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陽織錦技藝

賓陽織錦技藝

賓陽壯錦的生產始於二十世紀40年代,承自忻城的傳統織錦技術,又有所創新。

基本信息

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忻城縣賓陽縣
遺產名稱:壯族織錦技藝(忻城壯族織錦技藝、賓陽織錦技藝)
所屬性質:第一批、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賓陽織錦技藝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譚湘光(女1955.6) 
遺產編號:9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忻城縣、賓陽縣
申報日期:2010年
遺產級別:自治區/省

背景資料

賓陽織錦技藝
賓陽織錦技藝
壯錦,作為壯族人民最瑰麗燦爛的文化創造之一,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壯人善織,古書上也是有記載的。《漢書·地理志》中,就有關於壯家“男子耕農,種稻麻,好蠶桑織績”的描繪。上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廣西貴港羅泊灣漢墓的七號殘葬坑內,曾發掘出土了數塊橘紅色回紋錦殘片,便是壯族先人們在漢代就已掌握了織錦技藝的實證。據《唐六曲》和《元和郡縣誌》記載,在唐代壯族人民所織出的蕉布、竹子布、吉貝布、斑布、都洛布、麻布、絲布等布料,被朝廷列為貢品。到了宋代,壯族的手工紡織業進一步發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還出現了絲、麻、絲棉交織的錦。北宋元豐年間,呂大防在四川設定蜀錦院,織錦四種之中,即有廣西錦(壯錦),列入上貢的錦帛之一,可見壯錦之名貴。明清時期,壯錦越來越興盛,工藝也越來越成熟,壯錦發展到了用多種色彩的絨線編織,使壯錦呈現出絢麗的色彩,在民間更是已逐漸廣泛使用。當時壯錦之盛,如《廣西通志》中記載:“壯錦各州縣出,壯人愛彩,凡衣裙巾被之屬莫不取五色絨線雜以織,如花鳥狀……”清人沈日霖在《粵西瑣記》中描述:“壯婦手藝頗工,染絲織錦五彩爛然……凡貴官富商,莫不爭購之。”那個時候編織壯錦是壯族婦女必不可少的“女紅”,壯錦更是嫁妝中的不可或缺之物。所謂“嫁奩,土錦被面決不可少,以本鄉人人能織故也。土錦以柳絨為之,配成五色,厚而耐久,價值五兩,未笄之女即學織”。從清末民初開始,隨著近現代工業化紡織業的興起,家庭作坊式的壯錦生產受到了極大的衝擊,產量和產地開始收縮,壯錦的主要用途也從日用品轉為了裝飾用織物。

簡介

賓陽壯錦賓陽壯錦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十分重視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廣西的壯錦成了振興民族傳統工藝的最好載體。上世紀50年代,廣西分別在忻城、靖西賓陽三縣成立了壯錦廠,並在民間廣招織錦工藝師以及培養新織手,此後的20年間,新老能工巧匠們編織出了一大批既繼承了傳統,又富有時代氣息的壯錦工藝品。絢麗多彩的壯錦,不久又一次迎來了發展的高峰期,而且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賓陽織錦技藝。1956年成立的廣西賓陽民族織錦廠,讓賓陽縣一度成為全國最大的壯錦生產基地。1991年,在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和1998年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40周年慶典上,賓陽民族織錦廠生產的壯錦成為指定產品;1994年,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婦女大會上,賓陽民族織錦廠生產的壯錦袋更是成為了各國與會代表的專用檔案袋。賓陽壯錦技藝,就是從這時起享譽全國,聞名遐邇。

技藝大師

賓陽壯錦技藝與工藝大師密不可分,代表著壯族民間工藝和傳統文化的壯錦,在賓陽得以落地生根,並花開繁茂,從巨觀上說與賓陽自古厚實的工商傳統以及貿易上的地利之便不無關係。然而,從微觀上看,卻跟賓陽的兩位織錦女的聰明才智和工藝成就關係最為直接。甚至可以這樣說,正是這兩位織錦女成就了賓陽壯錦及其技藝的輝煌。梁樹英和譚湘光,這師徒兩人實際上就是賓陽兩代織錦女的最傑出代表。繼梁樹英於上世紀80年代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之後,譚湘光也於2007年獲得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這也是中國壯錦工藝領域得到公認的,也是僅有的兩位工藝美術大師。

形成

賓陽壯錦賓陽壯錦

賓陽壯錦的生產始於上世紀40年代,承自忻城的傳統織錦技術。至少數百年以來,廣西壯錦生產的中心地區一直是忻城縣,忻城壯錦遠近聞名。解放前,忻城織造的壯錦被面、背帶心等多銷往宜州、來賓、賓陽等地,壯錦的美觀和實用,廣受人們的青睞。譚湘光是梁樹英最引以自豪的親傳弟子,梁樹英幾乎是將小自己40歲的譚湘光視為親生女兒。譚湘光17歲那年進入賓陽民族織錦廠當學徒,梁樹英總是在身旁手把手地教她,把一生所學悉心傳授。

當年在賓陽,人們無論是對梁樹英老人的織錦技藝還是生活習慣,都有著一種神秘感。梁樹英8歲學織錦,每天都身不離織機,且終生不嫁,素食。直到82歲去世,臨終前一天還完成了她一生的最後一幅壯錦。譚湘光日前在賓陽接受記者採訪時,還這樣感慨地說,看梁樹英老人織錦,完全是一種藝術享受,老人在織機前動作輕緩流暢,靈巧的雙手讓五彩絲線在織機聲中不斷變換出美麗的圖案。

