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是指十四世紀中葉在義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後擴展到西歐各國,於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是封建主義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分界。中世紀末期,隨著奧斯曼對東羅馬帝國的不斷侵略,東羅馬人民在逃難的同時,將大量的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典籍和藝術珍品帶到了義大利商業發達的城市。新興的資產階級中的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藉助研究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文化,通過文藝創作來宣傳人文精神。文藝復興為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之一。

基本信息

概念

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馬可大教堂和聖馬可廣場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馬可大教堂和聖馬可廣場

“文藝復興”的概念在14—16世紀時己被義大利人文主義作家和學者所使用。該詞源自義大利文“Rinascita”,一般多寫為法文“Renaissance”。它概括了喬托以來的文藝活動的特點,被世界各國沿用至今。中國曾有人直譯為“再生”或“再生運動”,但“文藝復興”的譯法己被普遍接受。當時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但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卻衰敗湮沒,直到14世紀以後才獲得“再生”與“復興”。因此,文藝復興著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為師的一面,但它並非單純的古典復興,實際上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創造。文藝復興主要表現在科學文學藝術的普遍高漲,但因各國的社會經濟和歷史條件不同,在各國帶有各自的特徵。

歷史背景

西歐中世紀是個特別“黑暗的時代”。基督教教會成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嚴格的等級制度,把上帝當做絕對的權威

拜占庭講師德美特里·卡爾孔狄利斯拜占庭講師德美特里·卡爾孔狄利斯
,什麼文學、什麼藝術、什麼哲學,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經典《聖經》的教義,誰都不可違背,否則,宗教法庭就要對他制裁,甚至處以死刑。《聖經》里說,人類的祖先是亞當夏娃。由於他們違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樂園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作為他們後代的人類,就要世世代代地贖罪,終身受苦,不要有任何欲望,以求來世進入天堂。在教會的管制下,中世紀的文學藝術死氣沉沉, 文藝復興科學技術也沒有什麼進展。

中世紀的後期,資本主義萌芽在多種條件的促生下,於歐洲的義大利首先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商品經濟是通過市場來運轉的,而市場上擇優選購、討價還價、成交簽約,都是斟酌思量之後的自願行為,這就是自由的體現,當然要想有這些自由還要有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自由,而所有這些自由的共同前提就是人的自由。此時義大利呼喚人的自由,陳腐的歐洲需要一場新的提倡人的自由的思想運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也為這場思想運動的興起提供了可能。城市經濟的繁榮,使事業成功財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銀行家等更加相信個人的價值和力量,更加充滿創新進取、冒險求勝的精神,多才多藝、高雅博學之士受到人們的普遍尊重。這為文藝復興的發生提供了深厚的物質基礎和適宜的社會環境。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學藝術的成就很高,人們也可以自由地發表各種學術思想,和“黑暗的時代”的中世紀是個鮮明的對比。

14世紀末,由於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的入侵,東羅馬的許多學者,帶著大批的古希臘和羅馬的藝術珍品和文學、歷史、哲學等書籍,紛紛逃往西歐避難。後來,一些東羅馬的學者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辦了一所叫“希臘學院”的學校,講授希臘輝煌的歷史文明和文化等。這種輝煌的成績與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人們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於是,許多西歐的學者要求恢復古希臘和羅馬的文化和藝術。這種要求就像春風,慢慢吹遍整個西歐。文藝復興運動由此興起。

起源

文藝復興最早源於義大利。義大利在當時的歐洲已經率先完成了從封建主義走向資本主義過渡的階級準備、思想準備和物質準備。馬克思曾說,《資本主義生產,最早是在義大利發展》。14、15世紀的義大利佛羅倫斯等地,隨著工場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富裕的匠師和大作坊主成為了新興資產階級。他們需要取得與自身經濟地位相適應的社會地位,需要將本階級的價值觀、思想文化提升為社會主流。

但當時的資產階級還是剛剛登上歷史舞台、正在成長的新生力量,為抗衡並最終戰勝其時頑固、保守、愚昧而殘暴的天主教會,必須找到一種強大的思想武器來武裝自己。它必須能喚起大眾的覺醒意識,同時應以非暴力、非革命的面目出現。於是,資產階級將目光投向了古希臘古羅馬時期。他們認為,那是歐洲人都引以為豪的光輝時代,是歐洲文化史上的一個高峰,那時盛極一時的古典自然科學、哲學、文學、藝術和羅馬法將可用以同天主教會作鬥爭的實用的、有效的武器。於是,資產階級積極倡導《復活》、《再生》古希臘、古羅馬文化,掀起了從文化到社會各領域的變革活動,“文藝復興”即由此得名。

