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齋醞扎豬蹄

提起得心齋的醞扎豬蹄,凡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醞豬蹄清淡爽口,醒胃而不膩;扎蹄皮脆肉香,鮮甘可口,吃罷齒縫留香。加上食用方便,不需烹蒸,買回家即可食,所以流傳一百多年仍馳名遠近。佛山人宴客,除以雞做主菜之外,擺上一盤醞扎蹄,算是特別盛情的款待了。

起源

清代,在佛山汾江河畔有個“接官亭”(過去來往佛山的官員多乘船從水路而來),專為來往的官員作休息之用。接官亭附近有間德記肉店,除早市賣鮮肉外,剩下的肉便用來做飯菜供應過路客人,因此每天的肉所剩無多。
一天黃昏,德記做完生意正要關門,忽然來了幾個官差,說是有個官員要在此用膳,要德記立即準備。店主亞德聽說後連忙道:“今天的肉已賣完,實在無法為官員做菜了。”官差一聽,厲聲道:“老爺已在接官亭等著,有肉要做,無肉也要做出好菜來。”亞德無奈,只好立即動手做飯。好菜那裡找呢?急壞了亞德。他細心一想,鮮肉是無法弄到了,就用下腳肉碎做幾個菜應付吧。於是亞德便做起菜來。原來,亞德平日賣肉,把那些賣剩的肉碎、豬蹄之類或用滷水醃,或用醋泡,從不浪費,一些窮人家買不起鮮肉就買這些下腳。今天,亞德拿出這些下腳,用心製作了幾道菜。那官老爺一來已很餓了,二來他們平常吃的都是上肉山珍,沒有吃過這些“下腳”東西,他們吃著吃著,覺得味道與往常大不相同,不但味美而且是佐酒的好菜,不知不覺道:“好味,好味。”吃得眉開眼笑,便讓官差把亞德叫來問道:“你這幾盤菜是些什麼肉?”亞德一聽,以為官老爺責怪他拿下腳招待,連忙解釋道:“老爺息怒,實不相瞞,今天老爺到店,肉已賣完,只好拿些滷水豬蹄做菜。”那官老爺一聽覺得很新鮮,說:“原來豬蹄也這么美味。以後我們如再來這裡就吃這幾道菜。”官老爺仰頭往路邊一看:“啊,這裡是必經之路,今天吃的是豬手,那是得心應手了。好,乾脆你這店就叫得心齋吧。”亞德如夢初醒,想不到這些豬蹄碎肉不但救了他,還得到官老爺的賞識。於是便把“德記”店改名為“得心齋”,從此,更精心地製作醞扎豬蹄,購買的人越來越多,“得心齋”的名聲從此大振。

廣東小吃一覽

廣東小吃屬嶺南風味,多來源於民間,大都被流傳下來而成為傳統名食。現時的廣東小吃和點心有區別,小吃品是專指那些街邊小店經營的米、面小型食品,製作較簡樸;點心是茶樓、早茶的繁多品種,以及星期美點等,特點是:花式品種較多,造型精細。
葷素雪糕
娥姐粉果
豬雜粥
冰菜
豉汁蒸鳳爪
小鳳餅
韭菜餜
煎芋餅
魚翅餃
落湯糍
薯粉糕
雞頸板
燉狗
潮州腐乳餅
金箔乾蒸
佛公餅
佛山柱候醬
得心齋醞扎豬蹄
冒節子肥腸粉
蝦餃皇
甜湯
香甜馬拉糕
朴枳粿
尖米丸
魚餃
沙茶粿
甘筍蒸餅
豬骨煲
廣州石鍋魚
米果食
湯丸王
潮州錢仔米果
廣式腊味煲仔飯
面薄湯
潮州粿條
姜奶
燴番薯
延壽堂藥糕
粒粒脆
綠茵白兔餃
潮陽蛋卷
姜蔥雞
魚頭窩
炒糕粿
甜丸卵
棉城鱟粿
發財就手
杏花樓山楂奶皮卷
九記路邊雞
清水鯇圓
西樵大餅
蘸仔鴨
普寧面線
合水西瓜
蓼花
貴嶼油餅
魚生
牛腩蓮藕煲
白粥
酵粿
溪口香蕉
和味炒田螺
砸粽
汾寧白糖棉花糕
脆皮咕嚕肉
味窖板
仙城束沙
蘿蔔板
鼎湖山茶餅
簸箕炊
薯粉粿
缽仔禾蟲
冬瓜蠱
石馬番豆
鱟餜
蘿蔔燉牛腩
水晶肉
沙灣姜撞奶
糯米甜糟
糕餅
丹灶慈菇
風味龍虱
榮華麻香酥
里水霸王鴨
捶肉丸
蒸蓮藕粉
田艾板
刀切糍
羅村竹筍
象形拼盤
溜鍋板
潮州春餅
桃粿
里水金絲蝦
達埠魚丸
潮州薄餅
合水粉葛
宵米
珍珠腸粉
白雲鳳爪
樹葉餅
百侯薄餅
豆糕粿
燒鵝
金瓜芋泥
本地雞
肇慶裹蒸
薄皮鮮蝦餃
老火靚湯
裹蒸粽
番薯糖水
蜂巢芋角
菊花魚生
雷州狗肉煲
蓮藕餅
白切狗
甜薯羹
沙灣白餅
醋溜魚
潮汕朥糕
廣東粽子
白糖倫教糕
蝦米筍粿
肉粥
鼠曲粿
荷包飯
強力寶肉脯
鹹煎餅
燜狗肉
炒粿條
五果湯
佛山九層糕
草粿
無米粿
菊花糕
安鋪雞飯
荷葉飯
牛丸粉
蜜汁叉燒
粿汁
瀨粉
蟹黃灌湯餃
籠仔飯
兩英番薯粥
荷葉糯米雞
水晶蝦餃
清平雞
糯米雞
南乳肉
廣式月餅
客家釀豆腐
老媽宮粽球
普寧豆乾
魚露
桌球餜
東莞臘腸
老火湯
廣州涼粉
皮蛋瘦肉粥
蚝皇蒸鳳爪
潮汕滷水鵝掌
釀豆腐
白切雞
卷煎
芋味三絕
鴨母捻
雪蛤膏
龜苓膏
艇仔粥
和味牛雜蘿蔔
雙皮奶
乾炒牛河
倫教糕
潮汕蚝烙
春餅
鹽焗雞
白雲豬手
蠶蛹
煎堆
馬蹄糕
酥皮蓮蓉包
蘿蔔糕
芋泥
腸粉
狀元及第粥
水晶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