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集中營》

《上饒集中營》

1941年1月,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爆發後,一千多名被俘的新四軍將士和愛國志士被關押在上饒集中營。敵人用誘騙、酷刑都未能迫使他們悔過自新。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片名:上饒集中營
導演:沙蒙張客
《上饒集中營》
《上饒集中營》

編劇:馮雪峰
攝影:朱今明
主演:湯化達....趙宏
江俊....呂功
盧敏....施珍
沈揚....老教授
  周諒量....蘇琳
  布加里....陳芝英
  岳勛立....林桐
項堃....張超

製作團隊

《上饒集中營》《上饒集中營》

上饒集中營 (1951)製作團隊 職員表

朱今明 .... 攝影

韓辛 .... 美術(製作設計)

陳波生 .... 美術(製作設計)

賀綠汀 .... 作曲

丁伯和 .... 錄音師(收音)

鄔廷芳 .... 剪輯

林農 .... 副導演

方徨 .... 副導演

姚海生 .... 攝影助理(機工)

邱以仁 .... 攝影助理(機工)

何庚年 .... 燈光(照明)

印石民 .... 錄音助理

蔡明善 .... 錄音助理

韓尚義 .... 其他

朱德熊 .... 其他陳澈 .... 道具

黃炳希 .... 繪景

戈永良 .... 特技設計

沈根榮 .... 其他

黃財章 .... 剪輯

薛志昌 .... 配音

祝宏鋼 .... 劇務

趙小亭 .... 劇務

伍倫 .... 場記

祝瑞雲 .... 化妝

曹明 .... 服裝指導

翁世濤 .... 道具

湯依澤 .... 場務

演員表

上饒集中營 (1951)演員表

湯化達 .... 趙宏

江俊 .... 呂功

盧敏 .... 施珍

林農 .... 李華

沈揚 .... 老教授

周諒量 .... 蘇琳

布加里 .... 陳芝英

《上饒集中營》
《上饒集中營》

張葵 .... 田飛駒

方行 .... 孫鋼

稽啟明 .... 王大明

夏鈞寅 .... 張四富

王琪 .... 郭海

岳勛立 .... 林桐

莊重 .... 老農夫

陳綺 .... 孟瑛

田野 .... 張小琴

海鵬 .... 金菊華

宋家祺 .... 馬阿熊

項堃 .... 張超

農中南 .... 蕭某

張北宗 .... 劉某

潘銳 .... 曾某

方伯 .... 胖教官

袁之遠 .... 翹鼻子特務

章曼苹 .... 女中隊長

史原 .... 獄長

濮德景 .... 謝百倫

陳家松 .... 醫務主任

龔伯安 .... 憲兵班長

程成 .... 衛兵排長

故事梗概

《上饒集中營》《上饒集中營》

1941年1月,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爆發後,一千多名被俘的新四軍將士和愛國志士被關押在上饒集中營。敵人用誘騙、酷刑都未能迫使他們悔過自新。

十六歲的女戰士施玢慘遭敵人輪姦致殘,但始終不向敵人低頭,在受盡折磨的情況下,還幫助一位國小教員堅強起來,使她由最初的恐懼到最終的寧死不屈,敵人讓她陪綁,她親眼見敵人將施玢捆著石頭推入山谷深潭,她也隨同施玢一起跳進山崖;革命者李華為了掩護難友拒絕招供,被關人布滿鐵刺兒的站籠,後又被活埋;敵人硬的不行,便來軟的,他們製造了一個新四軍組織部長趙宏“自首”的宣言,來分化瓦解革命者,使他們之中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受騙。但趙宏對黨赤膽忠心,毫不動搖,敵人的陰謀又破產了。

轉年5月,日寇進逼金華時,“犯人們”在轉移的途中,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舉行赤石暴動,並獲得成功。
該片在創作構思上採用欲揚先抑、抑揚結合的對比性藝術技巧,既不諱避敵人對革命者的毫無人性的摧殘,又以極大的熱情描述了革命者的堅強反抗。從而使作品具有強烈的情感衝擊力和積極的人生鼓舞力量。
本片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創作的,貫穿全片的創作者的革命詩情與生活細節的真實描繪,突現出一種敘事詩般的藝術格調。

