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富縣

水富縣

水富縣是雲南省昭通市下轄的縣之一,縣境位於雲南最北端、金沙江、橫江、長江三江交匯之處。1974年雲南省昭通地區水富區成立,1981年水富縣成立,截至到2014年水富縣幅員面積439.8平方公里,全縣轄3鎮1街道,人口10.4萬人(2014年)水富縣是雲南省唯一的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和天然氣管道“五通”縣,還有“萬里長江一港,七彩雲南北大門”“溫泉之都,浪漫水富”之美譽。水富縣2013年國民生產總值為45.5億元,人均生產總值43919元,2013年度雲南省縣域經濟考核中位列第12位,水富是昭通地區唯一一個非貧困縣。水富縣主要旅遊景點為:銅鑼壩國家森林公園、水富港、向家壩水電站,西部大峽谷溫泉等。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水富縣 水富縣
建縣前,水富這塊地域歸屬不一,沒的獨立建制。秦漢時,水富境內為僰人生活的區域。史載,隋文帝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屬開邊縣,直至唐代宗永泰二年(公元776年)仍屬開邊縣。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廢開邊入犍為郡僰道縣(今宜賓市), 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改僰道縣為宜賓縣,均轄水富地域。以後境域分屬宜賓、 鹽津綏江所轄,直到水富設區置縣。

1974年4月,雲南省天然氣化工廠選址在四川省宜賓縣安富公社安富大隊的滾坎壩(今水富縣城所在地),國務院批准將四川省宜賓縣的水東、水河、安富3個公社劃入雲南省,同年7月1日成立水富區。水富之名,乃取水東、水河之“水”,安富之“富”而成。1981年8月14日,國務院同意劃出綏江縣太平公社和會儀公社的新安、新壽兩個大隊,鹽津縣的兩碗公社與水富區組建水富縣。同年10月1日,水富縣正式成立。

水富縣轄雲富鎮樓壩鎮太平鄉兩碗鄉4年鄉鎮,總人口9.5萬人,國土面積439.8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截止到2014年,水富縣轄1個街道、3個鎮,共20個村委會、9個社區:雲富街道、向家壩鎮、太平鎮、兩碗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水富縣位於雲南省最北端,位於北緯28°22’~28°39’、東經104°03’~104°25’之間,東西最大橫距36公里,南北最大縱距31公里,總面積440平方公里。地處金沙江與橫江匯合處夾角地帶,屬四川盆地南緣、雲貴高原的起點,南接烏蒙山麓末端與鹽津縣相鄰,西接綏江縣,東、北分別以橫江、金沙江為界與四川省宜賓縣隔江相望。

地形

水富縣地勢東北低、西南高,境內最高海拔(太平鄉轎頂山)1986.4米,最低海拔(縣城中嘴)267米。西南部多為山地,中部多為二半山區和深丘陵區域,北部和東部多為河谷平壩和矮丘陵地區。

氣候

水富縣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具有冬暖,春早,夏熱,雨量充沛,秋多綿雨,無霜期長,日照少,冬春有寒潮,春夏旱頻繁,兼有伏旱、暴雨冰雹的氣候特徵。年均降雨量1170毫米,日照時數749小時左右,相對濕度82%左右,無霜期300~340天。氣溫變化較大,極端最低溫度零下5.9℃,極端最高溫度39℃。

自然資源

水利資源

境內水資源豐富,除金沙江、橫江外,地表水量為36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為5246立方米。水能蘊藏量大,橫江可開發四級梯級電站,開發量20.2萬千瓦;至2013年,水富縣有水電站2座:裝機容量2320千瓦,年發電量800萬千瓦時,分別是張窩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
張窩水電站自2006年投產發電以來,年發電量2.8億度。向家壩水電站於2014年7月10日,全面投產發電。

