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

獅子

獅子(學名:Panthera leo;英文名:Lion):簡稱獅,中國古稱狻猊。是一種生存在非洲與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是現存平均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 獅子體型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尾較發達。有“草原之王”的稱號,是非洲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野生非洲雄獅平均體重240千克,全長可達3.2米。獅子的毛髮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生活在熱帶稀樹草原和草地,也出現於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溫血動物。分布於非洲草原、亞洲印度。在野外獅子活10到14年,圈養下更長壽,一般達二十餘年。

基本信息

簡介

雄獅雄獅
獅子是唯一一種雌雄兩態貓科動物。獅的體型巨大,公獅身長可達180cm,母獅也有160cm。獅的毛髮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不同的是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胸部。那些鬃毛越長,顏色越深的傢伙或許在母獅眼裡是英武挺拔的帥哥,常常更能吸引女士們'的注意。獅的頭部巨大,臉型頗寬,鼻骨較長,鼻頭是黑色的。獅的耳朵比較短,耳朵很圓,有些人因為名字里都有個“獅”字,就把美洲獅和母獅搞混在一起。其實單從外觀看就能有所區分,母獅的耳朵好像是個短短的半圓,而美洲獅的耳朵則比較長,耳尖也比較尖。另外,獅屬於貓科動物中的豹亞科,而美洲獅則為貓亞科,兩者相差頗遠。獅的前肢比後肢更加強壯,它們的爪子也很寬。獅的尾巴相對較長,末端還有一簇深色長毛。

基本詳情

體重信息

雄獅雄獅
雄獅體重達200公斤,科學家對各地區獅子進行了多次科考測量,其中,辛巴威保護區加丹加雄獅最大值202公斤,最小140公斤,平均170.1公斤,辛巴威北部發現超過210公斤的獅子。雌獅平均158公斤,最大180公斤,最小130公斤。卡拉哈里雄獅平均174公斤,最大205公斤,最小165公斤,雌獅平均135公斤,最大178公斤,最小113公斤。克魯格公園雄獅平均178公斤(為空腹平均體重),最大221公斤,最小168公斤,雌獅平均135公斤,最大165公斤,最小126公斤。東非雄獅平均160公斤,最大172公斤,最小120公斤。雌獅平均110公斤,最大150公斤,最小108公斤。德蘭士瓦地區獅子出現過170公斤的測量記錄,1982年在納米比亞Etosha國家公園實測一頭雄獅體重達到210公斤。2005年在辛巴威測量了5頭雄獅,其中三頭體重為190公斤、170公斤、165公斤。另外,野生最大的雄獅體重可達270公斤,全長超過2.7米。1960年在肯亞被射殺了一頭雄獅,體重測量為242公斤以及一頭1996年射殺於南非的雄獅,空腹測量超過262公斤(出自肯亞野生動物局)等很多個大個體紀錄。野生亞洲獅體重狩獵紀錄空腹測量是208公斤。
南非獅是現存最大的獅子亞種,也是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雄獅鬃毛髮達,體格強壯。有攝影師拍到體重高達350公斤的南非獅, 這實在令人驚奇,這隻獅子到底是野生的還是馴養的需要進一步確認。

種類信息

雄獅雄獅
開普獅和巴巴里獅是滅絕的兩個亞種,其中前者滅絕於19世紀,沒有留下任何可靠的記錄,。巴巴里獅滅絕於上世紀前期,但動物園裡還有一部分籠養的巴巴里獅,它們鬃毛更加發達,一直延伸到背部和腹部,不過在人類用獵槍對它們特殊關懷下,這兩個亞種都相繼滅絕了。巴巴里獅的最後陣地是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脈。一九二二年,最後一隻巴巴里獅是被人類的獵槍擊倒。
亞洲獅位於印度。亞洲獅體型和非洲獅子體型相比身軀略小,體長1.6-2.3米,體重100-180公斤。其中雄獅重150-200公斤,雌獅重90-120公斤。相對非洲獅,亞洲雄獅的鬃毛比較少不是很濃密,在它的腹部和前肢肘部也有少量長毛,而它的尾端球狀毛也較大,亞洲獅曾經在亞洲地區廣泛分布,但因人類的獵殺和環境的破壞,使亞洲獅幾乎走向了滅絕。

