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銅鼓鑄造技藝

壯族銅鼓鑄造技藝

銅鼓是我國南方濮、越人創造的一種打擊樂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歷史,以廣西數量最多,分布量最廣。最初銅鼓是作飲器之用(即釜),後才演變為敲擊樂器。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欣賞品,其融注著駱越人審美意識的屬性始終不變。銅鼓的演變在2000多年的時間中經歷了萌芽、發展、鼎盛和衰落幾大發展階段。銅鼓最早源與陶釜,個體不大,從素麵無紋到有簡單的紋飾。漢以後到唐,逐漸向雄渾高大、精美穩重的方向發展。唐以後又逐漸變小。明清以後,這一傳統技術就消失了。隨著鑄造世家韋啟初兄弟鑄造的仿古銅鼓新工藝的不斷發展,民間新鑄造銅鼓的擁有和使用的數量將大幅的增加,廣西的銅鼓文化必定有著輝煌的前景。

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壯族銅鼓壯族銅鼓

遺產名稱:壯族銅鼓鑄造技藝
所屬性質: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韋啟初(男 1963.6) 、韋啟參(男 1965.8)遺產編號:150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申報日期:2010年
遺產級別:自治區/省

簡介

古代壯族青銅文化在春秋西漢時期呈現出萌芽和初步發展的趨勢,冶煉技術由被動使用共生礦變成逐漸掌握較合理的合金配比技術,鑄造藝術由原始狀態的質樸發展為神秘華麗。東漢至宋初期間,由於中央政府對南方礦藏的重視和開發,使得銅鼓有了豐富的原材料和先進的技術基礎,不論是從冶鑄技術還是從鑄造工藝來說,這一時期古代壯族的青銅文化

.
.
都達到了鼎盛階段。而隨著設流官以代土司的政策的實施,地方權貴勢力不斷削弱,用於標榜身份的銅鼓的禮器特徵消退,社會功能世俗化,使得宋元明清時期的壯族青銅文化呈現出日薄西山的垂暮之態。 近年,由鑄造世家韋啟初兄弟鑄造的仿古銅鼓已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的主要賀禮。其鑄造技術已有新的套用和開拓,到目前為止,韋氏兄弟已經鑄造了100餘面直徑約20厘米的小銅鼓作為工藝品全部出售,是很好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小禮物。韋氏兄弟鑄造的銅鼓已經能調出四個音,由於使用了新的材料,新鑄造銅鼓的音色、音質都比老銅鼓好,聲音持續時間也比老銅鼓長。這是一個很難的創新發展。今後,如果在這方面進一步加強科學研究,有社會有關方面的支持,韋氏兄弟在定音銅鼓的鑄造上一定有所突破發展。韋氏兄弟銅鼓的鑄造成功,使得起源於兩千多年的銅鼓文化又有了真正的延續和發展,銅鼓文化也同時有了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涵義,過去,銅鼓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內容主要是銅鼓的演奏和相關的習俗,現在,應該擴展到銅鼓的鑄造方法上。韋氏兄弟的銅鼓鑄造方法秉承了傳統的翻砂工藝,又加以創新發展,為壯族、瑤族等少數民族所認可,按現在的速度發展,民間新鑄造銅鼓的擁有和使用的數量將有很大的增加,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銅鼓文化將有著美好的前景。

歷史

銅鼓是我國西南和嶺南地區古代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珍貴的文化遺物。銅鼓是代表壯族銅器冶鑄業發展的重要標誌。儘管學術界目前對其起源問題尚眾說紛紜。但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發現各式各樣銅鼓已五百多面,為兄弟省區之冠。使用時間之長,是公認的客觀事實。史料中有關嶺南地區鑄造和使用銅鼓的情況,記載不絕。

