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救助報告》

《中國社會救助報告》

《中國社會救助報告》為中國社會發展報告系列叢書之一,由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社會救助報告中國社會救助報告

《中國社會救助報告NO.1》梳理、分析了有關理論、政策以及一些地區社會救助的好方法、好思路,並進行了總結,希望對我國的社會救助建設有所幫助。社會救助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如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救助理論和體系是一個有待於深入探討和研究的重要課題。特別是2008年突如其來的雪災地震,更加凸顯了社會救助研究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書摘

第一章 社會救助概述

關於我國的社會救助制度(SocialAssistanceProgram),溫家寶總理在2008年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在我國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已基本建立。這個體系概括起來可以這樣表述:它是一個以城鄉低保制度為基礎,以農村五保供養制度、災害緊急救濟制度、醫療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為主要內容,以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援助制度相配套,以臨時救助制度為補充,與慈善事業相銜接的一種制度。

一、社會救助的由來及其基本含義

(一)社會救助的由來
幾乎所有的社會保障文獻都會提到,世界上最古老的社會保障制度應該被看成是社會救助制度。社會救助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出現的出於人類惻隱之心或宗教信仰而對貧困者施以援助的慈善事業。  

1.人類歷史早期的救助思想  

早在公元前1750年,巴比倫漢謨拉比國王發布的公平法典中包括了要求人們在困難時互相幫助的條款。公元前l200年,在以色列,猶太人被告之,上帝要求他們幫助窮人和殘疾人。公元前500年,希臘語中意為“人類博愛行為”的慈善事業在希臘城邦國家裡已經制度化,國家鼓勵公民為公益事業捐款,並且在供貧民使用的公用設施中備有食物、衣服和其他物資。公元前100年,羅馬帝國確立了所有羅馬公民在貧困時可得到由貴族家族分發的穀物的傳統。
……

評論

闡述內容很全面,極有參考價值,立足於中國現階段情況,客觀,實事求是。

可惜對慈善事業涉及較少,社會責任和政府責任的劃分不夠清晰。

盤點中外政治書籍

我們的生活與政治息息相關,關注中外政治書籍,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論自由》
《君王論》
《政府論》
《全球化與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發展》
《對話中國模式》
《公共行政學》
《對話美國:談天說地看細節》
《五輪書》
《世博讀本》
《行政領導學》
《中美關係-透視大國隱形戰爭》
《中國大趨勢》
《比較政府與政治》
《無所畏懼:羅斯福重塑美國的百日新政》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
《歐洲一體化與全球政治》
《帝鑒圖說》
《建言中國改革》
《中央與地方事權劃分》
《政壇魔咒》

《蔣介石大敗跡》
《東北亞地區合作的制度分析》
《腐敗與反腐敗》
《新疆生態移民研究》
《科學發展觀的多維視角》
《逝去的範式:反思國家理論》
《晚年毛澤東的艱苦探索》
《我向總理說實話》
《重新認識毛澤東》
《涉外行政管理教程》
《我國政府社會治理制度改革研究》
《地緣政治學導論》
《夏老漫談》
《宋朝階級結構》
《世界著名華人街區—唐人街》
《族群政治》
《和而不同》
《在法國的外交生涯》
《交流學講章》
《中國公共政策》

《形勢與政策》
《晚清政治革命新論》
《地方政府學概論》
《西方六國權力制衡機制通論》
《紅岩檔案解密》
《清代八旗子弟》
《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
《日俄四次密約》
《人民·民族·國家》
《中國幫會史》
《帝范》
《政治人類學導論》
《真實的謊言:戰爭的藉口》
《圖說政治學》
《宋代的家族與社會》
《毛澤東的美國觀》
《巴西現代化道路研究》
《中國社會救助報告》
《唐宋變革期樞密院研究》
《開創—鄧小平決策改革開放史話》

《民國十大秘案》
《康有為變法奏章輯考》
《公共管理方法:原理與案例》
《制度變遷、公共選擇與和諧發展》
《中國發展大戰略—從毛澤東到鄧小平》
《托洛茨基親述十月革命》
《草根,不主義》
《我國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中國不折騰:中國的態度、全球角色及別折騰》
《國學中的旁門左道》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
《日本變“天”:民主黨政權誕生近距離觀察》
《公共行政研究方法》
《輝煌的三十年》
《圖說中國共產黨章程》
《電子政府管理》
《西方行政制度概論》
《政府組織行為學》
《圖說科舉制度》
《大國鏇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