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發動者是當時任職西北剿匪副總司令、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和當時任職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總指揮、西北軍領袖楊虎城.1936年12月12日,在中華民族面臨日本帝國主義大舉進攻之際,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仍叫囂“攘外必先安內”,親自來西安督戰。為了逼蔣抗日,張楊二人發動兵變,扣壓了蔣介石,並通電全國,主張停止內戰,聯共抗戰。在中國共產黨的調停下,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從此,國共兩黨長達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中國迎來了全民族抗戰的曙光。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地區:內地;大陸;中國;國語;國產
《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

主演:古月金安歌呂復
導演:成蔭

劇情介紹

1936年,日本帝國主義不斷擴大對中國的侵略,蔣介石堅持不抵抗政策,繼續進行內戰。以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軍和以楊虎城為首的十七路軍被蔣調到陝甘一帶進攻中國工農紅軍。因受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及人民抗日運動的影響,張、楊與紅軍實現了停戰,並要求蔣介石聯共抗日。蔣不僅拒絕了張、楊的要求,而且調集嫡系部隊至豫陝邊境,壓迫張、楊繼續進攻紅軍。12月4日,蔣介石飛往西安督戰。7日,張學良到臨潼華清池向蔣“苦諫”,請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遭蔣拒絕,蔣堅持不改“剿共”政策。9日,張向遊行示威的學生表示,一周內用事實答覆他們的愛國要求。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在華清池武裝扣留了蔣介石,囚禁陳誠等十餘人;宣布取消“西北剿匪總部”,成立抗日聯軍西北臨時軍事委員會,張學良、楊虎城任正副委員長,並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停止內戰,共同抗日,實行民主政治。16日,南京政府下令討伐張、楊,並任何應欽為總司令。親日派汪精衛、何應欽企圖藉機擴大事態,奪取蔣介石的統治權力,進一步和日本妥協。中共中央從民族利益出發,應張學良、楊虎城電請,派代表周恩來、葉劍英等到西安調停。周恩來等於16日

基本簡介

圖

《西安事變》,中國彩色寬銀幕故事片。西安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製。編劇,鄭重、成蔭;導演:成蔭;攝影:高洪濤、鄭煜元、陳萬才;主要演員:金安歌、辛靜、王鐵成、胡詩學、趙登峰、孫飛虎、古月。本片以中國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西安事變為題材,歌頌了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的愛國精神,並讓人民真切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不計宿怨,主張並促進事變的和平解決的博大胸懷,從而加深了人民對黨的熱愛。

影片以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紀實性的表現方法,真實地反映西安事變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演進過程及其中人物的真實活動和思想性格,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均有嚴格的史料依據,較好地處理了歷史真實與藝術典型化的關係。編導者注意把廣闊的歷史背景與細緻的性格刻畫結合起來,成功地塑造了蔣介石、張學良、楊虎城等幾個典型的歷史人物,形像栩栩如生,真實可信。本片獲得中國1981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歷史背景

九一八事變

“西安事變”名將張學良“西安事變”名將張學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撤出了東北,退入山海關內。1933年1月1日,榆關抗戰爆發。同年1月3日,山海關失守。1933年2月21日,熱河抗戰爆發。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熱河抗戰失敗。張學良引咎辭職,出國考察。

共產黨中央紅軍抵達陝北

1935年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被毛澤東命名為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轉移,抵達陝北。

一二九運動

中共在北平舉行了大規模的大學生示威遊行,呼籲“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獲得全國民眾積極回響,全國人民抗日熱情高漲,給實行“攘外必先安內”,“不抵抗政策”的國民政府巨大壓力。

中共確立抗日統一戰線政策

1935年12月17日,中國共產黨瓦窯堡會議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936年1月,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聯名發出《紅軍為願意同東北軍聯合抗日致東北軍全體將士書》。1936年2月,中共宣布開始東征抗日,由劉志丹率領的紅軍表面上進軍河北、熱河對日軍作戰,實際卻向太原推進的過程中和閻錫山的部隊發生衝突。劉志丹戰死,紅軍撤退。 