壯族銅鼓 - 鼓面中心有十二角芒光體,鼓面和周身有多種紋飾。通高28、面徑49.7厘米。壯族銅鼓 - 鼓面中心有十二角芒光體,鼓面和周身有多種紋飾。通高28、面徑49.7厘米。
銅鼓最先由誰鑄造,學術界存在不同意見。按照中國著名歷史學家黃現璠於《銅鼓及其花紋的新探索》一文中所言:“我認為是由壯族先民最先鑄造。理由如下:銅鼓生產在四川宜賓到長寧以南地區。上述居住在這個地區的民族,據史書說是僰人。按壯族名稱的演變,僰字讀輕唇音為白。古時無輕唇音,只有重唇音,讀濮。據研究,即越人。人們多叫為百濮,百越。唐朝前以俚獠著稱。宋代才開始以僮族為名……可見壯族是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的主幹,也是今天廣西壯族的主流,因此,可以斷言,最先鑄造銅鼓的,不可能是別的民族,而是壯族先民。我們翻閱史書也得到不少證明:1.如《魏書》卷三百六十九的《獠傳》說:‘俚獠制銅鼓。文中明白地說:(獠)鑄銅為器,大口寬腹,名曰銅爨。’《魏書》是北齊魏收著,中國正史之一,這是壯族人民製造銅鼓見於正史的記載。2.晉人裴淵《廣州記》說:‘俚獠鑄銅為鼓,鼓唯高大為貴。’(《後漢書·馬援傳》)晉人劉欣期《交州記》也說:‘出大吳公皮以冠鼓。’(《後漢書·郡國五》注)明人鄺露《赤雅》說:‘峒中酋長生子者,鑄銅為鼓。’峒為未立郡縣前的地方基層組織。峒中酋長指壯族酋長,生子鑄銅壯族先民是銅鼓的製造者。古壯人所鑄銅鼓3.壯族祖先已廣泛聚居在廣西南部沿海一帶,如《太平御覽》卷七百八十五引萬震《南州異物志》說:‘廣州南有賊曰俚,此賊在廣州之南,蒼梧、鬱林、合浦、寧浦,高涼五郡中央,地方數千里,往往別村,各有長帥,無君主恃,在山險,不用王。’俚就是鄉里之人,上人,本地人,指的是壯族人。《舊唐書》卷四十一《地理志》第四也說:‘合浦、漢縣屬合浦郡.秦之象郡地,吳改為珠官,宋分置臨漳郡及越州。領郡三,治於此.時西江都護陳伯紹為刺史,始立州鎮,鑿山為城,以威俚獠。’《隋書·地理志》載:‘自嶺以南二十餘郡……並鑄銅為大鼓……有鼓者,號為都老,群情推服。’可見這些地區,人民尊稱他們的首領為‘都老’。都老是據有銅鼓或製造銅鼓者的尊稱,《賓州志》說,在氏族社會末期,氏族酋長由選舉產生,前酋長臨終寸先將他作為權勢象徵的銅鼓暗埋地下,遺囑誰有本領能找到,誰就可繼任酋長。到底找到的人很少,今天西南出土銅鼓很多,恐怕與這種暗埋不無關係。4.古代壯族氏族酋長,由人民公僕變作人民主宰.正如上述嘗以銅鼓為權力表征,《南史·歐陽頠傳》載:‘欽南征夷獠,擒陳文徹,所獲不可勝計。獻大銅鼓,累代所無,頠預其功,還為直閣將軍。’可見古代封建王朝對少數民族戰爭,擄得銅鼓後,表示勝利。少數民族失去銅鼓.表明失去統治權。廣西其他少數民族沒有這種風俗,足以證明銅鼓是壯族最先鑄造。” 壯族古代鑄造的銅鼓是一個完整的圓塊,三面封閉的整體,從鼓面到鼓身、鼓足,多數是有一道切線將整個銅鼓分成為兩半,鼓面和鼓身上的花紋和諧對稱,深淺適度。這是一種高超的工藝品。

鑄造工藝

銅鼓是壯族及先民鑄銅工藝的代表作。春秋到明清時期,都有鑄造和使用。銅鼓最早源與陶釜,個體不大,從素麵無紋到有簡單的紋飾。漢以後到唐,逐漸向雄渾高大、精美穩重的方向發展。唐以後又逐漸變小。明清以後,這一傳統技術就消失了。