發展

一)13世紀屬文藝復興運動早期,突出特點是文學的發展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這一時期的文化中心城市是佛羅倫斯。代表人物是被譽為《前三傑》的三位文學家:但丁(1265至1321)、彼特拉克(1304至1374)和薄伽丘(1313至1375),他們的傑作《神曲》、《阿非利加》和《十日談》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突出位置。由於他們的作品廣為流傳,這三位詩人的家鄉——佛羅倫斯——的方言成為現代義大利語的前身。本階段值得一提的還有被尊為《歐洲繪畫之父》的大師喬托(1267至1337),他的藝術手法直接影響了其後一百年的義大利畫風。

二)14世紀末至15世紀上半期為文藝復興高潮的準備期。期間人文主義和文學藝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產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畫家、雕刻家和建築家,如畫家馬薩喬(1401至1428)、雕刻家多納太羅(1386至1464)和建築家布魯涅列斯基(1377至1446)。其中,由布魯涅列斯基於1434至1437年間主持設計的佛羅倫斯教堂大拱頂,規模宏大、巍峨華麗,令人過目難忘。

三)15世紀末至16世紀上半期是文藝復興的盛期,文化中心城市已從佛羅倫斯轉移到了羅馬。主要代表人物是《後三傑》——達·芬奇(1452至1519)、米開朗基羅(1475至1564)和拉斐爾(1483至1520)。他們留下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大衛》、《聖母悲戚》和《西斯多聖母》以及梵蒂岡博物館內拉斐爾畫室的大量壁畫堪稱世界藝術畫廊珍品,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四)16世紀下半期至17世紀上半期為文藝復興晚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威尼斯畫派四大名家:喬爾喬內、提香(1490至1576)、委羅

核心本質

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其核心是《人乃萬物之本》,主張以個人作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文主義者重視人的價值,提倡個性與人權,主張個性自由,反對天主教的神權;主張享樂主義,反對禁慾主義;提倡科學文化,反對封建迷信。

影響

文學

但丁《神曲》但丁《神曲》

各地的作家都開始使用自己的方言而非拉丁語進行文學創作,帶動了大眾文學,替各種語言注入大量文學作品,包括小說、詩、散文、民謠和戲劇等。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前期出現了“文壇三傑”。但丁一生寫下了許多學術著作和詩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彼特拉克是人文主義的鼻祖,被譽為“人文主義之父”。他第一個發出復興古典文化的號召,提出以“人學”反對“神學”。彼特拉克主要創作了許多優美的詩篇,代表作是抒情十四行詩詩集《歌集》。薄伽丘是義大利民族文學的奠基者,短篇小說集《十日談》是他的代表作。在法國,文藝復興運動明顯地形成兩派,一是以“七星詩社”為代表的貴族派,二是以拉伯雷為代表的民主派。“七星詩社”以龍沙和杜貝萊為代表,在語言和詩歌理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們最早提出統一民族語言的主張,促進了法國民族語言和民族文學的發展。然而,他們排斥民間詩歌,只為少數貴族服務。拉伯雷是繼薄伽丘之後傑出的人文主義作家,是法國文藝復興民主派的代表。

文藝復興他用20年時間創作的《巨人傳》是一部現實與幻想交織的現實主義作品,在歐洲文學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英國,代表人物有托馬斯·莫爾和莎士比亞。托馬斯?莫爾是著名的人文主義思想家,也是空想社會主義的奠基人。1516年他用拉丁文寫成的《烏托邦》是空想社會主義的第一部作品。莎士比亞是天才的戲劇家和詩人,他同荷馬、但丁、歌德一起,被譽為歐洲劃時代的四大作家。他的的作品結構完整,情節生動,語言豐富精煉,人物個性突出,集中地代表歐洲文藝復興文學的最高成就,對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西班牙,最傑出的代表人物是塞萬提斯和維加。塞萬提斯是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詩人。他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戲劇和小說,其中以長篇諷刺小說《堂吉訶德》最著名,它對歐洲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維加是戲劇家、小說家和詩人,西班牙民族戲劇的奠基人,被譽為“西班牙戲劇之父”。他是世界上罕見的多產作家,一生共創作了兩千多個劇本,留傳至今的有600多個,有宗教劇、歷史劇、神話劇、袍劍劇、牧歌劇等多種形式,深刻反映了西班牙的社會現實,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最傑出的代表作是《羊泉村》。