兩廣事變

兩廣事變,又稱六一事變西南事變。1936年6月1日,陳濟棠、李宗仁在廣州發出通電。痛陳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對中國土地的踐踏,決定率所部北上抗日,收復失地。6月2日,致電南京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請求準許粵桂部隊北上。然而不久後廣東將領、飛行員紛紛向南京政府投誠,並對兩廣所謂的“北上抗日”說加以抨擊。“南天王”陳濟棠垮台,李宗仁也不得不對蔣中正表態歸順。

由於,兩廣事變和平解決(尤其是兵不血刃,便使當時叛逆性最強、實力最大而位居國內半獨立的諸省之首——粵桂湘三省伏首聽命),使蔣中正聲望提高。叛方空軍駕駛員與將領的表現,也足使他相信“人民眼睛是雪亮的”,亂罵他“親日賣國”的政敵是不得人心的——顯然也使他對“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的正確性,益發堅信不疑。蔣中正便將預備征討兩廣的中央師悉數北調,用來剿共,並準備將張學良的部隊調離。然而也因蔣中正的過分自信,僅帶少數文武飛往西安,結果西安事變時所有人都被扣留(因為當時論“造反”實力,張學良、楊虎城的部隊簡直無法和兩广部隊相比)。因此,史學家唐德剛認為,因為兩廣事變的危機安然度過,西安事變在1936年的西安“非爆發不可”。

東北軍剿共遭遇失敗

1935年9月20日,蔣中正在西安設立西北剿匪總司令部,自任總司令,任命張學良為副司令,調東北軍入陝甘剿共。1935年10月1日,東北軍在勞山戰役中,王以哲的67軍110師2個團和師部被殲,師長何立中戰死,團長裴煥彩被俘。1935年10月29日,東北軍在榆林橋戰役中,107師和619團全部被殲,團長高福源和不少士兵被俘。

1935年11月22日,東北軍在直羅鎮戰役中,東北軍精銳部隊,裝備精良的109師孤軍挺進陝北的吳起鎮的方向,以往能征善戰的師長牛元峰嚴重低估紅軍的作戰能力,對紅軍的機動作戰的能力估計不足,部隊剛走到直羅鎮,原以為離中央紅軍還很遠,在布置完偵查崗哨以後,就安心睡覺,沒想到紅軍用一夜時間即快速趕到,並在直羅鎮羅織了一個包圍圈,與22日凌晨拂曉突然發起進攻,毫無防備的東北軍立刻被衝散,牛元峰從睡夢中醒來時,看見漫山遍野已全是紅軍。牛元峰逃跑,但無法逃出紅軍的包圍圈,在絕望的境地,他掏出手槍讓副將打死自己,牛元峰被副將槍斃後,副將亦被紅軍俘虜。直羅鎮戰役中,紅軍僅以800多人的傷亡就殺、傷、俘6000多東北軍精銳109師的士兵。張學良部隊的戰局失利以及後來面對共產黨的停戰對峙,導致蔣介石親自前往西安督戰。

張學良與中共的秘密接觸

1936年4月起,張學良開始了和中國共產黨的秘密接觸。4月9日,張學良駕機飛抵延安會見周恩來,同機的還有王以哲、劉鼎。1936年9月,中國共產黨與東北軍正式簽訂了《抗日救國協定》,雙方正式結束敵對狀態,中國工農紅軍、張學良的東北軍、楊虎城的西北軍形成了擁護“民族統一戰線”的“鐵三角”。張學良向紅軍提供了大量的過冬棉花,藥品、新鮮食物等物資,解決了紅軍過冬的燃眉之急。另外,當時鄧小平病重,生命垂危,無藥可醫,也是張學良的援助救了他的性命。張學良不但接受並積極學習共產主義思想,還向第三國際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申請,但由於張學良的父親有殺共歷史,入黨申請被拒絕。

劇情介紹

西安事變周恩來與張學良等人合影西安事變周恩來與張學良等人合影

一九三五年前後,日本帝國主義加強了對中國的侵略。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關頭,蔣介石仍舊堅持“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張學良將軍被迫“剿共”,因在陝北戰場上屢遭失敗,受到蔣介石的責難,於是急於尋求出路。在國民黨“五全”大會召開期間,他與楊虎城將軍分別通過進步人士杜重遠和田文浩與我黨有所接觸。

