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

馮小剛

馮小剛,1958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湖南湘潭,中國內地電影導演、編劇、演員,作品風格以京味兒喜劇為主,擅長商業片。1985年,調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成為美工師,後由其好友、搭檔葛優介紹參加上海電影節,從此正式開始其電影生涯。1990年與鄭曉龍聯合編導的第一部電影《遭遇激情》,該影片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等四項提名。2004年執導改編自趙本夫的同名小說的電影《天下無賊》。2006年執導電影《夜宴》,國內票房1.3億元人民幣。2010年執導電影《唐山大地震》、《非誠勿擾2》。2015年4月18日,馮小剛被法國文化部授予“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2015年馮小剛憑藉電影《老炮兒》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5年度表彰大會年度男演員獎項,再封影帝。2016年5月8日晚,馮小剛憑藉《老炮兒》獲得第二十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項。2016年11月26日憑藉《我不是潘金蓮》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獲得最佳導演獎。2017年9月16日晚,馮小剛憑藉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獲得金雞獎最佳導演。2017年11月1日,獲得中美電影終身成就獎。

基本信息

早年經歷

馮小剛 馮小剛

馮小剛出生在北京的一戶普通家庭,年少時居住於北京市西城區車公莊附近。由於父母離異,他自幼就和母親、姐姐共同生活。高中畢業後,馮小剛開始了軍隊生活。通過個人努力,他正式進入了北京軍區文化單位,之後作為部隊文職人員獲得提乾,並且參與不少部隊文藝晚會的籌備工作。從部隊正式轉業後,馮小剛進入了北京城建開發總公司的工會,並開始從事文化宣傳工作。

