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多聲部民歌

壯族多聲部民歌

壯族多聲部民歌一般指廣西壯族二聲部及三聲部民歌的聲部數量及演唱形式。以馬山、上林的壯族三聲部民歌為代表。壯族三聲部民歌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德保縣
遺產名稱:壯族多聲部民歌(田陽古美山歌、德保壯族山歌
所屬性質:第一、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遺產編號:24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德保縣
申報日期:2010年
遺產級別:自治區/省

背景資料

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
近年來,田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06年6月《布洛陀口傳史詩》列入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6年8月《布洛陀口傳史詩》、《壯族舞獅》等列入項目自治區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7年1月《布洛陀口傳史詩》、《壯族舞獅》、《敢壯山壯族歌圩》列入百色市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黃達佳、羅漢如、李永茂、廖軍民等4人獲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傳承人稱號。2010年《古美山歌》、《搶花炮》、《敢壯山歌圩》3個項目被推薦為廣西第一、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2010年《田陽壯族舞獅》列入國家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多聲部民歌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聲部同時作縱向結合發展的民歌。壯族多聲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約有一百多種,在廣西境內壯族多聲部山歌,遍及廣西六個地區30多個縣,其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寧等幾個地區流傳最廣泛。壯族多聲部山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人民性,在藝術形式上比較成熟和完美,是壯族民間音樂史上突起的高峰。

馬山多聲部民歌多次在民歌藝術節中獲金獎,曾三次進京演出,並被帶到過10多個國家演唱。2003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式上,馬山多聲部民歌《生活美如霞》、《風流幾年先》繼那坡黑衣壯多聲部民歌《山歌年年唱春光》之後以其原汁原味、濃郁的壯族特色再次陶醉中外藝術家以及觀眾。

簡介

壯族多聲部民歌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聲部同時作縱向結合發展的民歌。壯族多聲部民歌有“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美譽,1982年經著名壯族音樂范西姆發現並推向世界,引起音樂界的轟動,打破西方音樂界認為東方少數民族沒有多聲部民歌的斷言。

歷史

壯族多聲部民歌最早出現在唐宋時期,盛行於明清時期,至今在田陽、德保、馬山、上林兩縣交界處仍有演唱。壯族多聲部民歌表現的是壯族人民對宇宙自然的崇拜和信仰,以及對勞動人民勤勞勇敢的歌頌。

分布

壯族多聲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約有一百多種,在廣西境內壯族多聲部山歌,遍及廣西六個地區30多個縣,其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寧等幾個地區流傳最廣泛。壯族多聲部山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人民性,在藝術形式上比較成熟和完美,是壯族民間音樂史上突起的高峰。

聲部

壯族多聲部民歌包括二或三個聲部。三聲部代表主鏇律的第一、第二聲部由主唱者演唱,第三聲部由二人以上合唱者合聲附唱,一聲部、二聲部獨立音調,三聲部陪襯和聲。

作用

壯族多聲部山歌擂台一景壯族多聲部山歌擂台一景

壯族多聲部民歌是壯族人民的口頭文學,表現的是壯族人民對宇宙自然的崇拜和信仰,頌揚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撻偽、惡、醜,滲透於壯族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發展變遷無不帶著壯民族的生活、生產、風俗習慣等社會變遷的烙印,體現著壯民族的心理特徵、宗教信仰等文化特質,承載著區域民族的社會、經濟發展的信息,被稱作壯族民歌的“活化石”,它對研究壯族文化習俗的產生、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於完善和豐富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史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獲獎

壯族多聲部民歌多次在民歌藝術節中獲金獎,曾三次進京演出,並被帶到過10多個國家演唱。2003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式上,馬山多聲部民歌《生活美如霞》、《風流幾年先》繼那坡黑衣壯多聲部民歌《山歌年年唱春光》之後以其原汁原味、濃郁的壯族特色再次陶醉中外藝術家以及觀眾。