從南京回到西安後,張學良通過被我軍放回的原東北軍團長高福源的關係,與中國共產黨周恩來同志在延安舉行了會談。張將軍決定以民族存亡的大局來說服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與此同時,楊虎城收到了毛主席派人給他送來的親筆信。但是,他們的活動早就被蔣介石安插在西安的特務頭子李達權鄭廣清注意並對南京有所密報。
為了反擊特務的猖獗活動,張學良下令抄了國民黨陝西省省黨部。此事促成了張、楊共同攜起手來,也引起了正在南京主持解決“兩廣兵變”的蔣介石的震動。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初,蔣介石親臨西安,下榻於臨潼華清池,張學良多次對蔣“苦諫”,均痛遭拒絕。蔣介石限他三天內答覆是否繼續執行“剿共”的命令,否則將他和楊虎城的東、西北軍調離陝西。張、楊被迫於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對蔣實行了“兵諫”,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受張、楊二位將軍的邀請,派出以周恩來為首的代表團飛抵西安。周恩來從民族存亡的大局出發,說服了張、楊並使得蔣介石接受了抗日救國的“八項主張”。“西安事變”得到了和平的解決,抗日戰爭也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人物分析

西安事變發生後西安各界民眾遊行西安事變發生後西安各界民眾遊行

性格火爆的統帥蔣介石早年以豪俠自命,曾在上海灘上和會黨頭目王金髮放蕩不羈,遭人非議,後來改邪歸正,又以聖賢自期。但他個性暴躁直率,城府不深,是很典型的軍人豪俠性格。辛亥革命中出任團長。二次革命中在上海戰敗,部隊退駐上海閘北,被非法侵入的英租界武裝部隊繳械,直到出任黃埔軍校校長以前,一直沒有掌握兵權,只是軍中的參謀人員。他疾惡如仇,眼裡容不得沙子,常常與人一言不合,就離開部隊。為此,也沒有少受孫中山的勸導。好比一匹紅鬃烈馬,很難有人能夠駕馭。自從出任黃埔軍校校長,掌握兵權之後,竟得以一飛沖天,二三年間就成了三軍統帥。但他暴烈的性格與他作為統帥的身份,也實在有所不符。由於直率,曾多次因為口無遮攔造成泄密,令他自己都覺得煩惱不已。

率性行事的少帥: 張學良與蔣介石不同,並沒有民間生活的經歷。他是東北軍閥張作霖的長子,是一個無法無天的紈絝子弟,搞女人,抽鴉片,什麼都乾過。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是一個草莽英雄,民國後掌握了東北的軍政大權,成為一方軍閥,一度還占有北京,成了北洋政府的首腦,世稱奉系。1927年國民革命軍的北伐,主要是和奉系作戰。張作霖在軍事上失利之後主動撤出北京,在退往東北的途中,被日本人炸死。所謂軍閥,並不是說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愛國還是不愛國,好人不是軍閥,壞人才是軍閥,愛國不是軍閥,賣國才是軍閥;而是說,軍隊是私人的,歸將領私有,只要有地盤,就是一方的土皇帝,即使在名義上接受中央政府的指揮,但軍隊和地盤上的事,還是軍閥說了算,中央管不著,一旦發生利益衝突,就可能發生叛變。因此,東北的軍隊和地盤,就是他們張家的,別人管不著。這是近代中國分崩離析的社會狀況,也是因為近代中國還是一個封建宗法制社會,通過宗法人身依附關係,結成軍政團體,各霸一方。

張學良還在軍事學校讀書的時候,依仗老子的權勢,就擁有了團長的職務和旅長的職權。張作霖去世前,張學良已經是方面軍的司令了。張作霖去世後,張學良就子承父業,繼承了老帥的遺產,被推為東三省保全總司令,成了少帥,年僅27歲,哪有什麼文韜武略?不過,張學良聰明膽大,敢作敢為,掌權後不久就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是東北易幟,把北洋政府的旗幟改成了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也就是放棄獨立對抗,歸附中央政府。目的是為了減弱和擺脫日本對東北的控制。儘管如此,張學良的愛國之舉,並不能改變軍閥的性質,東北還是張學良的地盤,軍政大事還是他說了算。[1]

基本資料

片名: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

譯名:xianshibian
主演:胡 軍--飾張學良 唐國強--飾毛澤
類型:軍事戰爭
地域:內地
國家:中國
出品年份:2006
出品公司: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
集數:36集