編劇馮雪峰有過在上饒集中營的生活經歷,因而影片所具有的愛憎力量無疑也得之於他本人的真切感受。

導演簡介

沙蒙。中國電影導演。原名劉尚文,生於河北玉田。1922年入法文高等學校。1925年因參加五卅運動受處分,憤而退學。1926年入中法大學服爾德學院預科。一年後又因參加學潮而退學。1928年回家鄉任國小教員。1929年冬到哈爾濱長途電話局任話務員。1931年"九一八"後參加抗日義勇軍,1931年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先後加入新地劇社、晨曦劇社、獅吼劇社 大地劇社、上海業餘劇人協會等左翼進步戲劇團體,演出《大雷雨》、《羅米歐與朱麗葉》等劇目,並在《都市風光》《夜半歌聲》《十字街頭》等電影中飾演角色。曾翻譯過高爾基短篇小說,巴拉希爾的劇本等。1937年加入上海救亡演劇三隊、抗敵演劇二隊,1940年在香港參加旅港人協會,演出《霧重慶》、《北京人》等劇目。1942年回重慶加入中國藝術劇社,演出《家》、《戲劇春秋》、《春寒》等劇目。1944年到延安,任魯藝戲劇系教員兼魯藝實驗劇團團長。抗戰勝利後,同舒群、田方率東北文工團赴東北,任副團長、團長。1948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導演、藝術委員會主任。1950~1956年先後導演《趙一曼》、《上饒集中營》、《豐收》和《上甘嶺》影片。1957年曾被錯劃右派。1961年入北京電影製片廠。1962年與人合導電影《細水長流》。導演的《上饒集中營》、《豐收》分別獲得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二等、三等獎,個人獲文化部獎。《趙一曼》、《上甘嶺》獲長春電影製片廠35周年優秀影片獎。

演員簡介

湯化達,1920年9月出生在江蘇沭陽縣的一個農村里,自幼聰穎好學,很早就熟讀古文,廣泛涉獵優秀古典名著,那些豐富多彩的故事和鮮明的人物形象對他有著極大的藝術魁力,為他後來從事文藝工作打下了初步基礎。
1937年抗戰爆發後,湯化達投入到抗日宣傳活動,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藝術才能。 

1940年後,湯化達在部隊的宣傳隊從事演劇工作。在文工團里,他既編劇又演戲,能歌舞會奏樂,多才多藝。 

1951年8月,湯化達調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在《上饒集中營》中擔任男主角。很少接觸電影的湯化達第一次站在攝影機前,感到文工團時的表演經驗和方法不能完全適應銀幕,憑著對角色的充分理解,他表演得樸實自然。該片榮獲1949—1955年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獎中的二等獎。1952年他又在《南征北戰》中扮演政委,1954年在影片《偉大的起點》中演黨委書記。1957年在《護士日記》中演工地書記。

1960年,他和湯曉丹合作導演了影片《紅日》 ,同時還參加了大型紀錄片 《上海英雄交響曲》的第一部分導演工作。

1972年重拍《渡江偵察記》 ,對於“三突出”原則,湯化達深惡痛絕。1979年拍攝《等到滿山紅葉時》充分顯示了導演的藝術趣味和對質樸美的追求。1982年又拍攝了《石榴花》 。[4]

盤點導演林農的作品

林農(1919——)四川省南充縣人,中國第一代導演。其導演的《甲午風雲》《西安事變》等影片深入人心。

中國紅色經典電影之一

歲月流金,斗轉星移,一部部或黑白、或彩色的紅色經典電影,曾經並依然深深感染著無數電影觀眾,它們描繪了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歷程,再現了為黨的事業英勇奮鬥的共產黨人形象。當記憶的紐帶連結起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已紮根腦海里的經典電影便又一一浮現,那些生動的、激發人們情感共鳴的經典台詞便又脫口而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