之,李鴻章的是是非非我們都十分了解,這裡也就不再一一複述了。

與八國聯軍談判時,李鴻章說完這句話,他們馬上就放棄了占領中國

當年八國聯軍侵華,已經打到了紫禁城。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西逃,慈禧太后想著老是這么逃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於是就讓李鴻章去和洋人們談判,想用萬能的金錢去收買他們,讓他們回去。

當時慈禧太后的意思是,洋人想要什麼就給他們什麼。但是李鴻章卻不是這樣做的,他代表大清和洋人據理力爭,儘量讓大清的損失降到最低,竭盡全力地保護民族的尊嚴。

與八國聯軍談判時,李鴻章說完這句話,他們馬上就放棄了占領中國

李鴻章告訴洋人:“如果洋人要瓜分中國,那將遍地義和團,瓦德西將軍,中國有句古話: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如果你們得寸進尺,那我們中國拚死也要和你們斗一‍斗”。

當時真的把外國人嚇住了,雖然中國當時國力弱小。但是人多啊,真的拚命起來,估計他們肯定活著回不去了。於是外國列強就放棄了占領中國,讓大清政府簽訂了一些喪權辱國的割地賠款條約就回去了。

與八國聯軍談判時,李鴻章說完這句話,他們馬上就放棄了占領中國

當時李鴻章也知道,在慈禧的統治下百姓民不聊生,內部動盪不安,又遭受到了外國的侮辱,導致百姓生不如死。其實中國當年早點破釜沉舟說不定也能早點崛起。

李鴻章雖然簽了一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但是說句實話,李鴻章也是身不由己的。李鴻章明知背負罵名,還勇於擔責,試問這樣的人天下能有幾人,這份氣節還是有的,但是李鴻章在位也貪了不少銀子,也是事實。

與八國聯軍談判時,李鴻章說完這句話,他們馬上就放棄了占領中國

李鴻章的一生,可以用他自己的詩來形容。那首詩是這樣寫的:“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從這首詩可以看出,李鴻章其實也是盡心竭力,為民擔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當然也有人批評李鴻章“因循守舊,苟且偷安,不思進取,喪權辱國”。但是,功過是非不能單憑一面之詞,就像當年的和珅一樣。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