事件序幕

最新影視作品《西安事變》收視奪冠胡軍版張學良獲認可最新影視作品《西安事變》收視奪冠胡軍版張學良獲認可

1936年8月29日,得知國民黨特務逮捕秘書、東大學生代表、中共地下黨員宋黎馬紹周關沛蒼,張學良命譚海率衛隊營包圍和查抄了陝西省黨部,即為“艷晚事件”。張學良乃電請蔣委員長親往鎮壓。

10月22日,蔣中正由南京飛抵西安,嚴令進剿紅軍。張學良當面表示反對,並提出,一致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要求,遭蔣拒絕,兩人大吵。

10月29日,張學良飛洛陽為蔣中正祝壽,勸蔣聯共抗日,遭蔣拒絕。蔣介石堅決拒絕其北上抗日的主張,強令其剿共,否則就把他的部隊撤離到東邊去。

11月27日,張學良上書蔣中正,請纓抗戰,遭蔣拒絕。

12月2日,張學良飛抵洛陽見蔣,要求釋放抗日救國會七君子”。向蔣中正面報,謂其部下不穩,勢難支撐,再三請求蔣委員長前往訓話,蔣同意赴西安,駐華清池。

12月4日,蔣中正由洛陽到抵西安,立即調三十萬中央軍嫡系部隊“進剿”紅軍。張學良與楊虎城再次進諫,遭蔣拒絕。 蔣向張學良、楊虎城表示:要么進兵,要么將東北軍、十七路軍分調福建、安徽。

12月7日,張學良到華清池見蔣中正,再三苦諫,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遭蔣拒絕。

12月9日,中國共產黨組織大規模的民眾遊行示威,紀念“一二·九”運動一周年。特務軍警開槍打傷一名國小生,民眾非常激憤,決定到臨潼直接向蔣中正請願示威。蔣中正強令張學良制止學生運動,必要時可以向學生開槍。張學良接到命令後,趕上遊行隊伍,極力勸說學生回去。東北大學學生高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東北軍打回老家去,收復東北失地!”等口號。張學良向民眾表示一周內以實際行動答覆學生要求,如果做不到,你們其中任何人都可以“置我張學良於死地”。請願學生們在華清池前高唱《松花江上》一曲,感動了在場了東北軍士,全場愛國情緒高昂。

12月9日晚,張學良找到蔣介石,再次勸蔣抗日,並要求蔣放過學生,但是蔣介石怒稱:“對這批學生,除了拿機關槍打以外,是沒有辦法的”,張聽後大怒,反問道:“機關槍不打日本人反而去打愛國學生?”張蔣再次大吵,盛怒下的張學良於當晚決定兵諫。當晚張學良與楊虎城商議,決定發動兵變,命令白鳳翔去捉拿蔣介石,白鳳翔說“只見過照片,沒見過本人,到時候亂軍之中怕出錯誤。”

12月10日,張學良帶著白鳳翔見到了蔣介石,蔣正在召開會議,正式通過發動第六次“圍剿”計畫,決定在12日宣布動員令。

12月11日晚,蔣邀請張學良、楊虎城和蔣鼎文陳誠朱紹良等晚宴,席間,蔣宣布了蔣鼎文為西北剿匪軍前敵總司令,衛立煌為晉陝綏寧四省邊區總指揮等換將的任命書。命令中央軍接替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剿共任務。

事件經過

西安事變舊址西安事變舊址

12月11日晚間,張學良和楊虎城分別召見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高級將領,宣布第二天清晨進行兵諫的命令。

12月12日晨5時,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東北軍到臨潼的華清池捉蔣,蔣從臥室窗戶跳出,摔傷後背,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被發現活捉,十七路軍還扣留了在西安的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邵元沖等人遇難。西安事變爆發。

當天,張學良、楊虎城向全國發出了關於救國八項主張的通電,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 停止一切內戰。 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 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 開放民眾愛國運動。 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 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 立即召開救國會議。 南京中央於當晚十一點半,召開中常會及中央政治會議聯席會議,決議奪張學良本兼各職,交軍事委員會嚴辦。會議最後決定剿撫並用,一面以何應欽為討逆軍總司令,一面以于右任為陝甘宣撫大使

