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採茶戲

壯族採茶戲

壯族採茶戲屬傳統戲劇,以那樓鎮那良村那蒙坡為主要起源地。據傳那蒙寧姓原系漢族,從廣東遷入;滕姓原系壯族,從興寧區五塘鎮遷入,兩民族一起生活,產生獨特的嶺南民間文化。壯族採茶戲從清初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廣西·南寧市邕寧區、
壯族採茶戲《賣茶調》壯族採茶戲《賣茶調》
橫縣
遺產名稱:採茶戲(壯族採茶戲)
所屬性質:第一批、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遺產編號:6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邕寧區、橫縣
申報日期:2010年
遺產級別:自治區/省

背景資料

南寧市邕寧區是一個壯族先民世代聚居的城區,經過漫長的歲月,在這裡繁衍生息的壯族祖先們曾創造了許多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民族民間民俗文化遺產。邕寧壯族八音、邕寧壯族搶花炮、邕寧壯族嘹囉山歌、含火犁頭走火鏈、邕寧壯族鳳凰尋親、白鶴鯉魚舞、採茶戲等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歌舞和民俗表演經過多年的流傳、積澱,已經成為寶貴的民族文化財富。據了解,壯族嘹囉山歌已於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在邕寧已經流傳了幾百年的壯族八音、搶花炮已被自治區公布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另外,搶花炮、壯族嘹囉山歌在去年公布的首批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上也榜上有名。

簡介

邕寧壯族採茶戲邕寧壯族採茶戲
壯族採茶戲屬傳統戲劇,以邕寧那樓鎮那良村那蒙坡為主要起源地。以邕寧壯族採茶戲、橫縣壯族採茶戲為代表。壯族採茶戲從清初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邕寧的壯族採茶戲,流行於縣境大部分地區。它是由採茶舞發展而成,戲劇情節簡單,內容多為描述男女愛情,唱腔為民間小調,以二胡、秦琴等樂器伴奏。

沿革

據傳,清初的邕寧區新江鎮那蒙坡尚屬未墾之地,後以其土地肥沃,氣候溫潤,吸引一些民族遷徙於此。其中,滕姓者為壯族,從百里之外興寧區五塘鎮遷入;寧姓者原為漢族,從千里之外的廣東遷入。兩民族人民在此勞作生活,和睦相處,在形成那良村那蒙坡的同時,兩種民族文化互相碰撞交融,產生了獨特的嶺南民間文化——邕寧壯族採茶戲,並逐步在邕寧區那樓鎮那良村、新江鎮力勒村等村坡的民間盛行。

劇目

壯族採茶戲的劇目多為傳統劇目,且多為喜劇、鬧劇,有《採茶》《賣茶》《父教子成雙》《北海娶妻》《浪蕩娶妻》《馬馮換妻》等。多年來,壯族採茶戲已經形成了開台茶、花茶、觀音坐蓮、打錢鞭、買茶、梳妝、收台等流水式劇目。

內容

壯族採茶戲內容歌唱百姓生活百味,在促進生產發展的過程中曾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從精彩細膩的唱詞中就能體現出來。例如在《賣茶調》中唱道:“正月看茶茶未開,妹子一人入茶園;二月看茶茶爆芽,姐妹二人入茶園……”從正月唱到臘月,反映了壯家姑娘熱愛勞動,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表演

“正月看茶茶未開,姐妹共哥落茶園;二月看茶茶報芽,姐妹雙雙采細茶……”六七名身穿古宮裝的男女,有的打腰鼓,有的打連錢,有的邊跳舞邊唱採茶戲,原汁原味原生態的壯族民族歌舞和民俗表演。壯族採茶戲《錢鞭舞》的表演者一邊唱一邊拿著錢鞭,隨著音樂節秦拍打膝蓋、肩膀等,並發出鈴鈴響音,相傳錢鞭是皇帝賜給劉三姐的吉祥物,表現的是壯族民眾看到茶園長勢良好、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整個表演現場被擠得滿滿當當。熱烈的掌聲此起彼伏,歡樂的笑聲不絕於耳。

藝術特點

壯族採茶戲使用的樂器以打擊樂為主壯族採茶戲使用的樂器以打擊樂為主
壯族採茶戲主要藝術特點有:一、採茶演員以劉三妹為祖師,多使用當地壯族語言進行表演,配以似採摘茶葉、製作茶葉以及賣茶葉動作的舞蹈,具有濃厚的桂南壯民族氣息,為民眾所喜愛,因此得以成功流傳下來。二、演出服裝一般以古裝官服、西湖裝、宮裝為主,也有穿壯族姑娘裝“上陣”的,更似年輕美麗的壯家姑娘上山採摘茶葉。三、使用的樂器以打擊樂為主,有板鑼、戰鼓、蘇鑼、大鈸、小鈸、木魚等十餘種,同時還兼配吹奏樂器,如嗩吶、簫、笛等。受到北方音樂元素的影響,採茶戲中有些表演還加入了二胡、京胡、秦琴等樂器,南北大薈萃,演出更加生動、傳神和豐富多彩。四、曲牌有賣茶腔、紅花腔、男音、四平腔等五十多種。乃兼收並蓄各地民間小曲而成。近年來,採茶戲演唱中還插入了少量的國語,使其充滿現代氣息。五、壯族採茶戲的道具則相對簡單,只有彩帶、錢鞭、花扇和手絹等,體現了民間藝術的樸素和原始意識。採茶戲的表演程式以載歌載舞為主,念白多為韻白。