演藝經歷

馮小剛 馮小剛

1984年,馮小剛在鄭會立執導的劇情片《生死樹》中擔任美術助理,從而正式進入電影圈 。1985年,在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擔任美工師;他除了從事美工方面的工作外,還在片場參與影視劇的拍攝;而這些實踐經歷也為他的電影事業奠定了基礎。1987年,在刑偵劇《便衣警察》中擔任美術設計師。1989年,在愛情劇《好男好女》中擔任美術設計師。
1991年,與鄭曉龍共同擔任劇情片《遭遇激情》的編劇,並憑藉該片獲得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提名;同年,馮小剛與王朔、馬未都聯合擔任中國首部電視系列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他在創作該劇時借鑑了王朔的劇本風格;除編寫劇本外,他還為該劇的主題曲《世界很小是個家庭》以及插曲《我喜歡我的夢》創作了歌詞。
1992年,創作小品《今晚我們相識》;之後,創作相聲《面的與皇冠》;同年,與鄭曉龍合作編寫愛情電影《大撒把》的劇本,並憑藉該片獲得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最佳編劇獎提名。1993年,與鄭曉龍共同執導家庭倫理劇《北京人在紐約》,該劇是馮小剛執導的首部電視劇,並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第1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長篇連續劇、第14屆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連續劇二等獎等獎項;同年,與李曉明共同創作小品《串門》。
1994年,擔任愛情電影《永失我愛》的導演、編劇,該片也成為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處女作。1995年,執導愛情劇《情殤》;同年,擔任劇情片《一地雞毛》的導演,並將個人生活體驗融入電影的創作當中。
1996年,創作小品《機器人趣話》;同年,與王朔共同執導喜劇電影《冤家父子》,並擔任該片的男主角以及美術設計;該片上映後獲得瑞士洛加諾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1997年,執導愛情劇《月亮背面》;同年,擔任喜劇電影《甲方乙方》的導演,並在創作該片時採用了小品串聯式的電影結構;作為中國內地電影史上第一部賀歲片,該片開創中國內地商業電影的模式;這部電影上映後以3600萬元的票房成績成為中國內地賀歲檔期的票房冠軍,並獲得第2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1998年,擔任喜劇愛情片《不見不散》的導演、編劇,並在電影語言方面借鑑了相聲的說、學、逗三大技法;該片奠定了馮小剛商業片導演的地位,並以4300萬元的票房成績獲得中國內地年度票房排行榜冠軍;此外,影片還獲得了第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觀賞效果獎、最受大學生歡迎的影片獎。
1999年,拍攝賀歲喜劇片《沒完沒了》,並在片中採用誇張的表現手法來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以後最終票房達到3300萬元,位列2000年度中國內地票房排行榜第二名。2000年9月20日,執導的愛情片《一聲嘆息》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以3000萬元的票房成績位列中國內地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三名,並獲得24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金獎。
2001年,擔任喜劇片《大腕》的導演、編劇;該片保持了馮小剛電影的喜劇風格;截至2002年1月7日,該片在北京的票房超過1100萬元,打破華語片在北京地區的票房紀錄;影片最終票房超過4200萬元,位列中國內地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二名;此外,該片還獲得了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2003年,和作家劉震雲共同策劃賀歲喜劇片《手機》,並擔任該片的導演;該片的最終票房超過5000萬元,成為中國內地電影年度票房冠軍;影片於次年獲得第2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第4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內地最受歡迎電影等獎項。
2004年,擔任劇情片《天下無賊》的導演、編劇,影片上映後在中國內地的最終票房達到1.2億元;該片是馮小剛執導的首部具有好萊塢類型片特點的作品,他在片中改變過度依賴語言的喜劇模式,轉而開始實踐商業類型片的美學特徵,並開始引入動作電影的表現元素。
2006年,執導古裝動作電影《夜宴》,該片在中國內地的最終票房達到1.3億元 ;這部電影是馮小剛的轉型之作,他在拍攝該片時採用了類型片的創作程式;影片上映後獲得第79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未來電影數字獎。
2007年,擔任戰爭片《集結號》的導演,並在片中採用了紀錄片的手法來表現現實主義的風格;影片在中國內地的最終票房達到2.6億元,並先後獲得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影片等獎項,而馮小剛個人則憑藉該片獲得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
2008年,拍攝愛情喜劇電影《非誠勿擾》,並在片中加入賀歲元素;影片上映以後最終票房達到3.25億元,並打破華語電影在中國內地的票房紀錄;馮小剛憑藉該片先後獲得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提名、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2010年,擔任災難片《唐山大地震》的導演,影片上映以後打破中國電影零點點映票房、中國電影首日票房票房、中國電影單日票房等9項紀錄,並以6.65億元的最終票房在中國內地年度票房排行榜中獲得亞軍;12月22日,執導的愛情喜劇片《非誠勿擾2》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上映20天票房超過4.2億元。
2011年1月,憑藉劇情片《唐山大地震》獲得第23屆哈爾濱冰雪電影節最具商業價值導演”獎 ;3月,在“金榜單之夜——中國電影排行榜”頒獎典禮中,憑藉累計超過10億元的票房獲得“2010年度票房最高導演獎”;6月,獲得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2012年11月29日,執導的劇情片《一九四二》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獲得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第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等獎項;而馮小剛個人則憑藉該片獲得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
2013年11月1日,赴美國舉辦個人影展,並在洛杉磯TCL中國大劇院留下手印;12月19日,其執導的喜劇片《私人訂製》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公映首日以8400萬的票房成績打破華語2D電影票房紀錄;影片上映近一個月票房突破7億元,成為中國內地賀歲檔票房冠軍。2014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並拍攝了一段紀錄片《春晚是什麼》。
2015年,主演劇情片《老炮兒》,在片中飾演愛管閒事、打抱不平的老炮六爺,並憑藉該片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4月,獲得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10月20日,擔任第六屆導演協會副會長;11月,拍攝現實題材的電影《我叫李雪蓮》。
2016年4月,在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5年度表彰大會中,憑藉劇情片《老炮兒》獲得年度男演員獎;5月,憑藉劇情片《老炮兒》獲得第2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8月,正式簽約美國創新藝人經紀公司CAA;9月,執導的喜劇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11月,憑藉喜劇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
2017年5月26日,憑藉《我不是潘金蓮》獲第2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6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正式宣布馮小剛成為“2017年奧斯卡”成員;9月16日,憑藉《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 ;12月15日,執導的劇情片《芳華》上映,影片獲得塞班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馮小剛憑藉該片獲得塞班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第2屆“亞洲璀璨之星”評審會特別獎;同年,出演賈樟柯執導的犯罪愛情電影《江湖兒女》 。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馮小剛祖籍湖南湘潭,出生於北京的普通家庭,曾經住在北京市西城區車公莊附近,年少時父母因故離異,自幼他就和母親與姐姐共同生活。馮小剛在讀完中學後,投身軍營生活,在北京相關裝甲部隊從事基本宣傳工作,涉足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社會生活。