生物資源

截止到2014年,水富縣森林覆蓋率達45.1%,境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林木有62科108屬139種,屬國家一、二、三級保護的珍稀品種有珙桐、桫欏、水杉、銀杏、紅椿、楨楠、羅漢松等20多種;動物有100多種。中草藥34科121種。屬國家一、二級保護的動物有豹、熊、野豬、獐、猴、、鹿、雉、中華鱘、白鱘、江團、水鼻子、鯢、鰱等20多種。

地熱資源

位於縣城西郊金沙江南岸的新灘壩溫泉,井口壓力43公斤/平方厘米,水溫85℃,流量0.05立方米/秒,年產水量157.2萬立方米,已投入開發利用;位於兩碗鄉的溫泉,井口壓力37公斤/平方厘米,水溫96℃,流量為0.015立方米/秒,年產水量為51.34萬立方米,尚待開發利用。

礦產資源

截止到2014年,水富縣已探明儲量較大的礦產資源有煤、石英砂、石灰石,此外水晶礦、方鉛礦也有分布。煤儲量1182萬噸,石英砂2540萬噸、石灰石852萬噸。

人口民族

據2010年水富縣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初步匯總數據)顯示,水富縣普查登記常住人口為102143人,水富縣每平方公里232.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204.5人增加27.7人。在水富縣的三個鄉鎮中,向家壩鎮每平方公里610人,是人口密度最大的鄉鎮,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494.5人增加115.5人。
2012年末水富縣戶籍人口10.32萬人,比上年下降0.9%。年末常住人口10.33萬人,增長0.2%。全年人口出生率12.83‰,死亡率6.52‰,自然增長率6.31‰。城鎮人口4.42萬人,城鎮化率42.79%。鄉村人口5.91萬人,下降3.6%。
2012年水富縣境內有漢、苗、回、彝等18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4335人,占全縣總人口的4.1%,其中,苗族人口3826人,是水富縣的主體少數民族,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8.25%,主要聚居在兩碗鄉三角村,其餘散居在兩碗鄉成鳳村、兩碗村、花壇村和太平鄉二溪村、復興村。

交通

內昆鐵路,宜水高速公路、水麻高速公路、長江黃金水道(水富港是雲南第一大港,也是萬里長江上的第一個千噸級江海直運港口,截止到2014年,水富港可靠泊7000噸級貨輪)在水富交匯。
水富縣擁有宜水高速公路和水麻高速公路兩條高速公路大動脈。水富離成都、重慶分別僅270餘公里,車程不超過150分鐘,從水富市區駕車至宜賓市區所需時間僅20分鐘。
內昆鐵路進入雲南省的第一站便是水富站。在建的成貴高鐵、渝昆高鐵、川南城際鐵路樞紐車站宜賓東站位於宜賓市翠屏區趙場鎮,距水富縣城僅20公里。高鐵通車後,從水富僅需20分鐘便到宜賓東站,通過高鐵融入全國高速鐵路網,1小時到重慶,1.5小時到成都,2小時到昆明,3小時到貴陽,7小時到廣州。
從水富縣城經宜水高速公路約30分鐘即可到達宜賓菜壩機場。宜賓機場距水富縣城35公里,為二級機場(4C級),可起降波音737、空中客車A320等中型客機,1992年12月16日竣工及首航,是四川少有幾座盈利的支線機場之一,是四川第四大機場。目前現執行宜賓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昆明宜昌三亞西安拉薩杭州貴陽麗江等多條航線。

經濟發展

概況

2012年,水富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73680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683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62495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93502萬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36209元。
2012年,水富縣三次產業結構由2011年的4.8:68.2:27.0調整為4.7:70.2:25.1,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下降0.1%和1.9%,第二產業增加值比2011年上升2.0%。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80613萬元,占GDP的比重達到21.6%。
2012年,水富縣萬元GDP能耗4.66噸標準煤,比2011年下降4.25%。能源消費總量為1630505噸標準煤,比2011年增長14.7%,低於GDP增長速度5.1%。