作用

邕寧新江鎮力勒村採茶劇團成立於2001年,現有14人,劇團經常在南寧各個城區公演,幾乎每個月都有演出。該團團長黃大柏介紹,採茶戲一般在過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時開展演出活動,歌唱百姓生活百味,反映壯族人民反對封建壓迫、追求婚姻自由、讚美辛勤勞動、嚮往幸福生活等,在促進生產發展的過程中,曾經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劇團演出的劇目十分豐富,有《馬家三代》《春風秋雨》《二女爭夫》《張家奇案》《呂蒙鎮》《馬馮換妻》等。

保護

為了讓城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邕寧區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摸家底”專項工作,對城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系統的挖掘、調查。2006年組織文藝專乾深入轄區新江鎮、蒲廟鎮等民族文化集中的鄉鎮挖掘、調查,在鄉鎮村屯廣泛宣傳文化遺產保護,鼓勵動員當地民眾提供線索。目前,邕寧區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已將含火犁頭走火鏈列入其中。此外,鳳凰尋親、鯉魚白鶴舞、採茶戲等特色民俗,也正在挖掘、調查中,全力挽救瀕臨消失的珍貴文物
另外,該城區正在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重點抓好全國的三次文化普查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迎檢工作;對頂螄貝丘遺址控制建設地帶違法建築單位下發整改通知書;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族嘹囉山歌傳承培訓基地設施,城區文化遺產保護完好使用率達98%。

橫縣壯族採茶戲

歷史

橫縣壯族採茶戲於明末年(公元1628年前後)從江西贛南傳入玉林市博白縣,並很快傳入橫縣六景鎮陸屋村,由唱竹馬發展為載歌載舞的唱採茶。它廣泛流傳於橫縣的六景、巒城、南鄉、百合以及相鄰的賓陽、邕寧、靈山、欽州等廣大地區,距今約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傳入橫縣後在清代形成了它獨有的壯族藝術風格,到了民國期間,逐步發展成熟,成為中國戲曲史中一個獨特劇種。

沿革

壯族採茶戲常用樂器及道具壯族採茶戲常用樂器及道具
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橫縣壯族採茶戲已基本完成從地方小戲發展向舞台戲劇的過渡,那時,每個村都有採茶演出隊。縣裡還進行過壯族採茶戲調演。但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壯族採茶戲被當作“四舊”中的“舊文化”禁錮,採茶隊遭到重創,壯族採茶戲停演。改革開放後,雖然壯族採茶戲迎來了文藝百花齊放的春天,但是由於時隔幾十年,當年的小生、小旦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壯族採茶戲失去了這些中堅登台,歷史上再呈現“每村都有採茶隊”之盛。如今橫縣壯族採茶戲的社會價值已逐漸被人們和專家認可,它是獨樹一幟、特色濃厚的地方劇種,為中國戲劇史增添上了新的一頁,因此,橫縣有關部門已經採取措施,對橫縣壯族採茶戲這一重要的民族傳統文化進行保護。

特點

橫縣壯族採茶戲亦稱“茶歌”、“採茶歌”、“唱採茶”,是由唱竹馬發展為載歌載舞的一種獨特的傳統戲劇。橫縣壯族採茶戲有開台茶(恭茶)、乃茶、十送茶、老正茶、洋紅茶等10多種表演形式。所演唱的內容以“十二月採茶”為主,其角色分小生、小旦、小丑,器樂是以鑼、鼓、鈸、木魚等擊樂和嗩吶、笛子、二胡等器樂為伴奏,道具有彩帶、錢鞭、花扇和手絹。表演程式以載歌載舞為主,念白多為韻白。採茶曲牌,一是茶腔,即原套採茶曲調;二是茶插,即以“南昌小曲”、“四季蓮花”為基礎,吸取各地民間小曲而成。唱腔語言以客家話、壯話為主,活潑、熱烈、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採茶串古”是在茶插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以一些有情節的民間故事為戲橋,通過採茶曲牌演唱,多為喜劇、鬧劇。

傳承基地

橫縣六景壯族採茶戲被稱為“中國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為傳承發展好這一鄉土文化瑰寶,5月30日,橫縣六景採茶戲被自治區評為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8月18日該項目傳承基地在六景鎮石洲村委六屋村正式掛牌。