馮小剛的母親身體很不好,20歲孤身一人來到北京,婚後又失去了一個年僅兩歲的女兒,35歲時與馮小剛父親離婚,45歲時身患癌症,47歲患腦血栓,此後長達16年癱瘓在床。儘管如此,她始終以堅強的精神鼓舞著馮小剛。

戀愛婚姻

1984年馮小剛帶著軍旅風塵而轉業到地方,進入北京城建開發總公司的工會,從事文化宣傳工作,經過單位同事的引薦介紹,馮小剛結識了未來妻子,並修成正果而締結婚緣,新婚後女兒馮思羽的出生。

1991年馮小剛在拍攝電影《大撒把》,結識了影視演員徐帆。1999年馮小剛與前妻協定離婚。1999年9月19日馮小剛與徐帆舉行婚禮。馮小剛和徐帆的十一年婚姻中,一直沒有兒女,馮小剛只有一個獨生女馮思羽,是和前妻所生。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名稱

備註

1993年《北京人在紐約》電視劇
1994年

《永失我愛》

電影

1995年

《情殤》

電視劇

《一地雞毛》

電視劇

1996年

《冤家父子》

電影

1997年《月亮背面》電視劇

1997年

《甲方乙方》

電影

1998年

《不見不散》

電影

1999年

《沒完沒了》

電影

2000年

《一聲嘆息》

電影

2001年

《大腕》

電影

2002年

《關中刀客》

電影

2003年

《手機》

電影

2004年

《天下無賊》

電影

2006年

《夜宴》

電影

2007年《集結號》電影

2009年

《非誠勿擾》

電影

2010年

《唐山大地震》

電影

《非誠勿擾2》

電影

2011年

《一九四二》

電影

2013年《私人定製》電影
2014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晚會
2016年《我不是潘金蓮》電影
2017年12月15日
《芳華》電影

編劇作品

時間作品名稱作品類型
1991年《遭遇激情》電影
1991年《編輯部的故事》電視劇
1992年《大撒把》電影
1994年《天生膽小》電影
1994年《永失我愛》電影
1996年《冤家父子》電影
1998年《不見不散》電影
2000年《一聲嘆息》電影
2001年《大腕》電影
2004年《天下無賊》電影
2008年《非誠勿擾》電影
2010年《非誠勿擾2》電影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2018

江湖兒女

----

賈樟柯

趙濤 ;廖凡 ;徐崢

2015

老炮兒

老炮兒

管虎

許晴

2011

讓子彈飛

湯師爺

姜文

姜文

2011

最愛

----

顧長衛

章子怡

2010

蘇乞兒

神偷

袁和平

趙文卓

2009

建國大業

杜月笙

韓三平

唐國強

2007

破事兒

客戶主管

彭浩翔

鍾欣桐

2005

童夢奇緣

流浪漢

陳德森

劉德華

2004

功夫

鱷魚幫大佬

周星馳

周星馳

2003

卡拉是條狗

----

路學長

葛優

2001

誰說我不在乎

造假者

黃建新

馮鞏

2000

爸爸

----

----

----

1997

甲方乙方

錢康

馮小剛

葛優

1996

冤家父子

馬林生

王朔

徐帆

1995

陽光燦爛的日子

胡老師

姜文

夏雨

參演電視劇

首播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2001

東北一家人

客串第12集

英達

宿寧馨

1994

北京人在紐約

鄧衛(王起明好友)