壯族銅鼓 - 翔鷺銜魚紋銅鼓壯族銅鼓 - 翔鷺銜魚紋銅鼓
據研究,銅鼓的年代最晚到清代中晚期,也就是說,我國民間鑄造銅鼓活動在清代以後就己經停止,鑄造技術也隨之失傳。198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與北京鋼鐵學院冶金史研究室(今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合作,對八大類型92面銅鼓取樣,分別採用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和金相檢驗的方法,對這些銅鼓的合金成分及金屬材質進行分析。同時對每面銅鼓的體形大小、器壁厚薄、鼓高與鼓身最大徑的比值等進行精確的測量。①他們分析、測量的數據公布之後,被研究這一領域的許多學者所採用。同時,一些學者根據古代銅鼓在鑄造時在銅鼓表面遺留的痕跡,分析了鑄造工藝,認為制范面的泥料是經過研磨、篩選或淘洗的細泥配製成的;大多數銅鼓暴露有芯墊.冷水沖型、北流型、靈山型等採用方形芯墊;冷水沖型、北流型和靈山型鼓的絕大多數,鼓身兩側各有一條合范縫;北流型、靈山型.大多數冷水沖型澆口設在鼓側的范縫上,縫隙式澆注,使青銅台金熔液沿著鑄型自下而上通過縫隙澆口由兩面注人型腔,液流乎穩,充填迅速;根據對銅鼓鑲嵌痕跡的分析,可知銅鼓的立體蛙飾和其他飾物以及一部分鼓耳應是失蠟法鑄造的。這些裝飾與鼓身的結合,應是用多塊范組台的渾鑄法,使它鑄接到鼓體上去的。根據這些研究成果,得知古代鑄造銅鼓的方法有:

工序

制模型

首先用木料做成一個鼓形木模作為范芯骨架,然後敷以摻有穀殼的粗泥料作范芯的底層,再敷上摻有草灰、牛糞的細泥料作表層,使表面光滑並且有較好的透氣性和退讓性。最後,捏塑四個實心耳安在耳的部位。

翻外范

先在泥模型鼓表面塗以牛油,防止粘連,然後分塊(面范一塊、身范二塊或面范一塊、身范四塊)敷以細泥料和摻加草盤、麻絲等的粗泥料,形成外范,在外范上按設計留好澆口,拆開外范後在范面刻印花紋。

做芯范(內模)

鼓芯范是由泥模型鼓減薄而成,其做法是在泥模型鼓周身嵌人一定數量的銅芯墊,然後按芯墊印痕厚度颳去一層泥料,並磨光即成。

合范

第一種是鼓面向上的台范;第二種是足沿向上的合范.合范後,用泥把各條范縫封嚴,並以繩索把整個范綁紮緊,經低溫烘烤,使泥范中的水分蒸發,乾透硬化。

澆注

先將鼓范烘烤預熱,達600C0左右,然後從鼓面中央或足沿的澆口杯內注人台金熔液,使之進人型腔。

拆范及整理

澆注之後,拆開外范,取出內范.鋸鑿掉澆冒口,清除內外壁上的泥料,修飾花紡及立體裝飾物,使銅鼓表面光滑,花紋清晰。

定音

銅鼓作為樂器,對音響有一定要求,必須請專門鼓師進行調音,調音台格後,則可以使用了。

失蠟法工序

做芯范

先做一木模型鼓為底襯,敷以粗細兩層泥料,用刮板做成芯范。

做蠟模

首先在芯范上敷蠟並按設計厚度均勻地刮平,然後在蠟面上制花,形成與銅鼓一樣的蠟模型鼓。

3、制外范
把細泥敷在蠟模上做外范,各塊都要均勻填實,以保證鑄型輪廓和花紋的清晰,又在細泥外敷上一層粗泥料以增加強度.制范時注意在鼓面中心太陽光體處留出澆口,在蛙的眼位穿出氣孔,在足沿留出蠟口,使外范成為一個渾然一體的完整鑄范。
4、化蠟
用小火烘烤化蠟,蠟從足沿出蠟口流出後空出型腔,選就是澆鑄鼓體的空間.
5、澆注、拆范和修整
與泥型合范法基本相同,不過拆范時要特別小心留意,以免損傷了立體造型裝飾.拆范修整後便竣工了。