獅子(18亞種)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剛果獅 Pantheraleoazandicus
2. 安哥拉獅 Pantheraleobleyenberghi
3. 歐洲獅(滅絕於公元10世紀) Pantheraleoeuropaea)
4. 肯亞獅 Pantheraleohollisteri
5. 喀麥隆獅 Pantheraleokamptzi
6. 南非獅 Pantheraleokrugeri
7. 北非獅(又叫巴巴里獅1925年純種北非獅滅絕但仍有其血統的混血獅) Pantheraleoleo
8. 斑點獅(未知是否仍然存在1931年後便再在無它們的報導) Pantheraleomaculatus
9. 馬賽獅 Pantheraleomassaicus
10. 開普獅(滅絕於1865年) Pantheraleomelanochaitus
11. 東非獅 Pantheraleonubica
12. 烏干達獅 Pantheraleonyanzae
13. 亞洲獅 Pantheraleopersicus
14. 羅斯福獅 Pantheraleoroosevelti
15. 西非獅 Pantheraleosenegalensis
16. 索馬里獅 Pantheraleosomaliensis
17. 穴獅(滅絕於更新世) PantheraleospelaeaGoldfuss
18. 卡拉哈里獅 Pantheraleovernayi

雄獅外觀特徵

獅的毛髮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不同的是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那些鬃毛越

長,顏色越深的傢伙更能吸引雌獅的注意。雄獅的頭部大,臉型頗寬,鼻骨較長,鼻頭是黑色的。獅的耳朵比較短,耳朵很圓。獅的前肢比後肢更加強壯,它們的爪子也很寬。獅的尾巴相對較長,末端還有一簇深色長毛。非洲獅的數量在減少,已知它們並未被列為瀕危或受威脅物種(亞洲獅瀕危)。

分布範圍

過去從歐洲南部、西亞、印度和非洲都有獅。冰川期間一個亞種還在中歐和北美洲生存過,但冰川期後它們就消失了。按當時學者的報導,到古希臘時期在巴爾幹半島還有獅生存。一般認為歐洲的獅在公元1世紀由於人類的活動滅絕。
今天絕大多數獅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撒哈拉沙漠以北的獅於1940年代滅絕。20世紀時在亞洲的獅幾乎全部被消滅,只有在印度的一個自然公園還有少數倖存。
分布於安哥拉,貝寧,波札那,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民主共和國的象牙海岸,衣索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印度,肯亞,馬拉威,馬里,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塞內加爾,索馬里,南非,蘇丹,史瓦濟蘭,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干達,尚比亞,辛巴威可能滅絕:加彭區域滅絕:阿富汗,阿爾及利亞,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甘比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約旦,科威特,黎巴嫩,賴索托,利比亞,茅利塔尼亞,摩洛哥,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獅子山,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突尼西亞;土耳其西撒哈拉。

習性

獅子獅子母子

獅群中男士很少參與捕獵,當然,基本只負責“吃”。這也不能怪它們的大男子主義和懶惰。要想在開闊的草原上把誇張的鬃毛和碩大的頭顱隱藏起來,還真是不容易,與其讓它們在外面四處驚嚇獵物,還不如回家閒待著呢。

不過儘管不事生產,雄獅仍然受到母獅的尊重,於是捕獵回來的戰利品通常先由雄獅享用,等它們用膳完畢才是地位最高的母獅,最後才是孩子們。

獅通常捕食比較大的獵物,例如野牛羚羊斑馬,甚至年幼的河馬大象長頸鹿等等,當然小型哺乳動物、鳥類等等也不會放過。有時它們還會仗著自己個頭大,順手搶其他肉食動物的戰果,比如哪只在錯誤時間出現在錯誤地點的豹,甚至為此不惜殺死對方。另外,它們還會吃動物腐屍。