鄭曉龍合作

姜文

1987

便衣警察

美工、小偷

林汝為

胡亞捷

1986

凱旋在子夜

越軍官

尤小剛

朱琳

綜藝作品

播出時間節目名稱簡介
2017-08-30金星秀攜新作《芳華》做客
2017-08-23金星秀攜新作《芳華》做客
2016-07-06笑傲江湖第三季觀察員
2016-06-26熟悉的味道感恩妻子徐帆
2015-08-17笑傲江湖第二季觀察員
2015-02-06我看你有戲擔任導師
2014-03-09笑傲江湖觀察員

美術設計

時間作品名稱作品類型
1984年《生死樹》電影
1986年《大林莽》電視劇
1987年《凱旋在子夜》電視劇
1987年《便衣警察》電視劇
1989年《好男好女》電視劇
1996年《冤家父子》電影

監製作品

時間名稱備註
2009年《風聲》電影
2015年《壞蛋必須死》電影

廣告作品

年代名稱
2004豪爵廣告片(衣櫃篇、鮮花篇)
2006一汽馬自達WAGON轎車電視廣告
雅虎廣告
2007“北京向上看”公益廣告
中國人壽(姚明代言期間所有廣告片)
2009斯巴魯森林人廣告
2010百事可樂
2011百姓網代言人

創作相聲

時間

作品名稱

創作者

表演者
1992年面的與皇冠馮小剛馮鞏、牛振華

1994年

點子公司

馮鞏、牛群、徐小帆、陳亦斌、馮小剛

馮鞏、牛群

1995年最差先生馮小剛、牛群、馮鞏馮鞏、牛群、倪萍
-我錯了馮小剛、牛群、馮鞏、趙玉福馮鞏、牛群

創作小品

時間作品名稱創作者表演者
1992年今晚我們相識馮小剛葛優、馬曉晴

1993年

串門

馮小剛、李曉明

馮鞏、倪萍

1993年

心愿

馮鞏、馮俐、馮小剛

馮鞏、呂麗萍

1996年

機器人趣話

馮小剛、張越

蔡明、郭達

-馮小剛、梁天馮鞏、王蘭

出版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03年3月1日《我把青春獻給你》自傳
2013年《不省心》隨筆集

社會活動

2007年8月,為北京奧運拍公益短片;9月,參加姚明納什慈善拍賣晚宴。2010年3月,與張國立、陳道明、林建岳等人通過中國紅十字會送水項目向中國西南旱災地區捐款100萬元。2011年6月,參加“全明星高爾夫球隊慈善對抗賽”。
2012年,馮小剛與曾梵志共同為芭莎明星慈善夜創作了一幅油畫;7月,參加“海航慈善之夜”活動;9月,參加芭莎明星慈善夜活動。2014年6月,參加“文體名人生態文明倡議活動”。2016年5月,參與拍攝“大自然在說話”系列公益影片。