第一產業

2012年,水富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7131萬元,比2011年增長7.6%,按現價計算(下同)增長18.7%。其中,農業產值10270萬元;林業產值1737萬元;牧業產值12282萬元;漁業產值824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018萬元。
2012年,水富縣糧食總產量達到25590噸。其中:秋收糧食產量24284噸;夏收糧食產量1306噸。2012年肉類總產量達到7446噸。其中:豬、牛、羊肉產量6667噸。

第二產業

2012年,水富縣完成工業總產值399090萬元,現價比2011年增長(下同)18.1%。其中縣屬工業完成產值231581萬元,比2011年增長48.0%;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產值167509萬元,比2011年下降7.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25974萬元,比2011年增長11.8%;規模以下工業產值73116萬元,比2011年增長57.5%。輕工業產值24954萬元,比2011年增長178.9%;重工業產值374136萬元,比2011年增長13.7%。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35873萬元,可比價增長24.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0437萬元。由於國家稅收政策變化,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成本費用大幅增加,使規模以上工業僅實現利稅總額2056萬元,比2011年下降90.3%。
2012年,水富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26622萬元,比2011年增長21.8%。資質等級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118765萬元。
2012年,水富縣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935544萬元,比2011年增長18.4%。縣屬投資完成125208萬元,下降27.9%;向家壩電站投資完成810336萬元,增長31.4%,於11月5日投入商業營運。投資總額中:工業投資完成855894萬元,比2011年增長22.5%;交通投資完成2475萬元,比2011年下降92.2%;公共管理投資完成4957萬元,比2011年下降58.1%。

第三產業

2012年,水富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增加值7098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1年增長6.3%。完成客運量91萬人,旅客周轉量8926萬人公里;完成貨運量324萬噸,貨運周轉量35310萬噸公里,比2011年分別增長1.6%和19.0%。水富縣完成郵電業務收入9035萬元,比2011年增長32.7%。
2012年,水富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422萬元,比2011年增長20.0%。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45414萬元,比2011年增長17.4%;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6008萬元,比2011年增長28.2%。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非公有制經濟實現60549萬元,比2011年增長20.5%。實現商品銷售總額112883萬元,比2011年增長17.2%。其中批發業銷售額67145萬元,比2011年增長16.0%;零售業銷售額45738萬元,比2011年增長19.0%。
2012年,水富縣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44390萬元,比2011年增長20.7%。商品房銷售面積9.36萬平方米,下降7.8%。商品房銷售額25239萬元,比2011年下降23.2%。
2012年,水富縣末各項存款餘額388621萬元,比2011年末增長14.6%,其中居民儲蓄228508萬元,比2011年增長21.6%。各項貸款餘額624350萬元,比2011年增長15.3%。

社會事業

教育

2012年末,水富縣普通中學在校學生數9650人,比2011年增長9.6%;國小在校學生數9223人,下降3.1%。學前教育3473人,比2011年增長2.0%;學齡兒童淨入學率99.6%,國中學齡人口淨入學率86.5%。普通中學專任教師553人,比2011年增長7.2%;國小專任教師573人,比2011年增長4.0%。

文化

2012年,水富縣舉辦各類文體活動97場(次),水富縣擁有農村文化體育活動廣場6個,燈光球場1個,全民健身工程點10個。自辦節目播出時長2062小時。

醫療衛生

2012年末,水富縣共有衛生機構床位301張,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90人,增長5.5%;其中有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115人,增長11.7%。傳染病發病率為272.72/10萬人,嬰兒死亡率為11.46‰,孕產婦死亡率為0。

