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鑒圖說》

《帝鑒圖說》

《帝鑒圖說》是明代內閣首輔、大學士張居正為年僅十歲的神宗皇帝編撰的政治理論, 2008年12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帝鑒圖說》《帝鑒圖說》

《帝鑒圖說》是明代內閣首輔、大學士張居正為年僅十歲的神宗皇帝編撰的,講述帝國治盛衰亡道理的教科書。《帝鑒圖說》對我們現代人的意義,就是以古代帝王為鑑,來解說為人做事的道理。

本書增添了“注釋”、“譯文”、“歷史背景”、“評議”等幾個欄目。對於書中出現的生僻字、多音字、古今異讀字等進行了注音,力求保證讀者在閱讀原文時能流利順暢,一氣呵成。而對於原書中的一些難懂的詞語及典故,我們都進行了詳細地注釋。另外還配以橫、豎兩種古版畫,全部都典雅古樸、線條清晰,力求從多個角度,以多種詮釋方式還原原文故事發生的場景,讓讀者更直觀地理解那些重要的人生哲理。

在長期的政治與教育實踐中,他寫下了大量的教育著作和政論文章。這些著作和文章經後人整理彙編形成《張文忠公全集》。這本書的學術思想十分豐富,幾乎包含了法、兵、儒、道、佛等當時中國的所有主要學術。在清朝,《張文忠公全集》被多次翻刻,尤其在清末和民國年間,不僅翻刻本增多,而且有單行本相繼問世,研究其學術思想的著作也日見於世。

圖書背景

這本書每則故事配圖畫一幅,圖文並茂,令小皇帝愛不釋手。張居正主編這本書,可謂用心良苦。他在給小皇帝的《進圖疏》中言道:“臣等嘗因前史是考所載治亂興亡之跡,如出一轍。大抵皆以敬天、法祖、聽言、納諫、節用、愛人、親賢臣,遠小人,憂勤惕厲,即治。”

朱翊鈞(萬厲)長大後,張居正對他的嚴格教育也沒有停止。萬曆九年二月,張居正又組織諸位儒臣編寫了《列朝寶訓》、《實錄》,再次呈給皇上。此時朱翊鈞已經十九歲,屬於成年人了,張居正為他制訂了更為系統的學習計畫。

作者介紹

張居正張居正

張居正,漢族,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字叔大,少名張白圭,又稱張江陵,號太岳,諡號“文忠”。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國歷史上優秀的內閣首輔之一,明代偉大的政治家。

張居正的一生雖經歷官場沉浮,卻始終不忘國事。他對君主盡力栽培,嘔心瀝血;對改革變法兢兢業業,敢作敢為。在明王朝風雨飄搖之際,這位平民出身的內閣首輔被推到了歷史的前台,他以非凡的魄力和過人的智慧,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獲生機。

媒體推薦

(神宗皇帝)自沖年即有小世宗之號,然亦由《帝鑒》一書,啟沃聖心,故孜孜講究不輟。
——張居正

(《帝鑒圖說》於指陳規戒,繪圖輯說,切實顯豁,不無裨益。
——慈禧

同治皇帝的師傅翁同龢,將《帝鑒圖說》作為同治皇帝的啟蒙讀物,他認為該書圖文並茂,道理講得深入淺出。同治皇帝讀得津津有味,常常手不釋卷。

前言

《帝鑒圖說》是明代內閣首輔、大學士張居正為年僅十歲的神宗皇帝編撰的,講述帝國治盛衰亡道理的教科書。

唐太宗曾有“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鑑,可以知興替。”之語,《帝鑒圖說》的書名就是由此而來,意為以古代帝王言行與國家興亡的故事為例,述說治國之道。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聖哲芳規”講述歷代明君勵精圖治以至國家興盛的史實;下篇“狂愚覆轍”列舉歷代帝王倒行逆施導致社稷傾覆的例子,兩者對比鮮明,張居正更配以獨特精到的評論,清晰透徹地詮釋出帝王之道。

由於《帝鑒圖說》是編撰給年幼的皇帝來閱讀的,所以除了語言簡潔明了之外,還為每個故事配以形象的插圖,這些插圖均為明代的木刻版畫,簡練清晰,古樸卻有幾分童趣,寓教於樂之餘,更給人親切之感。因此在書成之後,《帝鑒圖說》儼然成為帝王家的教子啟蒙讀物。很多帝王甚至在成年之後還一直翻看此書,以反覆告誡自己要像古代聖賢君主那樣體恤百姓,任用賢能,克勤克儉。這本《帝鑒圖說》也因此而被稱為“古代帝王的枕邊書”。

盤點中外政治書籍

我們的生活與政治息息相關,關注中外政治書籍,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論自由》
《君王論》
《政府論》
《全球化與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發展》
《對話中國模式》
《公共行政學》
《對話美國:談天說地看細節》
《五輪書》
《世博讀本》
《行政領導學》
《中美關係-透視大國隱形戰爭》
《中國大趨勢》
《比較政府與政治》
《無所畏懼:羅斯福重塑美國的百日新政》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
《歐洲一體化與全球政治》
《帝鑒圖說》
《建言中國改革》
《中央與地方事權劃分》
《政壇魔咒》

《蔣介石大敗跡》
《東北亞地區合作的制度分析》
《腐敗與反腐敗》
《新疆生態移民研究》
《科學發展觀的多維視角》
《逝去的範式:反思國家理論》
《晚年毛澤東的艱苦探索》
《我向總理說實話》
《重新認識毛澤東》
《涉外行政管理教程》
《我國政府社會治理制度改革研究》
《地緣政治學導論》
《夏老漫談》
《宋朝階級結構》
《世界著名華人街區—唐人街》
《族群政治》
《和而不同》
《在法國的外交生涯》
《交流學講章》
《中國公共政策》

《形勢與政策》
《晚清政治革命新論》
《地方政府學概論》
《西方六國權力制衡機制通論》
《紅岩檔案解密》
《清代八旗子弟》
《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
《日俄四次密約》
《人民·民族·國家》
《中國幫會史》
《帝范》
《政治人類學導論》
《真實的謊言:戰爭的藉口》
《圖說政治學》
《宋代的家族與社會》
《毛澤東的美國觀》
《巴西現代化道路研究》
《中國社會救助報告》
《唐宋變革期樞密院研究》
《開創—鄧小平決策改革開放史話》

《民國十大秘案》
《康有為變法奏章輯考》
《公共管理方法:原理與案例》
《制度變遷、公共選擇與和諧發展》
《中國發展大戰略—從毛澤東到鄧小平》
《托洛茨基親述十月革命》
《草根,不主義》
《我國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中國不折騰:中國的態度、全球角色及別折騰》
《國學中的旁門左道》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
《日本變“天”:民主黨政權誕生近距離觀察》
《公共行政研究方法》
《輝煌的三十年》
《圖說中國共產黨章程》
《電子政府管理》
《西方行政制度概論》
《政府組織行為學》
《圖說科舉制度》
《大國鏇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