天文學

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1543年出版了《天體運行論》,在其中提出了與托勒密的地心說體系不同的日心說體系。義大利思想家布魯諾在《論無限性、宇宙和諸世界》《論原因、本原和統一》等書中宣稱,宇宙在空間與時間上都是無限的,太陽只是太陽系而非宇宙的中心。 文藝復興伽利略1609年發明了天文望遠鏡,1610年出版了《星界信使》,1632年出版了《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通過對其師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的觀測數據的研究,在1609年的《新天文學》和1619年的《世界的諧和》提出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判定行星繞太陽運轉是沿著橢圓形軌道進行的,而且這樣的運動是不等速的。

數學

16世紀前的歐洲,數學依然是教區學校和修道院培訓的主要課程,包括算術幾何音樂和天文,但對其掌握的程度要求很低。而商人的兒子在學校和工匠作坊里卻可以學到財會貿易航海和測量等方面數學知識。從此數學不再被數學家所獨占,其知識和技藝成為了大眾所掌握的科學。

代數學在文藝復興時期取得了重要發展,三、四次方程的解法被發現。義大利人卡爾達諾在他的著作《大術》中發表了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但這一公式的發現實應歸功於另一學者塔塔利亞。四次方程的解法由卡爾達諾的學生費拉里發現,在《大術》中也有記載。邦貝利在他的著作中闡述了三次方程不可約的情形,並使用了虛數,還改進了當時流行的代數符號。符號代數學是由16世紀的法國數學家韋達確立的。他於1591年出版了《分析方法入門》,對代數學加以系統的整理,第一次自覺地使用字母來表示未知數和已知數。韋達在他的另一部著作《論方程的識別與訂正中,改進了三、四次方程的解法,還建立了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方程根與係數之間的關係,現代稱之為韋達定理。三角學在文藝復興時期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德國數學家雷格蒙塔努斯的《論各種三角形》是歐洲第一部獨立於天文學的三角學著作。書中對平面三角和球面三角進行了系統的闡述,還有很精密的三角函式表。哥白尼的學生雷蒂庫斯在重新定義三角函式的基礎上,製作了更多精密的三角函式表。

物理學

米開朗琪羅的《大衛像》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品米開朗琪羅的《大衛像》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品

在物理學方面,伽利略通過多次實驗發現了自由落體、拋物體和振擺三大定律,使人對宇宙有了新的認識。他的學生托里拆利經過實驗證明了空氣壓力,發明了水銀柱氣壓計;法國科學家帕斯卡發現液體和氣體中壓力的傳播定律;英國科學家波義耳發現氣體壓力定律。生理學醫學比利時醫生維薩留斯發表《人體結構》一書,對蓋倫的“三位一體”學說提出挑戰。西班牙醫生塞爾維特發現血液的小循環系統,證明血液從右心室流向肺部,通過曲折路線到達左心室。英國解剖學家哈維通過大量的動物解剖實驗,發表《心血運動論》等論著,系統闡釋了血液運動的規律和心臟的工作原理。他指出,心臟是血液運動的中心和動力的來源。這一重大發現使他成為近代生理學的鼻祖。 文藝復興 地理 航海技術產生了一次革命性地飛躍,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的探險家們開始了一系列遠程航海活動。哥倫布和麥哲倫等人在地理方面的發現,為地圓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印刷術在歐洲的再發現,以及從東方傳過來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中國的四大發明),促使科學思想的迅速傳播。