社會保障

2012年末,水富縣參加養老保險職工人數6755人,比2011年增長6.8%;參加醫療保險職工人數11745人,比2011年增長0.4%;城市居民參加醫療保險人數9898人,比2011年增長2.4%;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6536人,比2011年增長0.5%。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73705人,比2011年增長1.5%,參合率達97.0%。有22萬人次享受到新農合基金減免2008萬元。參加農村養老保險人數39153人,比2011年增長3.8%,參保率達96.5%。其中收取農村養老保險金305萬元,支付農村養老保險金571萬元。

城市榮譽

水富縣自1981年建縣以來,先後榮獲“全國文明縣城、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全國小康體育特色縣、中國觀賞石之鄉”、2011-2013年度國家衛生城市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名優特產

燃面
燃面,又名敘府燃面、宜賓燃面,舊稱油條面。早在清朝光緒年間,便開始有人經營。這種小吃選用本地優質水麵條為主料,以宜賓黃芽菜、小磨麻油、鮮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金條辣椒、上等花椒、味素以及香蔥、豌豆尖或菠菜葉等輔料,將面煮熟,撈起甩乾,去除鹼味,再按傳統工藝加油佐料即成。
水富黃辣丁
黃辣丁是此地江水中土生土長的魚兒,魚體不大,遍體通黃,三五成群地巡遊在岷江里。一般10公分長短,魚體無鱗,腹部泛黃色,光滑晶亮。
薏仁
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實、薏珠子、回回米、米仁、六穀子。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仁又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對脫屑、痤瘡、皸裂、皮膚粗糙等都有良好療效。

三大優勢

區位優勢

水富位於川滇兩省交匯的腹心地帶,地處長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帶和昆明經濟圈三大經濟區域交替處。

交通優勢

水富港是雲南第一大港,也是“萬里長江第一港”已完成。擴建後千噸級船隻沿重慶、武漢、上海等城市可直航大海。內昆鐵路進入雲南省的第一站便是水富縣。四川宜賓飛機場距水富縣城僅33公里。四川宜賓至水富的宜水高速公路建設完成,昆水幹道水富至麻柳灣段高速公路也將於2007年12月底通車。水富離成都、重慶分別僅300餘公里。

工業優勢

早在1994年就躋身全國500家最佳經濟效益企業,化學原料及製品製造業高居第7位的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緊鄰水富縣城。

建縣以來,水富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05年,全縣生產總值達16.46億元,農業產值1.31億元,工業產值16.5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920元,連續6年保持“省甲級衛生縣城”稱號,先後獲得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縣和全省“無毒縣”、鞏固“無毒縣”、幫教工作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旅遊景點

銅鑼壩

在水富縣太平鄉境內有滇東北保存最完好的國家森林公園——銅鑼壩。銅鑼壩森林公園是滇東北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亞熱帶長綠闊葉原始林區,距縣城70公里,總面積50平方公里,整個景區鬱鬱蔥蔥,植物種類繁多。據統計,景區內有喬灌木樹種62科108屬139種,杜鵑花有20多個品種,蘭花品種20多個,藥物資源豐富,有34科121種;還有金錢豹黑熊岩羊絕色虹雉等珍貴動物,是一個天然動植物園。國家一、二級珍稀保護植物,如珙桐羅漢竹人面竹等。其中珙桐樹上千畝,花開時節,蔚為壯觀。林中參天大樹高大挺拔,山花爛漫;群峰如林,懸崖峭壁,險峻無比。山嶺谷間流水孱孱,流泉瀑布似玉帶飄灑。銅鑼壩的由來、仙女池的傳說、亂山子斷龍精的傳說以及古老的老君廟、景區周圍淳樸的民風民俗等都是項目區內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觀。1998年水富銅鑼壩森林公園總體規劃經專家評審通過。1999年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2004年3月通過了《銅鑼壩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2004年一月通過了《銅鑼壩森林公園詳細規劃》。