獅群中的母獅基本是穩定的,它們一般自出生起直到死亡都待在同一個獅群。當然獅群也會接納新來的母獅。但公獅常常是輪換的,它們在一個獅群通常只待兩年(然也有長達六年的記錄),要么是被年輕力壯且更有魅力的男性趕走,要么是自己膩歪了,離家出走以尋找新戀情和家庭。還有,剛成年的青少年雄獅也會被獅群實施強制獨立制——趕走,這么一來,草原上就會多了一堆無家可歸的雄獅,這裡有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有依然散發著魅力的壯年冒險家,還有被人打敗趕走的老頭子。這些流浪漢有時獨自行動,黯然生存,有時乾脆組成男性互助小組,在其中的成員征服了另一個獅群前,它們就是同甘苦共患難的好哥們,在草原上四處遊蕩,追蹤遷徙的獵物群。聽說還有些雄獅本事和魅力大到能控制附近的其他獅群,能同時維持兩個“家”。

獵殺獵殺野牛

獅群的領地範圍大小不等,例如在卡拉哈里沙漠的獅群可能會搞到119-275平方公里的領地,而在奈洛比國家公園里生活的獅群,頂多能搶到31平方公里就不錯了。最大的領地能超過400平方公里,邊界用排泄物劃分。有時相鄰獅群間的領地有時會交疊,不過它們很少以暴力解決這種問題。受傷的代價是高昂的。

獅群中的母獅可能會在任何時候進入婚配狀態,而且母獅們這點上總有同步性,這種奇特有趣的現象科學家們還沒能透徹了解其背後的機制。不過這保證了獅群中的孩子們年齡基本相當,每個媽媽都能給不同的孩子哺乳,當有些媽媽出去捕獵,剩下的媽媽就會義不容辭地擔當所有孩子的保姆。而且沒生育的母獅也會負起照看獅群孩子的責任,為它們舔毛,並陪它們一起玩耍。

母獅的妊娠期一般有100-119天,每次可能有1-6個寶寶(通常是2-4個)。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身上帶有赭石色的斑點,特別是腹部和腿上。寶寶們在四周大的時候開始嘗試吃肉,通常是媽媽回吐給它們,半消化的肉食。長到6、7個月的時候,它們就基本斷奶了,這時

候身上的斑點也慢慢消失。不過有個別傢伙直到成年都一直帶有這種斑點,雖然很不清晰。孩子們一般會隨著媽媽長到2歲左右,這時候男孩們就面臨嚴酷的獨立問題了。而要到性成熟,女孩們得長到2-3歲,男孩子們則要5-6歲,那時候青年獨立團也在外混了好幾年,已經強壯到能和其他獅群的男性打架了~~ 不過70%-80%的孩子都活不過兩歲。這取決於食物情況,當然,還有雄獅殺手。如果挑戰成功的雄獅要殺死的幼子超過6個月大,這時它們的媽媽會盡力帶著它們逃離獅群。圈養下的獅壽命超過30年。

現狀與保護

獅子母子獅子母子
獅最大的“天敵”當然還是武裝到牙齒的現代人類(完全沒有武器的人類恐怕連一隻暴怒的家貓都無法戰勝!)。而且他們的獵殺絕大多數和生存毫無關係,只是為了滿足不正常的殺戮欲。正是在它的驅使下,非洲的兩個亞種莫名滅絕,亞洲獅則幾近滅亡。如今這種非正常行為終於少了很多。不過非洲獅如今還要面臨棲息地喪失和疾病的困擾。爆發在草原上的傳染病能在很短時間內奪去數萬頭動物的性命,例如肺結核和貓愛滋(FIV)。印象里獸醫界已經有了貓愛滋的疫苗,不過不知道是否都能適用,效果如何。亞洲獅也面臨棲息地的問題。300多頭亞洲獅一起擠在1400多平方公里的保護區,確實壓力很大。據說人們有計畫將一部分亞洲獅遷移到其他保護區,為的是一旦出現疾病爆發或其他災難,還能有其他獅群倖存。不過在這個人口壓力巨大的國家,實行如此計畫確實也具有一定難度。