獲獎記錄

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
  • ▪ 2016    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貝殼獎     我不是潘金蓮    (獲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
  • ▪ 2011    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獲獎)    
開羅國際電影節
  • ▪ 2000    第24屆開羅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字塔獎       一聲嘆息    (獲獎)    
  • ▪ 2000    第24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一聲嘆息    (獲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
  • ▪ 2013    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    一九四二    (獲獎)    
  • ▪ 2013    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一九四二    (獲獎)    
  • ▪ 2011    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唐山大地震    (獲獎)    
  • ▪ 2009    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     集結號    (獲獎)    
  • ▪ 2009    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集結號    (獲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
  • ▪ 2016    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老炮兒    (提名)    
  • ▪ 2012    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唐山大地震    (獲獎)    
  • ▪ 2012    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唐山大地震    (獲獎)    
  • ▪ 2010    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非誠勿擾    (獲獎)    
  • ▪ 2008    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集結號    (獲獎)    
  • ▪ 2008    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集結號    (獲獎)    
  • ▪ 2006    第2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天下無賊    (提名)    
  • ▪ 2004    第2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手機    (獲獎)    
  • ▪ 2002    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大腕    (獲獎)    
  • ▪ 1997    第2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甲方乙方    (獲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
  • ▪ 2017    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我不是潘金蓮    (獲獎)    
  • ▪ 2017    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   老炮兒    (提名)    
  • ▪ 2013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一九四二    (提名)    
  • ▪ 2011    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唐山大地震    (提名)    
  • ▪ 2009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集結號    (獲獎)    
  • ▪ 1993    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大撒把    (提名)    
  • ▪ 1991    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編輯部的故事    (提名)    
台灣電影金馬獎
  • ▪ 2016    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我不是潘金蓮    (獲獎)    
  • ▪ 2016    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    我不是潘金蓮    (獲獎)    
  • ▪ 2016    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我不是潘金蓮    (提名)    
  • ▪ 2015    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老炮兒    (獲獎)    
  • ▪ 2005    第4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天下無賊    (獲獎)    
  • ▪ 2005    第4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    天下無賊    (提名)    
香港電影金像獎
  • ▪ 2018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芳華    (提名)    
  • ▪ 2017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我不是潘金蓮    (提名)    
  • ▪ 2013    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一九四二    (獲獎)    
  • ▪ 2009    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    非誠勿擾    (提名)    
  • ▪ 2009    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    集結號    (獲獎)    
  • ▪ 2005    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    天下無賊    (提名)    
  • ▪ 2003    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    大腕    (提名)    
亞洲/亞太電影大獎
  • ▪ 2018    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芳華 (獲獎)    
  • ▪ 2018    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芳華    (提名)    
  • ▪ 2017    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我不是潘金蓮    (獲獎)    
  • ▪ 2017    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我不是潘金蓮    (提名)    
  • ▪ 2016    第10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老炮兒    (提名)    
  • ▪ 2016    第10屆亞洲電影大獎十周年特別大獎   (獲獎)    
  • ▪ 2016    第10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我不是潘金蓮    (獲獎)    
  • ▪ 2011    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唐山大地震    (提名)    
  • ▪ 2010    第4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唐山大地震    (提名)    
  • ▪ 2010    第4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唐山大地震    (提名)    
  • ▪ 2009    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非誠勿擾    (提名)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 ▪ 2016    第16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老炮兒    (獲獎)    
  • ▪ 2013    第13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人   (提名)    
  • ▪ 2011    第11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人   (提名)    
  • ▪ 2008    第8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人    (提名)    
  • ▪ 2005    第5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人    (提名)    
  • ▪ 2005    第5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影片獎    天下無賊    (提名)    
  • ▪ 2004    第4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    手機    (提名)    
  • ▪ 2004    第4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影片獎    手機    (提名)    
  • ▪ 2004    第4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傳媒評審團獎    手機    (獲獎)    
  • ▪ 2002    第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    大腕    (提名)    
  • ▪ 2002    第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影片獎    大腕    (提名)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 ▪ 2018    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芳華    (獲獎)    
  • ▪ 2017    第2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我不是潘金蓮    (獲獎)    
  • ▪ 2011    第1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獎  唐山大地震、非誠勿擾    (獲獎)    
  • ▪ 2011    第1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唐山大地震     (獲獎)    
  • ▪ 2008    第1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集結號    (獲獎)    
  • ▪ 2008    第1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集結號    (獲獎)    
  • ▪ 2005    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獎    天下無賊    (獲獎)    
  • ▪ 2004    第1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獎    手機    (獲獎)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
  • ▪ 2018    第9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影片獎    芳華    (獲獎)    
  • ▪ 2018    第9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導演獎   芳華    (提名)    
  • ▪ 2017    第8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影片獎     我不是潘金蓮    (獲獎)    
  • ▪ 2017    第8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導演獎     我不是潘金蓮    (提名)    
  • ▪ 2016    第7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     老炮兒    (獲獎)    
  • ▪ 2013    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導演獎    一九四二    (獲獎)    
  • ▪ 2012    第3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導演獎    非誠勿擾2    (提名)    
上海影評人協會獎
  • ▪ 2013    第22屆上海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獎       一九四二    (獲獎)    
  • ▪ 2008    第17屆上海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獎     集結號    (獲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 ▪ 2005    第10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導演獎     天下無賊    (提名)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 ▪ 2016    第4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協會獎   我不是潘金蓮    (獲獎)    
平壤國際電影節
  • ▪ 2008    第11屆平壤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集結號    (獲獎)    
塞班國際電影節
  • ▪ 2017    第一屆    最佳影片獎    芳華    (獲獎)    
  • ▪ 2017    第一屆    最佳導演獎     芳華    (獲獎)    
澳門國際電影節/影展
  • ▪ 2017    第9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芳華    (獲獎)    
  • ▪ 2017    第9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芳華    (提名)    
  • ▪ 2016    第1屆澳門國際影展終身成就獎   (獲獎)    
  • ▪ 2015    第7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老炮兒    (提名)    
義大利烏甸尼遠東電影節
  • ▪ 2017    第19屆義大利烏甸尼遠東電影節終身成就金桑獎     (獲獎)    
社會榮譽
  • ▪ 2015-04    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獲獎)    
其他榮譽
  • ▪ 2016-12-03 2017愛奇藝尖叫之夜年度傑出電影人    (獲獎)    
亞洲璀璨之星
  • ▪ 2018    第2屆    評審會特別獎    芳華  (獲獎)    