1983年,梁樹英應邀赴日本東京進行織錦表演,在那次國際民間工藝博覽會上,老人和她那架古老的織機、秀美的壯錦、神奇的織錦操作,成為一塊具有特殊魅力的“磁石”,吸引著眾人的駐足觀看,表演到哪裡,哪裡就水泄不通。一連10天的表演,讓很多日本人認識和喜愛上了賓陽壯錦,賓陽壯錦也是從此開始銷往日本。

壯錦藝人梁樹英一生都在織機前忙碌壯錦藝人梁樹英一生都在織機前忙碌

譚湘光從17歲學織,29歲當上了賓陽民族織錦廠的廠長。按民間傳統師承關係的輩分算,她屬於賓陽第二代織錦傳人。

為了讓賓陽的壯錦花色、式樣更豐富,產品能獲得更多人的喜愛,師徒二人對此可謂是耗盡了心力。為學習少數民族在服飾圖案設計上的傳統風格,了解少數民族生活習俗上的宜忌,兩人結伴多次深入到三江、融水、龍勝等少數民族村寨採風。每當發現一些新穎別致的傳統壯錦圖案,她們都會從老鄉家裡借回到所住的旅社描摹下來,作為賓陽壯錦織造時的參考和借鑑。

兩位工藝美術大師的不懈創造和努力,讓賓陽壯錦在忻城、靖西等地的壯錦業全面衰落的局面下,頑強地生存和發展著,不僅承擔起了壯錦傳承的歷史責任,而且叫響了賓陽壯錦這一品牌。

竹籠機

賓陽壯錦技藝嚴格地傳承了傳統壯錦古老的織造器械、編織工藝、編織材料和圖案風格。與其他織錦器械最大的區別和特點,無疑就是懸掛在壯錦織機上的大竹籠。所以壯錦織機又被形象地稱為“竹籠機”。

如今賓陽壯錦技藝在編織時仍是使用傳統小木機,機子上方那個直徑五六十公分的碩大竹籠,尤為引人注目。事實上,壯錦就是在這樣一種裝有支撐系統、傳動裝置、分綜裝置和提花裝置的手工織機上,以棉紗為經,以各種彩色絲絨為緯,採用通經斷緯的方法巧妙交織而成的。通常壯錦經線一般為原色,緯線按織錦人的構思配以不同的色彩,織機上方的那個大竹籠,是專用以提織花紋圖案的,也是壯錦紋飾變化無窮的奧妙所在。

特點

色彩

運用賓陽壯錦技藝所織的壯錦多用重彩,以紅、黃、藍、綠為基本色,其餘是補色,對比鮮明強烈,以紅為背景,充滿熱烈、活躍、歡騰的氣氛;用綠作烘托,有開朗的情調;如以黃綠配置,則艷麗動人。一幅壯錦,常常用幾種顏色甚至是十幾種顏色混搭配置組成。巧妙的色彩搭配,使得壯錦斑斕絢麗、華而不俗,可謂純樸中見豐富,素雅中見多彩,對比鮮明強烈,渾然天成,經久耐看。

圖案

賓陽壯錦賓陽壯錦的色彩和圖案
“十件壯錦九件鳳,活似鳳從錦中出”,鳳凰的圖案在壯錦中最為常見,這是由於壯族尤其喜愛鳳凰這種象徵著吉祥的神鳥。除了鳳凰外,壯錦上的傳統圖案還有很多,它們大都選取於生活中的可見之物和象徵吉祥幸福的花紋,如水、雲、花、草、蟲、魚、鳥、獸,還有複雜的雙鳳朝陽、蝶戀花、雙龍戲珠、獅子滾球、鳳穿牡丹、孔雀鬧海、鴛鴦戲水、鯉魚跳龍門等,以及方格紋、水波紋、雲紋、回字紋、編織紋、同心圓紋等幾何紋樣。賓陽壯錦的圖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也不乏創新,“葵花向陽”、“民族團結”、“桂林山水”、“糧食豐收”、“紅棉花”等成為了新時期的壯錦經典圖案。

困境

隨著商品經濟和織造工業化的衝擊,賓陽壯錦這一傳統工藝也難以倖免,一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扶持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對於困境中的壯錦業給予了積極的扶持。賓陽壯錦技藝如何在新世紀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並注入時代的嶄新元素,這一重任被廣西工藝美術研究所肩負起來了,近年來有關部門從資金、設備引進和人才培養上,大力向這個當代的賓陽壯錦技藝研發和生產現代化基地傾斜,成效已日益顯現。

發展

近年來,譚湘光在賓陽新註冊成立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作坊――廣西賓陽湘光織錦坊,位於賓州大街上。記者在作坊里看到,成排嶄新的手工織布機邊,織錦女們的雙手正在經天緯地的五色絲線中穿梭,織機在發出陣陣極有韻律的輕響,令人仿佛走進了壯錦織造的古老氛圍中。
傳統的織錦技術畢竟還是需要依靠手工完成,譚湘光讓自己的親傳弟子黃愛群負責培訓新一代的織錦手,免費學習三個月。受訓合格出師的織錦手可無償獲提供一架織機,根據個人的情況可選擇在作坊或家中工作,並從完成織錦坊所提供的壯錦訂單中得到報酬。
譚湘光此舉不但為當地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讓賓陽壯錦再度綻放出異彩。更重要的是,新一代織錦手的培訓也給織錦工藝的傳承注入了新鮮血液。如此算來,自梁樹英老人起,賓陽如今已有了第四代的織錦傳人。

2009年4月30日,黃愛群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民委派出的代表,赴香港參加第三屆中華民族文化周的交流活動。這期間,黃愛群在會展中心展演了壯錦美妙的編織技藝,身旁觀者如雲,嘖嘖贊聲一片。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