其他相關

雄獅為什麼怒吼

回答:獅子愛吼叫,而且其會經常性的吼叫,並不是憤怒,其實它的吼叫主要為了宣誓其領地,威懾其它獅子或食肉動物使它們不敢進入自己領地,顯示它的威風,獅子是所有貓科動物中,吼聲最大,也是次聲波傳播最遠的貓科動物,因為它的喉軟骨最發達。有新的獅王打敗老獅王后,會長時間大吼,甚至能連續吼幾夜,以宣示它是新的獅王誕生了。

舞獅子舞獅子

舞獅(liondance)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助慶。
舞獅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相當盛行舞獅。聚居歐美的海外華人亦組成不少醒獅會,每年的春節或重大喜慶,他們都會在世界各地舞獅慶祝。
漢代起源說:
相傳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朝野,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向漢朝進貢,否則斷絕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後,漢章帝先後選了三人馴獅,均未成功。後來金毛雄獅狂性發作,被宮人亂棒打死,宮人為逃避章帝降罪,於是將獅皮拔下,由宮人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一人逗引起舞,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連章帝也信以為真,此事後來傳出漢宮,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徵。於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舞獅從此流行。
北魏起源說:
舞獅作為表演藝術,相信成形於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時代,當時北部匈奴侵擾作亂。他們特製木雕石頭多具,用金絲麻縫成獅身,派善舞者到魏進貢,意圖舞獅時進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識破,使他們知難而退。後因魏帝喜愛舞獅,命令仿製,務實得以流傳後世。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當時洛陽長秋寺佛像出行時,有“辟邪獅子,引導其前”的話。
唐代起源說:
舞獅子舞獅子
在碑使中有關於唐明皇游月殿,獅子舞使由唐明皇游月殿後一覺醒來而有醒獅舞,這故事說當唐明皇游月殿時,在階前出現一隻五彩繽紛、闊口大鼻的獨角獸對著唐明皇沒有惡意,且在階前滾球,姿態威武。唐明皇醒後要重睹這一現象,他要近臣照他夢境中的瑞獸模仿出來,同時由樂部配以雄壯的鑼鼓編舞娛賓。自此之後,舞獅便流入民間。唐《立部伎》中的《太平樂》也稱《五方獅子舞》。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就有詩云:“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西涼伎》)。可見唐代已有獅子舞。
有關舞獅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樂志》,其中提到“象人”,照三國時魏國人孟康的解釋,“象人”就是扮演魚、蝦、獅子的藝人。由此可見,至遲三國時已有舞獅子了。
南北朝時,民間也流行舞獅子。
到了唐朝,舞獅子已發展為上百人集體表演的大型歌舞,還作為燕樂舞蹈在宮廷表演,稱為“太平樂”,又叫“五方舞獅子”。當時的舞獅子,還流傳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樂圖”中,就畫有古代的日本奏樂舞的場面,與唐代的相似,只是規模小得多。唐代以後,舞獅子在民間廣為流傳。
宋代的《東京夢錄》記載說,有的佛寺在節日開獅子會,僧人坐在獅子上做法事、講經以招來遊人。
明人張岱在《陶庵夢憶》中,介紹了浙江燈節時,大街小巷,鑼鼓聲聲,處處有人圍簇觀看舞獅子的盛況。

品牌形象

標緻汽車(Peugeot)

標緻標緻
1848年,阿爾芒·別儒家族在英國倫敦創建了一家工廠,主要生產拉鋸、彈簧和齒輪等。1896年,別儒在蒙貝利亞爾創建了標緻汽車公司。1976年該公司與雪鐵龍汽車公司組成標緻集團,是歐洲第三大汽車公司。
“標緻”(PEUGEOT)曾譯名為“別儒”,公司採用“獅子”作為汽車的商標。“標緻”的商標圖案是蒙貝利亞爾創建人別儒家族的徽章。據說別儒的祖先曾到美洲和非洲探險,在那裡見到了令人驚奇的動物—獅子,為此就用獅子作為本家族的徽章。後來,這尊小獅子又成為蒙貝利亞爾省的省徽。
“標緻”這尊小獅子非常別致有口味,它那簡潔、明快、剛勁的線條,象徵著更為完美、更為成熟的標緻汽車。這獨特的造型,既突出了力量又強調了節奏,更富有時代氣息。
古往今來,獅子的雄悍、英武、威風凜凜被人們視為高貴和英雄,古埃及的巨大雕塑“司芬克司”,就是人首獅身,以代表法老的威嚴和英武。所以,標緻公司為使用“獅子”商標而感到自豪。
榮威汽車(Roewe)
榮威榮威