評價

壯族多聲部民歌是中國珍貴的民間文化遺產,是千百年來壯族人民勞動生產情感和文化智慧的結晶。它的發現,填補了東方少數民族沒有多聲部民歌的空白。2000年11月,《南方日報》記者在採訪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后,在該報上評價說:廣西壯族民歌是全國之冠,馬山多聲部民歌是廣西之冠。隨著壯族多聲部民歌的頻繁展演,新聞媒體大力報導,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田陽古美山歌

簡介

布洛陀歌王黃達佳 - 攝影:孫盛楠布洛陀歌王黃達佳 - 攝影:孫盛楠

田陽古美山歌是流行於田陽南部山區的坡洪、五村、雷圩、琴華、洞靖一帶的壯族二聲部民歌,因以坡洪鎮古美村的曲調為代表而得名。古美山歌由主音、附音、尾音三個音節組成,押尾韻,鏇律優美紓婉,速度平緩流暢,主音節以細訴式格調演唱。純情歌種類,規定兩男對兩女,用比喻誇張的手法編歌,抒情優美,婉轉纏綿,歌詞風趣幽默,現場即編即唱。2010年5月由田陽縣民族歌舞團選送的田陽古美山歌在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民歌中國》之田陽篇《壯鄉福地---田陽》節目錄製表演,被收錄進中央電視台《民歌中國》欄目的《民歌.博物館》永久收藏。

歌手

田陽縣大量的民間歌手,分別能運用田州調、巴別調、古美調、唐皇調、師公調等各種歌調對唱山歌。農閒時,民眾就地取材自編山歌,即興對唱,將山歌文化一代一代地傳承。其中民間山歌手黃達佳能全面運用各種山歌調,一字不漏地唱完整本《布洛陀經詩》,被當地民眾譽為“布洛陀歌王”,被壯學會專家們驚嘆為壯族歷史的“活化石”。

保護

為有效地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田陽縣十分重視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平台基地建設,先後投入經費4100萬元用於建設敢壯山歌圩硬體設施;投入400萬元在布洛陀遺址---敢壯山風景區布洛陀祭祀大典廣場建設了930m2共2開間的布洛陀文化陳列館,建立布洛陀生態保護區展示廳,同時作為《布洛陀口傳史詩》、《敢壯山歌圩》、《搶花炮》、《古美山歌》傳承保護平台建設基地;投入3000多萬元舉辦了7屆百色市布洛陀文化旅遊節活動,其中:舉辦布洛陀祭祀大典建設及開展活動共投入95萬元,舉辦搶花炮比賽共投入28萬元,舉辦山歌比賽共投入25萬元,有效地推動了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發展。

德保壯族山歌

簡介

德保“土歌”即德保壯族山歌,久負盛名。2010年,其被確定為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這是該縣豐厚的壯族本土文化中的一朵瑰麗的藝術奇葩。

歷史

“春三二月圩場好,男女紅妝趁圩嬲。長裙闊袖結束新,不睹弓鞋三寸小。誰家少年來唱歌,不必與儂是中表。但看郎面似桃花,郎唱儂酬歌不了。一聲聲帶柔情流,輕如遊絲向空裊。有時被風忽吹斷,曳過前山又嫋嫋。可憐歌闋臉波橫,與郎相約月華皎。曲調多言紅豆思,風光罕賦青梅標。世間真有無礙禪,似入華胥夢飄渺。始知禮法本後起,懷葛之民固未曉。君不見,雙雙粉蝶結隊飛,也無媒妁定羅蔦。”這是乾隆“三大家”之一趙翼任鎮安府知府時,有感於當地“歌圩之風”賦詩《土歌》傳世,讚嘆壯族先民們在生產生活中以山歌傳情達意的情致意境。一代又一代的德保壯族兒女,承傳了這樣一種樸素的情感表達方式,他們見面對歌,開口成韻,信手拈來,自由自在表情達意,使得德保這片古老的熱土之上,處處洋溢著山歌聲,滿鄉滿寨都是山歌的海洋,山歌的故鄉。山歌,成為當地民眾不可替代的文化生活需求。過去德保壯人的一生,從出生後聽“三朝歌”、“滿月歌”、“背帶歌”,到成年時代唱“歲時農事歌”、“生產勞動歌”、“戀情婚儀歌”,到步入老年聽“祝壽歌”,幾乎都在歌聲中度過。“歌圩”更是成為男女老少都樂於接受和參與的審美活動,形成了較為統一的民族審美意識。到了今天,雖然現代文化通過各種媒體廣為傳播,但每當歌圩舉行山歌比賽,還是吸引成千上萬的民眾,民間錄製的山歌光碟為中老年人所津津樂道,山歌深深紮根於德保壯族人民的生活土壤和心靈之中。

