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與反腐敗》

《腐敗與反腐敗》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分別討論了腐敗與反腐敗的理論問題、反腐敗戰略框架模型以及一些專門領域的反腐敗實踐內容。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1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分別討論了腐敗反腐敗理論問題、反腐敗戰略框架模型以及一些專門領域的反腐敗實踐內容。本書較為集中地收入了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的核心團隊成員的主要研究成果,特別是制度預防腐敗理論框架、預防腐敗戰略有效性模型、懲治腐敗戰略有效性模型,均為該中心成員的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本書可以作為高校廉潔課程教育與紀檢監察、反貪工作人員培訓課程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使用,也可供理論研究者和實際部門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任建明,1965年10月出生,山西鄉寧人。清華大學工學學士、工學碩士、管理學博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豐要從事廉政建設、政府管理、公共組織領導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中央紀委以及地方政府委託研究項日若干,在SSCl源期刊、國核心心期刊以及其他報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和評論文章近200篇;多次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政策諮詢,是國內有影響的腐敗與反腐敗領域的研究專家。本書是任建明博十近年來從事腐敗與反腐敗研究的豐要成果之一。

圖書目錄

上篇腐敗與反腐敗概論
第一章腐敗的定義與分類
一、定義腐敗的意義
二、理論定義
三、法律定義
四、腐敗的分類
第二章腐敗的原因
一、國內外學者對腐敗成因的研究
二、腐敗產生的主觀原因
三、腐敗產生的客觀原因
第三章腐敗的後果和特點
一、腐敗後果的研究綜述
二、腐敗的經濟後果
三、腐敗的政治後果
四、腐敗的社會後果
五、腐敗行為的特點
第四章腐敗程度的測量
一、測量腐敗程度的作用
二、腐敗程度測量的數據來源
三、腐敗程度測量方法的分類
四、國際上有關腐敗程度測量指標
五、我國理論界對腐敗程度測量的研究
第五章腐敗與反腐敗理論概述
一、尋租理論
二、委託一代理理論
三、反腐敗戰略理論
四、透明國際組織的國家廉政體系框架
五、機制設計理論
第六章制度預防腐敗理論
一、制度預防腐敗理論及其理論基礎概述
二、對於腐敗的解釋
三、對於反腐敗的建議
四、重要推論
中篇反腐敗戰略與模型
第七章反腐敗戰略總論
一、反腐敗戰略
二、反腐敗戰略的目標定位
三、反腐敗戰略的對策體系
四、轉型中國的反腐敗戰略及其演進
第八章懲治戰略及模型
一、懲治戰略有效性的理論框架模型
二、實施懲治戰略的策略問題
三、懲治有效性模型與相關法律制度分析
四、中國懲治腐敗戰略的現狀、問題及原因分析
五、提高中國懲治腐敗戰略有效性的對策
第九章預防戰略及模型
一、預防戰略的功能定位及其有效性模型
二、預防制度的類型及其機理
三、預防制度的層次分類
四、預防的特點與實施策略
五、中國預防腐敗戰略有效性方面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及改進對策
第十章教育戰略
一、廉潔教育戰略的功能和地位
二、廉潔文化的本質及廉潔教育的規律
三、廉潔教育的內容和方法
四、香港廉潔教育的實踐
五、中國內地開展廉潔教育的實踐
第十一章經濟全球化與反腐敗國際合作
一、經濟全球化與腐敗
二、反腐敗國際合作歷程
三、反腐敗國際合作的形式
四、中國開展反腐敗國際合作的歷程與現狀
五、反腐敗國際合作的局限與展望
下篇專門領域反腐敗
第十二章建築工程領域腐敗及治理
一、建築工程領域腐敗的概述
二、建築工程領域腐敗的原因分析
三、治理建築工程領域腐敗的一些對策
第十三章教育領域腐敗及治理
一、教育領域腐敗的定義和類型
二、教育領域腐敗的原因
三、教育領域腐敗的危害
四、治理教育領域腐敗的對策
第十四章醫療衛生領域腐敗及治理
一、醫療衛生領域腐敗的定義和類型
二、醫療衛生領域腐敗的一般原因和危害
三、我國醫療衛生領域腐敗的體制性原因分析
四、治理醫療衛生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的對策
第十五章商業賄賂及其治理
一、商業賄賂概述
二、商業賄賂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三、治理商業賄賂的經驗與對策
第十六章廉潔意識與技能
一、廉潔意識和技能的重要性
二、廉潔意識和技能
三、廉潔故事及廉潔建議
參考文獻
後記