人物評價

馮小剛擅長商業片,作品風格以京味兒喜劇著稱。他將喜劇精神、世俗精神以及平民精神植入到電影中,為中國電影產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電影範式。馮小剛對於中國電影的貢獻主要在於電影類型、電影產業和電影作為大眾文化的構建上。作為中國內地的“賀歲片之父”,他讓“賀歲片”這一在特殊檔期上映的電影類型走入大眾的視野,從而豐富了電影作為大眾文化消費品的概念。作為中國商業電影的一面旗幟,馮小剛不僅創作了一部又一部具有良好市場號召力的電影,而且還形成了一套將線型敘述與喜劇類型結合在一起的商業電影美學體系。(《湛江晚報》、《當代電影》、陳曉雲、人民網評)
馮小剛對於百姓生活和各階層的心理需求具有獨特的洞察力。他對都市大眾生活的喜劇化書寫,對電影觀眾審美心理的把握都顯得從容自如。在具有馮氏幽默印記的電影作品中,馮小剛以其平民視角的幽默與調侃實現了雅俗共賞的效果。他擅長用調侃戲謔的方式講述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其作品在抓住大眾主流娛樂心理的同時,還能反映出人性的善惡 。在語言風格方面,他以自己的成長背景及社會閱歷為基礎,用中國喜劇式的溫情哲學獲得觀眾的認可。受生活經歷的影響,馮小剛電影中的人物對白採取的是北京風格的幽默語言,常在嬉笑怒罵中表現小市民對生活的態度和理解。(張衛、《當代電影》、《電影文學》、中國新聞網評)
馮小剛是一位遊走在商業與藝術之間的導演。他一方面堅持商業片的路線,另一方面又不願放棄對藝術的追求,因而他在製作商業片的時候有著不乏現實關注的維度和取向。他從充滿調侃但略帶粗陋的處理開始,進而一步一個腳印的在電影作品中發掘時代的本質,這種由淺入深的方式讓他在娛樂和藝術之間找到了雙軌並進的道路。(《電影文學》、《文藝研究》、《人民日報》評)

