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壯族72巫調音樂

凌雲壯族72巫調音樂

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產生於廣西凌雲縣,主要以縣府所在地——泗城鎮為中心,是凌雲縣泗城鎮壯族巫在進行巫術活動時演唱的曲調,曾在凌雲縣廣為流傳。

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廣西·凌雲縣
凌雲壯族72巫調音樂 - 凌雲壯族72巫調音樂 -被自治區文化廳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傳承人的80歲老人彭八英的弟子演唱。2
遺產名稱:凌雲壯族72巫調音樂 
所屬性質: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彭八英、唐遠明(女1936.8) 
遺產編號:28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縣
申報日期:2006年
遺產級別:自治區/省

背景資料

凌雲壯族是古代駱越民族的後裔,自稱“布樓”、“布依”。凌雲建制歷史悠久,古稱泗城,歷代為州、府、縣建制重鎮之地。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進程中,凌雲壯族婦女為寄託哀思、緩解悲痛、避免災難、抒發理想,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了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泗城自古就是凌雲縣政治經濟文化貿易的中心,但因山高石多,對外交流的環境相對閉塞,這無形中也為一些比較原始的民間風俗及信仰提供了存留空間。如泗城的巫術,從古綿延至今,目前仍根深蒂固地植根於此地,對當地人民的宗教信仰觀持續發生著影響。由於沒有文字記載,凌雲泗城巫術儀式成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儀式伊始舉行蛋卜情形與清代李調元《南越筆記》中記載的內容如出一轍。當地傳說泗城巫術儀式成型已有千年歷史,照此並不是沒有可能。當地老人能回憶起的老一代“布金”有八九人,大多已經離世,目前僅存彭八英一人。彭八英年老多病,已經很少行巫事。當地雖有新的“布金”產生,但與老“布金”已大不相同,最主要的區別即是巫歌演唱的不同。

簡介

黃蘭芬、唐遠明著《凌雲泗城壯族巫調》黃蘭芬、唐遠明著《凌雲泗城壯族巫調》

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是壯族女巫舉行儀式時所唱的一種巫歌,也稱巫論,壯語稱“歡經”,主要流行地是廣西百色市凌雲縣境內的泗城鎮。泗城巫歌是以單人獨立演唱為主,一般為女聲獨唱,用壯語坐著演唱。

形成

一般認為,“七十二巫調”由七十二首不同曲調的歌曲組成而得名。也有人認為:巫調的每首歌名均同七十二種自然現象或人文景觀一一對應 。所謂對應,是以清代凌雲縣境內七十二個人文和自然景點的名稱命名:播派懷、敢花、可了、敬齋、和番、昌、更喪、雖按、列受、足度、補鍾、歸拉、洪丁倒、詩貴、詩線、長馬拉歲、補省、補調、紅又、弄樹、冷朵冷倒、雖歷、婁拉、囊議囊摁、仇娘、可弄、周弓、雖喪、馬悶、吉官、學官、冷露、六哄、棒丁、合南、內洪、拉廟、寸化、昌圩、包努丫名、茶油、可卜可旁、么榮么牙、雖花浩、補天、拉山、文廟、倫累倫哥、乜他、昌糖、多的、巴他端、拜賴、弄內。這七十二景點名稱都是以漢字記錄的壯語地名,是當地著名的七十二“巫”(神靈),因為是巫者使用,姑且稱之為“巫名單”。因它是凌雲縣灑城鎮女巫師在進行巫術活動時所唱的曲調,主要是在巫婆做法事時演唱。

演唱形式

演唱時主要以鈴聲和腳踏聲為主要配樂,巫婆左手拿一把掛銅鈴的扇子,右手拿一張配有銅鈴的紅手帕,歌聲、腳踏聲同起同落。在轉調時不斷地體現出不同風格和個性,柔、凶、散板較鮮明,尤其是散板,柔得像清清流淌的溪水,又像高山上慢慢飄飛的雲霧,鏇律無不體現出大自然靈活靈現氣派。

