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論》

《君王論》

《君王論》是人類有史以來,對政治鬥爭技巧最獨到、最精闢、最誠實的“驗屍”報告,既探討政治上的統治之道,被稱為邪惡的聖經,是很多君主的床頭或身上必帶書,但同樣是一本管理界的聖書。問世以來,對整個世界政治思想和學術領域產生了極為巨大的影響,然而毀多於譽,對這部分及作者的攻擊幾乎一直沒有間斷,只是到了20世紀後期,人們才逐漸地能夠以平靜的心情和科學的態度來予以研究。其作者尼可羅·馬基亞維利是第一位將政治與倫理學分家的政治思想家,歷史的陰雲退去,他激烈的言論、滿腔的熱血感染了很多人。

基本信息

作者介紹

《君王論》馬基雅維里
尼可羅·馬基雅維里(NiccoloMachiavelli),義大利佛羅倫斯人,1469年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家境貧寒,依靠父母的家庭薰陶和指導,獲得了良好的教育,少年時代就大量地閱讀了西塞羅、賀拉斯、李維等人的著作,通過自學精通了深奧的拉丁文,培養了一種獨立思考、祟尚自由的氣質。受當時的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他參與了佛羅倫斯的共和革命,1498年,被任命為佛羅倫斯的第二國務秘書。1512年,失去所有的政治地位,此後多年的政治生涯,使他積累了豐富的政治和外交經驗,並且在時勢的起落中,為人類留下了這部巨著--《君王論》。除《君王論》外,馬基雅維里的代表作還有《論李維》、《戰爭的藝術》、《佛羅倫斯史》等。
馬基雅弗利以他的《君王論》一舉成名,享譽後世。此書頗具傳奇色彩,在人類思想史上,還從來沒有哪部書像它這樣,一面受著無情的詆毀和禁忌,另一方面卻獲得了空前的聲譽。它作為第一部政治禁書而被世人矚目,是有史以來,對政治鬥爭技巧和為君之道的最獨到、最精闢的“驗屍”報告,從西方到東方,這本書在宗教界、政界、學術領域和社會上引起了各種強烈的反響,從拿破崙克倫威爾,從希特勒到墨索里尼,都深受《君王論》影響,甚至把它奉為政治家的最高指南。許多君王也都將它視為寶典,成為歷代君主和統治者的案頭書,也成了後世一切統治階級鞏固其統治的治國原則。

譯者

《君王論》《君王論》

《君主論》的第一個中譯本是伍光建(君朔)先生節譯本,題名為馬加維里著《霸術》,商務印書館出版;其次是曾紀蔚譯,題名蔚義大利麥克維利著《橫霸政治論》,上海光華大學政治學社出版;第三部譯本題名蔚《君》,1934年中國文化學會出版。這些譯本均系根據英譯本轉譯,早已絕版。1985年商務印書館再度出版了由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潘漢典教授翻譯的《君王論》。

寫作背景

文藝復興時期,正是西歐各民族國家形成的時期,但是唯獨義大利在教廷和外國列強的干預下四分五裂,這種狀況嚴重阻礙了這個民族的發展。建立一個統一的、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成為義大利有識之士的共同呼聲。早在14世紀初,但丁就曾提出為了人類的幸福,必須使世俗政權擺脫教會的干涉,建立統一的君主國。而更加完整地、系統地論述這一要求的,是馬基雅弗利。馬基雅弗利生活的年代是文藝復興早期,當時的人們通過種種途徑,重新發掘出了眾多古希臘古羅馬的典籍,並且如饑似渴地閱讀它們。馬基雅弗利在賦閒的14年裡遍覽群書,並將這些前人的智慧和他自己的親身經歷相結合,形成了他自己對於歷史和政治的洞見。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割據勢力十分嚴重,各城邦國家間的彼此仇視使義大利喪失了中世紀時期在商業和貿易方面的領先地位,而且因沒有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而備受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的蹂躪。馬基亞維利主張建立統一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結束義大利的分立狀態。