金馬獎影帝

屆次年度獲獎人影片屆次年度獲獎人影片
第1屆1962王引《手槍》第2屆1963唐菁《黑夜到黎明》
第3屆1965葛香亭《養鴨人家》第4屆1966趙雷《西施》
第5屆1967歐威《故鄉劫》第6屆1968崔福生《路》
第7屆1969楊群《揚子江風雲》第8屆1970葛香亭《高山青》
第9屆1971王引《緹縈》第10屆1972歐威《秋決》
第11屆1973楊群《忍》第12屆1975秦祥林《長情萬縷》
第13屆1973常楓《香花與毒草》第14屆1973秦祥林《人在天涯》
第15屆1973秦漢《汪洋中的一條船》第16屆1973柯俊雄《黃埔軍魂》
第17屆1980王冠雄《茉莉花》第18屆1981譚詠麟《假如我是真的》
第19屆1982艾迪《邊緣人》第20屆1983孫越搭錯車
第21屆1984李修賢《公僕》第22屆1985周潤發《等待黎明》
第23屆1986狄龍英雄本色第24屆1987周潤發《流氓大亨》
第25屆1988萬梓良《大頭仔》第26屆1989陳松勇悲情城市
第27屆1990梁家輝《愛在他鄉的季節》第28屆1991郎雄《推手》
第29屆1992成龍警察故事3第30屆1993成龍重案組
第31屆1994梁朝偉《重慶森林》第32屆1995林揚《超級大國民》
第33屆1996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第34屆1997謝君豪《南海十三郎》
第35屆1998洛桑群培天浴第36屆1999柯俊雄《一代梟雄:曹操》
第37屆2000太保運轉手之戀第38屆2001劉燁藍宇
第39屆2002黎明三更之回家第40屆2003梁朝偉無間道
第41屆2004劉德華無間道3第42屆2005郭富城三岔口
第43屆2006郭富城父子第44屆2007梁朝偉色·戒
第45屆2008張涵予集結號第46屆2009黃渤張家輝鬥牛》、《證人
第47屆2010阮經天艋舺第48屆2011劉德華桃姐
第49屆2012劉青雲奪命金第50屆2013李康生《郊遊》
第51屆2014 陳建斌一個勺子第52屆 2015 馮小剛老炮兒》 
第53屆2016范偉不成問題的問題第54屆 2017 塗們老獸》 

2011-2013中國作家富豪榜

簡介中國作家富豪榜(WRITERS RICH LIST)是由吳懷堯在2006年創立,華西都市報發布,至今已成功舉辦八屆。榜單受到文化部、作家群體、出版機構、書店、媒體、億萬讀者的廣泛讚譽,是公認的中國文化界奧斯卡盛典,具有無可匹敵的超級影響力。

 

 

 

2013年

第八屆 

第1-5名:江南(版稅2550萬)| 莫言(版稅2400萬)|  鄭淵潔(版稅1800萬)|雷歐幻像(版稅1780萬)
                   楊紅櫻(版稅1750萬 )
第6-10名:張小嫻 | 沈石溪 | 郭敬明 | 韓寒 | 柴靜
第11-15名:饒雪漫 | 伍美珍 | 張德芬 | 劉同[光線傳媒節目總經理] | 南派三叔
第16-20名:易中天 | 樂嘉 | 辛夷塢[作家] | 孟非 | 孫皓暉
第21-25名:裟欏雙樹 | 當年明月 | 安東尼 | 流瀲紫 | 桐華
第26-30名:尹建莉 | 曹文軒 | 劉慈欣 | 寒川子 | 霍達
第31-35名:六六 | 趙闖和楊楊 | 陸琪 | 余華 | 小橋老樹
第36-40名:楊瀾 | 37芮成鋼 | 饒雪莉 | 馮唐[作家] | 蘇岑
第41-45名:孔二狗 | 龍應台 | 蔡駿 | 顧漫 |王黎偉
第46-50名:玄色 | 安妮寶貝 | 岳南 | 張羽 | 袁騰飛
第51-55名:任志強 | 滄月 | 白岩松 | 笛安 | 賈平凹
第56-60名:落落 | 陳忠實 | 姜戎 | 蘇童 | 馮小剛  

 

2012年

第七屆

第1-5名:鄭淵潔(版稅2600萬)|莫言(版稅2150萬)|楊紅櫻(版稅2000萬)|郭敬明(版稅1400萬)
                    江南(楊治)(版稅1005萬)
第6-10名: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 韓寒 | 安東尼 | 南派三叔 | 當年明月
第11-15名:笛安 | 饒雪漫 | 黃曉陽 | 落落 | 蔡駿
第16-20名:桐華 | 安意如 | 裟欏雙樹 | 劉震雲 | 小橋老樹
第21-25名:尹建莉 | 黃易 | 玄色 | 張德芬 |九把刀
第26-30名:岳南 | 蘇小懶 | 何馬 | 鳳歌 | 陳坤[演員]