關河漂流

關河屬長江水系,是雲南昭通地區的一條主要河流。發源於貴州省威寧草海,至南向北入雲南,途徑彝良縣大關縣鹽津縣、水富縣,最後從水富縣的中咀注入金沙江。全程達360公里。關河,因流經之處關山深壑,懸崖絕壁,陡灘暗波洶湧,深峽波濤虎躍龍騰而得名。進入水富境內後,水勢陡然平緩,河面變寬,波浪不驚,兩岸翠竹成林,湖面鷺鷥、野鴨成群,水清見底,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通道,也是南方絲綢之路上唯一的一條水路。關河經水富段45公里,當地人把它稱作橫江,現已分段開發水上漂流,兩岸可觀賞張灘壩土坑墓群樓壩古崖墓群橫江古鎮。關河兩岸鐫刻著一段古老的歷史墨跡,新近發掘的水富樓壩鎮東漢古墓群和張灘壩土坑墓群遺址,是雲南最大的崖墓群。我們可以從這裡去窺視遠古時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盛況。

水富港

蜿蜒曲折的金沙江,兩岸山奇水秀,美不勝收,是川南與滇東北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位於金沙江畔水富縣城的水富港是雲南的第一內陸大港。為加快西部大開發步伐,支持雲南構建國際大通道,交通部去年已正式確定將長江水系航運主通道從四川宜賓港向上延伸至雲南的水富港。隨著這一重大決策的實施,水富港將在幾年內建設成為與鐵路、公路運輸相配套,貫連全國東、中、西,能通邊達江、具有重要樞紐功能的 “萬里長江第一港”。據全國航運權威專家介紹,國家把長江水系主通道的規劃建設延伸至水富港後,將為金沙江下游兩座特大型梯級電站——向家壩、溪洛度電站提供強大的水路運輸保障。同時,也將為內昆鐵路進一步最佳化水路運輸布局,調整結構,突出重點,完善系統,構建連線西南、華中、華東三大區的水路交通運輸大動脈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在國家計委、省計委等部門的精心指導幫助下,多方籌資將投入1.5億元建設水富港工程。水富港擴建完成後,年貨運吞吐量將由現在的 40萬噸左右擴展到200萬噸以上,進出港的貨輪將由現在的500噸級擴展到1000噸級。屆時,千噸級貨輪將可自由進出水富港,沿江而下進入重慶--武漢--上海3個特大型城市,雲南對內對外開放的北大門將全線敞開。

向家壩水電站

水富縣 向家壩水電站

金沙江風光旅遊區最大的亮點是向家壩水電站。2006年10月將正式開工建設的國家重點工程——向家壩水電站壩址緊距縣城3公里。向家壩水電站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有攔沙、防洪、灌溉和改善上下游航運條件等綜合利用效益的水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380米,水庫總庫容52億立方米,調節庫容9億立方米,裝機容量為600萬千瓦。向家壩水電站是金沙江下游梯級的最後一級水電站,是建設金沙江水電基地的重要電源點之一,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戰略的骨幹項目,同時也是解決“西電西用”的大項目。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高峽出平湖”的壯麗美景會更加吸引遊客到這裡觀光旅遊。建成後的向家壩水電站庫區景色壯觀秀麗,加上稱為“君山湖”的水清壩水庫和未來的銅鑼壩水庫,以及橫江梯級電站——張窩電站和楊柳灘電站庫區,到建成之後,可形成眾多的人工湖。這些遼闊的水域煙波浩淼,湖光山色,為水富發展休閒文化產業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樓壩古墓遺址

樓壩地處水富縣東南部,距縣城16公里,與四川宜賓市橫江鎮隔江相望。近些年來發現大批的東漢古崖墓群和戰國?西漢土坑墓群,並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多種文物十分珍貴,是研究滇東北戰國、兩漢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重要依據。從樓壩古崖墓群和戰國?西漢土坑墓群中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青銅器、陶俑等文物中,可見昔日僰人的生活軌跡及“南絲綢之路”上通商往來的繁忙景象。如今,南經絲綢之路上已不見山間鈴響馬幫來和棧道紛爭的刀光劍影,卻留下了古渡拜台古樓子古石寨石板寺唐家古堡鄧家祠堂等古蹟建築和車車燈、牛燈等民間歌舞。古代墓葬鐫刻著一段段古老的歷史,有關專家作出了“樓壩是春秋時期巴蜀文化向滇地過渡並發展的重要通道和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的結論。