紋飾

壯族銅鼓-該鼓鼓面中心有十二角芒光體,其邊緣鑄六個立體青蛙。胴與腰間鑄四個繩紋鈕。鼓面及周身飾五銖錢紋。此類鼓形體較大,通高57.2、面徑90厘米。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收藏一件與此鼓形體相近的銅鼓壯族銅鼓-該鼓鼓面中心有十二角芒光體,其邊緣鑄六個立體青蛙。胴與腰間鑄四個繩紋鈕。鼓面及周身飾五銖錢紋。此類鼓形體較大,通高57.2、面徑90厘米。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收藏一件與此鼓形體相近的銅鼓
壯族銅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藝術。無底腹空,腰曲胸鼓,給人以穩重飽滿之感。鼓面為重點裝飾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陽紋,外圍則以暈圈裝飾,與鼓邊接近的圈帶上鑄著精美的圓雕裝飾物,最多的是青蛙,其次有騎士、牛橇、龜、鳥等。造型誇張、雄強、有力、莊重耐看。鼓胸、鼓腰也配有許多具有濃郁裝飾性的繪畫圖案。鼓足則空留素底,造成一種疏密、虛實相間,相得益彰的效果。這些圖像都在模坯上用鏤刻或壓印技術製作而成,採用線地浮雕的技法,畫像傳神簡潔,線條剛勁有力。畫像紋飾大抵分物像紋飾、圖案紋飾兩類。物像紋飾有太陽紋、翔鷺紋、鹿紋、龍舟競渡紋和羽人舞蹈紋等;圖案紋飾有雲雷紋、圓圈紋、錢紋和席紋等。這些圖像紋飾往往以重複或輪換的形象、構圖出現,產生強烈的整體藝術效果,表現出合理的裝飾布局。鼓胸裝飾帶的圖像有長卷形式,而鼓腰裝飾帶的圖案則是獨立成篇,循環往復。

壯族麻江型銅鼓鑄造技藝

沿革

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上朝社區平治村板才屯壯族農民韋啟初、韋啟叄兄弟,採用沙模鑄造方法攻克了銅鼓鑄造中的道道難關,於2003年成功鑄造出麻江型銅鼓。

上朝地處環江北部,與貴州省荔波縣接壤,大環江河蜿蜒穿過。這裡有著豐富的煤炭及鉛鋅礦資源,明代以來官方就一直在這裡採礦並冶煉,民間鑄造業十分活躍。在廣西享有盛名的環江鐵鍋,就出自這裡。韋啟初兄弟出生於鑄造世家,祖、父都是鑄造高手。特別是父親韋政權(1916-1988),不僅木工、鐵工、建築樣樣在行,尤其精於鑄造,泥模、沙模及冶煉技術,在那一帶是頂尖髙手。1952年,韋政權因鑄造技術高超,被上朝鐵鍋廠看中,從一個鄉村農民一躍成為該廠鑄造技術員,在鐵鍋廠工作達十年之久。韋啟初兄弟從小耳濡目染,國中畢業時,就幾乎學到了父親的全部技術。1985年,韋啟初兄弟在父親指導下,開始了鑄造生涯。先是用泥模、沙模鑄造鋁鍋、鐵鍋,幾年以後,轉向銅九龍杯、雙魚銅洗的仿製,均獲得成功,所仿的雙魚噴水銅洗可以亂真。1993年,兄弟倆在一個貴州人那裡見到一面銅鼓,被銅鼓的精美所吸引,從而萌發了仿製古代銅鼓的念頭。回家後不久開始用沙模試鑄,但因不成功而作罷。

沙模鑄造

沙模鑄造在我國是一種傳統的鑄造工藝,民間套用非常普遍。沙模鑄造也稱為“翻砂”,是將熔化的金屬澆灌入鑄型空腔中,冷卻凝固後而獲得產品的生產方法。製造鑄鐵件通常採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為主,並與粘結劑、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須具有一定的粘合強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狀並能抵禦高溫鐵水的沖刷而不會崩塌。為了在砂型內塑成與鑄件形狀相符的空腔,必須先用木材製成模型,稱為木模。熾熱的鐵水冷卻後體積會縮小,因此,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鑄件原尺寸的基礎上按收縮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應加厚。空心的鑄件需要製成砂芯子和相應的芯子木模。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鑄造也稱為“翻砂”)。在製造砂型時,要考慮上下砂箱怎樣分開才能把木模取出,還要考慮鐵水從什麼地方流入,怎樣灌滿空腔以便得到優質的鑄件。砂型製成後,就可以澆注,也就是將鐵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壯族民間多用此法來鑄造犁頭、鐵鍋等。