崇左壯族採茶戲

崇左壯族採茶戲主要流行於馱盧、那隆、左州等地村鎮。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欽州一個打瓦師傅到馱盧圩灶瓦村打瓦,又教老百姓演唱採茶戲,也到附近的更別、屯村、更懶、伏廖村傳授。1918年,邕寧縣那陳村民間藝人賴福棧來到那隆、群黎、左州、渠茗、弄焱村教唱採茶。從此以後,外地採茶戲開始傳入崇左。經過4、5代人的傳教,流行崇左的採茶戲,其內容多以反映壯族人民勞動生產、生活、愛情為主鏇律。

相關知識

交叉藝術

如果沒有採茶和其他茶事勞動,也就不會有採茶的歌和舞;如果沒有採茶歌、採茶舞,也就不會有廣泛流行於我國南方許多省區的採茶戲。所以,採茶戲不僅與茶有關,而且是茶葉文化在戲曲領域派生或戲曲文化吸收茶葉文化形成的一種燦爛文化內容。採茶戲的形成,不只脫穎於採茶歌和採茶舞,還和花燈戲、花鼓戲的風格十分相近,與之有互動影響的關係。花燈戲是流行於雲南、廣西、貴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區的花燈戲類別的統稱;以雲南花燈戲的劇種為最多。其產生的時間,較採茶戲和花鼓戲稍遲,大多形成於清代末葉。花鼓戲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劇種為最多,其形成時間和採茶戲大致相差不多。這兩種戲曲,也是起源於民歌小調和民間舞蹈。因為採茶戲、花燈戲、花鼓戲的來源、形成和發展時間、風格等等都比較接近,所以在這三者之間,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營養的交叉關係。

贛南客家採茶戲

邕寧壯族採茶戲邕寧壯族採茶戲
江西省戲曲理論家,戲曲史學家流沙曾說“贛南是採茶戲的老家”,贛南客家採茶戲就是贛南土生土長的採茶戲。
採茶歌是產生採茶戲的胚胎,採茶歌在贛南山區尤為盛行,其演唱形式比較簡單,先是一人乾唱,無伴奏,後來發展成為以竹擊節,一唱眾和的“十二月採茶歌”的聯唱形式,便是將採茶歌引入庭院戶室演唱的開始。明萬曆年間已有民間進入豪紳官吏府第演唱(見石城縣崖嶺熊氏六修宗譜《熊體甫先生傳》)。明中葉以後,“十二月採茶歌”聯唱在贛南民間燈彩及其他藝術形式的影響下,進一步發展成有紙紮茶籃,扇子,手帕等道具,邊唱邊舞的採茶燈,又叫“茶籃燈”(見明末諸生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和清康熙年間吳震方的《嶺南雜記》)。
明中葉以後,贛粵兩省的採茶燈交往頻繁,在相互交流中,贛南採茶又得到新的發展,由原來的十二個採茶女,兩個男隊首的採茶燈改為二女一男,即大姐,二姐和茶童。並將原來一唱眾和的“十二月採茶歌”改為姐妹對唱形式,表現手持茶籃上山採茶,邊歌邊舞的歡樂情緒,而茶童既手搖紙扇,插科打諢,調節氣氛。以此形成了贛南客家採茶戲的第一個原始傳統劇目《姐妹摘茶》。後來又在由採茶燈的基礎上創造出了用一條板凳仿作龍燈戲耍的小戲《板凳龍》,由二旦一醜耍龍燈,二旦為大姐,二姐,醜稱作三郎子。這兩個戲被稱為最早最古老的採茶戲。
贛南客家採茶戲的流傳:贛州地區戲曲志載:“採茶戲在贛南老家誕生後,除在江西省廣為流傳外,還分數支先後向閩,粵,湘,桂等省流動。其路線為:1自贛南傳入閩西後分為2支:一支沿武夷山流傳導贛東,贛中和贛北,甚而過長江,傳入湖北黃梅;另一支流行到漳州一帶,並傳到台灣,成為歌仔戲形成的基本因數。”2自貢水流域進贛江中下游的萬安,遂川一帶,然後沿羅霄山脈向贛西及湘中流動。3經粵東粵北傳入湘南及桂南。
贛南採茶戲的《姐妹摘茶》流傳到武寧,景德鎮和湖北黃梅等地區叫《姑嫂摘茶》或《和尚鋤茶》;傳至廣西合浦後叫《送哥賣茶》。《板凳龍》傳至贛東,贛中後叫《三姐妹觀燈》或《三矮子觀燈》;而傳至廣西雲南仍叫《板凳龍》。還有諸如《補皮鞋》,《補瓷碗》,《撿菌子》,《拾田螺》,《挖筍》,《賣花錢》,《賣小菜》,《賣紙花》,《瞎子裁衣》,《瞎子鬧店》,《磨銅鏡》,《當棉褲》,《大勸夫》,《小勸夫》,《四姐反情》,《賣雜貨》等劇流至各地後與當地風情民俗結合演化,有的成了當地自己的傳統劇目。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