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是於2008年4月9日經省民政廳登記註冊的省級民間環保組織,前身是玉州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多年來,他們始終以青藏高原的生態哲學思想和以此延伸的優秀生態文化為依託,以保護地球生命系統和生態家園而前行的環保前輩們為榜樣,以民間大眾的方式和角度一直全情關注並踐行三江源地區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

基本信息

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標識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標識

機構名稱: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省市:青海省

大分類:環境保護

公益分類:環境保護

註冊性質:民政登記

註冊時間:2008年4月9日

機構簡介

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是一個經民政局登記註冊的,由藏族人為主體的民間環保組織,它致力於青藏高原地區生態環境與傳統優秀生態文化的保護與宣傳,關注青藏高原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是於2008年4月9日經省民政廳登記註冊的省級民間環保組織,它的前身是玉樹州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始終以青康藏高原的生態哲學思想和以此延伸的優秀生態文化為依託,以保護地球生命系統和生態家園而前行的環保前輩們為榜樣,以民間大眾的方式和角度一直全情關注並踐行三江源地區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多年來協會在努力學習國內外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知識與經驗的同時,一直也在探索著在全球氣候變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為大背景的三江源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實踐創新。

自始至終,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將為福澤三江流域的眾生,積極促進流域社會各界層釋放人類最善良、最博大、最慈悲的愛,以人與自然和諧為信念,以真情為動力,以感悟為手段,同有緣之人攜手,與鄉村百姓並肩,孜孜不倦且持之以恆地致力於三江源地區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

發展歷史

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是在青海省玉樹州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的基礎上升級成立的。協會自成立以來,致力於幫助藏族社區自主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協會走訪青海高原牧區,還開展了天然林調查,氣候變化、法律援助、瀕危物種保護與綠色消費、神山聖湖保護,綠色社區網路等多個項目,使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逐步意識到環境對生活的重要性,人民民眾開始意識到關注環境,關注自身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就是保護文化本體存續的道理。

1999年4月,協會創建索加鄉生態保護管理委員會和四個牧委會的生態監理委員會,並正式建立了索加五大民間社區自然保護小區。由“綠色地球基金”(GGF)資助16,000元,給16位牧民生態監護員和四個牧委會的生態監理委員會配置16架望遠鏡及4頂活動帳篷,組織開展了社區野生動物監測工作,使長江南源索加地區的當曲、莫曲、君曲和牙曲四大河流流域為主的近4萬平方公里土地,首次得到民間方式為主的有效保護。

2006年9月,協會在玉樹曲麻萊縣曲麻河鄉措池村實施了保護國際(ConservationIntemation 簡稱CI)在國內的第一個生態協定保護項目,旨在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社區的“野氂牛隊守望者”,每年進行4次野生動物監測。協會積極創建以鄉村社區公眾和當地生態文化相結合的社區保護小區,以鄉村自然資源保護為基礎,讓社區公眾自覺自發地保護周邊的生態環境,促進當地政府對社區保護小區的認可、鼓勵和支持。協會建立藏羚羊雪豹藏野驢黑頸鶴濕地等五大民間生態保護區,積極探索一種新的環境治理的模式。

機構宗旨

遠景:真誠渴望青藏高原以它獨特的價值,為豐富多樣的生命和文化多樣性源源不斷地貢獻生態源頭的能量。

使命:不遺餘力地為推動青藏高原生態文明的建立鞠躬盡瘁。

價值觀:真誠、樂觀、自信、恆心、奉獻。

定位:引領三江源鄉村社區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實踐創新

工作方式:倡導、參與、創新、橋樑、支持

工作平台

公眾教育:該平台採用積極有效的方式,宣傳人類優秀的生態文化、藏民族傳統的生態倫理思想、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和可持續發展相應的基本思想和知識,讓當地公眾正確認識到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各種機會與問題,使當地公眾具備相應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與能力。

公眾參與:本平台將致力於促進當地公眾參與當地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各種工作。積極支持當地公民社會在環境政策的制定、實施和調整中的參與,充分調動當地原著民眾的參與,使之成為當地生態環境保護與社區可持續發展的主體。

傳統生態文化研究:藏民族傳統的生態文化思想,是促進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以及創建新的高原生態文明的主要內容和亮點。本工作平台收集、整理,分析、研究高原本土的優秀傳統生態文化思想和其它人類優秀的傳統生態文化,為青藏高原新的生態文明的形成貢獻傳統支持;積極推進藏民族本土的傳統優秀生態文化與主流保護思想之間的交流和協作。

生態監測:對當地野生動植物、水土、氣侯、水質、棲息地及生態系統和生態政策進行監測、調研和評估;建立生態資料庫

草根平台:為國內外關注青藏高原環境與發展問題的民間組織,建立交流與合作的平台。在分享資源與工作經驗的同時,有效地整合資源、協同發展。

社區可持續發展:旨在協助當地不同的藏族社區,創建各具特色的土著社區可持續發展模式;提升社區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能力,並促進當地社區公眾積極參與當地生態環境保護行動;推進各類社區間的經驗、知識和信息等資源的交流和共享。