十二月十二日晚間,宋美齡在上海初聞西安發生事變之際,就想到澳籍友人端納是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斯峪的記者,他一生的事業在中國,曾贊助過中國的辛亥革命,後來又成為北京北洋政府的客卿﹔曾為張作霖父子的謀士,與張學良交往密切,也是蔣中正的好友。 蔣夫人請端納到寓所,與孔祥熙共商,端納對於西安一行,認為義不容辭,當晚,即隨同宋美齡乘夜車前往南京。

12月13日晨八點,宋美齡致電張學良,告知端納擬飛西安,端納亦同時電告張學良。

12月16日,中央在勸阻張學良無效,各界函電交馳要求討伐,由政治委員會決議派何應欽為討逆軍總司令,劉峙為討逆軍東路集團軍總司令,顧祝同為西路集團軍總司令,分別集結兵力,由東西雙方同時向西安進行壓迫。隨即展開轟炸西 安近鄰城市,並逐漸轉向西安。張學良乃允許拘扣的蔣鼎文先返回洛陽,請國軍方面暫停軍事行動,避免衝突升級。

12月17日,史達林指示中共,考慮到蔣介石可能成為未來中國抗日力量的重要領導人,希望放蔣。經過內部爭辯後,中共決定服從史達林的指示,中國共產黨遂派周恩來到西安參與西安事變的協商。

12月22日,隨後端納全力周鏇,宋美齡、宋子文等到西安。在飛機上,宋美齡把手槍遞給端納,說:“如果叛軍對我有任何不禮貌行動,你可用此槍立即將我槍殺”。張學良、楊虎城去機場迎接,下機後,宋美齡與張學良說:“漢卿,這是我的東西,就不要再檢查了把?”張學良馬上說:“夫人,豈敢!豈敢!”張、楊與宋子文、宋美齡舉行了會談。後由張學良本人陪同宋美齡和端瑞往見蔣。宋美齡拿著一個梅乾菜盒見到了蔣介石,蔣介石在《西安半月記》中記載,蔣見到宋後,眼淚直流,說:“你怎么來了?如入虎穴矣!”宋美齡勸蔣道:“寧抗日,勿死敵手!”(寧可抗日,勝利失敗你都是英雄,總比因為拒絕抗日而死在叛軍的手裡要強)。從此,蔣介石的態度開始轉變。

12月24日,蔣中正接受六項協定。即:改組國民黨與國民政府,驅逐親日派,容納抗日分子。 釋放上海愛國領袖⑷,釋放一切政治犯,保證人民的自由權利。 停止“剿共”政策,聯合紅軍抗日。 召集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救國會議,決定抗日救亡方針。 與同情中國抗日的國家建立合作關係。 其它具體的救國辦法。 但是蔣介石沒有意願為他的承諾簽訂任何協定書,東北軍和西北軍有部下向張學良反應不滿,稱:“我們提著腦袋給你乾,怎么到最後連個簽字都沒有?”張學良回道:“你們政治覺悟沒我高,蔣介石雖然被捕,但是其政治實力還在,現在既然我們要放他,要把他捧為領袖,那么逼他簽字,他到時還會反悔,現在要一個君子協定也很好。”張學良的這個提議遭到了楊虎城的反對,最後是在共產黨人周恩來的勸說下,楊虎城才同意張學良的“不簽字放蔣”的提議。

12月25日下午,蔣中正乘飛機離開西安,張學良親自陪同。當日抵洛陽。離開西安前,張學良留下手令,把東北軍交給楊虎城指揮。

12月26日,蔣中正抵達南京,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張學良被扣留。

事件影響

西安事變舊址旅遊景點西安事變舊址旅遊景點

西安事變後停止了內戰促成了國共兩黨走向第二次合作,初步建立了抗日統一戰線,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西安事變後中國共產黨獲得了休整的機會。 西安事變後,日本軍加速了其侵略中國的計畫,於1937年7月7日發動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的全面抗戰也由此開始.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開始“搶關東”,毛澤東決定將中共內部所有根東北有關聯的人全派去東北工作,其中包括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國民黨方面,有人建議重新啟用張學良。與此同時,中共卻首先正式提出要求張學良回東北的要求。由於張氏父子在東北的聲望很高,國民黨中央曾經草擬立案:任命張學良為東北行轅主任,胡宗南為東北行轅副主任,蔣經國為遼寧省政府主席兼遼寧省行轅秘書長”,但此議案被蔣介石拒絕,反而啟用熊式輝主持東北工作,後來蔣介石此舉被很多國民黨內部官員視為蔣在東北走錯棋的第一步,為最後失掉整個東北埋下了伏筆。國民黨的大多數精銳部隊在東北被中共全殲後,其在全中國的戰局演變成兵敗山倒之勢,迅速丟失了整箇中國。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送蔣到南京,抵南京後被軍事法庭審判有期徒刑十年,但隨後被特赦,張本人並未服刑,而是被長期軟禁,由於抗戰期間國軍不斷失去領地,張被軟禁的地點也經常變遷,其被軟禁的設施環境也隨之變化。