 

2001年

第六屆

第1-5名:郭敬明(版稅2450萬)|南派三叔(版稅1580萬)|鄭淵潔(版稅1200萬)
                   楊紅櫻(版稅1100萬)|安妮寶貝(版稅940萬)
第6-10名:江南 | 韓寒 | 當年明月 | 郎鹹平 | 蔡康永
第11-15名:金一南 | 宋鴻兵 | 王樹增 | 桐華 | 何馬
第16-20名:白岩松 | 小橋老樹 | 劉心武 | 金庸 | 蔡駿
第21-25名:李可 | 許開禎 | 姜戎 | 岳南 |笛安
第26-30名:劉震雲 | 于丹 | 賈平凹 | 滄月 | 張煒[作家]

中國著名導演

就因為他們,所以我們的生活變的豐富,也因為他們使我們生活中多了許多的歡樂。有許多平凡的人也因為他們而變的不平凡,本次任務的主題是“中國著名導演”在這裡我列舉了幾位中國大家都熟悉的導演。讓我們為他們做出完美的名片吧。 

建國大業中最具喜感的明星

《建國大業》配得上對4億票房的期待,對得起170多位明星的群英會,也符合國慶這樣一個莊重又不乏歡樂的大主題。記得有人說這是部主旋律片,也有人說是英雄史詩片,我心態好,我覺得還是娛樂片居多吧-- 具有主旋律感和史詩感的娛樂片.寓莊於諧的風格使這部大片脫離了死板枯燥,變得更加具有看點。

細數22位知名華人大導演

細數22位知名華人大導演。 

中國知名導演

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創立於1994年,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隨後華誼兄弟全面投入傳媒領域。2009年9月27日,證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得通過,這意味著華誼兄弟成為了首家獲準公開發行股票的娛樂公司,也邁出了其境內上市至關重要的一步。
相關公司華誼兄弟廣告公司華誼兄弟影業投資公司華誼兄弟文化經紀公司華誼兄弟音樂公司環球熱力兄弟影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影華誼電影發行公司華誼兄弟電影國際發行公司
股東構成王中軍王中磊馬雲江南春魯偉鼎馮小剛張紀中李冰冰黃曉明羅海瓊任泉
旗下藝人安以軒BOBO周迅陳紫函董璇鄧超伊能靜馮遠征胡靜馮小剛林心如黃曉明李冰冰羅海瓊陸毅張靚穎孟廣美聶遠張涵予蘇有朋吳佩慈王寶強劉曉虎董璇陳思成霍思燕景崗山車曉胡可劉芸李宗翰李晨徐帆薛佳凝朱亞文趙毅
主要作品《荊軻刺秦王》《鬼子來了》《一聲嘆息》《沒完沒了》《大腕》《手機》《功夫》《可可西里》《天下無賊》《夜宴》《寶貝計畫》《墨攻》《集結號》《追影》《非誠勿擾》《功夫之王》《李米的猜想》《天堂口》《風聲》《唐山大地震》

馮小剛導演電影作品

片名
上映時間
主演
《永失我愛》1993年郭濤徐帆劇雪
《甲方乙方》1997年葛優馮小剛何冰英達、劉蓓
《不見不散》1998年葛優、徐帆
《沒完沒了》1999年葛優、吳倩蓮傅彪
《一聲嘆息》2000年
張國立、劉蓓、徐帆、傅彪
《大腕》2001年
葛優、唐納德·薩瑟蘭關之琳、英達
《手機》2003年
葛優、徐帆、張國立、范冰冰
《天下無賊》2004年
劉德華、葛優、劉若英李冰冰王寶強
《夜宴》2006年
吳彥祖章子怡、葛優、周迅徐熙顏黃曉明
《集結號》2007年
張涵予鄧超袁文康湯嬿、王寶強、李乃文任泉廖凡
《非誠勿擾》2008年
葛優、舒淇方中信胡可徐若瑄范偉

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

歷屆金雞獎最佳導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