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綠色之友

江蘇綠色之友

綠色之友籌備於1998年,由江蘇省各行各業的熱心環保事業的人士組成。綠色之友現有正式註冊的志願者千餘人。

簡介

綠色之友綠色之友
綠色之友籌備於1998年,由江蘇省各行各業的熱心環保事業的人士組成。綠色之友現有正式註冊的志願者千餘人。

宗旨

推崇環保,追求自然,倡導綠色文明,促進科學發展。

定位

推動完善公眾參與的理念、制度、途徑和進程;倡導綠色文明,具備良好的公信力,創建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平台,促進可持續發展。

願景

以環境教育和自然保護為基石,建立和傳播具有特色的綠色文化,促進可持續發展事業,集合自身和各方力量推動觀念、知識傳播、推進制度的創新和實踐;創建成為一個集調研、倡導和行動的公共平台。

組織工作

推動綠色社區建設與發展

引導公民在監督執法、政策評價和生活方式三方面參與環保工作,並通過綠色社區試點的建立和推廣,將環境管理納入社區管理,建立社區水平上的公民參與機制,實現公民參與的基礎。綠色之友積極開展創建綠色社區活動,推動公民參與社區建設,發動環保志願者深入到社區去,通過培訓、座談等幫助社區制定創建目標與計畫,建立健全社區環境管理機制,推動清潔能源、中水回用、垃圾分類、綠化美化環境等硬體設施的建立, 同時不定期組織社區居民積極開展各種活動,提高公民環境意識,改善人們的生活習慣,促進居民在社區公共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倡導可持續消費

綠色之友通過一些大型公民活動來推廣生活環保。讓眾多公民參與了以“倡導可持續消費,選擇綠色生活”為主題的承諾活動,同時,南京近20萬小學生和市民填寫了由綠色之友發放的環保承諾卡,讓綠色生活的理念走進家庭;同時結合生態社區建設,提倡並鼓勵家庭、單位節約使用能源及水資源,使用相對清潔的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引導居民進行綠色消費。和北京地球村共同開展了“綠色照明進社區”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和初步的成果,為今後宣傳綠色消費奠定了基礎。

“綠色之家”

綠色之友營造了一個百平方米的“綠色之家”,為環保志願者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場所。旨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與專家探索環保理念和環境倫理;研究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深層理念,總結環保教育的新動向、新方法,探索NGO組織的能力建設;推廣環保新技術、新產品和清潔能源,開闢一個與國際合作,獲取國外知識、技術和援助資金的空間,促進環境保護事業向前發展。

長江生態保護

長江,從各拉丹冬雪山出發,奔流6300公里,橫貫中華大地。從雪山到大海,她不僅哺育了三分之一的國人,還構成了獨特而複雜的生態系統,成為無數生命賴以生存的基礎。長江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許多物種,如大熊貓、白鰭豚等,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的珍稀物種。長江,不僅是中國的母親河,更是一條生命之河。綠色之友開展長江生態保護是從“綠色之友”創始人之一的陸偉先生徒步考察長江開始的。他歷時一年六個月的長途跋涉,行程1萬餘公里,沿途以警示圖片展、講座等多種形式開展環境教育。所收集的大量環境資料,為有關部門科學治理長江、保護脆弱的長江生態系統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目前綠色之友正關注長江南水北調工程,長江水質污染狀況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

環保宣傳、教育、培訓

扎紮實實地開展了一系列環保宣傳教育活動,以影響更多的人參與到環保工作中來,為環境保護貢獻出應有的力量。已開展的環保夏令營、保護秦淮河、公民參與社區治理培訓、可再生能源宣傳培訓、讓環保在走進生活、美化環境行動等一系列環保宣傳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配合江蘇省環保廳開展的“江蘇省環保形象大使評選活動”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從長遠來看,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也是未來環境的主人,環境教育應從娃娃抓起。綠色之友開展了一系列青少年環保創意大賽和環保知識講座,組織中小學生參加環保夏令營,舉行了“南京首屆中小學生殼牌美境行動”等活動,使他們對自然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好地樹立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文明意識。讓他們爭做環保小衛士,從自身做起,從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為我們的家園盡一份力,添一份綠。