榮威(Roewe)是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旗下的一款汽車品牌,於2006年10月推出。該品牌下的汽車技術來源於上汽之前收購的羅孚,但由於品牌“羅孚”的使用權被福特汽車公司從寶馬手中買走,因此上汽不得不自推品牌。2006年10月12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股份”)正式對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為“榮威(Roewe)”,取意“創新殊榮、威儀四海”。榮威的品牌口號為“創新傳塑經典”。
榮威(Roewe)品牌的商標圖案的設計,充分體現了經典、尊貴、內蘊的氣質,並突出體現了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構圖形式相融合的創意思路。這與其即將向公眾亮相的首款產品風格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經典盾形徽標整體結構是一個穩固而堅定的盾形,暗寓其產品可信賴的尊崇品質,及上海汽車自主創新、國際化發展的堅強決心與意志。
色彩感觀以紅、黑、金三個主要色調構成,這是中國最經典、最具內蘊的三個色系,紅色代表中國傳統的熱烈與喜慶,金色代表中國的富貴,黑色則象徵威儀和莊重。
核心形象以兩隻站立的東方雄獅構成。獅子是百獸之王,在中國宮廷大殿、私家豪宅的正門前,左右分別蹲座著石雕或銅鑄的雄赳赳的獅子,氣宇軒昂、凜然而不可冒犯,代表著吉祥、威嚴、莊重。在西方文化中獅子也是王者與勇敢精神的象徵,其昂然站立的姿態傳遞出一種崛起與爆發的力量感。雙獅圖案以直觀的藝術化手法,展現出尊貴、威儀、睿智的強者氣度。雙獅圖案以直觀的藝術手法,展現出尊貴、威儀、睿智的強者氣度。
符號寓意圖案的中間是雙獅護衛著的華表。華表是中華文化中的經典圖騰符號,不僅蘊含了民族的威儀,同時具有高瞻遠矚,祈福社稷繁榮、和諧發展的寓意。
圖案下方用現代手法繪成的符號是字母“RW”的融合,是品牌名稱的縮寫,同時“RW”在古埃及語中亦代表獅子。此外,圖案的底部為對稱分割的四個紅黑色塊,暗含著陰陽變化的玄機,代表了求新求變、不斷創新與超越的企業意志。

霍頓汽車(Holden)

霍頓霍頓

霍頓汽車公司創立於1856年,總部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市。公司重要人物MarkReuss(主席&常務董事)。主要業務是生產汽車和發動機,雇員人數6500人(2007.11),其母公司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霍頓汽車公司是通用汽車公司的設計和工程技術中心。
澳大利亞的霍頓汽車公司(Holden)在澳大利亞歷史上有著極其特別的地位,因為澳大利亞大陸上第一部由澳大利亞人自己生產的汽車“48-215”,就是從霍頓的車間裡開出來的。要探究霍頓的歷史,需要追溯到一個世紀以前。經營騎馬用具起家的霍頓公司在1914年開始幫顧客生產定製的汽車車身,這邁出了它漫長汽車工業里程的第一步。經過10年的發展,它成為美國通用汽車的在澳大利亞的車身供應商,並於1931年和美國通用汽車澳大利亞分公司共同組建了“通用-霍頓汽車公司”。
(1994年起單獨使用“霍頓汽車公司”的名稱)。從1948年起,霍頓開始生產自己的車型,澳大利亞歷史上第一輛屬於本土的轎車48-215於當年下線,從此霍頓成為澳大利亞汽車工業的代名詞。
霍頓的標誌是一隻獅子滾球的紅色圓形浮雕,其設計靈感來自一則古老傳說:埃及獅子滾石頭的情景啟迪人類發明了車輪。今天的霍頓不但稱霸澳大利亞車壇,還以鍛造強勁發動機而聞名於世,那隻紅色雄獅也就更具象徵意義。

雄化的母獅雄化的母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