突破

2000年,韋氏兄弟再次投入銅鼓鑄造。這次攻關,從選沙到制模、進而到鑄造的整個工藝流程,都反覆揣摩、反覆試驗,在歷經數不清的失敗之後,終於在2003年取得了重大突破,鑄造出外覌幾能亂真的麻江型銅鼓。

特色

韋氏兄弟鑄造銅鼓的特色在於銅鼓模具,包括底座、外筒套、鼓身模、內筒套、鼓面模和模蓋。特徵在於圓盤底座縱向剖面呈“凸”形,圓筒狀的內套筒豎直安裝在圓盤底座的中央。筒身比鼓身模低,上端封口,鼓身模豎直安裝在以內套筒為中心的“凸”形圓盤底座上。鼓身模組為兩塊,呈扇形對接圍成。圓筒狀的外筒豎直套接在“凸”形圓盤底座的凸肩上,其筒身比鼓身模高,由至少兩塊扇形外模組連線圍成。模蓋呈翻蓋式,活動式連線在與底座相連的支架上,並與外套筒上連線埠相配接。

工藝

製作好模具,即可進行鑄鼓。鑄鼓程式如下:

1、將底座以及連線底座和模蓋的支架平放在地上;
2、將內套筒豎直安裝連線在圓盤底座的中央,由鼓身模組對接圍成的鼓身模豎直安裝在以內套筒為中心的“凸”形圓盤底座的凸台上;
3、將四塊扇形外模組(鼓身外范)包住鼓身模,用螺栓連線扣將外模組擰緊安裝好;
4、往鼓身模內、外由內套筒和外套筒圍成的空隙倒入沙子並夯實;
5、將鼓面模平放在鼓身模連線埠,蓋上模蓋,並向模蓋內充填沙子,在充填沙子時,在四個方位預留有澆鑄孔;
7、沙子充填好後,翻起模蓋,拆開外套筒,取出鼓面模和鼓身模,修補好外筒套沙模內壁、模蓋底面沙模,並壓制事先做好的各種銅鼓花紋圖案;
8、再次裝上外套筒模組,及模蓋,從模蓋的澆鑄孔同時往內澆注銅水,直到注滿為止;
9、冷卻後,打開模具,取出澆鑄好的銅鼓,完成一次銅鼓的澆鑄過程;
10、焊接鼓耳及鼓面立體裝飾如蛙飾等,並對銅鼓進行外部、內部修飾並適當調音,對銅鼓進行表面作舊。

優點

這種鑄造方法的最大好處是:

1、模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行。
2、模具散熱性好,內套筒具有散熱的功能,而用沙子做成的沙模,透氣性能大大優於泥模,澆鑄時能快速冷卻,澆鑄時間也大為縮短,氣隔問題也易於解決。用這種方法鑄造出來的銅鼓,壁厚與傳世銅鼓相當,有的甚至比傳世銅鼓還薄。
3、鑄造的效率高,既成本低廉,又方便快捷。與泥模、陶模相比,泥模的製作及乾燥,少說也得十天半月。倘若澆鑄失敗,這泥模就得作廢,又要重新制模,再讓其陰乾,才能再鑄。沙模就便利多了,從在底座上安裝鼓心模具開始,到夯實沙子、刻印紋飾、澆鑄,三個小時左右即可完成。若澆鑄不成功,則可立即清理模具,重新裝沙、夯實,幾個小時後又可澆鑄。沙子可反覆利用,不象泥模那樣用一次後就廢棄不用了。廣西博物館委託韋氏兄弟鑄造一面直徑110厘米的大銅鼓,一個月就做好了。由於是第一次做那么大的鼓,第一次澆鑄時某部位的鼓壁銅水沒流到,沒成功。兩天后經修整沙模,再澆鑄,很快就成功了。
4、改進了傳統的翻沙工藝,模具的各部件都可以用金屬材料製成,因此模具是相對永久性的,可反覆使用。當然,銅鼓的尺寸不同,模具的尺寸也不同。直徑60厘米的銅鼓和直徑110厘米要做不同尺寸的模具。