特點

凌雲壯族七十二巫調以單人獨立演唱為主,唱詞多以壯話敘述為主,寄託哀思和祈禱。在不斷的融合發展中,一七十二巫調音樂變得越來越複雜動聽,終於形成七十二調,並用凌雲七十二個人文和自然景點的名稱命名,各調有的優美柔和,有的激憤昂揚,有的悲切痛心。

巫調音樂分類

凌雲壯族72巫調音樂可概括及分類為“伴奏”和“人聲”(演唱)兩類。

凌雲壯族72巫調音樂 - 被自治區文化廳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傳承人的80歲老人彭八英和幾位弟子演唱。凌雲壯族72巫調音樂 - 被自治區文化廳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傳承人的80歲老人彭八英和幾位弟子演唱。

(一)伴奏樂
根據儀式現場調查,彭八英老人在儀式中利用手中的道具,配合雙腳擊地,以及協助進行儀式活動的人員發出的應和聲構成了“伴奏樂”。

1.樂器擊拍
操作者左右手各持一把能發出悅耳響聲、墜有麒麟和銅鈴鐺的絹扇及一張方帕。左手的絹扇在操作者身體的律動中不停的發出“叮鐺、叮鐺”響聲,有如諸神騎馬奔走的節律模擬。而隨著操作者雙手同時將方帕和絹扇同時扣動,發出“卟嚓”的結束模擬聲,亦宣告了儀式場景轉換或人物身份的變化,很好地發揮了道具聲響的渲染作用。

2.肢體擊拍
彭八英老人在儀式中,雙腳自始至終一直左右輪流踏擊地面,雙手也不時配合作重點擊拍,其節律隨著儀式過程中神的身份與場景變化而變化。每當這個時候,旁觀者可以通過節奏快慢這一信號感覺出明顯的轉化象徵,與儀式內容非常吻合。

3.人聲伴唱
凌雲泗城巫歌的儀式由一人主事,多人協助,同時也有求巫者的親友在場。因此,在儀式的某個環節,會有由主持人領唱,眾人附和的簡短唱腔出現。這種無規則的和腔,大多是眾人附和主持人吟誦歌曲末句的重複,起到了呼應儀式內容的效果。

(二)聲樂
從對目前採集到的52首巫調分析來看,凌雲泗城“七十二巫調”全為人聲所唱,可根據其特點分大致為吟誦調、韻唱調與詠唱調三種。

1.吟誦調
在”麽”儀式中,“布金”在與求巫者了解當事人及事件狀況,預測巫術實施前景時,其所用便是吟誦調。該調用音不多,常形成前輕後重、前重後虛的音調,即帶有節奏性但鏇律性較弱的腔調,非常具有原始的語言因素。“坐壇”儀式的“開壇歌”及主事人與協助者溝通時也同用此調。按照約定俗成的習慣,“七十二巫調”沒把此調計人其中。

2.韻唱調
在對彭八英老人進行採訪,以及從她家裡收集到的資料來分析,“七十二巫調”里部分曲調屬於韻唱調。其特徵是帶有歌詞和鏇律,且節拍豐富而節奏感分明。既有單人唱也有眾人和,可近似說話道白,也摻雜有歌唱性段落的曲調,“請土地”即為典型曲調之一。

3.詠唱調
詠唱調指具有歌詠性質的歌曲。該腔調曲調舒展高亢,適合歌者放開歌喉,甚至對歌詞演繹得抑揚頓挫,對音樂表達呈輕重緩急等。凌雲泗城儀式巫歌“七十二巫調”中,具有這些特徵的曲調很多,如《敢花》(即“水源洞”)、《三皇》《學官》、《寸花》(花園)、《柳狀元》(可了)均入此列。在筆者聽到的現場演唱和錄音中,好嗓子和年青者驗證了此據,但在本文譜例中(見附錄),由於彭八英老人已年老聲衰,所用調子相對偏低。