音樂

音樂形式上的革新通常比其他藝術形式來得晚,文藝復興亦然:一般相信,音樂上的文藝復興運動大概比義大利文學或繪畫的文藝復興運動,晚了約兩百年。 另外,音樂記譜法到了這個時代已發展至接近成熟階段。而作曲家們在創作精緻複雜的宗教音樂之餘,也開始寫作其他類型的音樂,例如牧歌 (madrigal)、舞曲 (Suite) 等。 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樂派是弗萊芒樂派 (Franco-Flemish School)。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作曲家有:義大利的帕萊斯特里納、英國的威廉·伯德、托馬斯·塔利斯、約翰·道蘭德、西班牙的托馬斯·路易斯·德·維多利亞、法蘭德斯的奧克岡以及法國的若斯坎。聽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音樂要很有耐心,速度慢且少有對比。 世俗音樂的牧歌 (Madrigal) 則簡單、曲調明亮。在這時期,由於樂器的設計和製造上有改進,所以器樂音樂開始擺脫聲樂獨立成曲,形成不同類型的器樂曲,主要為各類不同型式的舞曲。

建築

文藝復興建築是在公元14世紀在義大利隨著文藝復興這個文化運動而誕生的建築風格。基於對中世紀神權至上的批判和對人道主義的肯定,建築師希望藉助古典的比例來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會的協調秩序。所以一般而言文藝復興的建築是講究秩序和比例的,擁有嚴謹的立面和平面構圖以及從古典建築中繼承下來的柱式系統。對建築的比例有強烈的追求,例如必須是3和2的倍數使用對稱的形狀,集中式恢復“自然”,以尺規作圖製圖,以圓形和正方形為主反對哥德式建築。

作品思想

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集中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主張個性解放,反對中世紀的禁慾主義和宗教觀;提倡科學文化,反對蒙昧主義,擺脫教會對人們思想的束縛;肯定人權,反對神權,屏棄作為神學和經院哲學基礎的一切權威和傳統教條;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這是人文主義的主要思想。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談》、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文藝復興拉伯雷的《巨人傳》等。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歌頌了人體的美,主張人體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諧的比例,並把它套用到建築上,一系列的雖然仍然以宗教故事為主題的繪畫、雕塑,但表現的都是普通人的場景,將神拉到了地上。人文主義者開始用研究古典文學的方法研究聖經,將聖經翻譯成本民族的語言,導致了宗教改革運動的興起。人文主義歌頌世俗蔑視天堂,標榜理性以取代神啟,肯定“人”是現世生活的創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學藝術表現人的思想感情,科學為人謀福利,教育要發展人的個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提倡個性自由,因此在歷史發展上起了很大的進步作用。

代表人物

美術三傑

達·芬奇名畫——《最後的晚餐》達·芬奇名畫——《最後的晚餐》

達·芬奇

李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美術家、雕塑家、建築家、工程師、科學家、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和發明家。正因為他是一個全才,所以他也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他生於佛羅倫斯郊區的芬奇鎮,卒於法國。壁畫《最後的晚餐》、祭壇畫《岩間聖母》和肖像畫《蒙娜麗莎》是他一生的三大傑作。這三幅作品是達・芬奇為世界藝術寶庫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

拉斐爾

拉斐爾(1483—1520)義大利畫家。1483年4月6日生於烏爾比諾,1520年4月6日卒於羅馬。原名拉法埃洛・聖喬奧。他的一系列聖母畫像,和中世紀畫家所畫的同類題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溫情和青春健美而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其中最有名的是《帶金鶯的聖母》(藏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草地上的聖母》(藏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和《花園中的聖母》(藏羅浮宮博物館)。1512—1513年繪成的大型油畫《西斯廷聖母》,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由聖母、聖徒組成的三角形構圖,莊重均衡,聖母和耶穌的體態健美而有力量,表現了母愛的幸福與偉大。另一幅更為高大的是祭壇畫形式的《福利尼奧的聖母》和稍後創作的《椅中聖母》《阿爾巴聖母》,都堪稱是他完美無缺的作品。1509年後,他被羅馬教皇尤里烏斯二世邀去繪製梵蒂岡皇宮壁畫,其中簽字廳的壁畫最為傑出。這批遍布大廳四壁和屋頂的繪畫,分別代表了人類精神活動的4個方面:神學、哲學、詩學和法學,作品除發揮了他特有的繪畫風格外,還特別注意到了繪畫表現與建築裝飾的充分和諧,給人以莊重顯明、豐富多彩之感。這期間重要作品還有為埃利奧多羅廳繪製的《埃利奧多羅被逐出神殿》和《波爾申納的彌撒》,為火警廳繪製的《波爾戈的火警》和為法爾內西納別墅繪製的《加拉泰亞的凱鏇》等。這些作品的形象塑造和光色運用都達到了新的境界,被譽為古今壁畫藝術登峰造極之作。他的肖像畫也有很高成就。特點是形神兼備,氣韻盎然。多採用微側半身姿態,將背景隱去,唯以人物自然親切的神態突出於畫面。代表作為《卡斯蒂廖內像》和《披紗女子像》。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1496年,米開朗基羅來到羅馬,創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庫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羅倫斯,用了四年時間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1505年在羅馬,他奉教皇尤里烏斯二世之命負責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後回到佛羅倫斯。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羅馬,用了四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1513年,教皇陵墓恢復施工,米開朗基羅創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1519-1534年,他在佛羅倫斯創作了他生平最偉大的作品――聖洛倫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36年,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時間創作了偉大的教堂壁畫《末日審判》。之後他一直生活在羅馬,從事雕刻、建築和少量的繪畫工作,直到1564年218日逝世於自己的工作室中。