15世紀後期,以義大利為發源地,掀起了疾風暴雨般的文藝復興運動,並迅速席捲整個歐洲,在這個偉大的時代中,湧現出許多狡詐兇殘的政治陰謀家——如路易十二、契薩雷·博爾賈,也誕生了達文西、馬基雅維利這樣藝術上和思想上的巨人。他們如慧星般的曳過暝暗的天空,為後人留下了無法估量的豐厚精神遺產。《君王論》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傑作。馬基雅維利,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早期曾任共和國正義旗手,索德里尼助手等職。在共和國政府中任職期間,多次銜命出使國外。面對興旺而強大的鄰國的咄咄威勢,痛感分裂祖國的恥辱和武備的衰微。1512年,失去所有的政治地位,此後完成了驚世駭俗之作《君王論》、後幾年邊連緒著述了《李維史論》、《戰爭的藝術》、《羅陀羅華》等。為義大利愛代歷史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內容簡述

該書論述了君主應該怎樣進行統治和維持,認為軍隊是一切國家的主要基礎,君主要擁有自己的軍隊,並應靠殘暴和訛詐取勝。認為君王在統治之時要以實力原則,不擇手段去實現自己的目的,同時要效法狐狸獅子,有狐狸的狡猾,獅子的勇猛。

《君王論》介紹了君主國的種類以及獲得它們的方式、論世襲的君主國、論混合的君主國、為什麼亞歷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國在他死後沒有背叛他的繼承者、對於那些被占領前生活在他們自己的法律之下的城市或君主國應該如何管理等內容。全書有26章。前11章論述了君主國應該怎樣進行統治和維持下去,強調有勢力保護國家容易、否則難,君主應靠殘暴和訛詐取勝;第12—14章闡明軍隊是一切國家的主要基礎,君主要擁有自己的軍隊,戰爭、軍事制度和訓練是君主唯一的專業。後12章是全書的重點,全面論證馬基雅維里的術治理論。

精彩語錄

《君王論》《君王論》
(1)“革新的記憶與原因,由於統治已經年代久遠並且連綿不斷而消失了。”
(2)“對人們應當加以愛撫,要不然就應當把他們消滅掉。”
(3)“所有武裝的先知都獲得勝利,而非武裝的先知都失敗了。”
(4)“人們忘記父親之死比忘記遺產的喪失還來得快些。”
(5)“君主必須是一頭狐狸以便認識陷阱,同時又必須是一頭獅子,以便使豺狼驚駭”
(6)“君主務必把擔待責任的事情委諸他人辦理,而把布惠施恩的事情自己掌管。”
(7)“一切良好的忠言,不論來自任何人,必須產生於君主的賢明,而不是君主的賢明產生於良好的忠言。”

歷史影響

《君王論》《君王論》
歐洲歷代君主的案頭書,政治家的最高指南;後世統治階級鞏固其統治的治國原則;一本毀譽參半、不可不讀的奇書;人類有史以來對政治鬥爭技巧的最獨到、最精闢、最誠實的“驗屍報告”;影響世界的經典巨作;人類三部具有永恆價值的處世智慧奇書之一;哈佛大學113位教授推薦的最有影響的書。
16世紀30年代起,《君王論》風靡一時,但在50年代末被列為禁書,直到19世紀70年代才得以恢復名譽,進而暢銷世界。歐洲的若干學者都相信,千百年來,《君王論》是人類寫過的三部具有永恆價值的處世智慧奇書之一。
據說,法王亨利四世被殺時,人們發現他貼身帶的,竟然是一部染血的《君王論》;路易十四,這位赫赫有名的法國君主,每晚必溫習此書,其言:不讀此書不能高枕而眠;拿破崙對《君王論》也百讀不厭,勝利的聯軍在清掃滑鐵盧戰場時,從繳獲的拿破崙的御車中,發現了一本他寫滿批註的《君王論》……可以說,現代政治首腦無不是從《君王論》中汲取治世的精髓。即使他們不當眾承認,也在秘室中聆聽過馬基雅維里的教誨。直至上個世紀的80年代,西方輿論把《君王論》和《聖經》、《資本論》擺在一起,列為影響人類歷史的十部著作之一。