特點

壯族多聲部山歌田州調 古美調 巴別調全能歌手壯族多聲部民歌田州調 古美調 巴別調全能歌手

德保壯族山歌壯語叫“詩”(sei),德保壯族山歌有東、西、北路和南路兩大種,東、西、北路的山歌唱法,歌調押韻都基本相近,唯其南路山歌別具一格。東西北路或南路山歌,都是由七言上下句組成一個詩句,又由若干個詩句(大抵是20句至40句之間)聯成一個詩節,再由若干個詩節來湊夠一晚(或一天)。德保山歌以合唱為主,對歌、盤歌或大眾場合都是用合唱形式。合唱一般是按四至六人為一歌組,分高低音兩個音部,選一音色清脆甜潤的歌者唱高音,其餘皆以低音襯托。高低音的區別在下句第二個音和第六個音,開唱時一般先用鼻音定調。

北路山歌流傳於全縣除龍光鄉之外的所有鄉鎮,輻射到臨近的田陽靖西、那坡、右江區、田林及雲南省富寧、廣南等縣。南路山歌流傳於南部地區的龍光、榮華、燕峒等鄉鎮及天等、大新、靖西、田東等縣。北路山歌為集體合唱形式,一個歌組3人至10多人,由1人唱高音部,其餘唱低音部,曲調雄渾豪邁。南路山歌以2人為一歌組,腔調高亢嘹亮。歌詞為七言體二句式,四句為一首,押尾韻,自由變韻。其中的情歌獨具特色,有一首十來句的排歌,在同一首歌里,後奇句常重複前偶句的1至6字,形成連環式的復沓疊唱,有情深纏綿之感。人們唱山歌就要對歌,一般對歌程式是:求歌、答歌、接歌、斗歌、情歌、別歌。還有一種特殊歌類“搶歌”,即在兩組男女對歌時,另一男歌組從中發歌,把女歌組“搶”過來與自己對唱,使對歌活動更加熱烈有趣。

馬山壯族民歌

簡介

馬山壯族民歌歷史源遠流長,遠古時在這塊土地繁衍的馬山各族人民,都以山歌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馬山民歌曲調優美、豐富多彩。全縣可分為東部民歌和西部民歌。東部山歌鏇律奔放、粗獷,歌調有蠻歡、三頓歡、卜列歡、呼籲歡、了麻竹、大環歡、加方歡、楊圩歡、白山歡等;西部山歌鏇律平衡流暢,高亢奮進,主要歌調有雪歡、嘹歡、高調歡、排歡、思國羅歡等。

特點

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源於本縣東部地區的古零鎮、加方鄉、古寨鄉一帶,民眾叫做“歡哈”。其中常唱的有蠻歡、卜列歡、加方歡、結歡等。由於它的鏇律優美,聲部間相互協調,音色柔和,風格統一。其結構完整一個鏇律,一聲部和二聲部具有獨立音調,三聲部起到陪襯和聲作用。歌詞一般是五字句和三三五句式。嚴格要求腰腳韻。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