這一方法的關鍵,在於沙子濕度的掌握。所用的沙子取自附近的大環江河,經過仔細篩選。過乾不但無法在模中成型,就是成型了也易於被銅水衝垮。這就要掌握一個科學的方法,這是韋氏兄弟經過無數次實驗才掌握的。

創新

壯族韋氏兄弟和他們鑄造的大銅鼓(直徑達2.08米) - 鄧昶攝壯族韋氏兄弟和他們鑄造的大銅鼓(直徑達2.08米) - 鄧昶攝
在成功鑄造麻江型銅鼓的基礎上,韋啟初兄弟又開始進行大型銅鼓的鑄造試驗。2006年5月,他們受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舘的委託,為自治區文化廳鑄造一面面徑為110厘米、高60厘米的大銅鼓,作為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的禮物,於2006年6月北京舉辦“廣西文化舟”活動時贈送給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圖案、型式等由廣西博物館提供。經過20多天的艱苦努力,在經歷了兩次失敗之後,他們終於成功地鑄造出這面大銅鼓,從而把自己的銅鼓鑄造技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此後用這個模具陸續鑄造了四面直徑110厘米的大銅鼓,其中一面被白褲瑤購去,兩面賣給貴州,一面被河池市紀念館收藏。
韋氏兄弟鑄造的銅鼓為民間的壯族、瑤族百姓認可,這是最難能可貴的。白褲瑤族原來破舊的銅鼓將會漸漸被取代,由於韋氏兄弟的銅鼓鑄造精良,今後也會不斷產生新的用戶。韋氏兄弟繼承了傳統工藝,又有所創新發展,除了鑄造技術,在調音技術、銅料等方面有獨到的探索並取得成功。廣西少數民族使用銅鼓的情況不同,白褲瑤族追求鼓聲響亮、悠長,而壯族則不同,河池的壯族使用銅鼓,講究音調,通常有四個調,可以演奏樂曲,而白褲瑤族的銅鼓主要是伴奏。韋氏兄弟鑄造的銅鼓已經能調出四個音,由於使用了新的材料,新鑄造銅鼓的音色、音質都比老銅鼓好,聲音持續時間也比老銅鼓長。這是一個很難的創新發展。

貢獻

民間使用銅鼓是銅鼓文化的基礎。廣西民間銅鼓傳統的使用場合是喜慶、祭祀和喪葬,這些活動的舉辦以及活動中銅鼓的使用,與人們千百年來的傳統覌念密切關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文化不可避免收到衝擊和影響,結局往往是不容樂觀,銅鼓文化也不例外。但是,隨著政府對文化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強,國家和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的實施,特別是韋氏兄弟成功地複製出古代銅鼓,使得已經消失了的銅鼓鑄造技術得到恢復,銅鼓文化千百年來又得到延續和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直徑達2.08米的大銅鼓揭幕露出真容 - 鄧昶攝直徑達2.08米的大銅鼓揭幕露出真容 - 鄧昶攝
銅鼓將成為一張亮麗的名片,代表這個地區、這個民族的文化特徵。2006年廣西文化舟以韋氏兄弟鑄造的大銅鼓作為禮物送給北京市委、市政府,2007年內蒙古自治區四十周年大慶、今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大慶,都以韋氏兄弟鑄造的大銅鼓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的主要賀禮。可以預見的是,大銅鼓今後會越造越大,不僅是重要禮物,而且會成為城市裝飾的新內容。

除了實用的銅鼓,今後,在民族工藝品的領域,韋氏兄弟的鑄造技術也會有新的套用和開拓,到目前為止,韋氏兄弟已經鑄造了100餘面直徑約20厘米的小銅鼓作為工藝品出售,是很好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小禮物。韋氏兄弟已經生產出有不同的四個音的銅鼓,今後,如果在這方面進一步加強科學研究,有社會有關方面的支持,韋氏兄弟在定音銅鼓的鑄造上一定有所突破發展。

2008年12月9日二廣西壯族自治區50周年大慶之日,來自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上朝社區的壯族農民韋啟初韋啟叄兩兄弟,懷著對廣西的深情厚愛,用傳統工藝方法鑄造了一面直徑達2.08米、重量達一噸的特大銅鼓,作為祝賀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大慶的紀念品。據悉,這是目前民間少數民族用傳統工藝製作的能夠使用的最大的銅鼓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