巫調音樂器具

主要有兩大類:靜物器和響物器。靜物器是指絨扇、麒麟鳳凰和香包。響物器是指鈴鐺、銅珠、茭。

演唱時以鈴聲和腳踏聲為主要配樂,左手拿一把銅鈴扇子,右手拿一張配有銅鈴的紅手帕,歌聲、鈴聲、腳踏聲同起同落。在轉調時不斷體現出不同風格和個性,柔、凶、散板鮮明,尤其是柔板像清流的溪水又像慢飄的雲霧,體現著大自然的美妙靈動。

傳承方式

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有二種傳承方式,即“陰”傳和“陽”傳
凌雲壯族72巫調音樂 - 被自治區文化廳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傳承人的80歲老人彭八英和幾位弟子演唱。凌雲壯族72巫調音樂 - 被自治區文化廳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傳承人的80歲老人彭八英和幾位弟子演唱。

1.“陰”傳

所謂“陰”傳,是一種不學自會、無師自通、由鬼神附身後得到特殊能力的傳承方式。壯族巫教認為只有“八字”輕的人才有可能被“巫神”選作替身。所謂“八字”命學,就是將 一個人的生辰年、月、日、時辰這四個時間概念用天干、地支的形式來表述,並以此為基準進行算命的一種方式。其中有一項是將人的“八字”分為輕、重二種;“命輕”的人被認為是傾向於陰性的人,易於鬼神.或屬陰的事物相通,容易招致各種鬼怪神靈飾附身。這裡尤需一提的是,凌雲巫調的傳承與其他壯族地區的巫傳承並非完全一樣,即其傳承背景較複雜,據說沒有祖傳,也沒有師傳,巫事者是在特定儀式環.節中獲得的一種迷糊狀態下自覺吟唱而成,因此被稱為“陰傳”或“神傳”。實地考察時發現,目前凌雲縣能完整演唱七十二巫調且偶爾仍從事巫事活動的只有彭八英老人。她從小居住於廣西凌雲縣泗城鎮,因家境貧寒而從未上學,曾打過散工,做過單位的廚娘。據凌雲縣文化館員黃凌敏介紹,老人約9歲時,因有神靈附體便開始會唱巫調,16歲後能替人算命解災,並得到七十二神的真傳,以歌唱的方式進行法事,沒有陽間師承,也沒有收授徒弟,由於年事已高,現今極少問及巫事,即使做法整個儀式也相對簡化,而原有記錄在冊的其他巫師已相繼離世。

2.“陽”傳
所謂“陽”傳即是通過向他人拜師求學而成的傳承方式,是凌雲七十二巫調傳承中相對以往民間“陰傳”的一種特異性的變化。現今,除“陰”傳的彭八英老人外,會演唱巫調的只有“陽”傳的百色市文化局的黃蘭芬和凌雲縣居民唐遠明。黃蘭芬——原是凌雲縣文化館的館長,據她介紹,因其姨媽本身就是巫事者,故從小便對七十二巫調有所接觸,並逐漸被其優美鏇律所吸引。唐遠明——國小三年級時輟學。她本身不信巫,從小特別喜愛民間藝術,年輕時曾參加過少數民族歌手培訓班。唐遠明七八歲的時候開始學唱巫調,當時因為她的伯娘是崇巫者,經常會請巫婆來家裡做法,故得以接觸。另外,唐遠明小時還常跟隨老人去看巫婆做巫,回來後就自學其中唱段 。

宗教內涵

泗城巫歌來自原始巫教,屬原生性巫教內容,帶有母系氏族的痕跡,她們虛幻著萬物生生都有靈魂的觀念,美化萬物的靈性,敬奉萬物的生存,給自己的心理上附予寄託,從而得到自我的保護和安慰。在每個人來找巫婆行法事的大都是算命,以及解災解難。它體現為以女性“執儀者”為代表的民間宗法事項。此種巫調形式的留存,不僅豐富了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體裁種類,同時也為壯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歷史依據。另外,七十二巫調音樂具有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神秘色彩,例如壯族女巫燒香設壇、唱巫歌、做法事,能在一種恍惚的狀態下變化各種口音和語言,一問一答,與死者交談,讓生者了解到死者在陰間的情況。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