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民族·國家》

《人民·民族·國家》

《人民·民族·國家》是由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涉及民族學、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多領域研究。它收集了安東尼·史密斯、厄內斯特·蓋爾納等西方著名人類學者撰寫的有關民族、民族主義的名篇。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人民·民族·國家》《人民·民族·國家》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9年1月1日)
外文書名:People,NationandState:TheMeaningofEthnicityandNationalism
叢書名:民族學人類學譯叢
平裝:185頁
正文語種:漢語

開本:大32
ISBN:9787811086188,7811086182
條形碼:9787811086188
產品尺寸及重量:20.8x14.6x1.4cm;200g
ASIN:B001QCXXBE

內容簡介

《人民·民族·國家》從族性、民族、民族認同、民族自決和公民民族主義角度,探討了族裔認同的原生性與社會組織性、族體與民族性、社會性別與民族主義以及族性、民族認同與國家主權、多元文化主義和民族主義等問題之間的相互關係,揭示了人民、民族與國家的內在聯繫。闡述了反對民族“原生論”的理由。創新性地提出,《聖經》和中世紀經院哲學中的“民族”概念與我們“想像”的民族概念完全不同。沒有真正不一致的民族、民族特徵和民族主義。民族主義和民主的基本前提是密切相關的:人民先於國家,國家屬於人民。

目錄

引言愛德華·莫迪默(EdwardMortimer)

第一部分族性第一章族性的形成:為原生論適度辯護羅賓·科恩(RobinCohen)

第二章族性的特性:來自非洲的教訓特倫斯·蘭傑(TerenceRanger)第二部分民族

第三章亞當的肚臍:“原生主義者”對“現代主義者”厄恩斯特·蓋爾納(ErnestGellner)

第四章民族:是真實的還是想像的安東尼·D·史密斯(AnthonyDSmith)第三部分民族認同

第五章社會性別、民族和民族主義凱薩琳·霍爾(CatherineHall)

第六章排他的文化共同體奧利維爾·羅伊(0livierRoy)

第七章多元文化中社會民族身份的界定比庫·派瑞克(BhikhuParekh)第四部分民族自決

第八章超越錯誤的民族自決原則亞當·羅伯茨(AdamRoberts)

第九章自決權達尼洛·蒂爾克(DaniloTurk)

第十章在聯合與分離之間:調和之道吉東·戈特利布(GidonGottlieb)

第十一章民族需要國家嗎?對自由民族主義的反思尼爾·麥考密克(NellMacCormick)第五部分公民民族主義

第十二章溫和的民族主義?文明理想的可能性麥可·伊格納捷夫(MichaelIgnatieff)

第十三章溫和民族主義?公民理想的局限性羅伯特·法恩(RobertFine)

前言

近世“西學東漸”是中國社會步入世界現代進程中的巨大動力。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在屈辱中開始重新認識世界,被譽為“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組織編譯的《四洲志》,魏源進而增修彙編的《海國圖志》,開啟了中國近代譯介西學的先河,即所謂“中國知西政之始”。譯介西學是中國仁人志士從過去視域外技藝為“奇技淫巧”到“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觀念變革,而甲午之後則成為中國維新變法、救亡圖存之急務。康有為、粱啟超等人在這方面的推動和身體力行,使“西學東漸”的規模和內容逐步涵蓋了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諸領域。

精彩書摘

塞繆爾·亨廷頓(SamuelHuntingon)在他的著名的文章以及後來同名的著作《文明的衝突》(TheClashofCivilizations?)中,對這種現象給予了關注。在著述中,他預言西方文明“或者類似的東西”將戰勝其他文明,最終取得勝利。換句話說,他仍然宣稱其思想和價值觀將最終成為普遍性的理念。但在那部書中,他撤退了,回到了相對主義,呼籲不同文明的相互認同:這種觀點已經被地緣政治理論吸收了:才是避免衝突的最好辦法。為了從一個無序的世界蒸餾出一個“有序的世界”,亨廷頓深陷其中的自相矛盾觀點毀掉了其理論大廈。他正確地認識到,在冷戰的後果中,以群體認同文化的、族裔的(ethnic)、宗教的、民族的(national)為基礎的區分,發揮著新的重要作用。今天,“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呼喊在任何一個地方幾乎都裝不滿一個會議室,更不用說一個廣場了(應者寥寥)。但是在世界上許多地方,人民被成功地煽動起來保衛自己,反對來自其他群體真正的或者感知的威脅,其他文化與自己的文化迥異的觀點受到追捧。

盤點中外政治書籍

我們的生活與政治息息相關,關注中外政治書籍,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論自由》
《君王論》
《政府論》
《全球化與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發展》
《對話中國模式》
《公共行政學》
《對話美國:談天說地看細節》
《五輪書》
《世博讀本》
《行政領導學》
《中美關係-透視大國隱形戰爭》
《中國大趨勢》
《比較政府與政治》
《無所畏懼:羅斯福重塑美國的百日新政》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
《歐洲一體化與全球政治》
《帝鑒圖說》
《建言中國改革》
《中央與地方事權劃分》
《政壇魔咒》

《蔣介石大敗跡》
《東北亞地區合作的制度分析》
《腐敗與反腐敗》
《新疆生態移民研究》
《科學發展觀的多維視角》
《逝去的範式:反思國家理論》
《晚年毛澤東的艱苦探索》
《我向總理說實話》
《重新認識毛澤東》
《涉外行政管理教程》
《我國政府社會治理制度改革研究》
《地緣政治學導論》
《夏老漫談》
《宋朝階級結構》
《世界著名華人街區—唐人街》
《族群政治》
《和而不同》
《在法國的外交生涯》
《交流學講章》
《中國公共政策》

《形勢與政策》
《晚清政治革命新論》
《地方政府學概論》
《西方六國權力制衡機制通論》
《紅岩檔案解密》
《清代八旗子弟》
《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
《日俄四次密約》
《人民·民族·國家》
《中國幫會史》
《帝范》
《政治人類學導論》
《真實的謊言:戰爭的藉口》
《圖說政治學》
《宋代的家族與社會》
《毛澤東的美國觀》
《巴西現代化道路研究》
《中國社會救助報告》
《唐宋變革期樞密院研究》
《開創—鄧小平決策改革開放史話》

《民國十大秘案》
《康有為變法奏章輯考》
《公共管理方法:原理與案例》
《制度變遷、公共選擇與和諧發展》
《中國發展大戰略—從毛澤東到鄧小平》
《托洛茨基親述十月革命》
《草根,不主義》
《我國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中國不折騰:中國的態度、全球角色及別折騰》
《國學中的旁門左道》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
《日本變“天”:民主黨政權誕生近距離觀察》
《公共行政研究方法》
《輝煌的三十年》
《圖說中國共產黨章程》
《電子政府管理》
《西方行政制度概論》
《政府組織行為學》
《圖說科舉制度》
《大國鏇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