生態旅遊:關注青藏高原旅遊產業的興起和發展,支持可持續的生態文化旅遊;推動生態文化旅遊資源的保護。

自然保護區:配合和支持“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各保護站的自身能力建設,協助完善其管理機制;積極促進保護區對當地生態、原著社區和本土傳統生態文化的正確理解,實現可持續的保護。

完成項目

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成立協會的主要目的就是致力改善三江源的生態環境,經過這幾年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國家和青海省政府的認可,由玉樹藏族自治州民間環保組織成長為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玉樹三江源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哈希·扎西多傑,作為這個協會優秀群體代表之一,先後榮獲由中國環境新聞工作協會和香港“地球之友”頒發的第六屆“地球獎”,中央電視台2006年度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社會公益獎等獎項,並且在聯合國全球環境基金的會議上代表藏區在各個環境NGO組織面前發言,與此同時,在協會環保志士們的共同努力下,協會也相繼完成大學生“草原部落”綠色鄉村社區網洛,“綠色搖籃”環境教育,氣候變化與適應對策,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社區生態保護行動基金等環境保護活動。

到2008年底前,我協會已經完成大學生“草原部落”;綠色鄉村社區網路;“綠色搖籃”環境教育;氣候變化與適應對策;瀕危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考查;鄉村社區協定保護;鄉村影視教育計畫;社區生態保護行動基金等項目。

NGO組織之環境保護協會一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 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廈門綠拾字環保服務社
安徽綠滿江淮環境發展中心
綠石環境行動網路
保護國際基金會
北京綠之光環境文化發展中心
新鄉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遼寧省環保志願者聯合會
昆明環保科普協會
橄欖綠環境文化傳播中心
淮河衛士民間環保組織
雲南省大眾流域管理研究和推廣中心
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福建省綠家園環境友好中心
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研究會
太平洋環境組織
重慶市萬州社區文化促進會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
蘭州大學西部環境與社會發展中心
綠眼睛環境組織
濟南走進自然環保志願者協會
屏南綠色之家
江蘇綠色之友
江西山江湖可持續發展促會
盤錦市黑嘴鷗保護協會
大同市環保志願者協會
霍山環境扶貧發展中心
青藏高原環長江源生態經濟促進會
甘肅綠色志願者之家

“綠色駱駝”志願者組織
綠色學生組織網
長江黃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環境組織
浙江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綠色環保志願者分會
大海環保公社
華中農業大學綠色協會
LEAD國際環境與發展學院
曾經草原網站
中美民間清潔能源合作組織“聚思”
甘孜州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文化協會
大足縣生態農業種植合作協會
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
內蒙古楚日雅牧區生態研究中心
重慶市萬州綠色三峽志願者協會
“綠色鄂溫克”草原牧民環境保護協會
衡水市地球女兒環保志願者協會
石油與環境網路
國仁綠色聯盟
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
連氏援助組織
昆明思得瑞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河北省燃氣協會
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
綠色和諧使者愛心驛站
治多縣野氂牛隊環境生態促進會
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

蕪湖生態中心
福特汽車環保獎
通榆科爾沁沙地治理區
河北省環境科學學會
茂縣九頂山野生動植物之友協會
信陽市生態環境協會
青島市青年環境保護促進會
湖南省綠色瀟湘環境發展中心
全球環境研究所
拯救民勤協會
綠色大學生論壇
雲南思力生態替代技術中心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園
雲南大學東亞影視人類學研究所
樂清市綠色志願者協會
四川省阿壩州茂縣社區可持續發展促進會
環境友好公益協會
武漢綠色江城環境文化發展中心
海南省自然保護髮展研究會
渾善達克沙地治理協會
綠色家園環境保護中心
內蒙古草原環境保護促進會
海南生態環境教育助學中心
河北節能協會
上海綠洲野生動物保護交流中心
河北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岳陽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河北省風景園林學會

河北承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河北石家莊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貴州田野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
赤峰沙漠綠色工程研究所
內蒙古草原生態經濟文化研究中心
古塘可持續生活實踐與教育助學山莊
河北省廊坊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河北省農村能源協會
河北省生態經濟學會
吉林通榆科爾沁沙地(萬平)治理區
世界青年水行動組織
綠色圖騰生態保護協會
國際計畫中國國家辦公室
內蒙古土默川環保志願者工作室
河北省水利學會
貴州綠色家園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綠色營·廣州自然分享會
左權縣環境保護工作協會
河南省長垣縣綠色未來環境保護協會
濟南殘友之聲志願者協會
河北省災害防禦協會
中國香根草網路
岳陽市濕地環保促進會
湖南科技大學綠色家園環保協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態與經濟協會
河北省能源研究會
古塘可持續生活實踐與教育助學中心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博雅文化協會
中國青年水論壇
河北省林學會
河北邯鄲市環境保護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