苗族花山節

水富兩碗鄉三角村是苗族聚居地,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苗家隆重而傳統的民族節日——花山節。花山節原為苗族慶祝脫離災難的集會。遠古時期,苗族部落與異族部落發生戰爭,從第一雞年打到第二雞年。長達12年的戰爭使苗族部落折兵損將不少,苗族部落首領認識到若再繼續下去,對子孫後代不利,於是就設計逃脫了戰禍。脫離災難這天是雞月雞日,即陰曆的五月初五。所以,為了慶祝這個日子,苗族同胞們便聚集到山上載歌載舞,盡情享受和祈禱寧靜而幸福的日子。從此以後,該節日年年舉行,並成為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每逢節日,苗家的兒女們會穿上節日盛裝,跳蘆笙舞、唱古歌、民歌,開展射弩、穿衣、穿針、績麻、爬山等傳統活動。晚上,還有熱情的篝火晚會。

著名人物

李冰、白宗元、白宗華,楊宏光。

雲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述轄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12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79個縣、29個自治縣。 
地級市、自治州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昆明市 盤龍區 | 五華區 | 官渡區 | 西山區 | 東川區 | 安寧市 | 呈貢縣 | 晉寧縣 | 富民縣 | 宜良縣 | 嵩明縣 | 石林彝族自治縣 |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曲靖市 麒麟區 | 宣威市 | 馬龍縣 | 霑益縣 | 富源縣 | 羅平縣 | 師宗縣 | 陸良縣 | 會澤縣
玉溪市 紅塔區 | 江川縣 | 澂江縣 | 通海縣 | 華寧縣 | 易門縣 | 峨山彝族自治縣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保山市隆陽區 | 施甸縣 | 騰衝縣 | 龍陵縣 | 昌寧縣
昭通市 昭陽區 | 魯甸縣 | 巧家縣 | 鹽津縣 | 大關縣 | 永善縣 | 綏江縣 | 鎮雄縣 |彝良縣 | 威信縣 | 水富縣
麗江市 古城區 | 永勝縣 | 華坪縣 |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 寧蒗彝族自治縣
普洱市 思茅區 |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 景東彝族自治縣 |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 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 |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 西盟佤族自治縣
臨滄市 臨翔區 | 鳳慶縣 | 雲縣 | 永德縣 | 鎮康縣 |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 滄源佤族自治縣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潞西市 | 瑞麗市 | 梁河縣 | 盈江縣 | 隴川縣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瀘水縣 | 福貢縣 |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 |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
迪慶藏族自治州 香格里拉縣 | 德欽縣 |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市 | 祥雲縣 | 賓川縣 | 彌渡縣 | 永平縣 | 雲龍縣 | 洱源縣 | 劍川縣 | 鶴慶縣 | 漾濞彝族自治縣 | 南澗彝族自治縣 |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市 | 雙柏縣 | 牟定縣 | 南華縣 | 姚安縣 | 大姚縣 | 永仁縣 | 元謀縣 | 武定縣 | 祿豐縣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蒙自縣 | 箇舊市 | 開遠市 | 綠春縣 | 建水縣 | 石屏縣 | 彌勒縣 | 瀘西縣 | 元陽縣 | 紅河縣 |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 河口瑤族自治縣 | 屏邊苗族自治縣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縣 | 硯山縣 | 西疇縣 | 麻栗坡縣 | 馬關縣 | 丘北縣 | 廣南縣 | 富寧縣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景洪市 | 勐海縣 | 勐臘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