圖書書摘

第一章腐敗的定義與分類
本章主要討論腐敗的定義及腐敗的分類。本章分為四個部分。首先說明對腐敗進行界定的意義,然後介紹腐敗的理論定義和法律定義,最後對腐敗的分類進行了闡述。
一、定義腐敗的意義
要研究腐敗就必須對腐敗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因此界定腐敗就具有重要的意義。
(1)定義腐敗有利於形成研究腐敗的共同話語平台。討論和研究腐敗和反腐敗問題,必須弄清楚什麼是腐敗,腐敗的內涵和外延是什麼。理論工作者之間、實踐工作者之間以及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之間進行對話時,如果對腐敗的界定和理解不同,或者不能接受對方對腐敗的定義,那么溝通交流就會受到阻礙。
(2)科學定義腐敗有利於防止和糾正腐敗概念泛化。近年來,大量與腐敗有關的辭彙出現在眾多新聞媒體上,諸如交通腐敗、醫療腐敗、學術腐敗、新聞腐敗、足球腐敗、彩票腐敗、節日腐敗、低齡腐敗等,給人的感覺似乎什麼都成了腐敗。但細究起來就會發現,與這些辭彙有關的事件大多不屬於腐敗範疇。例如,把計程車司機繞行稱為交通腐敗,把教師剽竊他人學術成果稱為學術腐敗,把國小生班幹部接受同學禮物稱為低齡腐敗等,這些均屬於腐敗概念的泛化和誤用。其根本原因在於沒有準確把握腐敗概念。腐敗概念泛化有許多弊端,它會降低黨和政府的威信,動搖我們治理腐敗的信心。但最主要的,這種概念上的模糊和混亂會使反腐倡廉工作失去理論基礎。①長此下去必將嚴重影響反腐敗鬥爭的開展。科學界定腐敗概念,對於防止和糾正腐敗概念泛化現象有重要意義。

盤點中外政治書籍

我們的生活與政治息息相關,關注中外政治書籍,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論自由》
《君王論》
《政府論》
《全球化與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發展》
《對話中國模式》
《公共行政學》
《對話美國:談天說地看細節》
《五輪書》
《世博讀本》
《行政領導學》
《中美關係-透視大國隱形戰爭》
《中國大趨勢》
《比較政府與政治》
《無所畏懼:羅斯福重塑美國的百日新政》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
《歐洲一體化與全球政治》
《帝鑒圖說》
《建言中國改革》
《中央與地方事權劃分》
《政壇魔咒》

《蔣介石大敗跡》
《東北亞地區合作的制度分析》
《腐敗與反腐敗》
《新疆生態移民研究》
《科學發展觀的多維視角》
《逝去的範式:反思國家理論》
《晚年毛澤東的艱苦探索》
《我向總理說實話》
《重新認識毛澤東》
《涉外行政管理教程》
《我國政府社會治理制度改革研究》
《地緣政治學導論》
《夏老漫談》
《宋朝階級結構》
《世界著名華人街區—唐人街》
《族群政治》
《和而不同》
《在法國的外交生涯》
《交流學講章》
《中國公共政策》

《形勢與政策》
《晚清政治革命新論》
《地方政府學概論》
《西方六國權力制衡機制通論》
《紅岩檔案解密》
《清代八旗子弟》
《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
《日俄四次密約》
《人民·民族·國家》
《中國幫會史》
《帝范》
《政治人類學導論》
《真實的謊言:戰爭的藉口》
《圖說政治學》
《宋代的家族與社會》
《毛澤東的美國觀》
《巴西現代化道路研究》
《中國社會救助報告》
《唐宋變革期樞密院研究》
《開創—鄧小平決策改革開放史話》

《民國十大秘案》
《康有為變法奏章輯考》
《公共管理方法:原理與案例》
《制度變遷、公共選擇與和諧發展》
《中國發展大戰略—從毛澤東到鄧小平》
《托洛茨基親述十月革命》
《草根,不主義》
《我國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中國不折騰:中國的態度、全球角色及別折騰》
《國學中的旁門左道》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
《日本變“天”:民主黨政權誕生近距離觀察》
《公共行政研究方法》
《輝煌的三十年》
《圖說中國共產黨章程》
《電子政府管理》
《西方行政制度概論》
《政府組織行為學》
《圖說科舉制度》
《大國鏇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