楊虎城被送到國外後,秘密潛回香港打算參與抗日,但被國民黨逮捕,並於1949年,楊虎城及其子女、衛士、秘書一共8人在戴公祠被軍統局人員殺死,後被證實這次屠殺行動的直接指使者是毛人鳳。 史達林釋放蔣經國回中國。蔣介石在西安事變中後背重傷,終身不愈,後半生依靠拐杖或者要人攙扶走路。

歷史評價

中國國民黨方面的評價

西安事變前夕的張學良和楊虎城西安事變前夕的張學良和楊虎城

西安事變是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後的不抵抗被全國人民譴責的情況下,受中共唆使進而不滿“先剿共、再抗日”,於1936年年底在西安挾持蔣中正,提出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等八項主張。西安事變使得國民政府停止剿共、聯共抗日,導致政府的抗日準備被迫中斷,全面抗日提前爆發;另一方面使中共起死回生,獲得喘息機會,釀成抗戰勝利後的全面叛亂。

中國共產黨方面的評價

由於西安事變的發生及其和平解決,最終結束了十年內戰,實現了國內和平,促成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發動了全民的抗日戰爭,並堅持八年直至勝利。周恩來對張學良的評價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張學良自我評價

張學良自我評價在事變之後幾十年間,張學良一直堅持:“作為一個軍人,我是應該被槍斃;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沒有做錯!”

在張學良90歲生日的晚宴里,國民黨多位重要大員,帶著當時國民黨主席李登輝的賀信,前去給張賀壽,張學良在宴會的致詞里,效法使徒保羅,謙虛又兼客套的說:“我真是虛度了90,對國家社會人民毫無建樹,正如聖經上所講,保羅所說的‘我是罪人中的罪魁’,我張學良自己感覺是萬分的慚愧,我張學良何德,能夠蒙諸位親友的賀壽,我有什麼壽阿......”

其他方面的評價

胡適曾指出:中國形成一個領袖不容易,如果蔣中正出現不幸,中國將倒退20年,並明確定性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是“名為抗敵,實則自壞長城”,是“國家民族之罪人”。胡適曾經說:“沒有西安事變,共產黨很快就可以消滅了……西安事變對我們國家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

近代一些歷史學家根據最新的史料,包括戰後日本公開出來的秘密檔案研判,蔣中正對日態度並非姑息求和,實在是中日國力懸殊的緣故,而蔣介石首先想做的事情是消滅中共和地方軍士割據勢力,統一長城以南的中國地區。史學家唐德剛認為,抗戰固然非打不可,可是它在1937年七月七號開打,卻是西安事變的直接後果,並且不排除在中國民族統一戰線沒有迅速形成的情況下,日軍不侵略中原地區,轉而直接北上蘇聯的可能性。

宋美齡對張學良的評價非常正面,稱張學良的西安事變:“他(張學良)不要地盤,也不要錢,他要犧牲。”

蔣介石:“漢卿糊塗!”有資料顯示,蔣介石當時與蘇聯正在協商一個計畫意向,如果能夠得到蔣介石最理想的結果,即可以達到蔣介石以全面抗日為條件,換取蘇聯宣布解散中國共產黨,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流亡蘇聯,但這個時候,張學良的西安事變完全打破了這個計畫。

思想一貫嚴重反共的近代史學家唐德剛在做完了《張學良口述實錄》一書後,這樣評價張學良: “如果沒西安事變,張學良什麼也不是,蔣把他一關,關出了箇中國的哈姆雷特。愛國的人很多,多少人還犧牲了性命,但張漢卿成了愛國的代表,名垂千古。”

盤點導演林農的作品

林農(1919——)四川省南充縣人,中國第一代導演。其導演的《甲午風雲》《西安事變》等影片深入人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