生態實踐基地

“綠色之友生態基地”是在專家指導下,建立一個以生態教育為主,探索可持續旅遊和有機農業發展道路的實驗園。通過組織志願者勞動、參觀和培訓,增加公眾對生物多樣性和有機農業的了解。

江蘇環境網

江蘇環境網是增長公眾環保知識和提高公民環保意識,加強國內外NGO及環保志願者交流的平台;是聯繫政府、廣大志願者保護環境的良好紐帶。先進的網路技術Flash動畫、影音效果等多媒體表現形式及互動程式開發增加了環保宣傳的趣味性和娛樂性, 對江蘇省電視環保欄目“江蘇環境報導”的全程介紹和網上直播,讓網站的內容更加充實和飽滿,公眾可以在更加輕鬆的環境中進行交流,增長環保知識和理念。

NGO組織之環境保護協會一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 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廈門綠拾字環保服務社
安徽綠滿江淮環境發展中心
綠石環境行動網路
保護國際基金會
北京綠之光環境文化發展中心
新鄉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遼寧省環保志願者聯合會
昆明環保科普協會
橄欖綠環境文化傳播中心
淮河衛士民間環保組織
雲南省大眾流域管理研究和推廣中心
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福建省綠家園環境友好中心
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研究會
太平洋環境組織
重慶市萬州社區文化促進會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
蘭州大學西部環境與社會發展中心
綠眼睛環境組織
濟南走進自然環保志願者協會
屏南綠色之家
江蘇綠色之友
江西山江湖可持續發展促會
盤錦市黑嘴鷗保護協會
大同市環保志願者協會
霍山環境扶貧發展中心
青藏高原環長江源生態經濟促進會
甘肅綠色志願者之家

“綠色駱駝”志願者組織
綠色學生組織網
長江黃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環境組織
浙江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綠色環保志願者分會
大海環保公社
華中農業大學綠色協會
LEAD國際環境與發展學院
曾經草原網站
中美民間清潔能源合作組織“聚思”
甘孜州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文化協會
大足縣生態農業種植合作協會
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
內蒙古楚日雅牧區生態研究中心
重慶市萬州綠色三峽志願者協會
“綠色鄂溫克”草原牧民環境保護協會
衡水市地球女兒環保志願者協會
石油與環境網路
國仁綠色聯盟
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
連氏援助組織
昆明思得瑞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河北省燃氣協會
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
綠色和諧使者愛心驛站
治多縣野氂牛隊環境生態促進會
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

蕪湖生態中心
福特汽車環保獎
通榆科爾沁沙地治理區
河北省環境科學學會
茂縣九頂山野生動植物之友協會
信陽市生態環境協會
青島市青年環境保護促進會
湖南省綠色瀟湘環境發展中心
全球環境研究所
拯救民勤協會
綠色大學生論壇
雲南思力生態替代技術中心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園
雲南大學東亞影視人類學研究所
樂清市綠色志願者協會
四川省阿壩州茂縣社區可持續發展促進會
環境友好公益協會
武漢綠色江城環境文化發展中心
海南省自然保護髮展研究會
渾善達克沙地治理協會
綠色家園環境保護中心
內蒙古草原環境保護促進會
海南生態環境教育助學中心
河北節能協會
上海綠洲野生動物保護交流中心
河北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岳陽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河北省風景園林學會

河北承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河北石家莊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貴州田野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
赤峰沙漠綠色工程研究所
內蒙古草原生態經濟文化研究中心
古塘可持續生活實踐與教育助學山莊
河北省廊坊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河北省農村能源協會
河北省生態經濟學會
吉林通榆科爾沁沙地(萬平)治理區
世界青年水行動組織
綠色圖騰生態保護協會
國際計畫中國國家辦公室
內蒙古土默川環保志願者工作室
河北省水利學會
貴州綠色家園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綠色營·廣州自然分享會
左權縣環境保護工作協會
河南省長垣縣綠色未來環境保護協會
濟南殘友之聲志願者協會
河北省災害防禦協會
中國香根草網路
岳陽市濕地環保促進會
湖南科技大學綠色家園環保協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態與經濟協會
河北省能源研究會
古塘可持續生活實踐與教育助學中心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博雅文化協會
中國青年水論壇
河北省林學會
河北邯鄲市環境保護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