義大利與其代表人物

德美特里·卡爾孔狄利斯德美特里·卡爾孔狄利斯

義大利佛羅倫斯作為文藝復興的發祥地,在詩歌、繪畫、雕刻、建築、音樂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佛羅倫斯著名的美弟奇家族是當時最重要的藝術贊助人。

代表人物
詩人:但丁彼特拉克
哲學家:伊拉斯謨、馬基雅維利;
作家:薄伽丘、馬基雅維利;
畫家:喬托、波提切利、李奧納多・達・芬奇、拉斐爾、提香;
雕刻家:米開朗基羅;
建築師:伯魯涅列斯基
音樂家:帕萊斯特里那、拉索等。

西班牙與其代表人物

16世紀後半葉和17世紀初西班牙文藝復興進入“黃金時期”,在小說和戲劇方面成績顯著。

代表人物
作家塞萬提斯、戲劇家洛卜・德・維加

德國與其代表人物

西塞羅,古羅馬著名的文學家、演說家和政治家。西塞羅,古羅馬著名的文學家、演說家和政治家。

在德國:主要成就則表現在宗教改革、農民戰爭、諷刺文學以及科學技術發明等方面。

代表人物
馬丁・路德、丟勒等。

法國與其代表人物

在法國:自由思想和懷疑思想相當發達。

代表人物
散文家:蒙田、小說家:拉伯雷等。

英國與其代表人物

在英國:詩歌和戲劇空前的繁榮。

代表人物
作家莎士比亞等。哲學家:托馬斯・莫爾。其中,莎士比亞、但丁、達文西,被稱為“文化復興三巨人”。

影響

烏菲茲美術館被譽為世界三大美術館之一,它也是義大利珍藏文藝復興與繪畫傑作最為完整的一流美術館,因而有此一說,沒有到過烏菲茲美術館者,不具談論文藝復興的資格,其美術館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烏菲茲美術館被譽為世界三大美術館之一,它也是義大利珍藏文藝復興與繪畫傑作最為完整的一流美術館,因而有此一說,沒有到過烏菲茲美術館者,不具談論文藝復興的資格,其美術館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一、是人的發現。與中世紀對比,文藝復興在意識形態領域內帶來了一系列巨大的變化。最突出的變化是關於人價值觀念的轉變。在中世紀,理想的人應該是自卑、消極、無所作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義不足稱道。文藝復興發現了人和人的偉大,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創造力,提出人要獲得解放,個性應該自由。重視人的價值,要求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及創造性潛力,反對消極的無所作為的人生態度,提倡積極冒險精神。重視現世生活,藐視關於來世或天堂的虛無飄渺的神話,因而追求物質幸福及肉慾上的滿足,反對宗教禁慾主義。在文學藝術上要求表達人的感情,反對虛偽和矯揉造作。 

二、文藝復興打破了宗教神秘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動和影響了宗教改革運動,並為這個運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文藝復興提倡重視現世生活,反對權威,在當代人中間喚起了對天主教會及神學的懷疑和反感。