作品評價

《君王論》問世以來,對整個世界政治思想和學術領域產生了極為巨大的影響,然而毀多於譽,對這部分及作者的攻擊幾乎一直沒有間斷,只是到了20世紀後期,人們才逐漸地能夠以平靜的心情和科學的態度來予以研究。在西方,這部作品被譽為“影響世界的十大名著”之一,是人類有史以來,對政治鬥爭技巧的最獨到、最精闢、最誠實的“驗屍”報告。他是第一位將政治和倫理學分家的政治國思想家,而他的一腔愛國之情,在歷史的烏雲退去之後,終於大白於天下了,我們有信心斷言,馬基雅維利及其思想必將會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和更加深入的研究,而他的一系列重要的著作,也會逐步地完整譯介到國內來,使國人能更為方便地與這位四百六十餘年來空前絕後的思想巨人午夜剪燭,促膝長談。

相關評論

這位偉人的名字使任何墓志銘都顯得多餘。——馬基雅維里的墓志銘
陰險狡詐、口是心非、背信棄義、殘暴無情的馬基雅維里。——莎士比亞
馬基雅維里自稱是在給君主講課,其實他是在給人民講大課。——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
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最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的巨人的時代。——恩格斯
歐洲的若干學者相信,千百年來,人類寫過三部具有永恆價值的處世智慧奇書:一是《君王論》,二是《孫子兵法》,三是《智慧書》。——《紐約時報》
馬基雅維里等前人致力於觀察人類曾做了什麼,而不是強求人們應該怎么做,使後人得益匪淺。——英國哲學家培根

盤點中外政治書籍

我們的生活與政治息息相關,關注中外政治書籍,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論自由》
《君王論》
《政府論》
《全球化與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發展》
《對話中國模式》
《公共行政學》
《對話美國:談天說地看細節》
《五輪書》
《世博讀本》
《行政領導學》
《中美關係-透視大國隱形戰爭》
《中國大趨勢》
《比較政府與政治》
《無所畏懼:羅斯福重塑美國的百日新政》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
《歐洲一體化與全球政治》
《帝鑒圖說》
《建言中國改革》
《中央與地方事權劃分》
《政壇魔咒》

《蔣介石大敗跡》
《東北亞地區合作的制度分析》
《腐敗與反腐敗》
《新疆生態移民研究》
《科學發展觀的多維視角》
《逝去的範式:反思國家理論》
《晚年毛澤東的艱苦探索》
《我向總理說實話》
《重新認識毛澤東》
《涉外行政管理教程》
《我國政府社會治理制度改革研究》
《地緣政治學導論》
《夏老漫談》
《宋朝階級結構》
《世界著名華人街區—唐人街》
《族群政治》
《和而不同》
《在法國的外交生涯》
《交流學講章》
《中國公共政策》

《形勢與政策》
《晚清政治革命新論》
《地方政府學概論》
《西方六國權力制衡機制通論》
《紅岩檔案解密》
《清代八旗子弟》
《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
《日俄四次密約》
《人民·民族·國家》
《中國幫會史》
《帝范》
《政治人類學導論》
《真實的謊言:戰爭的藉口》
《圖說政治學》
《宋代的家族與社會》
《毛澤東的美國觀》
《巴西現代化道路研究》
《中國社會救助報告》
《唐宋變革期樞密院研究》
《開創—鄧小平決策改革開放史話》

《民國十大秘案》
《康有為變法奏章輯考》
《公共管理方法:原理與案例》
《制度變遷、公共選擇與和諧發展》
《中國發展大戰略—從毛澤東到鄧小平》
《托洛茨基親述十月革命》
《草根,不主義》
《我國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中國不折騰:中國的態度、全球角色及別折騰》
《國學中的旁門左道》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
《日本變“天”:民主黨政權誕生近距離觀察》
《公共行政研究方法》
《輝煌的三十年》
《圖說中國共產黨章程》
《電子政府管理》
《西方行政制度概論》
《政府組織行為學》
《圖說科舉制度》
《大國鏇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