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變遷、公共選擇與和諧發展》

《制度變遷、公共選擇與和諧發展》

《制度變遷、公共選擇與和諧發展》這本論文集中的一部分文章涉及了享有受教育權利的問題。分配公平主要來自於機會公平,而機會公平與受教育的平等權利相關,這已經成為學者們的一個基本共識,問題在於,如何創造一個教育公平的社會機會。一方面在區分非義務教育與義務教育的前提下,更大限度地動員社會力量、挖掘社會潛力投資教育,創造更多的人們受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機會,而不是僅僅依靠地方政府的財力來提供受教育的機會。這種對社會資源向教育部門配置的動員需要與政府稅收機制結合起來,諸如設立各種教育基金等,對貧困家庭學生安排教育資助與補貼以及通過市場方式進行教育信貸等。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廣東經濟學會 編

制度變遷、公共選擇與和諧發展制度變遷、公共選擇與和諧發展

ISBN:9787501786619
出版時間:2008-8-1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市場價:¥49.80

內容簡介

房地產市場與住房體制改革是一個當前的熱點問題。本來房地產市場是整個市場體系中的一部分,價格與供求之間存在著市場經濟的互動調節。然而。一旦非市場因素,諸如利益集團等介入房地產行業後就會使其價格出現扭曲。許多學者提出了政府作為一個公正主體而介入房地產市場,其目的在於保障房地產市場可持續地健康發展。介入方式一方面通過稅收抑制需求,男一方面為低收入人群提供廉租房。問題不在於政府是否應該提供廉租房,而在於政府提供廉租房的標準應該如何確定。這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如果廉租房的標準過高,地頭過好,那么,入住廉租房的低收入群體都不願意通過提高收入而儘快搬出來,其結果,政府提供多少廉租房都是不夠的。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是用納稅人的錢為低收入群體提供保障的。在地方政府可支配財政收入一定條件下,提供廉租房所花費的支出增多了,其它方面的改善就減少了,或者說,用於改善其它公共服務的支出增多了,而用於提供廉租房的支出就減少了。在這種公共選擇中,誰說了算?地方政府的選擇偏好主要來自於當時的上級要求,還是通過諸如人代會對政府預算的公開審議來加以制衡。
基於公平與效率的教育體制改革。這本論文集中的一部分文章涉及了享有受教育權利的問題。分配公平主要來自於機會公平,而機會公平與受教育的平等權利相關,這已經成為學者們的一個基本共識,問題在於,如何創造一個教育公平的社會機會。一方面在區分非義務教育與義務教育的前提下,更大限度地動員社會力量、挖掘社會潛力投資教育,創造更多的人們受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機會,而不是僅僅依靠地方政府的財力來提供受教育的機會。這種對社會資源向教育部門配置的動員需要與政府稅收機制結合起來,諸如設立各種教育基金等,對貧困家庭學生安排教育資助與補貼以及通過市場方式進行教育信貸等。

文章節選

公共選擇與公共部門改革
無論從什麼樣的角度來看,我國經濟改革的成就都毋庸置疑。在上述圖表統計數據之外的一些經濟變數的考察,也一樣可以佐證發展的巨大成績。譬如,按照世界銀行的資料,我國1990年尚有3.6億貧困人口(以每日每人消費支出不足1美元為標準),到1999年貧困人口下降到2.33億人,到2002年則下降到1.61億人;貧困人口比例的變化為,從1990年31.5%下降到1999年的17.8%(到2002年的12.5%)。這一成就的顯著性並不只是由其迅速的絕對減貧數據來反映。如果注意到20世紀90年代全球開發中國家貧困人口絕對數是在不斷增加的事實,那么對中國減貧的成就就應給予高的評價。據世界銀行(2003)估計,1987—1998年全球貧困人口總數減少了800萬,而中國以外的貧困人口數目卻增加了8200萬。這意味著,全球減貧事業中,中國是一個成績卓著的主力國家!
但是,發展中的問題和挑戰也是存在的。即便從我們前面提到的各項資料中,也很容易發現一些持續並日益嚴峻的問題。在此,我們提出以下幾個現象和問題。
(一)近10年發展緩於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不明顯
圖l(e)(略)表明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職工的真實工資有了相當快速的增長,但是圖(f)卻表明城鎮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同一時期增長並不明顯;如果將真實工資增長率與真實的可支配收入增長率放在一起(圖2)(略),可以發現,在1992年到1997年,城鎮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平均的工資率增長速度,而1998年以後則情況剛好相反,工資率保持了較高的增長而可支配收入沒有明顯增長。……

盤點中外政治書籍

我們的生活與政治息息相關,關注中外政治書籍,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論自由》
《君王論》
《政府論》
《全球化與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發展》
《對話中國模式》
《公共行政學》
《對話美國:談天說地看細節》
《五輪書》
《世博讀本》
《行政領導學》
《中美關係-透視大國隱形戰爭》
《中國大趨勢》
《比較政府與政治》
《無所畏懼:羅斯福重塑美國的百日新政》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
《歐洲一體化與全球政治》
《帝鑒圖說》
《建言中國改革》
《中央與地方事權劃分》
《政壇魔咒》

《蔣介石大敗跡》
《東北亞地區合作的制度分析》
《腐敗與反腐敗》
《新疆生態移民研究》
《科學發展觀的多維視角》
《逝去的範式:反思國家理論》
《晚年毛澤東的艱苦探索》
《我向總理說實話》
《重新認識毛澤東》
《涉外行政管理教程》
《我國政府社會治理制度改革研究》
《地緣政治學導論》
《夏老漫談》
《宋朝階級結構》
《世界著名華人街區—唐人街》
《族群政治》
《和而不同》
《在法國的外交生涯》
《交流學講章》
《中國公共政策》

《形勢與政策》
《晚清政治革命新論》
《地方政府學概論》
《西方六國權力制衡機制通論》
《紅岩檔案解密》
《清代八旗子弟》
《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
《日俄四次密約》
《人民·民族·國家》
《中國幫會史》
《帝范》
《政治人類學導論》
《真實的謊言:戰爭的藉口》
《圖說政治學》
《宋代的家族與社會》
《毛澤東的美國觀》
《巴西現代化道路研究》
《中國社會救助報告》
《唐宋變革期樞密院研究》
《開創—鄧小平決策改革開放史話》

《民國十大秘案》
《康有為變法奏章輯考》
《公共管理方法:原理與案例》
《制度變遷、公共選擇與和諧發展》
《中國發展大戰略—從毛澤東到鄧小平》
《托洛茨基親述十月革命》
《草根,不主義》
《我國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中國不折騰:中國的態度、全球角色及別折騰》
《國學中的旁門左道》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
《日本變“天”:民主黨政權誕生近距離觀察》
《公共行政研究方法》
《輝煌的三十年》
《圖說中國共產黨章程》
《電子政府管理》
《西方行政制度概論》
《政府組織行為學》
《圖說科舉制度》
《大國鏇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