三、文藝復興打破了經院哲學統一的局面,為以後的思想進步掃清了道路,使各種世俗哲學興起。其中有英國的經驗論唯物主義。它也推動了政治學說的發展,馬基雅維利以後,有格勞秀斯、斯賓諾莎、霍布斯、米爾頓和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發展起“自然權利”、“社會契約”、“人民革命權”以及“三權分立”等理論。所有這些為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四、否定了封建特權。在中世紀,封建特權是天經地義,門第觀念根深蒂固。文藝復興則使這些東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喪失了過去的重量。人的高貴被賦予新的內涵。波吉奧認為,只有個人的美德才是高貴。彼得拉克說:“真正的貴族並非天生,而是自為的。”在當時義大利的社會生活中,才幹、手段和金錢代替了出身門第,成為任何出身的人爬上社會頂端的階梯。米蘭大公斯福查原不過是個農民;佛羅倫斯的統治者美第奇則出身商人。封建貴族被剝奪了特權,如果個人無能無為,在社會上也不再是最受尊敬的人,貴族作為一個階層也不是社會上最受尊敬的階層。

五、否定了君權神授。在中世紀,國家和君主被說成是上帝所賜,為的是拯求墮落的人類。君主是上帝的代表,對君主的服從是一種宗教義務。但人文主義者卻把國家看作世俗幸福的工具,它的基本任務是維護社會安全與和平。他們相信,君主如果成為暴君,必為人民所推翻,這是歷史規律。他們反對專制,提出自由和平等的口號。自由的概念不同於古代,具有了鮮明的政治內容。

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文藝復興恢復了理性、尊嚴和思索的價值。雖然文藝復興在哲學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毀了僵化死板的經院哲學體系,提倡科學方法和科學實驗,提出“知識就是力量”,開創了探索人和現實世界的新風氣。人們堅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頭腦,相信實驗和經驗才是可靠的知識來源。這種求是態度、這種思維方式、這種科學方法為17、18及19世紀的自然科學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七、文藝復興時期創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藝術品及文學傑作,成為人類藝術寶庫中的無價的瑰寶,永放光芒。中世紀,聖經傳說充斥藝壇,窒息了藝術的生命。文藝復興則不但把聖母變成人間婦女,把使徒像化為對人體的歌頌,而且開始了日常生活和現實人的直接描寫。解剖了透視等科學也第一次結合於藝術。西歐近代現實主義藝術從此發端。

意義

文藝復興運動對歐洲乃至世界的社會、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文藝復興誘發了宗教改革,開創了現代世俗國家的雛型;文化領域內以個人為本的內容及嚴謹典雅的形式都成為後世學習的典範;人文主義者傑出貢獻在於奠定了現代自然科學的基礎;文藝復興運動是歐洲歷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表達了資產階級破除封建思想休系的精神桎梏,解放生產力、建立新的生產關係的要求。

不同觀點

長期以來,不同時代和不同階級的哲人、學者依據不同的視野、理路,對歐洲文藝復興的歷史地位作出了各自的詮釋與界定,為我們對這一運動的認識留下了諸多可供參照的觀點。

早在19世紀後期,西方史學界就對文藝復興展開了頗有深度的學術探討。瑞士著名的史學家雅各布·布克哈特通過研究認為,文藝復興雖然披上了“復古”的外衣,但並非是要復活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而是要創造出新的思想文化。

然而,以著名美國史學家哈斯金斯為代表的一些西方學者,卻沿著這樣的學術理路,進而懷疑文藝復興運動的性質與地位。他們認為,文藝復興並非是一場具有近代啟蒙性質的思想文化運動,而只是中世紀晚期的知識復甦運動。這樣的“復興”,在中世紀的西歐並不止一次,如在此之前就有以城市文化興起和羅馬法復甦為特徵的“12世紀的文藝復興”,在8世紀末9世紀初的加洛林帝國,在查理曼大帝的扶持下,還出現了以興辦教會學校、宮廷學校、同步推行拉丁語與法蘭克民族語言、校訂《聖經》為主要內容的“加洛林文藝復興”。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視野中,文藝復興運動無疑是一個具有近代早期啟蒙性質的思想文化運動,它有力地推動了西歐從中世紀封建制度向近代資本主義的轉型,在西方文明的發展、演進與更新的歷程中具有極其凸顯的歷史地位。在許多論著中,馬克思、恩格斯從不同的角度和場合對文藝復興運動中的新的社會背景與階級基礎,新的文學藝術、哲學理念、政治學說、宗教信仰、科學革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